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張作霖二夫人盧壽萱在帥府不參政不爭寵不特殊,最終結局如何?

biubiuBO


盧壽萱是張作霖六個夫人當中最長壽的一位,享年94歲。

盧壽萱的結局可謂是善終,晚年的她與所生的兩個女兒一起寧靜的生活在天津,直至終老。



當然盧壽萱晚年的生活雖安定,也很幸福。但是年輕時候的盧壽萱卻並非如此,她曾經有個自己意中郎,可惜她的婚姻由不得她自己做主,最終嫁給了她不愛的張作霖。

可是出生於書香門第,自懂事以來她就被告知要三從四德,所以她選擇了順從。



從嫁進張府開始,她就選擇順從張作霖,安心的為張作霖生兒育女。她不同於張作霖其他夫人,她不爭強好勝,不爭權奪利,她就這樣無慾無求的伺候著張作霖,安心做她的賢內助。

就這樣,她為張作霖先後誕下了兩個女兒,即次女張懷英、四女張懷卿。而後,在大夫人趙春桂死後,盧壽萱還負擔起了張學良、張首芳、張學銘三兄妹的養育工作,對於這三人盧壽萱一直視如己出,她從未虧待過他們,所以在張學良長大後,他對這位養母十分尊敬。



可是就是這麼一位賢妻良母,她卻得不到張作霖真正的寵愛,張作霖對她只是敬重,卻並非是疼愛。

而且她不爭不搶的性格,最終也讓自己的兩位親生女兒幾乎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次女張懷英被迫嫁給了一個智障的蒙古王子,四女張懷卿嫁給了一個患有精神病的張勳之子張夢潮。



若不是,她早年盡心撫養張學良的關係,恐怕她的兩個女兒這輩子就徹底完了。最後因掌權的張學良不忍自己養母的兩個女兒再遭受這樣的苦難,他並利用權勢逼迫那二人同她們離婚,此時的她們才脫離苦海。

只是不得不說,盧壽萱雖是一個善良之人,只是她卻過於軟弱。她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二個女兒步入火海之中,卻依舊不敢去爭,卻依舊不敢去反抗張作霖,她只能默默的忍受著。



這或許就是那個時代所造成的悲哀吧,女子的地位過於底下,作為軍閥的女人,她們在外人面前似乎高高在上,但其實只有她們自己知道自己的處境,在內毫無地位可言,軍閥要殺要剮,她們沒有任何反抗的權力。在那些軍閥的眼裡,這些姨太太只是發洩慾望的工具,只是生兒育女的工具,僅此而已。



不過上天是公平的,盧壽萱的善良最終給她換來了一個較為幸福的晚年。我想若不是盧壽萱早年對張學良的撫養,若不是她視他為己出的話,她也不能得到這樣安寧的晚年。

只能說,盧壽萱的善良最終得到她應有的回報,那就是善終。


澳古說歷史


都別搶,我來答。

張作霖一共有妻妾六人,盧壽萱是二夫人,1912年張作霖的原配趙春桂去世以後,盧壽萱便被扶正了。

說起趙春桂的去世,其實和盧壽萱還有一點不大的關係。

趙春桂是張作霖的患難妻子,當年張作霖還是流浪在東北民間一個默默無名的窮小子的時候,趙春桂不嫌棄他的貧困下嫁給他。

隨著張作霖慢慢發跡,便開始暴露出男人那種喜新厭舊的本性,接連納了好幾房太太。這讓趙春桂心裡很不舒服,於是賭氣離開了張作霖,回了自己的孃家新民縣。

一直到1912年染病去世,再也沒有和張作霖見過面。

當時趙春桂去世的時候,張作霖還以為她是在藉口用病來要挾自己,所以沒有去探望。結果當時趙春桂已經病危了,直到去世以後,張作霖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妻子。

因此十分悔恨,但生活畢竟是要過下去的,盧壽萱後來就被扶正,成為了大夫人。

不過盧壽萱雖然在張作霖眾多妻妾中是最低調的一個,所謂說她不爭榮寵,不知是其心性所為,還是張作霖日漸對她失去了興趣。

實際上最讓張作霖喜歡的是五夫人張壽懿,盧壽萱為人比較內斂,不喜歡張揚,也不喜歡管事。所以張作霖府上的一應大小事都是張壽懿來負責。

雖然沒有大夫人的名分,但實際上已經是大夫人了。

皇姑屯事件以後,張作霖當時還沒有立馬喪命,他被送回張家的時候還有一口氣,當時他吩咐張壽懿說:“我受傷太重……恐怕不行了……叫小六子(張學良)快回奉天……”

