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在草木萌動的初春,

我們迎來一個美麗的日子——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這是個花開的日子。

春回大地,山萌水醒。

歲首謀耕,生機盎然。


這是個特別的日子。

疫情面前,

一群市場監管“娘子軍”挺身而出,抗“疫”戰場主動請纓,

團圓時刻堅守崗位,

勇擔責任熱血“逆行”,

守護後方默默付出。


她們,舍小家為大家,

撐起疫情防控“半邊天”,

匯聚市場監管“她力量”,

書寫“巾幗不讓鬚眉”新華章。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戰“疫”故事

愛的堅守

座標:湖北

人間三月天,她們在“疫”線。

出場人物:

李倩、劉雲玲、杜顥敏、李星麗、魯萍、廖愛梅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她們是武漢武昌區局的李倩、劉雲玲、杜顥敏,以及武昌區局糧道街市場監管所的李星麗,因為疫情,她們同在隔離點參加抗“疫”工作。

在李星麗的抗“疫”日記裡,是這樣描述的: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魯萍:疫情發生以來,作為鄂州市鄂城區市場監管局消費維權工作負責人,她顧不上照顧孩子,來不及看望體弱多病的母親和已患癌10年的父親,一直戰鬥在工作一線,沒有休息過一天。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廖愛梅:她所在的湖北隨州市市場監管局大洪山分局,地處大洪山深處,只有分局牽頭負責人和她兩人在崗,租賃的辦公房連食堂、宿舍都沒有,2人承擔5個人的工作量,擔負起大洪山9個村和社區2萬多人的物資供應與配送,一干就是40多天。

愛的擔當

座標:中國計量院

明明可以靠顏值,而她們卻偏偏靠才華。

出場人物:

中國計量院生命科學計量團隊、熱工所團隊等

為生命守護,與病毒賽跑,緊急科研攻關,研發病毒檢測新方法和試劑盒、緊急研製5類17種準確檢測病毒的“砝碼”,讓病毒檢測準確、可比。她們,就是中國計量院生命科學計量團隊的巾幗“戰士”。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戴新華:計量院前沿中心主任。大年初一下午,她們的身影就已經出現在實驗室。連續近20天奮戰,她們研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新型檢測方法和對應試劑盒——高靈敏數字PCR檢測法和檢測試劑盒。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柏成玉:計量院熱工計量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熱工所)副研究員。還在探親中的的她迅速返崗工作,及時整理不同型號紅外體溫測量儀器的校準操作方法文件。截至目前,該文件累計更新33個版本,發佈了22個廠家240個型號體溫計,基本涵蓋實際工作中全部型號,被計量同行奉為“寶典”。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疫情面前,她們來了。熱工所的楊雪,化學計量與分析科學研究所的郭敬,業務服務部的張曉靜,技術支撐和條件保障部的馮英……她們,想在前,衝在前,戰在前,幹在前。

愛的馳援

座標:中國檢科院

在中國檢科院,有這樣一群“姐妹花”,她們故事雖小,情懷卻大。

出場人物:

韓輝、曹曉梅、江麗、馬愛敏、趙瑜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韓輝:檢科院衛檢所研究員。她憑藉自身專業優勢,追蹤分析我國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趨勢及防控措施。隨著近期“鑽石公主號”郵輪新冠疫情受到公眾廣泛關注,她連夜收集疫情數據,提交日本新冠疫情風險評估報告,為我國口岸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曹曉梅:同在衛檢所。疫情期間,她和同事組織召開風險評估會,研判疫情形勢;分析WHO宣佈PHEIC對我國的主要影響,提出WHO和其他國家對我國施行措施的口岸應對技術方案。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江麗:家裡有親人感染,有親人戰鬥在第一線,父母被封閉在武漢,身為檢科院檢科測試集團副總經理的她,主動當起愛心“搬運工”,組織海外力量募集抗“疫”物資。首批23萬個口罩、1200副護目鏡及1000套手術衣,1月底從吉隆坡經上海轉運,馳援武漢一線。

其實,檢科院撲在抗“疫”一線的鏗鏘玫瑰還有很多:有手裡攥著住院通知單,義無反顧投入到防控任務的馬愛敏;有放下年幼孩子,毅然返崗組織生產的趙瑜等等……

愛的奉獻

座標:中國物品編碼中心

有人防控疫情衝一線,也有人立足崗位做奉獻。

出場人物:

陳潔、段恆穎、齊萌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陳潔: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編碼管理部副主任。大年初五開始,她就開始為急需辦理條碼的企業緊急完成賦碼。在她的帶動下,應急小組很快成立起來,“雲值班”運轉起來。為了快速高效地服務企業,她還第一時間與全國47個編碼分支機構取得聯繫,把個人的手機號碼作為24小時業務聯繫方式,全時段保持應答。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段恆穎:辦公室工作人員。把正面臨中考的孩子交給還在生病的丈夫,提前返崗工作。

致敬!市場監管“娘子軍”!

齊萌:財務部工作人員。家中有4位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顧,但她仍然加班加點,每日平均為企業辦理條碼20餘筆,且每筆數據、款項均做到準確無誤。

視頻:中國工商出版社事業發展部

文字:王惜純

書法:劉先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