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錢包裡還有三百塊錢,如何度過疫情,求高手支招?

那一夜我跑了


自己每天買點麵條或者米粉動手親自下廚,或者清早05:30起床去菜市場的,旁邊專門有菜販賣菜的很便宜幾乎什麼菜都只要二元錢一斤,大米也只要2,6元一斤


Cody生活記錄


假設你沒有其他任何銀行卡和存款,僅有錢包的300元,我很認真很客觀的給你做了幾個計劃:

一,父母條件允許,去父母家蹭飯,好處,不花錢,還營養豐富!300元還存下了!

二,第一條行不通,可以夫妻一起負擔,回頭解放了,你在找另一半報恩,不僅增進感情,還能有個免費的私人的財務總監,而且這位財務總監非常負責,指定不會讓你亂花一釐錢!

三,一二兩條都行不通,比如單身獨居,那你就做好節食減肥健身的打算,假設疫情一個月結束,請採購60代方便麵(2元一袋大包裝的)32塊錢雞蛋(要個小的大約60個)、和60瓶水(批發也就0.8元一瓶),如果省錢了還可以捎帶幾包小鹹菜,方便麵要口味不一樣的,因為要不偏食營養均衡,做起來也比較方便!每天兩袋方便麵,倆雞蛋,兩瓶水,這時候捱餓就挺一挺吧,總比萬惡的舊社會強吧,這樣你還剩100塊錢,千萬別動,這是救命的錢呀,叫120用的錢!真的等疫情過去了,這筆錢沒用到,你還有100存款可以做創業的第一桶金!

加油中國,加油武漢,加油你自己!




幸福她姐5個6


過自給自足不用花錢的鄉村生活,吃野菜去地裡挖,糧食自家地裡產,想吃蛋自家雞產,想吃肉就宰自家養的豬……



王卉


在目前非常時期,很多人整天待在家裡,無所事事。剛開始感覺還不錯,覺得生活過得很安逸。但時間一長,就心裡發慌,因為一些人沒有什麼儲蓄,甚至過著寅吃卯糧的生活,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就馬上感到手裡面的錢越來越不夠用了,甚至有些人生活都會遇到困難。

面對此次突發事件,一些地區的部分銀行紛紛表示,房貸、車貸等都可以適當延期償還,而且也不會因貸款者的延期行為,把他們都加入到失信人名單中。這意味著,沒有存款的人,即使在沒了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暫時不必為償還房貸、車貸而擔心。

不過,房貸雖可以延遲幾天,但是待在家裡,不出去工作,沒有了收入來源,身邊餘錢又不多,那該怎麼辦呢?其實,現在中國家庭都比較富裕了,而且這次的突發事件也不會持續太長,所以,一般家庭在特殊時期,都可以扛過去的。而一些沒有積蓄的年輕人卻感到了沒錢的日子真的不好過。

那麼,沒有存款的人該怎麼度過這次突發事件呢?首先,如果暫時沒有了收入來源,就儘量控制各項支出,平時要買的衣服就別買了,把肉食全改成素食,吃得清淡一些。平日就只買些生活必須品或柴米油鹽,等特殊時期過去了,再恢復到常態生活中。

再者,實在手裡面沒錢了,可以找親戚朋友,同事同學借一點,暫度難關,當然不能餓著肚皮過日子。通常在目前困難時期,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等以後復工了,再把欠款給還上。當然,也有些年輕人覺得向周邊人借錢怕丟人,那可以適當的透支一下花唄、信用卡,等疫情過去後,再拿工資給補上。

最後,通過這次突發事件,那些很快沒錢用的人,要仔細想一下,平時花錢別大手大腳,身邊還是要有點積蓄的,適當的加槓桿是可以的,過度加槓桿,身邊不留什麼積蓄是非常可怕的。從目前情況看,國內居民的槓桿率有點偏高,同時,在14億中國人當中,還有5.6億人在銀行裡面沒有任何存款。通過此次突發事件後,大家要引以為戒,理性消費,適度舉債。要像古人那樣做到:“家有餘糧,心中不慌”。

沒有存款,又該如何度過這次非常時期?我們認為,這次突發事件時間不會太長,相信大家很快就能夠復工,屆時就有穩定的收入。而在此期間,除了當事人節衣縮食之外,還可以向親朋好友借點錢以度難關。當然現在花唄、信用卡都可以適當透支,等復工後再儘快還上。而通過此事件,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家庭存款這麼少,為什麼平時沒有想辦法積蓄一點錢。相信此事件後,國內民眾的消費會更趨於理性,加槓桿程度會下降,儲蓄率會慢慢回升。


農事蘑菇人


現在很多地方都已經復工了,找個地方工作吧!



樂優影剪


這要看什麼年齡階段,如果是十多二十歲,沒有什麼責任,還在依靠家裡的父母,就沒有問題,如果是家裡的頂樑柱,那就非常頭疼,可見平時積累重要性,老人說得對,天睛要留著下雨天。


鄉村丹哥


現在可以復工了呀,為什麼不去工作呢,工作掙錢,才是活下去的正道呀。開源節流,300塊錢真不知道該怎麼節流,我建議你去開源掙錢


我是溫先生


可以去做疫情的志願工,還管飯,聽說有的一天幾十元的報酬


中年小叔子凡


300元拿出一點買口罩,然後戴著口罩去找工作,疫情沒說什麼時候結束,難道疫情不結束就一直待在家裡不出去?別說300了,300個300都不夠。國家防治工作基本要勝利了,出去走走也對身體好。


浪矢雄治雜貨店


你現在可以通過社區網格員,以及到警察局,他們都會給你相應的住所,因為疫情當前人的生命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