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項羽為何不能除掉不滿自己的人?

黃應秋


項羽一直在除掉對自己不滿的人,但前提條件是你必須跳出來反對他。比如滅秦後分封諸侯王,田氏不滿,聯合陳餘起兵反楚,項羽直接親征齊地,燒夷城郭室屋,坑殺田榮降卒,並立田假為齊王。而齊地遺民不滿項羽,繼續在田橫的帶領下反楚,項羽則一副不死不休的樣子,導致主力一直在齊地消耗。而鴻門宴前後的劉邦一直以低姿態面對項羽,而兩人又有結義在前,在當時項羽的眼裡,可能根本不屑於在酒宴上動手,敢反抗,自己就可以在正面戰場打到你不能自理。而後劉邦在韓信的幫助下,暗度陳倉,聯合諸侯反楚,一直打到彭城。結果剛跳出來,項羽立馬回師,殺的劉邦丟盔棄甲,家人都被俘虜了。然後滎陽之圍,紀信替死,一直碾著劉邦打。最後結局不論,單論項羽個人,可見他不是不能除掉,有的是不屑於立即除掉(劉邦、韓王信),有的是除不掉(田氏一族、彭越,正面打不過就打游擊)。


良辰美景不虛設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這首詩應該是對項羽最高的評價。

我們可以拆分來看,想想身邊的人和看到的事情,心狠手辣,寧叫我負天下人的人能有項羽這麼高的評價那?正是因為項羽有這種人格魅力,才能走這首詩的出現。

另外,包括歷史記載都能看出,項羽當時武力第一,這是毫無疑問。情商在我們看來肯定不是最高的,但也很痴情,這麼看來,用現在的話說,這人是個很實在的人,只是有一個想讓他復國的叔叔在給他出謀劃策,這樣的話,大家應該能理解了吧


瘋狂野外美食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項羽劉邦那個年代、為什麼英雄豪傑輩出,單從將才上有項梁、項羽、章邯、樊噲,之後的韓信等,這也是戰國後期由於各國內部獎勵英雄豪傑來為國效力,以及天災人禍等災難逼得人們多練技藝,培養出來大批響噹噹的英才,加之英雄豪傑不願去做苟且偷生之事,不願因委屈求全而對他人下陰手,即使飛黃騰達有時也不改初衷,而項羽不但具備以上特點又有脾氣暴躁臨時不容易節制情緒,又有時耳根軟造成矛盾的狀態,不太會對明面上的對手下的去手的局面,這也造成韓信等背其而去,他又不為所動和放任的結果。


老魯與你同行


項羽自詡為英雄,也確實在英雄的道路上愈走愈遠。項羽非是不殺,更多的是不屑於殺。項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也有著貴族的榮譽感。他驕傲,自負,勇猛,果敢,戰無不勝,對敵人從來都是一騎當先。他不屑於陰謀詭計,也不屑於殺不相干的人。


與君論史


項羽真君子,劉邦真小人。


aman369


他們殺盡天下人嗎?


az2777


說實話,項羽只能說是一匹武夫,稱不上政治家和軍事家。


順天府尹999


知道空城計,司馬懿並不是中計逃走,而是裝出一副中計的樣子,故意放走了諸葛亮!因為他心中很明白,如果諸葛亮死了,他自己也就沒用了!最後也不可能全國歸司馬家的。

而項羽不殺不滿自己的人也是為了制衡劉邦,那些人不滿項羽同樣也不是劉邦的朋友,所以他們形成互相敵對。


洋堂主故事匯


又有誰能除儘自己不滿的人?除得越多,不滿的人會成幾何倍數增加!


AXA001梁R


項羽真英雄!不屑玩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