03.04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新冠肺炎目前形成了此消彼長的新態勢,國內增長趨勢雖有遏制,但全球部分國家地區的病例呈現激增,2月28日世衛組織也將新冠肺炎全球風險級別由此前的“高”上調為“非常高”。


截止筆者發稿前,全球(除中國外)已有接近9000例確診病例,韓國、日本、伊朗、意大利、法國等紛紛告急,如果你非要尋覓一處完美的“無感染”大陸,可能也只能去南極洲問問企鵝了。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病理學逝者解剖工作開展,有諸多新發現

我們都知道新冠肺炎在初期收治中病死率極高,僅之前所報道的武漢金銀灘醫院早期治療的99名患者中,就有11例病亡,死亡率達11%,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面對一種全新未知病毒,一線治療缺乏系統性的屍體解剖所提供的的完善病理學資料。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病理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樑學科”,而有序開展屍體解剖,不僅可以直接觀察疾病的病理改變,從而明確對疾病的診斷,查明死亡原因,幫助臨床探討、驗證診斷和治療是否正確、恰當,以總結經驗,提高臨床工作的質量,同時還能及時發現和確診某些傳染病、流行病,為防治措施提供依據。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首先筆者要為充滿人文主義光輝與大愛精神的逝者及其家屬致敬。日前國內劉良教授團隊在《法醫學雜誌》發表了《新型冠狀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該報告顯示新冠肺炎主要會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且新冠肺炎較SARS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小氣道粘液較多,且較粘稠,這阻礙了氣道通暢,繼而造成擴散性繼發感染,加重病情”,這也從側面突出了該疾病的發病兇險、急性、危重病例較難救治的總體特點。


另外,呼吸衰竭導致患者血氧量斷崖式下降,使得氧療等療法大量應用,而粘液較多是炎症蔓延的具體表現,通俗來講這些都我們體內“犧牲的免疫細胞”。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免疫細胞對其靶標(指要殺滅的目標)具有高度致死作用,從而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不需要的抗原,細胞和微生物。


但是如果不受控制,過度的免疫反應會適得其反,會導致正常細胞和組織受損。這通常構成了炎性疾病的基礎,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炎性腸病以及肺炎,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而肺部是炎症的高發區,這是因為呼吸道不斷暴露於各種致病性和非致病性抗原,免疫細胞在維持氣道通暢性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受控制的炎症會導致氣道功能障礙和組織重塑,急性肺損傷肺炎、和慢性肺部疾病(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纖維化)的特徵


即使不發生新冠肺炎,這些疾病也代表了全世界的主要健康問題,因此人們越來越需要開發有效的療法來治療肺部炎症。


細胞重要輔酶澳嵐荻NAD+,與這類免疫息息相關

而一種叫做NAD+細胞內源輔酶,被發現與肺部炎症及免疫調節息息相關,是為細胞提供原動力的重要參與者,控制細胞的衰老和凋亡。


當NAD +通過裂解或非裂解機制釋放到細胞外腔中時,它還可以充當多種免疫和炎症反應的介體或調節劑,將免疫表達發揮到恰當程度,避免肺部炎症大發生或擴散,而目前來源澳洲的澳嵐荻NAD+天然補充劑已在國內上市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換個角度來講NAD+在我們體內細胞“存量”的減少,也是肺部炎症的具象化表現,上文我們提及過部分新冠逝者解剖屍檢,存在大量粘液和滲出情況。


最近的研究也表明在肺部炎症反應早期,滲出液中存在大量的NAD +,並且該濃度足以在體外引起NAD +誘導的T細胞(人體主要免疫細胞)死亡。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CD4+和CD8+都是T淋巴細胞的一種,CD4+為T輔助細胞,CD8+為T殺傷細胞,通過體液介導發揮免疫作用,病毒能侵入我們機體的原理,在與我們已經知道包含新冠病毒在內的冠狀病毒進入我們體內是需要“鑰匙配鎖”這般的嵌入,才能透過黏膜這層屏障進入細胞,導致感染。


所以體液免疫細胞這道防火鎖至關重要,但T細胞免疫應答過度造成的炎症,會同時不分敵我殺傷健康細胞。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Seman的科學團隊將NAD +注入小鼠的一項實驗,它會誘導T細胞大量耗竭,這也驗證了NAD +在體外對T細胞增殖和細胞毒性具有抑制作用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NAD +選擇性誘導小鼠T細胞(CD4 +和CD8 +)凋亡,但不誘導B細胞凋亡(T細胞不產生抗體,而是直接在人體內起作用。B細胞是通過產生抗體起作用,抗體存在於體液裡,是避免新病毒感染的重要一環)。


以上論證表明,在免疫應答的早期階段,NAD +治療可通過消除幼稚和免疫抑制性調節性T細胞來改善免疫應答的程度,為急性炎症的急性擴散與持續治療,提供寶貴時間,而面對伴隨我們年齡增長,體內不斷減少的NAD+,選擇最新一代的NAD+補充方式“澳嵐荻”,不失為一種提高抵抗力的很好選擇。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未來可期,在肺部炎症的實際臨床治療中,針對NAD +的特異性抑制或激活的治療方向,可能是將來治療慢性炎症性肺部疾病的一條值得深入研究的道路。


新冠病理學工作開展,呈現以下特點!可期或有另闢蹊徑新療法


1.The Open Immunology Journal, 2009, 2, 42-51;Agnieszka Legutko*, Pierre Lekeux and Fabrice Bureau;《NAD+-Consuming Enzymes in the Regulation of Lung Immune Responses》

2.劉茜,王榮帥,屈國強,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J] 法醫學雜誌, 2020,36(1): 19-21.[J] 法醫學雜誌, 2020,36(1): 19-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