這話是對張壽懿說的,可見他對五夫人的信任和器重。

張作霖去世以後,府上陷入一片混亂,畢竟主心骨不在了。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一個個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雷霆風行頗有幾分王熙鳳風采的張壽懿在大難當頭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就是秘不發喪,對外隱瞞了張作霖去世的消息,以便拖到張學良回來穩定大局。

當時對張作霖的生死最關心的無疑是日本人,畢竟這就是他們所策劃的。但他們又不知道張作霖真的去世沒有,所以也不敢亂動。

當時日本方面派出一位領事夫人前往探望,其實是去查探張作霖的生死。

張壽懿知道來者不善,因此沉著應對,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還坐在梳妝檯前精心打扮起來。此外又找人模仿張作霖罵人的聲音,由此騙過了日本人的查探。

成功拖到張學良回到瀋陽,這才發佈張作霖去世的消息,令日本人是又氣又佩服。

如果沒有張壽懿出來鎮場子,可以說不僅當時的東北將面臨大亂,就連張家恐怕也自身難保。但由於張壽懿的過人能力,最終避免東北陷入混亂,也保全了張家。

這種能力恐怕也是她受到張作霖喜愛的原因,至於盧壽萱在張家其實並不算十分亮眼的存在。當初張作霖就是因為她長得漂亮,所以才納她為妾的。

但新鮮感一過,就對她冷落下來,而她自己也比較淡然,不喜歡參與到俗事糾紛,爭風吃醋中。所以一直過著比較平靜的生活,1974年病逝於天津。


圍爐談史


其實張作霖在迎娶盧壽萱的時候是做了好幾件不夠義氣的事情,原本張作霖第一次去盧壽萱家中是為了給自己的兄弟提親,並不是要給自己提親,但是在說親的過程中因為看到了盧壽萱所以就動心了,後來張作霖就下定決心要將盧壽萱娶進門,這就是張作霖為了娶盧壽萱而做的第一件不地道的事情。

盧壽萱的父親在當地是一個教書先生,一家受到了當地人的尊敬,可以說盧家想要嫁女兒的話,那麼一定有很多名門望族都會來提親,所以盧家對於地痞流氓出身的混混更是看不起,張作霖的手下當時看上了盧壽萱,但就是因為擔心自己是土匪而遭到拒絕,所以便央求讓張作霖去幫他這個忙。張作霖當時就同意了,但是在見到盧壽萱本人後就有了別的心思,張作霖看到盧壽萱這麼個大美人,還知書達理,自然不能讓給手下,所以在第一次被拒絕後,他第二次又登門造訪,這一次是給他自己提親。盧家根本就不想將女兒嫁給土匪流氓,所以一直在拒絕張作霖,但是張作霖這樣的人怎麼會輕易放棄呢。

所以後來他就安排手下人將盧壽萱給綁了,事後盧家人為了找女兒急得不得了,後來張作霖表示自己願意負責去找人,就假惺惺的將盧壽萱放回了家中,張作霖因此受到了盧家人的尊敬,並同意將女兒嫁給他,這就是張作霖為了娶盧壽萱而做的第二件不地道的事情。就這樣盧壽萱成了張作霖的二夫人,在盧壽萱進門時張作霖已經有了原配夫人趙氏,而這個女人其實非常不好惹,但是奇怪的是她卻和盧壽萱一直姐妹相稱相處非常融洽。但是在張作霖越做越大後,他又相繼娶了幾房媳婦,這個時候趙氏早就被張作霖拋到了腦後,她一賭氣就帶著孩子們離開了張作霖,後來趙氏在生病彌留之際盧壽萱一直在身邊照顧她,也答應照看趙氏留下來的三個兒女,其中就有張學良。

盧壽萱在趙氏離世後一直善待她的孩子們,而且她在家中不爭風吃醋,處處忍讓,這些都讓張作霖十分佩服,後來就將盧壽萱扶正。盧壽萱不僅得到了張作霖的尊敬,她也因為自己的善舉而得到了張學良的善待,因為盧壽萱對趙氏的孩子們視如己出,張學良後來也關照過盧壽萱的女兒們,在張作霖離世後,盧壽萱選擇在天津度過晚年,並在九十四歲時過世。


