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懸崖》:魯明早就該發現周乙的三次破綻,活不過15集

《懸崖》:魯明早就該發現周乙的三次破綻,活不過15集

在《懸崖》前25集中,魯明是哈爾濱警察廳特務科股長級別的幹部,按照特務科開會的座次安排,他的位置應該僅次於周乙,也是高彬得力手下之一,按說應該是非常精美能幹,心思縝密之人。

但魯明面對周乙明擺著的三次破綻,居然視而不見,或者輕易相信周乙的解釋。這麼說來,要麼他是周乙的同夥,也是潛伏者,互相保護;要麼他很蠢或對周乙絕對信任,根本不去想這幾次不通情理之處。通觀全劇,魯明並非臥底;那麼就是太蠢。如果說太蠢,他是怎樣在警察廳混下去,並幹到股長、隊長的?

第一次:周乙和顧秋妍轉移發報地點到密集居民區。完成發報後,把裝發報機的箱子放在後備箱裡,而當時魯明也提了一個同樣的箱子。當時特務科的人員正在周邊尋找發報人,以當時的技術條件,發報機的尺寸比較大,最常用運輸裝置就是皮箱。

任何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人都會覺得蹊蹺,為什麼那麼巧,周隊長恰好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而後備箱裡又有這麼一隻皮箱。他只問了一句,周乙一句太太的搪塞了過去。

第二次:周乙和顧秋妍轉移發報地點到深山老林。顧秋妍發報並逃亡過程中,周乙是第一個趕到處於偏遠地區的現場,現場又一次出現了裝發報機的皮箱,這次和上次相距的時間並不遙遠,同樣的現象重複出現,兩個皮箱還是一模一樣的,受過嚴格訓練的魯明居然沒有重視?

兩次抓捕發報的電臺,周乙都第一個出現在現場,這難道是巧合嗎?第一次是偶然,那麼巧合兩次就是必然。魯明居然沒有一絲懷疑?再說,周乙胳膊受傷出血,魯明也沒有發現。難道魯明就那麼遲鈍嗎?

第三次:周乙打電話用俄羅斯語通風報信。周乙話音未落,魯明就進入了房間。按照常理分析,他應該聽到了周乙打電話的聲音。即使他不懂俄語,也應該對周乙用俄語通話有所懷疑吧。那個時候,國際長途還沒有發明呢。若問一句:周隊長,怎麼用俄語打電話?周乙也會各種理由搪塞過去。

既然不是同夥,也不是蠢笨,那麼就是粗心。再一個解釋就是劇情的需要,必須突出主角,編輯和導演的有意安排。

(2019年1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