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幼兒入園不適應都有哪些表現?

用戶5547789917


當孩子年齡到達三歲的時候就要準備上幼兒園了,但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後都會開始嚎啕大哭,哭鬧不止呢?

這是由於孩子身心稚嫩,適應能力差,當離開家庭那個熟悉的環境之後,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陌生的老師,心中就會有不安,焦慮甚至恐懼的感覺。

當孩子的焦慮感無法得到安撫的時候就會通過哭泣來發洩。孩子哭鬧不肯上幼兒園,回到家不吃不喝發脾氣,這不僅讓家長感到十分的著急,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願意上幼兒園呢?

01.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原因

1.孩子安全感缺失

根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

對孩子來說,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安全的,當孩子離開溫暖的家來到了幼兒園之後,完全陌生的生活環境讓孩子失去了原來固有的安全感。

安全感一旦喪失,恐懼就會漫延心中,成為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這樣就產生了孩子上幼兒園的抗拒。

2.孩子產生分離焦慮

三歲的孩子,對父母會表現出十分依戀,難以割捨的情懷。

在孩子與家人相處的時光中,建立了很穩固的親子依戀關係,當父母在身邊陪伴時,孩子就會有安全感,可以和別的小朋友正常交往,但是一旦父母離開了,孩子就會立刻表現出悲傷的情緒,導致孩子人際交往異常,親子關係越牢固的孩子上幼兒園之後,適應集體生活就越困難。

3.社會角色進行了改變

當孩子在家裡的時候,那可是集“萬眾寵愛於一身”,是全家成員關注的焦點,孩子在心理上會有滿足感。而去了幼兒園之後,老師對所有的同學都一視同仁,孩子失去了那種備受矚目的感覺,於是心理失衡,所以對入園後的生活有很大的不適應。

我的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正好生了二胎,對女兒來說是雙重打擊,孩子整整哭了兩個月,這段時間我真的是心力交瘁。

在孩子難以適應的這段日子裡,每天我都儘自己的所能給孩子更多的擁抱和關心。好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女兒就慢慢開始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所以說有分離焦慮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中間不能間斷,一旦間斷,就會前功盡棄,這對孩子,會產生更大的傷害,只要孩子一天不適應幼兒園,它就會持續的進行哭泣,所以父母一定要狠下心來堅持送,過一段時間以後就不會再哭了。

02.面對孩子上幼兒園,怎樣做讓孩子能更快適應?

1.提前熟悉環境,消除陌生感

在準備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平時可以帶著孩子,提前去幼兒園進行參觀玩耍,讓孩子感受幼兒園的氛圍。 當孩子對幼兒園有了初步的印象時,恐懼感就不會那麼深刻了,還可以讓孩子觀看別的班小朋友做早操遊戲的場景,這樣可以激發孩子上幼兒園的興趣,從心裡做好入園準備。

2.擴大孩子交友範圍,減少對父母的依戀

在平時父母要經常帶孩子進行外出,比如去一些遊樂場,教會孩子與別的小朋友進行玩耍,擴大孩子的交友範圍。慢慢的孩子就會對陌生人陌生環境,不會那麼容易產生分離焦慮了。

3.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孩子進行分離焦慮的原因還有一個是因為自己的生活能力差,不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適應幼兒園老師的要求。

所以父母應該提前半年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比如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洗手,自己穿脫衣服,自己睡覺等等。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孩子以後上幼兒園設立了加分項。

03.家長如何配合老師,讓孩子順利入園?

1.堅持每天送孩子,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對,就是這個詞堅持,只要有一次的中斷就會前功盡棄,送孩子的時候要果斷的離開,不要一步三回頭這樣只會讓孩子感覺你還是會回來把他接走的,他只會更加苦鬧不止。

2.及時向老師瞭解情況

家長要請經常跟老師進行溝通,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回家後可以有針對性的指導孩子。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一定要耐心的詢問孩子的原因,及時疏導情緒,千萬不要進行恐嚇。如果強迫孩子上幼兒園,那樣只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壓力。

3.要對老師絕對的信任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利用課間操的時間去偷看孩子,這樣的話會給老師帶來壓力,被孩子發現之後,也會增加孩子波動的情緒。

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相信老師,相信幼兒園可以照顧好孩子,在家可以多給孩子講一講幼兒園老師的好,讓孩子從心裡接受老師,如果孩子有什麼特殊需求,要告訴孩子,記得找老師,這樣老師才能夠更好的照顧到你。

上幼兒園是孩子邁出人生進入社會的第一步,還記得女兒那個時候上幼兒園哭鬧,每一次我都默默的,在窗前看著她遠去的背影,她在樓下哭,我在樓上哭。當女兒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候,我去送她,她會開心的和我揮揮手,然後堅定的往前走,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視線中。

