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孩子手機玩遊戲上癮怎麼辦,沒時間觀念怎麼辦?

林琳20180922


這個還需要家長心狠一點,規定玩手機時間,說到底還是自律問題,家長首先要做出表率,孩子達到什麼目標就給於一定的獎勵,慢慢將孩子的壞習慣改掉,因為別說孩子就是大人刷抖音都能刷一天,更別說沒有自制力的孩子了。


塵埃君


我從事過公益性自然教育(完全免費,主要針對我女兒班上的孩子,當時也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少些對電子產品的迷戀)。先通過室內看PPT,許多問題互動和趣味化的講解,內容都是我從野地或我花園拍攝的貌似尋常卻有著不可思議之處的小生命,引起觀者強烈的好奇心,然後再進一步直接到戶外探索。許多野性的小傢伙,有自己的作息規律,想看到必須有強烈的時間觀念,錯過了就落遺憾。用這個辦法,可治孩子對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以及時間觀念的形成。但並不包治。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對某種事物上癮的原因也不一樣,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後,有針對性地解決。


鏽孩子972


如今手機成為了每個人的必備用品,不光是大人,很多的小孩子也都配上了自己的手機,甚至有的小孩的手機不比大人們用的差。

手機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的便利,比如手機可以方便家長聯繫孩子,但手機裡的各種內容也比如遊戲也慢慢纏上孩子們。那麼,怎麼防止孩子迷戀遊戲呢?其實原則上講,你是防不住的。大人們都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更別說小孩子了。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們健康的使用手機,正確認識手機,做到不迷戀不上癮就行了。

我從以下的幾點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家長們要自己做好模範,給孩子做個榜樣——在孩子的成長期間,其行為舉止方面,基本都是家長教育孩子,孩子總是通過模仿家長來了解外界和認識世界。完全可以確定的說,大人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在眏他的眼睛裡,寫入他的思想裡。比如很多家長自己就整天抱著手機不離手,吃飯看,這不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那孩子為什麼要在意你的良苦用心呢?

二、多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讓孩子有事可忙,提升孩子應對新學期的學習機會,能讓孩子超越同班同學的一段重要經歷。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支持他做的喜歡的事,讓興趣動力超越手機遊戲上的動力。比如我自己只要在家,孩子閒的時候,我會跟他一起來搭積木,搭多米諾骨牌遊戲等等,孩子一樣玩的很高興,如果他沒有興趣愛好,那自然也是家長的失職,想辦法拓展孩子的課餘生活,讓他接觸可以培養興趣的新事物。孩子幾乎不會拒絕課餘時間的各種外出活動的。

三、父母的的陪伴非常重要——現在的孩子比較愛玩遊戲,很大一部分責任是來自於父母,父母如果放下手機,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孩子一般也不會抱著手機玩的。

四、孩子第一,多出去看看——到週末的時候帶孩子出去轉轉,對孩子寫作都有好處,見識面廣,這樣孩子有了足夠得陪伴,對以後的手機誘惑自然就是一件小事了,大人要想玩,等到孩子上學不在家,或者晚上睡覺在玩,希望家長們一定做出孩子的榜樣來。

五、讓孩子正確認識手機,進行引導和規定,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這一代的孩子們,他們是數碼產品的原住民,讓他們不用手機和數碼產品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讓孩子正確的使用手機,要控制孩子的使用時間。孩子愛玩手機,需要適當的控制和規定,每次在玩手機之前,要和孩子說好,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或者是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才能玩一次手機。

六、從健康角度考慮每次玩手機,一定要控制好時間——最多10-20分鐘。因為長時間的使用電子產品,容易使眼睛疲勞,易引起近視。孩子玩手機,不能在手機裡面讓孩子不停玩遊戲,可以適當的看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動畫片,或者是聽聽音樂等。


雲朋諮詢


這件事原則上宜疏不宜堵。

(1)轉移孩子注意力 ,培養其他興趣愛好

和孩子一起玩一些其他遊戲:比如拼圖、下象棋或者是其他孩子感興趣的能轉移注意力的遊戲;

帶孩子出門玩兒,兒童樂園、公園、放風箏呀,總之親近大自然

(2)循序漸進,設立獎懲機制

想糾正孩子玩遊戲上癮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漸進慢慢來,比如可以慢慢減少孩子看手機的時間並嚴格按照約定時間執行,如果孩子做到了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獎勵;如果孩子仍然超時玩遊戲,要懲罰ta一下,以此為戒!

(3)父母以身作則,少玩兒手機從自身做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都是父母行為的折射,作為父母自身就先要少玩兒手機,給孩子做個榜樣!

再有父母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多半是缺少父母陪伴或者父母圖省力直接扔給孩子一個手機玩,久而久之才上癮。

就像心理學家霍夫曼說的那樣:有效的教育是:經常的引導+偶爾的強迫命令+很多的愛

所以不要總想著去懲罰體罰孩子,上來就打孩子,要引導,並帶著很多很多愛和耐心。


格格鬥愛baby


家庭是孩子的一面旗幟,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每個管不住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不靠譜的父母!

