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小說:穿越的公子劉緯體民疾苦,發誓為江陽百姓做些事情

小說:穿越的公子劉緯體民疾苦,發誓為江陽百姓做些事情

在劉緯幾人面前的,是一間西廂房,內部又分南北兩個房間,是木製結構。這房子屋頂的瓦片還算齊全,但也是漏洞百出,最關鍵的是,連個像樣的牆壁都沒有!

這也是為什麼劉緯等人站在屋外,就能分辨出室內格局的原因了!牆都不是完整的,很多地方是用竹條對付上的,透過縫隙,屋內能看得一清二楚!

走進這間屋子,眾人只看見遍地狼藉,稻草、灰塵、碎瓦、破席,凌亂不堪。屋內幾乎沒有什麼擺設,只有兩個小桌案和破舊的屏風,還少了一扇。

抬頭觀瞧,他們能看到縷縷陽光從漏洞射入屋內,可以想象,下雨的時候,這屋內會是什麼景象!

就這壞境,別說是劉緯了,連一向吃苦耐勞的阿幼朵都有點接受不了了。

“此處如此簡陋……如何住耶!”阿幼朵卸下……不,應該說是扔下了行囊包裹,手一叉腰,灰心喪氣地說道。

“江陽百姓甚苦,吾等尚有片瓦遮雨,實屬幸也……”劉緯雖然也是一時接受不了這樣的環境,但還是勸慰了隨行眾人一句。

於是,幾個人先後都忙活起來,開始打掃這間陋室。其實,這屋子還算不錯了,連法正都說,這已經是縣衙內最好的房間,經過一番打掃,安頓下來後,還算湊合!

劉緯安排二張與陳式住在南屋,自己與阿幼朵住在北屋,中廳則設置屏風桌案,留作辦公之用。條件艱苦,暫時,也只能這樣了!

“縣尉大人,功曹有請……”就在幾人收拾停當後,有一名衙吏模樣的男人,前來稟報道。

“知也!”劉緯聞言,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又接過阿幼朵遞來的溼巾,擦了把臉,便跟隨那衙吏去了。

陳式本想跟著,劉緯沒讓。江陽雖然不安全,但自己畢竟在官衙內,會有什麼危險,沒必要隨時帶個保鏢在身邊。

“公子!”法正見劉緯前來,連忙施禮,“房舍可適否?”

“善!謝孝直先生之美意!”劉緯還禮,面帶微笑地答道。隨後,兩人在一桌案兩側對坐下來。

“上茶!”坐定後,法正吩咐了一聲。

“先生不必也,民生疾苦,我等安敢飲茶乎?”劉緯連忙拒絕了。

實際上,他是真喝不慣這漢代的茶,太苦了!但劉緯卻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茶葉這種東西,雖然原產中國,蜀地也是盛產茶葉之鄉,但其實還是挺貴的東西,一般人家的百姓是喝不起的。

劉緯的意思是,江陽百姓都這麼苦了,能省點就省點吧!這實際上是藉口,但在法正聽來,卻又對劉緯的好感有了一絲昇華。

其實,法正自己平時也是捨不得喝茶的,今天他是為了招待劉緯破例了。沒想到這位達官貴人家的公子,竟會如此體恤民間疾苦,仁慈至此,頗具德心。

聽劉緯這樣說,法正也沒爭辯,揮手示意侍從退下。他還沒說話,劉緯倒是先開口了。

“先生!劉緯此來,乃赴任縣尉,不敢當先生稱某公子也……”劉緯又一拱手說道。

他的意思是,自己只是個縣尉而已,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劉緯希望法正別把自己當成州牧公子,就是江陽縣的同僚,沒有什麼地位高低之分,更是別叫他公子了。

“可也,劉縣尉!”法正沒有猶豫,微笑著認同了劉緯所說。

可實際上,法正此時的心中,早已是心潮澎湃!眼前這少年公子,他是越來越喜歡,越看越順眼!他覺得劉緯寬仁待下,體民疾苦,尊敬士人,禮數週全,還一點架子都沒有,在當下,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少見了!