這時我想起了龍應臺的一句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棟果媽育兒


我們兩個娃娃都上幼兒園,都是男孩子,表現如下:

1、從家門到幼兒園門,第一步就在哭鬧,各種不願意。

2、到了幼兒園門口,眼淚從在路上醞釀到爆發,哭的哇哇的。

3、中午睡覺的時候,想爸爸媽媽,不瞌睡,又不敢哭出來,偷偷抽搐。

4、兩個孩子除了😭哭,都有尿或拉到褲子裡的經歷,搞得我從單位送衣服去幼兒園。

大概過了一個月才慢慢適應了

建議去幼兒園的時候,最好有認識的小朋友一個班,這樣孩子的陌生感少一點。

總之,看到孩子哭的眼淚鼻涕一臉,心都碎了,可是沒有辦法,轉身離開的時候,孩子長大了。

現在是很喜歡幼兒園,去年大娃過生日還請了幾個同學到家裡玩呢。



老劉的3次方


我閨女今年剛上幼兒園半年了,在入園之前我們參加了園裡的早教活動,讓她提前適應,不過時間比較短,一個月一次的公益早教活動。本以為提前上了幾節課能不陌生,從入園開始的第一天比較興奮激動去了我們交給老師就走了,一天玩的也可以,最起碼沒有哭。班裡40個小朋友大多數都在哭。放學很開心就出來了,我們以為她適應能力很強啊。誰知第二天第三天就開始早上不起床,哭鬧的不去幼兒園,不吃飯,沒法我們為了讓她適應,把他送去了。老師說去了也不愛說話,,不願意交流,做事情慢慢的,老師說的事情,總是不專心聽,接受能力也慢。這都上了一學期了,還是不怎麼適應。


小寨夫人


每個孩子剛入園的時候都要有一段時間去適應,有些孩子的適應期長有些孩子的適應期短,時間過長孩子還是不能夠適應這個幼兒園那麼孩子可能就真的很難適應,而要面臨轉園了。

幼兒入園有哪些不適應呢?

1.分離焦慮症。這是每個孩子都必須要經歷的,孩子第一次跟媽媽分開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都會哭鬧不願意上幼兒園的,所以一般剛送幼兒園的孩子都是從家裡哭到幼兒園,然後再上演抱媽媽大腿,追趕著媽媽哭得很可憐。

2.獨自一人玩耍,不願意跟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自己躲到一邊玩。

3.每天下午第一個趴在窗邊等待媽媽的到來。

4.生病,入園一個星期生病三天。在家休養就沒事,一送回幼兒園又生病。

5.回家說不喜歡老師,因為不想上幼兒園不喜歡老師,或者老師真的有兇他而不喜歡。

短時間內孩子不適應是正常現象,一般孩子一個月左右的適應期。如果孩子去了半個學期還是不適應,那麼作為家長就要跟老師多溝通,瞭解孩子的情況,如果是因為幼兒園環境或者老師的原因可以選擇轉園。如果是孩子自己的問題,那就是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差,多跟老師溝通,讓老師多關照孩子,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全職寶媽小包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現在很多的家庭,父母都是上班族。當寶寶到了可以進入幼兒園的年齡以及他的發育也適合的時候,很多父母就會為自己的孩子物色合適的幼兒園。但是,大家不要忽視了,寶寶一直在親人身邊成長,忽然要進去幼兒園,容易出現不適的表現。寶寶入園不適應有哪些表現?

1、在幼兒園不說話

寶寶在幼兒園裡不說話,坐在角落裡呆呆地什麼都不願意做,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不參與遊戲,也不敢與老師交流。

2、從不在幼兒園大便,經常拉褲子上

寶寶從來不敢在幼兒園大便,甚至小便也時常拉在褲子,或者有時候整天憋尿,一放學就立即拉。

3、一上學就哭,拉住大人的手不放

寶寶早上看到媽媽拿起書包就哭,說不肯上學,即使到了學校門口,寶寶也住大人的手不放。

4、上學就喊肚子痛或不舒服

有些孩子一提上學就喊肚子疼、頭暈,甚至嘔吐、暈厥,可到了醫院又查不出原因。這就是孩子的軀體障礙。焦慮時,寶寶會出現一些軀體性症狀,如肚子疼、發燒、腹瀉、出虛汗等。比如有的孩子每到週日晚上開始肚子疼。

