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不管聽不聽得懂,但是每天堅持聽,有助於英語聽力提高嗎?


一定有助於英語提高。

但你不能傻聽。一定要有針對性地聽。如果你只是聽不去看課文,或者其他什麼都不做,或者你一點外語基礎都沒有,那麼你聽一輩子也不會提高。

所謂有針對性就是要聽你正在學的教材。除了在學課文的時候聽之外,還要在一切空餘時間聽。其實就是先去聽已知的內容。把已知的內容聽熟了,等你對英語的發音和語調都掌握的不錯的時候再去聽未知的材料。

當年我在學新概念時。就是每天早晨起床後,先到操場晨讀一小時,然後六點回寢室做飯,一邊做到一遍聽課文。最後所有的課文都聽得特別熟,無論是那一段,打開錄音機,聽到第一個詞就知道這是那篇課文。有什麼故事情節。

在沒學新概念之前,我學的是英語九百句,學完後聽美國之音的慢速英語。有一次我把一個完整的節目錄下來,是有關維生素的短文。由於收音機的收聽效果不好。我就瞎聽,也沒太在意,但聽的次數多了,感覺聽的越來越清楚。最後就有了想把它筆錄下來的衝動,而且我真把它筆錄下來了。只是有些人名寫的不對,因為那裡提到的科學家不都是英美國家的人。其它國家的人名不知道該怎麼拼寫。剩下的都寫出來了。

最近聽加州大學伯克利學院的心理學課程。聽幾次後又有想筆錄的衝動,但工作量太大了,實在是沒時間,所以就沒做。

所以,泛聽一定要有效的。只要你不是對外語一點不懂就行,而且要先從教材入手,不要一開始就玩高難的。那樣就會收效甚微。


散木17


我告訴你,有效,絕對有效。我初中英語馬馬虎虎的學了四冊,那時農村沒有外語老師(我70年代末期初中畢業,讀高中是80年代初期)目前英語幾乎零基礎。我聽英語大概半個月了,一開始除了能聽懂再見,你好之外,其他一個詞都聽不懂,現在慢慢的能聽懂不少詞了,偶爾還能聽懂一整句,我不是光聽,也會把材料看看,然後再聽,再看。我今年55歲。你還很年輕,記憶力和精力都比我強,動力也比我大(我學的沒啥用,防止老年痴呆而已)相信你一定效果,祝你成功。


等到明年的這一天


大家好,我是山西英語程老師,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在英語學習中聽力是一個神的存在,有的人會感覺到聽力不費吹灰之力,但有的人也可能會覺得聽力很難,那如果想提高聽力或者是說想提高聽力成績,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不管聽不聽得懂?每天都堅持聽,聽力會提高嗎?

其實,聽力不僅僅是聽的問題,如果聽不懂,還一直聽,只能算是磨耳朵,在低段英語可以實行,但是如果想參加考試,或者說到初中,高中這個階段的時候,在聽不懂,還要繼續聽效果甚微。

練習聽力的時候,一定要有針對性,例如我在備考中考聽力,一定要買一套相關的聽力試題或者材料,每天聽一套,把聽不懂的畫出來,把聽錯的畫出來,再結合原文去分析自己哪裡沒有聽懂是沒有聽到,還是沒有理解這個句子或短文的大意。做一些適當的記錄。這樣堅持下來一本書,聽力肯定會提高。


山西英語程老師


我是專門研究英語聽力的,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絕對不會聽懂,而且是越聽越不懂。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大腦會自動加工匹配信息,語言就像一種指令一樣,當你聽有人叫你的名字的時候,你會自動給予反應,因為你已經習慣了這一套動作,而你在聽外語資料的時候,由於沒有完全聽懂,更沒有按照語言指令來進行過任何相應動作,這也就造成了無論你聽多久的英語,無論聽懂與否都不會對你產生任何效果。

第二、就算你採用傳統的“精聽、泛聽➕聽寫”等,各種各樣的聽力提高學習模式,你很快就會有一個讓人沮喪的發現,無論你如何努力都會感覺“練過的、聽懂的句子,實際生活中基本沒有,每一份聽力資料都是完全不同的存在”,面對每天幾百億的不同英語句子,你熬燈費蠟聽懂的幾十句英語基本就是滄海一慄。

第三、雖然堅持不懈是一種優秀的學習態度,但是南轅北轍的堅持會讓你離目標越來越遠。就算我和貓咪生活在一起,我也不會聽懂它,也只有從它的反應中推導出來可能的意思;這一點也符合我上面的推導邏輯,必須給予你聽懂的英語句子,一定的反應與反饋,才能真正聽懂語言。把我扔到水裡我也不會像魚一樣呼吸,所以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模式,因為我們無法改變語言的運轉規律。

