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孩子上大學並堅持要留學,工薪家庭,經濟上已捉襟見肘,應該讓孩子知道家裡的真實的經濟狀況,不讓他去留學嗎?

V5王子


實事求是很重要,量力而行很重要。

現在孩子上大學比較容易了,出國留學也比較容易。反正不管是國內大學,還是國外大學,只要孩子爭氣上進,都能有好的結果。但如果孩子不爭氣,不管是國內大學,還是國外大學,都不頂用。

孩子能夠考上大學,雖然比以前容易,但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不管是好大學還是比較次的大學,只要能夠在學校裡認真學習,都能夠有好的發展。

馬雲也不是清華北大,也沒有出國留學,不過是浙江一所師範學院,但畢業的時候,一口英語流暢的跟母語似的。他只要憑藉這一口流暢的英語,就能夠有不錯的職業生涯,後來的阿里巴巴,那是另外的事。

對於工薪家庭來說,能夠供孩子上大學已經頗不容易了,要知道,現在大學學費,可不是一般的貴,有一些大學學費是相當的貴,很多普通家庭都是望而生畏。但為了孩子的前途,也都是咬牙切齒的支撐下來。這時候,好孩子能夠在大學裡努力學習,不管是專業課,還是其他課程,總是能夠有很好的表現。更有一些好孩子,知道家裡情況,未來減輕家裡的負擔,勤工儉學,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費,甚至自己解決自己的學費等一切費用。這樣的孩子,在大學畢業之前,已經提前融入社會了,大學畢業以後,也會有不錯的職業生涯。

但對於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來說,就像“何不食肉糜”的司馬衷一樣,總是期待通過壓榨父母來滿足自己的私慾,這是非常不妥的。

要留學是可以的,因為有留學經歷,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多樣的教育體驗,與更多樣的文化薰陶。也更早接觸國外更先進的技術與理念。但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出國留學,都適合出國留學。

已經為孩子上大學竭盡全力的工薪家庭,沒必要為了孩子出國留學去變賣家產,甚至還要負債累累,這是不科學的,也是不靠譜的。如果孩子有能耐,那麼就自己解決自己的學費生活費,如果孩子沒能耐,沒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作為父母,培養孩子大學畢業已經是仁至義盡,沒必要為了他一個人的想法,把整個家庭賠進去。

如果孩子爭氣,國內大學畢業的又如何,三流大學畢業的又如何,他總能通過自己的奮鬥出人頭地,或者是自食其力。如果孩子不爭氣,北大畢業的也有不成材的;哈佛畢業的,也有犯罪分子;劍橋畢業的,也有貪汙腐敗。 好大學是進入社會的一張好的車票,或者是好的通行證,比如好大學可能是高鐵,可能是飛機。差的大學,可能是慢車。但最終,他們都是到終點。

孩子逼著家裡供應出國留學,實在沒能力,就不供應。如果家裡答應他想幹什麼?能理解,就理解了,後面自己去奮鬥;不能理解,要怎麼樣怎麼樣,都這樣那樣了,花錢讓他留學幹什麼! 量力而行很重要。

孩子的未來很重要,家庭的未來更重要。


波士財經


這個問題我比較熟悉,我五十多歲了,出生在高知家庭。我年輕的時候,周圍同齡人很多出國的,當然是出國讀研 讀博,都是學霸。我不很努力 不大求上進 學習一般,考的普通大學,父母曾經希望我出國,但是我沒有興趣。那時候出國的同齡人,定居國外的很多。

後來我有了女兒,從小上英語課外輔導,可能潛意識想讓她長大了出國,但是她性情和我差不多,不是非常努力。也考的普通大學。周圍好多同齡人的孩子出去鍍金去,有的去法國,有的去英國,加拿大,美國,瑞典,新西蘭 日本都有。但是留下的少,基本都回來了,重新找工作,待遇也沒看到高到哪裡去。有的說,去長了見識,學了知識,鍛鍊了自己,開闊了視野。。。。。。當然是有很多好處,但是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又不非常努力。那就別趕這個時髦了。