各位家長可以回憶下你們跟孩子的交流過程是不是這樣的:

場景一:當孩子哭鬧時不止時,你沒耐心哄,打開了手機上的遊戲,遞了過去,孩子立刻就被手機上的遊戲所吸引,停止哭鬧!你發現這個方法很有效,每次孩子哭鬧時,便故技重施!所以,很多愛玩手機的孩子的背後都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場景二:常言道,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指出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在一旁安靜的寫作業,你在一旁用手機看電視,孩子跟你說,媽媽你把聲音調小一點兒可以嗎。你看了看正在寫作業的孩子,帶上了耳機,然而你被劇情吸引,旁若無人的大笑,看著皺眉看著你的孩子,充滿歉意的說,媽媽把這一點兒看完就好。依舊沒有想到關掉手機,或者說是想到了,但是捨不得劇情。你總想著就一會會兒,對孩子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孩子漸漸也會對吸引你的東西感到好奇,最終等接觸到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沉溺其中。

場景三:某個週日,孩子寫完作業,跟你說,媽媽我玩會兒手機吧。你想了想孩子最近的表現,成績優秀,乖巧聽話。你遞過手機,跟孩子說,只能玩1個小時!一個小時後,孩子沒有歸還手機的意識,你提醒他,時間到了!孩子祈求,我再玩一會兒,就一會兒。你想了想,孩子成績前幾名,多玩一會好像也無關緊要,便默許了!

一個聰明乖覺的孩子,他的墮落從父母對他的放縱時刻開始,在他學生生涯最鼎盛的時刻!

父母可以這樣對待總玩手機的孩子!

01、父母要做好榜樣。

有的家庭是因為父母每天下班回家後即便陪伴孩子,也是手機不離手,這會讓孩子錯誤的以為玩手機是非常吸引人的,所以就有樣學樣。要想讓孩子戒掉手機,父母就應該先做好榜樣。

02、跟孩子協商時間。

想要讓孩子一點都不玩手機,那是比較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能做的就是直接跟孩子商量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大概是多久,而且家長要做好監督工作,這樣長時間堅持下去的話,孩子自然會養成好習慣的。

03、陪伴孩子做事情。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會覺得玩手機比較吸引人,是因為家長不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儘量改變以往的相處模式,多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讓孩子發現做其他的事情也是挺有樂趣的。

04、讓孩子多交朋友。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老是玩手機,是因為他沒有太多的小夥伴可以一起玩耍,因此我們可以製造機會讓孩子可以多交往一些同齡的小夥伴。這樣有小朋友一起玩耍了,就不會總想著玩手機了。


點一學院


小孩玩手機玩遊戲上癮這個問題現在太普遍了,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缺乏時間和耐心,小孩子好動有時候吵鬧家長不耐煩會把手機給小孩玩轉移注意力哄一下,結果發現這個方法很湊效,而無論是動畫片還是玩遊戲對小孩子來說都是很吸引人的,小孩子發現只要一哭一鬧就有手機玩那肯定是變本加厲的,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建議家長從一開始就杜絕這個現象發生,從自身做起,和小孩在一起時也不要一直玩手機,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做事情,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遊戲,其實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很多,只是需要家長去引導去陪伴,正確的去教育,我覺得小孩子都能有個好的習慣的,希望能幫到大家,謝謝。


小倪子


老話其實說的很好,“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家庭教育導致的問題。

首先家長應該杜絕頻繁的使用手機!大部分對手機上癮的孩子都是好奇父母用手機在做什麼。還是要多帶孩子多參加有益的娛樂活動,和小夥伴一起娛樂運動,讓他體會朋友的樂趣。

對於較為嚴重依賴的孩子可以進行“捆綁”比如遊戲於學習掛鉤,完成作業換取自制遊戲時間卡,可以使用手機半小時。也可以綁定運動家務為由慢慢引導孩子關注其他事物。

孩子教育方法很多,沒有多少錯上+錯的父母把孩子交給楊校長用電擊療法。如果孩子有異常的表現還是要多關注細節,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引導為主,嚴厲為輔


雲裳陽光


黑社會老大進了勞改隊,他也聽從管理,孩子不聽話,我不信。


日月星貨架


首先說孩子的行為是家長直接造成的,糾正是很費力費時的,這就要看你做父母的本事了,解鈴還得繫鈴人嘛!


知足常樂176877240


不要再一味的責怪網絡公司,遊戲公司,他們做的沒有什麼錯,既然有這個需求,市場就會催生出這些公司。一味責怪這些公司,甚至立法要把這些公司停掉的人,都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孩子的行為80%以上都是大人的行為所影響的,當然和他生活的環境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的孩子手機上癮,那你先試一試離開手機,讀幾本書、聽聽音樂,在和孩子做做遊戲,基本上孩子就不會再依賴手機。當然一個良好的習慣養成,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試試吧,一定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