歷史課課代表


1895年,因清軍移防張作霖離開部隊,回到老家當了一名獸醫。同年20歲的張作霖娶了救命恩人地主趙佔元的女兒趙春桂。

結了婚要養家餬口,而張作霖又不甘於窩在家裡當一個獸醫,於是跑去當了土匪,老丈人趙佔元氣的要死,一怒之下和張家斷了聯繫。

1900年,沙俄入侵東北,清軍被趕跑,到處又鬧義和團運動。老百姓的日子都很艱難,張作霖“收益”不好,趙春桂帶著女兒在家也難熬。

趙佔元不忍心女兒和外甥女受苦,就資助張作霖在趙家廟村組織保險隊,負責周邊幾個村子的治安。不過張作霖帶隊伍還是有一套,因軍紀嚴明,戰鬥力還不錯,獲得了百姓的好評。

名氣打出來了,漸漸隔壁的北鎮縣也有村子出錢邀請張作霖保護。

有一天,張作霖的一個部下看上了北鎮縣姜家屯私塾先生的女兒盧壽萱,就委託隊長張作霖去盧家提親。

張作霖一口答應,幾天後就去了盧家。盧老先生一聽張作霖的來意,一口回絕了。盧壽萱可能盧老爺子的寶貝疙瘩。

不僅長的漂亮,而且十分聰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盧老爺子自認為以女兒的條件,未來肯定要闊太太的命,自然看不上一個保險隊員。

張作霖吃了癟,正準備打道回府,恰好看見了回家的盧壽萱,頓時丟了魂。

張作霖回去後念念不忘,幾天後忍不住還是和趙春桂提了一下。哪個女人不吃醋,趙春桂又是剛烈女子,自然少不了和丈夫大吵大鬧。

不過張作霖對女人確實有一套,對趙春桂幾番甜言蜜語,並做出各種承諾,竟把她說動了。


張作霖把家裡工作做好,就去盧家提親。盧老爺子哭笑不得,不過還是一口回絕了張作霖,一是身份不理想,另外也不願女兒去做妾室。

張作霖是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主,被盧老爺子拒絕後,他想了一出“英雄救美”的詭計。

在那個年代,女人被土匪綁架失節是常事,這麼一鬧,盧老爺子不得不降低要求,同意了把女兒嫁給張作霖。

盧壽萱進了張家,得體懂事、進退都十分有分寸,而且非常尊重趙春桂,很快兩人以姐妹相稱,一家人過的還算融洽。

後來張作霖投奔了總督徐世昌,走上了從政之路,並且一路順風順水。而張作霖也陸陸續續納了四房姨太太。


家人女人多了,爭風吃醋、吵鬧的不可開交,大夫人趙春桂氣的一病不起去世了,三姨太戴憲玉因家庭矛盾出家當了尼姑。

不過盧壽萱還一直保持她一貫的風格,不爭寵、不參政,一心撫養趙春桂丟下的三個子女和自己的兩個女兒。

但身處那個年代、那樣的家庭,命運並不是自己能掌握的。

後來女兒長大了,張作霖為了政治需要,把盧壽萱的大女兒張懷英嫁給了蒙古王爺的傻兒子,小女兒嫁給了張勳的兒子。兩段婚姻都以悲劇收場,盧壽萱經常夜裡偷偷流淚。

皇姑屯事件後,盧壽萱移居天津,此後就再也沒離開過,直到1974年病逝。



花木童說史


張作霖一聲娶妻妾六人,數原配趙氏和“老三”戴氏的結局最為淒涼,趙氏到死也沒有最後見到張作霖一面,戴氏淪落到出家當了尼姑,後抑鬱而終。

“老四”許氏不偏不倚,她雖不受寵,一生卻也過的自在。

“老五”壽夫人最受張作霖的寵愛,張作霖被炸死之後,便是她一手策劃了一齣戲,騙過了日本人的眼睛,為張學良回瀋陽接手奉系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老六”嶽姑娘是最後嫁給張作霖的一個,也是最沒有存在感、最平庸的一個,她因為是被“老五”帶回帥府的,所以後來在張作霖死後她也一直和壽夫人在一起生活。

“老二”盧氏在嫁給張作霖之後,又是怎樣的境遇呢?