一個朋友的兒子在澳洲待了六年,回來找到國企的工作,父母沒有錢給他買房 買車了。找對象都成了問題。

我女兒的三個表妹都在國外留學,日本,加拿大,瑞典。都沒想過定居。學成會回來。

周圍例子好多,各種情況都有。有個學霸是真學霸 真聰明,清華大學保送讀研,但是他也沒選擇出國。

對於家裡沒有財力支持,又不是非常上進 非常努力的孩子,慎重吧。好多,懶得寫了。


穩如泰山001


我家也有一個在國外讀大學的娃。我覺得既然父母無力承擔留學學費,還是應該對孩子說清楚狀況的,一味的掩飾和死撐著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留學費用不是一個小數目,我娃一年要50+。娃出國前我本來預備的一筆錢結果出了問題,我為了緩解壓力也為了讓娃安心讀書,賣掉了一套房子供他。美國好大學學費很貴,而且前兩年不允許打工,所以別指望孩子出去就能勤工儉學,再說好的大學課程很緊,課業壓力很大,基本上很難有時間去賺錢的。再說因為賺那點錢而耽誤學習就更不值得了。

另外,如果去讀研能申請到獎學金的可能性大一點,如果讀本且想申請的好學校,可能性很小,就不要指望了。

別再把孩子當小娃娃看待,告訴他家庭經濟狀況,收入和支出,把家底都給他知道,再一起商量下一步怎麼走。人生不只留學一條路。



憂愁少少快樂多多


滿了18歲就是成年人,你早就應該告訴你的孩子。現在上大學,一年有個三萬五萬差不多,可是出國留學,後面大概要加個零。不是一個可以含糊的事情。


記得在我上大學前,我爸就告訴我,大學四年的學費和基本生活費交通費不必擔心,家裡支持,其它的包括大學以後的工作成家,等等就靠你自己了。所以,我自然會去考慮資金方面的安排。

比如,有錢人自己買臺電腦,我們可以先租啊,也不影響學習。想要錢,就去掙獎學金,去爭取助學金,去做假期勤工儉學,去寫文章投稿,週末發傳單,等等。魯迅說過,錢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去掙,總是會有的。


在十幾年前我北漂的時候,隔壁房間住一哥們,大概也是像你這樣的工薪家庭,不富裕。他當時在一家外資企業打工,也想出國留學,於是就努力工作攢錢,後來申請到英國留學去了,都用自己的錢,這很好啊。

所以,我覺得你這問的都不是問題。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想出國留學,沒有錢,那就想辦法去掙,自己選的路就要努力走下去。至於放棄了國內保研,也沒啥,以後想上再考唄。

告訴你的孩子,自己的路自己走,包辦婚姻不幸福,包辦人生更不好。


沉默的磚家


我孩子現在美國,不過我們是本科畢業後,讀研究生出去的。如果孩子想出去讀本科要慎重了,我有留學生家長群,能夠讀本出去的,家裡都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要不然還是別出去了,如果斷供有可能毀了孩子一輩子。匯率那麼高,孩子在外處處需要錢。可以讓孩子讀國本,然後讀碩士,時間短,費用會小些。或者本科畢業直接讀博,大多數獎學金就夠自己用了。


靜止如水


家裡的真實條件早就應該讓孩子知道,並且心態平和地成長。已經大學了還不知道家裡的情況,還不懂得體諒父母,自立自強,就非常有問題了。

我本人2001年自費英國留學的,工作四年後才去讀研,全部的費用都是自己支付。那時英鎊比較貴,自己帶的錢只夠上學和生活,想去歐洲旅遊什麼的就都要自己打工支付。如此過程下來,心態、心智都得到很大的鍛鍊。


靜心雅苑


本人美國留學生一枚 對這個問題有如下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 留學面對的不僅僅是離開祖國 生活環境的變化 還有更重要的用不是母語的語言學習新的有難度課程的挑戰 這種情況下 對於初來乍到的研究生 想要合理合法的進行實習半工半讀是比較有挑戰性的事情 留學的初衷是為了學知識 如果因為經濟問題本末倒置就不好了 我在國外也聽過許多為了賺學費 生活費 而耽誤了學業的例子 所以 要孩子瞭解家庭狀況再決定是否出國 是對孩子自己負責任的表現