5、說害怕老師

寶寶經常說害怕老師,甚至要上學時,會緊張恐懼,這種情況爸媽就要考慮老師是否曾經懲罰寶寶,或者做了讓寶寶害怕的事情。

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怎麼辦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經歷模仿期,模仿大人和其他孩子的舉動,這是非常正常的。對於2歲半到3歲之間的孩子,模仿是他們很重要的學習手段,說明他在主動地成長。有些家長期望孩子永遠是“領導者”,這種期望強加在孩子身上是野蠻的。

另一個容易造成困擾的問題是孩子希望交流,但又不懂得如何融入集體。常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躲在媽媽後面,或者推媽媽:“你去問問他們願不願意和我玩。”一種是上前用推搡的方式接觸其他孩子,或是搶玩具。

很多寶寶在入讀幼兒園的時候都會出現不適應的症狀,這就需要父母的耐心教導,讓寶寶一點一點底去適應幼兒園的環境。通過上面羅列的寶寶入園不適應表現,大家會有一個更加身體的認識,一旦發現自家寶寶出現這類問題,能夠及時應對。


白開水喝醉的貓a


作為一位寶媽,和幼兒教師。我個人認為:家長和老師一起配合,是最重要的!在家的時候,我們可以跟寶貝勤溝通,多說一些幼兒園裡的趣事。這樣寶貝會覺得幼兒園也不這麼陌生了,上哪裡可以學到知識,能交到朋友,她會很快適應的!也有一些寶貝適應能力慢,需要花一些時間,老師在幼兒會像媽媽一樣對待每一個孩子。


剛入園的時候,寶媽,寶爸們一定要打好持久戰,不要因為心疼孩子,送一天就不去送了!不管孩子怎麼哭鬧,我們都應該狠下心來,去送孩子!這樣是為了自己的寶貝,如果聽老人的不去送,或者自己不去送,不但會害了孩子,而且孩子會沒有集體感,以後上學的話,很難適應群體生活!
剛入園的孩子,會很不配合老師,不去參與活動,吃飯也不去吃,這樣家長放心,在幼兒園裡我們老師會慢慢安撫寶貝,去疏導她!老師,家長齊上陣,做好家園溝通,寶貝會很快適應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cae7859a60e476a8962484a5cad0fca\

調皮可愛小太陽


1、在幼兒園不說話

寶寶在幼兒園裡不說話,坐在角落裡呆呆地什麼都不願意做,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不參與遊戲,也不敢與老師交流。

2、從不在幼兒園大便,經常拉褲子上

寶寶從來不敢在幼兒園大便,甚至小便也時常拉在褲子,或者有時候整天憋尿,一放學就立即拉。

3、一上學就哭,拉住大人的手不放

寶寶早上看到媽媽拿起書包就哭,說不肯上學,即使到了學校門口,寶寶也住大人的手不放。

4、上學就喊肚子痛或不舒服

有些孩子一提上學就喊肚子疼、頭暈,甚至嘔吐、暈厥,可到了醫院又查不出原因。這就是孩子的軀體障礙。焦慮時,寶寶會出現一些軀體性症狀,如肚子疼、發燒、腹瀉、出虛汗等。比如有的孩子每到週日晚上開始肚子疼。

5、說害怕老師

寶寶經常說害怕老師,甚至要上學時,會緊張恐懼,這種情況爸媽就要考慮老師是否曾經懲罰寶寶,或者做了讓寶寶害怕的事情


小華愛穿搭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幼兒最初進入幼兒園第一次離開家人身邊會出現分離焦慮。主要體現在下面這幾點:

1.入園哭鬧,嘴裡還會碎碎念 如:我要找媽媽我要回家…

2. 沒有安全感,不和陌生人接觸,只會跟著一個老師後面。不願意接近小朋友!

3.情緒不穩定,可能父母離開後哭鬧經過老師的細心安撫會平靜許多,過會兒又傷心的哭起來!也有的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哭他也跟著哭。有的小朋友沒見家長的時候已經玩的很好了,但是放學看見家長來接就忍不住哭起來,好像受了多大委屈一樣。這都是幼兒情緒不穩定引起的正常現象。

4. 跟老師唱反調以此發洩心中的不滿!

5.第一次入園很可能會尿褲子,因為對園裡環境不熟悉不知道廁所在哪裡。也不好意思跟老師說上廁所。

6.不愛喝水不愛吃飯,這是因為新環境和人都比較陌生還有就是幼兒園個在家裡吃飯感覺不一樣,沒有媽媽哄著喂著吃!


其次:綜合以上幾點,因為幼兒著急上火飲食不規律,喝水水的種種不適應的原因孩子會經常生病,感冒啦 口腔上火 …等一些小毛病。

怎樣才能到正確引導幫助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呢?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1 到了入學年齡入園前家長多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或者門口去玩,看看裡面的孩子玩的多歡樂!