1895年,好不容易衣錦還鄉的張作霖馬不停蹄地跑到了趙家廟提親,曾經反對將趙氏嫁給他的趙家人一看他已經成了一個小軍官,想了想便同意了他們的婚事。

不過,張作霖在和趙氏結婚後沒多久便離開了軍隊,沒有了小軍官身份的張作霖,小日子過的不算好。

1900年,張作霖的老丈人看女婿沒混出個人樣,心裡也為著急,所以便出錢資助他辦了一個“保險隊”,讓張作霖收收保護費,這才扭轉了生活的頹勢。

張作霖後來能夠從一個一文不名的草莽爬成一個叱吒風雲的梟雄人物,便始於“保險隊”,“保險隊”是他的發家資本。

只是,他的老丈人沒有想到的是,女婿的事業才剛有了起色,他便耐不住寂寞了。

張作霖在辦了“保險隊”的這一年,他在北鎮縣中安堡遇到了一個姑娘——盧壽萱。

不過,他看上盧氏的過程卻也很有趣。

當時,張作霖是為一個叫程敬芳的人去盧家提親,盧家人一聽,心中自然不願意,但是明面上卻沒敢明說,只是推託著說,程敬芳是一個外鄉人,不知根不知底,怎麼能嫁?

他也正是在給程敬芳提親的時候,看到了盧氏,她青澀、靚麗,卻又溫文爾雅,瞬間讓他心動不已。所以,當盧家人拒絕了程敬芳之後,他不但沒有生氣,心中反倒開心了起來,只要盧家人沒同意程敬芳的提親,他自己便有機會了。

沒過多久,張作霖又來到了盧家,這一回他不是為程敬芳提親了,而是給自己提親——我想娶你家女兒!

盧家人一聽,瞪著眼愣住了,心想這人真是好不要臉。

盧家是書香門第,可是,張作霖是什麼出身?一個草寇,一個流氓!一個流氓怎麼配得上出身書香門第的盧氏女?所以,對於他的提親,盧家人當然也不同意。

張作霖心中呵呵一笑,也不以為忤,想將盧氏娶回家,花點時間和精力倒也值得。

對於盧家這樣的書香門第,最怕的是什麼?是流氓的糾纏。

所以,即便盧氏是一個烈女,可再烈的女人不也一樣怕纏郎?張作霖也不管盧家人怎麼反對,總是一次又一次往盧家跑,糾纏多了,便也解不開了。

於是,張作霖便開開心心地將盧氏抬回了家,盧氏也因此成了他的二夫人。

給別人說親,結果沒給別人說成,卻將說親的對象娶回了自己家,想想也確實讓人捧腹。

趙氏對於張作霖再娶,心中絕對是一百個不樂意,可是她又能怎麼樣?張作霖是鐵了心要娶盧氏,她再不同意也拿他沒辦法,誰讓她是女人,他是男人呢?

他們所處的時代,女人的命運終究掌控在男人的手中,對於男人的意志,女人要麼服從,要麼被服從。

顯然,趙氏便屬於“被服從”。

不過,盧氏畢竟是出身書香世家,性格也很好,所以在嫁給張作霖之後,也和趙氏相處的很愉快,兩人情同姐妹。後來,趙氏病逝後,盧氏便將趙氏的兒女視為己出,悉心照顧。

盧氏嫁入了張家,也曾很得張作霖的寵愛,只是,她的性格註定了她不會成為“宮鬥劇”中的那種女人。不論是戴氏、許氏、壽氏和馬氏誰受寵,她都沒有和她們爭過寵,她從來不是一個妒婦。

她不爭寵,不驕縱,待人和善,也因此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當然了,張作霖娶了盧氏也只是一個開始,當時的男人幾乎都信奉一個道理——成功的男人背後,不能只有一個女人,最好是妻妾成群。

所以,他後來又陸陸續續娶了戴氏、許氏、壽氏和馬氏。

壽夫人過門後是最得張作霖寵愛的,所以難免也有些小脾氣,偶爾和他鬧鬧脾氣,有時他不小心惹她生氣了,還會吃她的閉門羹。每到這時,張作霖便總會想起溫婉的“老二”盧氏,然後乖乖地去了“老二”的房間。

盧氏一生給張作霖生了兩個女兒,一個是張懷英,另一個是張懷卿。

後來,張作霖為了拉攏蒙古的達爾罕王,讓達爾罕王的勢力能夠為己所用,便打起了和達爾罕王聯姻的念頭,於是,他便將張懷英許配給了達爾罕王的傻兒子包布。

張懷卿的命運和姐姐張懷英的命運如出一轍,張作霖為了和“辮帥”張勳聯姻,也將她許配給了張勳的傻兒子張夢潮。

張作霖死後,張懷英和張懷卿姐妹倆這才得以擺脫了痛苦的宿命。

1931年,少帥不放一槍一炮地丟了東三省,老帥恐怕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英雄一生,竟然生了這麼個窩囊兒子。