分享一下個人所得,為了避免“閉門造車”這種情況,我特意開了一個“免費在線英語角”,通過觀察不同水平之間的互動交流,來發現與完善自己的理論依據。

提高聽力的主攻方向有兩個:口語的流利度、閱讀的流利度。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聽別人說英語是稍縱即逝的,因此你的速度不能太慢。所以建議樓主採用這個模式提高聽力“精聽不連續,範說不停歇”。具體情況我以前的回答裡面有。



一句話精通語法


過來人直接說結果:這樣學習沒效果,別浪費時間。

(一)知道現在的孩子在進行啟蒙英語學習的時候,陷入了一個誤區嗎?就是廣為流傳的“磨耳朵”。

這是一個很美好的想法。簡單地說,就是給孩子收集各種的音頻、視頻,每天給孩子聽。車上聽,吃飯的時候聽,睡覺前聽,玩遊戲的時候聽,基本上就是作為背景音樂,反覆地播放,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以期望能給孩子薰陶出語感。

“磨耳朵”這個概念吧,理解簡單,執行又容易,所以大家非常容易接受,也特別願意接受。所以流行一時。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單純地聽聽就能具有語言能力,迄今為止,只是個傳說。

(二)以咱們自己學說母語為例子。

通常,小孩說話不是天生就會,是大人一字一句教會的,即便是咱們自己的母語。家長確實會大量反覆地重複,但是,我們都知道,現實中教孩子說話時,大人同時會使用了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與孩子互動,讓孩子慢慢理會了意思,孩子才會接受並開口,最後形成自己的語言能力。

(三)語言能力的提高在於可理解性的輸入,只有聽明白了意思,才能轉化為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

實驗一下,沒有基礎的情況下,我們去聽一段沒有感情情緒的新聞播報,無異於聽天書。同樣情況下,去看看錶演性質的脫口秀,會神奇地發現,我們能理解他的意思。

同樣,我們刷美劇英劇包括聽英語歌曲之類的確實有助於聽說,那是因為有豐富的表情語言和肢體語言,讓我們有了代入感。

(四)沒有互動,沒有理解,就是無效的輸入。而無效的輸入就是噪音。不僅浪費時間,還打擊學習語言的積極性。根本就聽不懂的情況下,你還有多大的興趣堅持學下去?

當然,如果一定要說有效果的話,過來人告訴你,確實能起到一定的催眠作用。


細雨禾豐SY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也有很多的學生問過我,我都很明確的告訴他們,即使聽不懂這個英語材料也一直在聽,其實對你的幫助並不大,舉個例子,比如說給你打開一個央視阿拉伯語頻道,如果你在那裡坐著,連續聽上個月,你覺得你的阿語會變得非常好嗎?道理是一樣的。

如果你對聽力材料文本感覺理解起來沒有壓力,而聽力確很費勁,那你現在最先需要做的就是去改善自己的發音,掌握更多的發音技巧,如連讀,吞音等等。

如果自己的發音不好的話,就很難識別native speaker的一大串快速連貫的發音,這這種發音方式和學習者本身的翻譯方式是不匹配的,它聽起來可能就是一大團音,因而沒有辦法去辨認出裡邊重要的細節,這就造成了聽力聽不懂。

事實上,如果你不能聽懂這個英語材料,更關鍵的在於詞彙的缺乏,自己發音的不標準,以及一切妨礙他們理解的文化背景,語言語法知識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這個材料是紙質版的,可能也很難理解,或者說只是稍微容易那麼一點。

如果聽力不好,可以歸結為三種情況,一是自己本身發音就不正確,第二次詞彙量沒有達到,第三語法有問題。對比聽力和閱讀,除了發音這一條之外,閱讀是不是也需要詞彙量及語法達到的一定程度呢?

所以如果你不坐下來,去仔細的研究裡面聽力文本本身的細節的話,只是拘泥於聽力這種形式形式,不管你聽一次兩次三次十次都不會有太大的進步。你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聽自己聽不懂的材料,只能是浪費時間。

總而言之,在練習聽力的時候,一定要選擇符合自己程度的資料,磨練自己的耳朵,同時也關注語言本身,這樣的堅持才是有意義的。


英語老師Hannah


在我的悟空問答中,前幾天回答過一個相似的問題,我把它粘貼過來,請做參考。

小雅雙語課堂

3天前 · 教育領域創作者

如果聽的英語文章和故事完全聽不懂,那就對學習英語的作用不是很大(幼兒磨耳朵階段另當別論)。想通過聽英語文章來提高自己的英語聽力和口語,需要如何練習呢?