2. 提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吃飯 喝水 如廁等。

3.培養幼兒好的作息時間,做飯早睡早起,以免因為早晨賴床而不願意上幼兒園.

4. 多和幼兒講上幼兒園的好處,如:可以學到更多新的知識,可以交到許多新朋友等。

5. 正式入園是給孩子做好充分準備,可以帶上在家用的水杯 餐具讓孩子看到這些會有親切感。也可以帶一個他最喜歡的玩具,剛入園沒有朋友這個玩具可能起到安撫作用。

6.一定得給孩子帶一個備用褲子,萬一尿褲子了及時換上,孩子不遭罪。

7.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剛開始上幼兒園一定要晚送早接,縮短孩子在園的時間。等孩子完全適應了在延長在幼兒園的時間,和其他幼兒一樣正常點上下學。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謝謝!


轉轉在農1


孩子剛好需要上幼兒園的不防看看,我想對你一定有幫助!

作為一名工作很多年的幼師,我建議孩子到三歲上幼兒園最好,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對於自己的需求,想法,他能簡單的表達出來,一個班有很多孩子,再怎麼負責任的老師,也不可能時刻照顧到每一個孩子,總有疏忽的時候,那麼孩子能夠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就尤為重要了,比如,要喝水,要上廁所,要吃飯,或者被同伴欺負了等等。

1:孩子初上幼兒園,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群,並且還要離開父母身邊。這個時候孩子是恐懼,焦慮的,那麼我建議,上幼兒園前一個月,爸爸媽媽就給孩子灌輸他需要去幼兒園的思想,告訴他幼兒園裡有很多的小夥伴,還有細心溫柔的老師,還有很多很多很好玩的玩具,上幼兒園是每個孩子必須經歷的事,你要勇敢的面對,這是寶寶成長的一個標誌…還可以帶寶寶去幼兒園熟悉熟悉,早上讓他看看孩子們入園,告訴寶寶,爸爸媽媽把孩子們交給老師,和夥伴們度過愉快的一天,到了放學,再帶孩子去看看,告訴他,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都會過來把寶寶接回家。

2:讓孩子知道,上幼兒園不是爸爸媽媽不要你了,只是白天暫時待在裡面,等放學了就能回家。

3:剛開始入園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定要果斷一點,跟孩子溝通後,立馬走,不要聽到孩子哭或者心裡不捨就留戀,拖拉,遲遲不離開,這樣只會讓孩子哭的更久,更傷心,首先的幾天,可以提前接孩子回去,第一是讓他減少在園時間,第二是讓他第一個回家,這樣可以減少他的焦慮。

4:不要選擇星期四星期五作為第一天送孩子入園,因為才剛開始就碰上星期六星期天放假,那下個星期一孩子情緒會更大,最好星期一送。

5:要堅持,千萬不要看到孩子哭,第二天就不送,或者乾脆過幾天再送,這樣只會功虧一簣,前面的努力都白做了,孩子也白哭了[捂臉]。

6:最重要一點,每個父母都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更要相信老師,孩子只是在和你分開的時候哭了一會,一般情況下,只要他知道你們走了,經過老師的安撫,他就會慢慢接受這個事實,並且很快的投入到玩具和夥伴們的懷抱中去,孩子們可聰明瞭。當你以為孩子還在哭的時候,其實他已經玩的不亦樂乎,早就把哭和找媽媽這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當然,等他玩夠了,有些會繼續換一個地方玩的不亦樂乎,有些則會想到媽媽不見了,然後又開始哭,沒關係的,這個時候老師會照顧好他,孩子也會自我調節,一會他又玩去了。

7:到了午飯時間,孩子知道餓,他會吃,真的,看到其他孩子吃的津津有味,他也會一起吃。老師也會多關注新同學。

8:剛開始一定要堅持天天送孩子入園!否則前功盡棄,還是那句話,要相信寶寶,相信老師。



我的歌謠577


作為一名新晉寶媽,寶寶還沒到入園年齡,不過聽身邊的朋友聊天說起過寶寶不願去幼兒園的表現,不願出家門,連哄帶騙好不容易送到幼兒園門口又不願意進班,各種撒潑打滾不願自己留在幼兒園,班級遊戲活動不感興趣,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尤其是剛入園在陌生的環境中很是人生,不說話,不和任何人交流,吃飯也不好好吃,到午睡時間更是哭鬧厲害,寶寶入園最大的問題就是上廁所,大部分寶寶在幼兒園都不敢告訴老師要去廁所,要家長多和老師溝通,多引導寶寶有事情找老師,其實孩子接受新鮮事物挺快的,多和孩子溝通,激發孩子的興趣,最好是能引起孩子在幼兒園感興趣的事或者人,這樣孩子慢慢就會喜歡上幼兒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