少帥跑了,張作霖的妻妾們自然也只能紛紛逃離奉天,盧氏離開奉天后,去了天津。

後來,她的兩個女兒也先後來到了天津,所以,盧氏的晚年倒也過的安逸,沒有淒涼,也沒有孤寂。

1974年5月,盧氏在天津病逝。

1991年,張懷英在天津病逝,一年後,張懷卿也病逝於天津。

沒有任何一個英雄能夠守候一個女人一生,張作霖便是如此。

但是,卻有無數個女人能夠守望一個英雄一世,盧氏便在張作霖死後用自己的餘生在守望。


寧糊塗


張作霖一生有一妻五妾共六個女人,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六位夫人中活的年齡最長的是二夫人盧壽萱,他活了94歲。

六位夫人:大夫人趙春桂活了38歲、二夫人盧壽萱活了94歲、三夫人戴憲玉活了31歲、四夫人許澍陽活了90歲、五夫人張壽懿活了68歲、六夫人馬月清活了70歲。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和人的性格、教養、家庭有關係。

盧壽萱出生於奉天北鎮姜家屯,其父是個私塾先生,得天獨厚的條件,造就了盧壽萱從小熟讀“四書五經”和“道德”文章的天賦,在這種書卷氛圍長大的盧小姐,天生有種大家閨秀的氣質。



據說盧小姐長得十分漂亮,有道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了出嫁年齡,盧家的門檻都快被媒人踩爛了,這很正常——“有女百家求”。但盧小姐始終沒選中意中人,她要選一個如意郎君,這個人必須斯文、禮貌、有文采。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她後來嫁給了沒文化、粗魯野蠻的張作霖了,這到底為什麼呢?

原來張作霖是為他的小兄弟做媒而盯上了盧小姐,當時老張任奉天保安隊隊長,也就是剛洗白土匪身份被清廷詔安不久。

老張的小兄弟叫程敬芳,20來歲的年紀。在保安隊當差,他早就相中了盧小姐,過去不興自由戀愛,也沒有微信扣扣之類的聊天工具,所以始終無法吐露自己的心聲。



程敬芳想到了大哥張作霖,大哥好歹是個政府官員,他出面做媒興許能成,老張受人之託來到了盧小姐家中。

盧父一見張作霖來了,心中咯噔一下,心想“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強裝笑臉問:“那陣風把隊長吹來了,稀客哈哈……”盧父和張作霖寒暄著。

這時盧小姐見有客人來,急忙禮貌的端茶敬菸,這是家庭教養使然。張作霖一看盧小姐,驚為天人,“18的姑娘一朵花”,這話沒毛病。雖然盧小姐沒有濃妝豔抹,但有種超凡脫俗的形象,和《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一模一樣。

老張看呆了,忘記了此次來的使命,只是裝腔作勢提醒盧父要加強警戒,強盜經常出沒云云……。

事後張作霖都不知道自己如何走出來的,反正腦子裡都是盧小姐的影子。



張作霖為了自己私慾拋棄了友情,他要霸佔盧小姐,儘管他此時已經是有妻室的人。

張作霖託媒人去為自己提親,盧父知道他的老底兒,一個老學究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女兒嫁給一個曾經的土匪,於是婉言拒絕了。

張作霖豈肯罷手,一次不成再來一次。見張作霖實在逼得急,盧父打算把女兒轉移到其舅舅家,暫時避一避,然後再儘快尋個好婆家出嫁。但是張作霖就是那麼好甩的?

就在盧小姐去舅舅家的半路上,一行人被土匪劫了。其實蒙面土匪都是張作霖事先安排好的,他料定盧父會來這一手,早就佈下眼線了,張作霖對此不外行。

老張自編自導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好戲。



張作霖坐在衙門的太師椅上,只等盧父前來報案。為了逼迫盧父就範,他通過暗信讓“劫匪”進一步加碼,“天黑之前不交十萬大洋就撕票!”劫匪下了最後通牒。

盧父哭喪著臉哀求張作霖:“張隊長快想想辦法,我上哪裡湊齊十萬大洋啊”。張作霖卻不慌不忙點了一鍋煙抽了起來。

盧父眼看天要黑了,張作霖穩坐太師椅,沒有出手相救的意思。“罷、罷、罷,女兒活命要緊,”。

盧父答應只要救下女兒,願意把女兒嫁給他。



張作霖等的就是這句話,他佯裝帶著人馬出發了,兜了一圈,天明就把盧小姐接回來了。沒過多久,盧小姐成了張作霖的二房夫人了。

結語:二夫人盧壽萱過門後,不參政,不爭寵,知書達理,溫柔善良。和原配夫人情同姐妹。原配夫人趙春桂去世後,二夫人對張學良姐弟三人視如己出,悉心照顧。因此,二夫人贏得了張學良的尊敬。“九一八”事變後,二夫人移居天津,1974年在天津病故,終年94歲。


