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戰“疫”方案顯“時空”特色“中國經驗”有何借鑑意義?

(抗擊新冠肺炎)戰“疫”方案顯“時空”特色 “中國經驗”有何借鑑意義?

中新社北京3月8日電 題:戰“疫”方案顯“時空”特色 “中國經驗”有何借鑑意義?

作者 張素 馬海燕 李京澤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陸續發佈7版診療方案、6版防控方案,湖北、北京、上海、西藏等地也在此基礎上相繼形成“地區方案”。縱觀方案字裡行間,既有隨著時間推移而翻新的內容,也凝結了不同地區各自探索的心得。在專家看來,這些具有“時空”特色的中國方案將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戰“疫”提供更多可能。

診療、防控“與時俱進”

“診療方案、防控方案不斷更新,體現了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與時俱進,給各地進一步有效治療、預防疫情提供了科學而規範的版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馮子健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

如其所言,以國家衛健委7日發佈修訂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為例,明確“防範境外病例輸入”,提出在監測定義中調整病例的流行病學史,增加境外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旅行或居住史;在重點場所、機構、人群防控中,增加對來華(歸國)人員進行口岸衛生檢疫和健康管理等內容。這回應了外界對疫情“倒灌”的關切:國家衛健委發佈稱,截至7日24時,中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3例。

從1月16日至3月3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則在47天內更新至第七版。專家認為,其間反映了人們對病毒的瞭解越來越深入,以傳播途徑為例,從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到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再到提示注意糞便及尿對環境汙染造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此外,對確診疑似病例的操作更便捷,排除疑似病例的判定也更嚴格。

最新版的防控方案還首次提出“強化中國疾控中心技術指導作用”。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卓家同8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說,這一提法直面問題,有助於讓疾控中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他還表示,不斷改善診療方案、防控方案,也有助於降低病亡率、提高治癒率。

“地方方案”因地制宜

基於上述方案衍生的“地方方案”各具特色。疫情最為嚴重的湖北武漢於1月21日提出“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收治”。彼時,當地包括3家定點醫院在內,用於患者救治的床位僅2000張。如今,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治療點全部實現“床等人”,更多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救治。

3月3日,北京發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臨床路徑》(第一版)。這份基於國家衛健委診療方案制定的新冠肺炎臨床路徑,對新冠肺炎病例入院流程、重要醫囑和診療、護理等臨床工作進行標準化梳理。對於“境外輸入病例持續增加,市內仍有散發病例存在”的首都地區來說更具指導作用。

2日發佈的《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綜合救治專家共識》則凝結了上海救治的經驗成果。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傑在受訪時舉例說,有鑑於發達的醫療資源,“上海方案”的臨床CT診斷更為詳實。在實驗室檢查項目中還增加CD4淋巴細胞檢查,原因是“上海發現CD4淋巴細胞低的患者很容易重症化”。

此外,《西藏自治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藏醫藥防治方案》包括藏、漢文,結合藏醫藥理論特點進行了辨證分型;《江西省新冠肺炎預防和康復食療方案的通知》收入參芪佛手粥、參葛山楂飲等食療。

“中國經驗”有何作用?

除聚焦“時”“空”,另有針對老年人、孕產婦、兒童等特殊人群的各種指南。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帶領的研究團隊發佈的關於老年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範指引,尤其受到公眾青睞。

這些方案源於中國,面向世界。例如,“上海方案”率先將“新冠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冠病毒病”,此舉既是因為專家發現“這一病毒引起的人體疾病不僅侷限於肺炎”,也是為與世界接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新冠病毒引發的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其中CO代表冠狀物、VI代表病毒、D代表疾病。

胡必傑說,他們願以“上海方案”提供經驗和成果,幫助他國共同打贏這場抗疫戰。

本月初,伊朗駐華大使館宣佈將中國診療方案翻譯成波斯語向公眾發佈。《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也指出,中國作為對新冠肺炎瞭解最多的國家,應持續系統地實時分享流行病學資料和臨床結果與經驗,幫助全球共同應對疫情。

馮子健說,回顧應對疫情的過程,中國有教訓,也積累了許多經驗,特別是對疾病特點、控制措施有效性等方面形成了一些認識,把這些經驗及時分享給目前確診病例增長的國家,是中國應做的事。“國際社會也將由此形成合力,共同應對這一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他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