第二 留學是個人的經歷 也是家庭的決定 如果是研究生 那麼從年紀上和經歷上都是由稍顯不成熟到慢慢走向成熟過渡的階段 這個階段要慢慢承擔起一些對於家庭和自己的責任 首先要合理分析自己是否需要出國 出國的經歷會不會為之後的就業提供好的保障 如果沒有以後職業的大致規劃 即便出國 也不能保證真正將在國外留學的辛苦付出變成以後就業路上的收穫 雖然出國留學是增長見識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但是在家裡條件不能完全滿足出國留學需求的情況下 出國與否就要更加慎重 必要的時候 要從自己未來就業的長遠角度出發 畢竟這個付出是很大的 所以 我覺得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 仔細瞭解孩子對於出國留學的初衷 以及對於未來的規劃是很關鍵的

第三 年齡不是問題 如果現在家庭不能負擔 不代表以後不能憑藉自己的能力出國 在國內進行一段時間資本積累 帶著學校的交換項目或者自己工作後賺錢付學費也是很棒的方式 我身邊就有年紀較大的研究生同學 在讀書的時候也沒有耽誤自己的工作

最後 我知道所有的父母都一直在為孩子付出 如果孩子真的能夠利用出國的機會 讓自己的視野和事業更上一層樓 讓父母的付出沒有白費 出去一年半讀書 也是可以的 但是要建立在讓孩子瞭解真實情況的前提下 畢竟這種情況下父母與孩子溝通後作出的決定會是更有說服力的 在留學路上遇到任何困難也是一家人一起面對

以上是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留學不易 希望珍惜每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 每一個小小的進步 都離不開父母無私的付出


寶貝寶貝妮


大學生出國留學一般是去歐美髮達國家,而這些國家的留學費用是相當高昂的,基本上一年的學費生活費就得十幾萬元,這對普通工薪家庭來說的確是一件很高的花費。

面對這樣的情況,做父母的應該把自己家庭的真實情況告訴孩子,可以給自己的孩子做一個數學計算題,通過這樣的計算,讓孩子明白如果真的出國留學的話,自己的家庭可能會揹負鉅額的債務。另外還要給孩子分析一下,即使是出國留學將來的就業情況如何?這樣分析以後,相信大部分孩子會明白這個道理。

當然做父母的也要提前查詢一下具體的留學費用。據瞭解大學生出國留學的話,可以選擇的國家也是比較多的,不同國家的話費也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去歐美經濟發達國家留學的話,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學費生活費都是很高昂的;還有一些經濟發展中等水平的國家區這些國家留學的話花費和國內的三本院校花費差不多,比如說像去馬來西亞留學;另外一種方式是去發展中國家留學,據這些國家留學的話,花費可能不太高,但是那邊的教育水平、生活條件可能不太高。考慮到自己的具體家庭經濟狀況,可以選擇一些發展中國家留學。



出國留學無非是為自己的學歷鍍金,還可以選擇在國內上研究生的方式。國內的研究生院校學費一般是一年1萬元左右,而且有各種類型的獎學金,跟著導師做項目的話可能也有相應的報酬。所以選擇在國內高校上研究生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如果孩子覺得國內考研比較難的話,可以選擇一些較容易的方式。國內的研究生分為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專業碩士的考驗難度相對於學術碩士來說會容易一些;另外還可以選擇非全日制研究生,這種方式的研究生考起來也是相對容易一些。



饕餮視聽


不要一聽到留學就暈頭了。要分學校的。如果是考上名校,申請點獎學金,其它的砸鍋賣鐵也給湊上。自己再適當的勤工儉學,肯定可以的。

如果是考不上國內大學,想去鍍個金,這就不是普通家庭的選擇了。現在這種已經不具備優勢了,有的出過一圈連外語都沒會。純粹出國旅遊去了,連外企對這類都不太待見了。


葉落知秋1113


對留學理解的不對,錢能掙,孩子學習這一時期就再也回不來了,當爹媽的幹嘛吃的,賣房賣地孩子學也要供,掙錢路千萬條,幹嘛讓孩子省學費,省下也富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