秉燭讀春秋


其實在張作霖的“一妻五妾”當中,如果按照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為標準的話,那麼張作霖的二夫人盧壽萱便是這其中所作所為最為符合不過的了,那如今的標準來說,盧夫人那就是當之無愧的“國民好老婆”了。比起其他五位夫人來,盧夫人身在張家,但是卻從不參政、從不爭寵、身份也從不追求特殊,她只是在安安分分地做好自己,做好一位賢妻良母,剩下的便絲毫沒有在乎過了。恐怕也正是因此才使得盧夫人成為張作霖一生中最為疼愛之人。至於盧夫人的結局,倒也算是個“安樂死”吧!



而導致盧夫人能夠以“默默無聞”凸現在張作霖這六位夫人之中,那便離不開盧夫人自身了。盧壽萱出生於奉天北鎮姜家屯,其父身份為一名孜孜不倦、遠近聞名的私塾先生,生活在四書五經的環境當中,盧夫人自然打小便對書香筆墨而耳濡目染,再加上父親從小對其家風的有所重視,所以說盧夫人從小便清新脫俗、落落大方,簡直就是個大家閨秀。時間一恍,十幾年過去了,盧夫人也如脫胎換骨般出入得亭亭玉立,有道是“一門有女百家求”,畢竟如今正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青春時光,慕名前來的好兒郎紛至沓來,但是不知道盧夫人那個內心當中心心念唸的君子是誰,對前來求婚的人遲遲未相中。



1903年,當時張作霖時任幾個村的保安隊隊長,偶然的一次機會,張作霖的手下程敬芳在幾次巡邏之後看上了盧夫人,便請求張作霖前去說媒。張作霖二話沒說帶上彩禮便跨馬而去,但是書生門第的盧家卻絲毫看不上沾染土匪習氣的張作霖之流。碰巧的事,張作霖此番前去竟然自己也瞧上了出水芙蓉般的盧夫人。但是盧家卻面對張作霖的屢屢好意而一度拒絕。後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張作霖雖然此前一直吃盧家的閉門羹,但是卻絲毫沒有放棄,盧老爺將這一切都看在了心裡,好在盧夫人本人也沒有拒絕之意,於是盧家再三商討之下,決定將女兒嫁與張作霖。

嫁入張家的盧夫人好像和張作霖的原配夫人趙氏“自然熟”一般,兩人親似姐妹。雖然張作霖是土匪出身吧,但確實對待盧夫人還是真心實意的。三個人的生活過的甚是太平,不久之後,盧夫人又接連為張家添了兩個女兒。其實最能看出盧夫人心地善良的事兒還是在趙氏去世後,盧夫人主動將其三個孩子照顧了起來,辛苦辭勞、默默無聞。

盧夫人在東北的政治上絲毫不會多說一句,她能做的只是照顧好孩子們、照顧好這個家、和其他姐妹相處得當。我想這也才是張作霖最為喜歡盧夫人的真實原因吧!1931年東北淪陷後,張首芳陪同盧夫人輾轉定居到了天津,此後別無輾轉。1974年秋天,盧夫人病逝天津,享年94歲!


小鎮月明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張作霖二夫人盧壽萱在眾夫人中都是極其特殊的存在。

她的特殊之一在於:她是五位夫人中學識最高者;特殊之二在於:她在府中從不爭寵、奪權;特殊之三在於:她與張作霖、張首芳三姐弟關係極好;特殊之四在於:他是張作霖真正花功夫“追”來的女子。

盧壽萱是書香門第出身,其父是當地的私塾先生。在書香的浸潤下,她自小就懂孔孟之道,也通曉詩文。這樣的女子要麼心性頗高,要麼極懂處世智慧,盧壽萱屬於後者。

偏偏,這樣的盧壽萱還生得花容月貌,這樣的女子成年後,自然是要被一眾男子追求的。在她的眾多求親者中,有一位叫程敬芳的,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張作霖的手下。

張作霖素來對下屬不錯,自然也願意助兄弟成好事,於是某日,張作霖便帶著一眾人和禮品來盧家為兄弟說媒了。可他到盧壽萱家見到美人後,竟自己看上了美人。

男人是視覺動物,張作霖也不例外,只一眼他便對這個美人上心了。此時的張作霖雖有原配趙春桂卻一直是一個人,至於原因很簡單,趙春桂此時正留在老家照顧張學良、張首芳等三姐弟,兩人感情一直不和。

寂寞孤獨中的男人見到如此絕色自然很有些按耐不住,更讓他蠢蠢欲動的是:盧壽萱拒絕了張作霖一行的求婚。這意味著,她看不上自己的兄弟,這樣一來,他的機會不就來了!