我中學時特別喜歡學習英語,大學是英語教育專業,我在這裡介紹一些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1.聽懂英語對話,文章,小說等,首先需要一定的詞彙量,發音準確!一篇文章中生詞太多,或者我們本身發音不正確,那就很難聽懂。因此我們在學英語時首先確保我們英語單詞發音準確,儘可能多的通過讀對話,文章,故事,來積累一定的英語詞彙。(當然也需要單詞的強化記憶)

2.第一個階段,就是聽英語文章初期,不要著急,可以先瀏覽文章,確定生詞量不影響對文章的理解。如果生詞比較多,可以先抄寫下來學習識記。我建議聽文章初期,先跟著音頻朗讀正音,只有讀得對才能聽得懂。一篇文章,基本單詞都認識,也跟讀幾遍後,再不看文字來聽,應該就沒問題。

3.第二個階段,經過一段詞彙的積累和發音,跟讀正音和聽力練習,我們可以試著去聽文章故事。如果還有難度,那就看著英語文章故事來聽幾遍,聽準每句的發音,要注意連讀的地方。然後再不看文章來聽。

4.經過兩個階段的練習,我們可以選些文章故事盲聽,然後自己總結複述故事梗概,最好做一些聽力試題來檢測,逼自己專注地區聽!

5.按照這樣的方法訓練,聽力提高應該很快,就可以找來更多的故事來循循漸進地大量聽。開始可以找自己熟悉的故事,然後慢慢去聽一些新的文章故事,過渡到章節小說,新聞。

在這個階段要保持大量盲聽和上面講的精聽精煉結合。而且嘗試把自己聽到的大膽用英語表達出來。

這樣就會很好地通過聽英語文章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到有需要的朋友及時的幫助!如果你覺得有用,別忘了點贊評論和轉發!如果你有英語學習方面的難題也可以留言給我,我會盡自己所能給予認真的解答!謝謝!





小雅學苑


聽不懂的,你聽什麼大勁兒啊?!聽的再多也沒用啊!找到適合你的級別的磨耳朵音頻,初級的推薦小豬佩奇,先看一遍帶中文字幕的,瞭解大概意思,然後開始聽,一遍又一遍的聽,一集聽的差不多了,開始下一集。差不多半年,你會覺得,哇塞!我能聽懂好多了!然後開始接觸真人美劇,還是先看後聽,聽啊聽的,就習慣了。接著就是開口模仿了,一步步來吧。最好每天保持兩小時磨耳朵,把你的散碎時間都用來聽,洗臉刷牙拉臭臭----


MMOo毛毛oOMM


聽不懂,當背景音樂聽的效果會很差。而且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只這樣泛聽不是好方法。

聽說讀寫是個互相促進的過程,要結合起來練習。只用一套材料就可以做這樣的練習。堅持一段時間效果一定好。

1. 精聽+聽寫

剛開始對聽不懂的材料可以放慢速聽,一字一句都聽懂,並且可以做聽寫訓練。聽一句,寫一句。

2. 朗讀+錄音

用上面的方法寫完後自己朗讀,錄下來,聽自己讀的,很容易對比發現自己發音的不足和區別,就能對標準讀音的發音、連讀等之前所不熟悉的音加深理解。從而糾正自己的發音。當自己也那麼說的時候,就容易聽懂別人那麼說。

3. 複述剛才的材料

不看原文,用自己的話表述大意。甚至可以圍繞主題借題發揮擴展材料。可以自由說,也可以列提綱說,鍛鍊自己的英語語言組織能力和口語表達,如果能錄下來更好,會發現閱讀時候的發音和自己說的時候還不一樣。因為閱讀的時候會有精力留意自己的發音,而自主表達的時候已經顧不上考慮發音,完全在思考如何組織語言和語意表達。

4. 寫下來

把剛才自己說的再組織一下寫下來。如果材料是一段故事就敘述大意,如果是個對話就敘述過程,如果是一個觀點就跟寫作文題目一樣。這個時候會發現當真正寫的時候,你就會更注意自己的語法和用詞,而不簡單是說完了過去了、對不對也不去管他了。通過寫作訓練了精確表達。

這幾個步驟方法對人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做下來感覺有難度、耗時間都很正常。聽和讀是被動輸入,說和寫是主動輸出,相對更難。看起來2、3、4都沒有訓練聽力,但提升的是語言運用能力,同步加強能夠讓聽力進步更快。比只去單純的聽效果要好很多。

那麼,這麼依賴於一段材料的練習,材料選擇就很重要。當然不要選擇China Daily這種中式材料,原版好素材有很多,如果不知從哪下手,剛開始又需要簡單的練習,建議使用雅思真題聽力材料,其中的對話場景符合國外文化,常用語句和詞彙。而短文都很精煉,覆蓋生活和學術各方面。非常適合反覆使用。

如果想學習英語,或是留學移民加拿大,請關注我吧。




兩娃長在加拿大


應該採用兩種辦法;

1.泛聽,既你說的隨便聽,在聽的過程中努力聽出能夠聽懂的詞。久而久之你就能聽出越來越多的詞彙。

2.精聽,一遍遍,一個詞一個詞的聽,要完全聽懂,一開始應選擇簡單的教材,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另外每天要大聲朗讀,最好朗讀精聽教材,模仿教材的發音,注意聽力教材的意群和停頓等。這是我自己的學習經驗,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