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電磁炮,具備超遠程打擊能力後,肉厚抗揍的戰列艦會回來嗎?

電磁炮,具備超遠程打擊能力後,肉厚抗揍的戰列艦會回來嗎?


在人類海軍戰爭史上,大炮鉅艦時代讓人震撼、記憶猶新。

最為經典的代表作,就是擁有龐大主炮和厚重裝甲的戰列艦了

在二戰時期,戰列艦迎來了自己最後的輝煌,包括英國,德國,美國以及日本在內的國家,建造了相當數量的戰列艦。

美日戰列艦在南太平洋上鏖戰的慘烈場面,讓人膽寒,至今印象深刻。

電磁炮廣泛裝備後,戰列艦或戰列巡洋艦會回來嗎?

電磁炮,具備超遠程打擊能力後,肉厚抗揍的戰列艦會回來嗎?


1992年,隨著密蘇里號的退役,從此戰列艦從世界海軍的現役名單中除名

由於飛機和導彈技術的進步,戰列艦這種成本高昂,投送距離近的兵器自然沒有了用武之地。

不過隨著電磁炮的崛起,戰列艦是否有可能重回海軍戰鬥序列呢?


電磁炮,具備超遠程打擊能力後,肉厚抗揍的戰列艦會回來嗎?


電磁炮的優勢

這種武器由於不需要發射藥,意味著可以攜帶更多的彈頭,也就意味著更強的火力持續能力

另外,由於彈頭初速高,再加上滑翔增程和精確制導,完全可以替代一部分導彈,對目標進行低成本精確打擊。

目前此類武器還處於初級階段,彈頭動能小,後坐力也小,驅逐艦完全可以承受,但是以後如果發射速度更快也更重的彈頭時,就需要更大的船體了。


電磁炮,具備超遠程打擊能力後,肉厚抗揍的戰列艦會回來嗎?


不過參考下軍艦的定義會發現,即使一艘數萬噸的軍艦扛上了多門粗大的電磁炮,也未必能稱之為戰列艦,因為這種偏重於攻擊但仍然薄皮大餡的傢伙更像是戰列巡洋艦,畢竟現在都已經是主動式防禦,厚重的裝甲已經快要消失了

電磁炮,具備超遠程打擊能力後,肉厚抗揍的戰列艦會回來嗎?


二戰的結果也證明,戰列艦的地位已經被新的航空母艦所代替,再怎麼強大的軍艦也是敵不過滿載作戰飛機的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海軍航空兵和反艦導彈終結了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

隨著各種導彈和電子武器的不斷普及,使用大口徑艦炮作為主力武器的戰列艦,也慢慢的失去了自己最後的生存空間,導彈驅逐艦徹底終結了戰列艦的地位

擁有世界最強大海軍的美國人,卻在思考要不要復活戰列艦,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4月22日刊文,悉尼大學教授薩爾瓦託雷稱在未來美國海軍需要戰列艦武器,以執行常規作戰任務。這個建議聽起來毫無道理,但是這位教授給出了他自己的理由。


電磁炮,具備超遠程打擊能力後,肉厚抗揍的戰列艦會回來嗎?


比較現在的普通驅逐艦而言,過去的戰列艦雖然技術水平較低,然後在防護性能上遠遠超過現在的所有軍艦

以當年的日本戰列艦為例,美軍為了擊沉武藏號戰列艦,總共命中了19枚魚雷和17枚炸彈,這在當今的軍艦看來是不可想象的防護力。相比之下,美國海軍的宙斯盾驅逐艦在與民用船隻發生撞擊時,經常傷亡慘重,甚至出現結構性損失,這證明現代的美國軍艦存在極為嚴重的防護問題。

美國海軍未來水面艦艇的主力,仍然是龐大的航空母艦和先進的導彈驅逐艦,但是他們也不可避免的需要執行一些非作戰性常規任務,例如進入別國海域進行所謂展示航行自由任務。

在那樣的情況下,如果使用防護性不佳的驅逐艦的話,很可能會在對方採取碰撞策略之下處於不利境地,相反在那種情況下,類似戰列艦的武器卻可以極好的完成任務。

而且即使是在大規模的戰爭中,隨著美國需要制衡的對手擁有越來越強的反艦火力,過去的僅僅依靠隱身和防空系統來保障生存,也已經顯得不足了。

現有的防空和隱身設計已經飽和,如果能夠提升軍艦的防護水平,那麼對於提升美國海軍未來的生存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


電磁炮,具備超遠程打擊能力後,肉厚抗揍的戰列艦會回來嗎?


美國媒體的思想歸根結底來看,其實還是希望能夠加強軍艦的硬防護力,也就是在被導彈武器命中之後的生存性能

也許是美國人覺得,過去自己的軍艦太過強調依靠隱身和防空設計來提高生存性未來,也許是時候他們考慮在日益炙熱的反艦火力之下,提升軍艦如何在命中之後還能繼續正常運行的能力。

毫無疑問,這種設想是建立在比較壞的前提,系美國軍艦可能被擊中的前提下的,這種情況的出現,是現代反艦火力已經極為強大,讓美國人感到恐懼才出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