張作霖笑嘻嘻地帶著眾人離開後便開始尋思起“抱得美人歸”的法子來,可無奈他想了很多法子也不奏效。

最後,張作霖不得不出了個陰招,他派人劫持了盧壽萱,同時還非常巧妙地在劫持過程中讓其父“逃走了”。

盧父逃走後為了救出女兒各種想法,最後竟病急亂投醫地找到了張作霖。張作霖這下可樂壞了,他一面好心寬慰盧父,一面“想法”跟綁匪“周旋”。

不久,盧壽萱安全歸來了。經過這次後,盧父的心理發生了很大變化,他意識到,在這個亂世,要想讓女兒一生周全,只有為她尋一個有錢有勢的男人這一條了。

思來想去後,盧父便同意了張作霖的求婚,將女兒嫁給了張作霖做二夫人。

說來,這張作霖為了得這個美人真真是費了一番功夫啊。人說不易得的往往是好東西,這話果然沒錯。虧得張作霖娶了這個二夫人,他後來府中箇中關係才能如此和順。

盧壽萱進門生下女兒後不久,張作霖原配趙春桂在老家重病的消息傳來,但張作霖始終不信,他一直覺得這是夫人在和自己使性子。

只在最後關頭,張作霖才派出二夫人前往探究竟。盧壽萱來到張作霖老家後才知道,原配的處境竟這般慘烈。此時的趙桂貴已經病入膏肓,可即便如此,張作霖仍一無所知。

盧壽萱第一時間給趙夫人買了藥,也在關鍵時刻擔負起了照顧張首芳、張學良等三姐弟的重任。此時的盧壽萱雖是張作霖二夫人的身份,但在趙春桂等人眼裡,她卻如觀音一般渾身閃著光。在趙春桂最後的日子裡,在床上伺奉的除了女兒之外便是這位二夫人了。

也正因此,趙春桂才在臨終前將張首芳和張學良等交給了二夫人。

進入張作霖府邸後,盧壽萱一直未忘記趙春桂的使命,她不僅說服張作霖讓幾個孩子接受了教育,還時時給了他們如母親般的關懷。

“善因結善果”,後來,盧壽萱的兩人女兒也因張學良的幫助才得以擺脫了包辦婚姻。

晚年,盧壽萱先是和張首芳一同居住,後來便與二女兒一同生活。在張作霖的五位夫人中,她算是得了善終的一位,同時她也是張作霖夫人中壽命最長的一位:活了整整94年。

想來,盧壽萱的長壽絕離不開她為人處世的良好心態。





記者李滿


張作霖一生有一妻五妾共六個女人,盧壽萱是張作霖的二夫人,她是奉天北鎮姜家屯一個私塾先生的女兒,盧老先生很疼愛這個女兒,盧壽萱從小就長得漂亮,人也很聰明,並且精通琴棋書畫,自然從小是盧老的掌上明珠。

至於這個如此優秀的女人是如何成為了張作霖的二夫人,還要從張作霖的經歷說起。

老張上山

1895年,20歲的張作霖因為清軍移防不得不離開了部隊,回老家當了一名獸醫,也是這一年他娶了他救命恩人趙佔元的女兒趙春桂,也就是他的原配妻子。

張作霖成家之後要養家餬口,再加上他本來就不滿足於待在家裡當個獸醫,所以他就跑去當了土匪,因為這個,他的岳父趙佔元氣

的跟張家斷了來往。

後來,沙俄入侵了東北,清軍被趕跑了,又到處是義和團運動。老百姓自己的生活都維持不下去,當土匪幾乎也撈不到什麼好東西,他的老婆孩子在家過得也很艱難

由匪到兵

這個時候作為地主的老丈人趙佔元實在看不下去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受苦,就資助了張作霖在趙家廟村組織了一個保險隊,維護周圍幾個村的治安。沒想到張作霖帶隊伍很有有一套,因為他的保險隊很有紀律,戰鬥力也不錯,老百姓對他們的評價還不錯。

逐漸他帶的隊伍有了名氣,隔壁的北鎮縣也有村子出錢請張作霖去維護治安,然後張作霖也開始在北鎮縣那邊工作,也就是盧壽萱所在的縣。

看上“二夫人”