“這公子將來必成大器!”法正不禁在心中暗道。

“孝直先生,不知本縣餘民戶幾何?”劉緯隨即就好像很快進入了縣尉的狀態,開始談起政事。

“公……劉縣尉,本縣餘戶五千七百二十三,兩萬八千四百餘口……然老弱婦孺多也,丁不足萬人矣!”法正如數家珍般報出了數字,但卻眉頭緊鎖,似乎憂心忡忡。

青壯男丁竟然還不到一萬人?這是一個縣的人口?劉緯聽完,頓感失望。要知道,在古代,青壯男丁是社會生產和保家衛國的主力,丁口人數這麼少,意味著社會生產力肯定不足!

不過有一點,劉緯倒是非常疑惑。

“先生,我等入城之時,見城中百姓甚少,此乃何故?”劉緯問道。他算了一筆賬,即使丁口人數不到一萬,那縣城裡也不至於行人寥寥,街面那麼冷清吧?

劉緯也知道,所謂全縣的將近三萬人,也不都是集中在縣城,只有一部分在此,其餘則生活在周邊鄉鎮。但即使這樣,縣城裡也不能就這麼點人吶!

“縣城百姓,皆勞作於石場也……”法正解釋道。

原來如此。為了修復殘破的江陽縣,縣城百姓大部分在採石場工作,採石塊運回縣城,用以修復房屋和城牆的材料。

漢代房屋多以木製構造為主,輔以磚石材料。但城牆的建造材料,與房屋就非常不同了!中原及北方地區,大多以夯土建造,南方城市,則採用石塊壘建。

“先生,吾觀江陽城牆,尚薄弱也……”劉緯思慮再三,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來。

畢竟他剛剛為城牆的事還誇過法正,現在提出不同意見,還是有些猶豫的。

“無奈兮……”法正倒是沒覺得不妥,嘆了口氣,解釋起原因。

原來,江陽城自從遭逢上次的浩劫,死傷不少人,幾乎成不毛之地,很多百姓都逃亡他鄉了。法正到任以後,親自前往四方鄉里遊說,許以免稅、獎勵等承諾,這才招回了一些百姓來。

但即使這樣,人手還是太少了,把能夠勞作的老弱婦孺都動員起來,才兩千多人而已。這些人,又要負責採石,又要運輸,又要壘砌城牆,杯水車薪,人手不足。

而夏汛就快到了,如果不能趕在大雨季節之前修復城牆,那江陽城就得一整年都暴露在周圍危險的環境下了。

再加上缺少熟練的工匠,所以,那城牆壘砌得十分潦草,只能算聊勝於無的程度吧!

法正解釋起來顯得很無奈,他雖然沒明說,但劉緯還是看出來了,這些時日以來,法正作為縣裡最高長官和唯一的主心骨,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點沒累毀,處處都需要他!

就說現在,可能也是因為劉緯的突然到來,法正才能在署衙裡休息片刻,否則,他不一定在哪裡忙著呢!劉緯通過觀察,發現法正臉色很不好,精神也有些萎靡不振,似乎是長期缺乏休息,太過操勞導致的。

想到這些,劉緯都有些心疼法正了,他決定,自己既然身為江陽縣尉,也該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先生,可否允緯往石場一觀?”劉緯問道。

“固然也!”法正答道。

這個石場,位於江陽縣城西五里,瀘水岸邊。劉緯等眾人抵達這裡時,見到果然有許多民眾在此採石勞作。

法正現場解釋了一下,因為人手不足,他採用了輪日工作制。一日採石,一日運輸,一日砌牆,循環往復。而今天,正是採石日。

劉緯知道,這樣的安排,效率不算高,但也是沒有辦法。不過,他觀察許久,倒是覺得有一個環節可以節省不少人力,這樣也就能省去其中一個環節,讓採石與運輸同時進行了。

這個環節就是搬運裝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