後來張作霖的部下看上了盧壽萱,就拜託他的隊長張作霖去上門提親,張作霖爽快地答應了並很快就去了,但盧老爺子果斷拒絕了,畢竟女兒是他的掌上明珠,能配得上她的必須得條件優越,怎麼可能隨便許給一個保險隊員。

就這樣張作霖碰了一鼻子灰正打算回府,這個時候正好看見了盧壽萱,這是他第一次看見盧壽萱,頓時就像丟了魂一樣喜歡上了她。

回去之後就一直念念不忘想把她娶回家,他就想方設法說動大夫人趙春桂,雖然張春桂剛開始也非常吃醋很不願意,但張作霖對她做出各種承諾並說了許多甜言蜜語,趙春桂就同意了。張作霖就開始去盧家提親,只不過這次是為自己提親,不過雖然做好了自己妻子的工作,但盧家還是還是一口回絕了他,畢竟盧老爺子不會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去做妾。

詭計娶妻

張作霖並沒有因此罷休,他就設計了一個計謀,找人假裝綁了盧壽萱,造成盧壽萱被土匪綁架的假象,在那個年代與其被土匪綁架失了節操不如嫁給張作霖做妾,就這樣盧老爺子就請張作霖出馬“救”下自己女兒,並答應讓女兒嫁給他,在這樣的“詭計”下盧壽萱就成了張作霖的二夫人。

後來,張作霖投奔了總督徐世昌,開始從政,一路還算順利。在這期間,張作霖也連續納了四房姨太太。

張作霖的這些女人結局如何呢?

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大夫人趙春桂被氣得一病不起後來就去世了,三姨太戴憲玉也出家當了尼姑,盧壽萱是活的最久的,1974年病逝的時候94歲。

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跟盧壽萱本人的性格,學識,家庭教養有關係。盧壽萱自嫁給張作霖後就很識大體,做事有分寸,跟大夫人趙春桂情同姐妹關係融洽。

盧壽萱也一直不爭寵吃醋,不過問政事,一心撫養子女,大夫人死後也撫養了她的三個孩子。也許也是處在那個時代沒有能力爭寵,畢竟自己的命運都無法掌握。

後來盧壽萱的女兒長大了,張作霖因為政治需要,把大女兒張懷英嫁給了蒙古王爺的傻兒子,小女兒嫁給了張勳的兒子。兩段婚姻都以悲劇收場,盧壽萱經常夜裡偷偷抹淚。

皇姑屯事件後,盧壽萱移居天津,此後就一直在那裡生活到病逝。對於無奈的人生和事情,不爭不搶保持良好的心態才是人生的智者。


韋莊談史


東北王張作霖,他一生有六個夫人,分別是原配趙春桂、二房盧壽萱、三房陶夫人、四房許夫人、五房壽懿、六房馬月清。

在這六個夫人中,張作霖對二房盧壽萱最敬重,五房壽懿最寵愛。

二房盧壽萱在帥府中,素來以不參政不爭寵而聞名,但她卻能讓張作霖刮目相看。

【二夫人劇照】

張作霖的二房盧壽萱是奉天北鎮縣人一個很有名氣的姑娘,她出自當地很有名望的教書先生盧先生家,從小受父親薰陶,對於詩詞有一定的水平。

年輕貌美、才華洋溢,這樣的女子對於民國時期的人們而言,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張作霖在聽聞她的事情後,便幾次三番去盧府以求教盧先生為名,觀察盧壽萱。

等到張作霖覺得時機成熟之後,便向盧先生提出了求親的要求,盧先生答應了,盧壽萱也因此成了張作霖的二房夫人。

張作霖自知自己是個大老粗,對於知書達理的盧壽萱卻是非常敬重,婚後盧壽萱老老實實當起了傳統女性,一心只做相夫教子的工作,也不去與其它幾房爭寵,把整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

故而,張作霖哪怕又多了四個夫人,也依舊沒有忽視盧壽萱這個讓他有家的感覺的妻子。

那個年代的婚姻,並不像我們現在這樣是自由戀愛為主,當時不僅存在一妻多妾的現象,女子還受傳統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默認這種多妾現象的存在。

盧壽萱在成為張作霖二夫人後,她需要面對的不單單是協調後宮關係,還包括如何讓張作霖的各個子女能夠保持和諧。

所以,即便盧壽萱不爭寵不參政,她負責的工作也並不輕鬆。

這個如水一般對每個人都非常溫和的女子,對張作霖家人、僕人都非常好,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張作霖去世後,盧壽萱和張作霖的幾個子女一起生活,後來子女有了家庭後,她就和親生女兒到了天津生活,直到1974年5月卒於天津。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