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鬆錦之戰明軍的敗因和此戰的影響有哪些?

浩學史


松錦之戰,是明清之間最後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大決戰,雙方各自投入十多萬兵力,經過三年多的浴血爭奪,遂以清勝明敗而告終,從而為清入關建立全國政權奠定了基礎

一、松錦之戰敗因分析

皇太極於1639年二月發動了戰爭,一開始的戰略目的是攻打錦州,然而因“防守甚牢”,沒有得手,清先鋒攻城,折損頗多,在這種失利的情況下,皇太極放棄了攻堅的意圖,決定駐紮在錦州城外,開始屯田,鐵了心“外築土城,且挖坑塹,以為久住之計。”

面對錦州被圍的戰略被動局面,明廷內部“朝議兩端”,以兵部尚書陳新甲為首的一批京官,認為“兵多餉艱”,主張深入速戰,而以薊遼總督洪承疇為首的管我啊將領,認為“眾寡不敵”,主張“且戰且守”。

崇禎的態度不明確,但從後面的表現來看,明顯是支持後者。這便是松錦戰敗的第一個重要原因:崇禎的態度有問題。

速戰速決當然是朝廷財政困難下最優的選擇,戰事拖得越久,耗費的錢糧就越多。但是,喪失關外大片土地的明軍,野戰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想要速戰速決,除了找敵軍主力野戰之外,沒有其他可操作的辦法,然而,這種戰法,等於是去送死。

洪承疇奉命出兵,在前期,依然可以按照他自己“且戰且守”的方式與清軍周旋,說白了這種戰法就是跟清軍“耗”,打持久戰,不作戰略決戰,看誰先撐不住退兵。

沒過多久,崇禎派職方司郎中張若騏赴寧遠監軍,隨後又命綏德知縣馬紹愉出關贊畫軍務,實際上就是派這兩個人去了解軍情。可這倆人都是陳新甲的追隨者,主戰對清速戰。倆人到了前線一看明軍有所小勝,於是上書“邊兵可戰”,崇禎“遂不用承疇持久之計”,於是傳旨催戰。

洪承疇迫於朝廷的旨意,於是只能在寧遠誓師馳援錦州,僅兩天時間久挺進到錦州城郊乳峰山一帶。明軍的突然殺到,令清軍大駭,年輕的多爾袞倉促應戰,清軍人馬死傷甚多,不得不退兵六十里,並且上書皇太極請援。

是的,戰爭進行到這裡,明軍並沒有敗象,反觀清軍此時才是有點棘手。擺在皇太極面前的問題是,繼續打下去,還是撤退。

繼續打下去,就需要繼續增兵,要把八旗全部壓上去,畢竟洪承疇的援軍至少在7萬以上,而就此撤兵,圍了那麼久的錦州無功而返,十分不甘心的同時對自己的威信打擊也是蠻大的。

“聞之憂憤嘔血”的皇太極等不到病癒,於是帶著最後本錢,親赴錦州前線,尋機於明軍決戰。皇太極已經下定決心要吃掉洪承疇這支援軍。

皇太極到了前線,多爾袞建議建雲梯攻錦州城而不管洪承疇,而皇太極反覆觀看地形後的決定是斷松山之路,把明軍給團團圍住。

起初,雙方之間挑戰各有勝負,但明軍被圍,士氣低落,而洪承疇想要突圍,卻發現道路斷絕,根本突不出去,於是只能召開軍事會議,研究作戰方案。明軍將領多畏懼而不敢戰,洪承疇遂放棄與清軍決戰以解錦州之圍,兵分兩路突圍。

這個坑爹的突圍計劃更加動搖了渙散的軍心,早就想著跑路的諸將,根本沒按照約定時間突圍,而是各自脫離計劃自行逃跑,造成的結果是“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弓甲遍野,遙望火光,謂敵兵在前,走還,迂伏,大潰。”

沒錯,明軍最終的失敗,不是敗在戰鬥力上,而是敗在了“突圍”變成了“亂七八糟的逃跑”,主力在逃跑的路上被清軍一直追到了海邊而滅!隨著明軍主力的不戰而潰,松山、錦州、杏山相繼失守,松錦之戰以明軍完敗而劃上了句號。

明軍為何敗?原則主要有這麼幾點:

1、中樞戰術與主帥戰術相左。陳新甲作為兵部尚書,因為了解崇禎在失敗之後慣於委過於人的性格特點,為了保住自己,不得不主張與清軍速戰速決,而崇禎在之後也同意了這一戰術。究其原因在於,明軍最後主力集中在遼東的時候,李自成死灰復燃,越演越烈,已經威脅到帝國的統治根基,明軍急需解決遼東戰事,去鎮壓農民軍。

雖然李自成的農民軍威脅甚大,但洪承疇的戰術佈置已經堅持了一年之多,中途改弦易轍,對戰局是相當不利的,首先就會導致軍心不穩,其次也會忙中出亂,給敵軍可乘之機。倘若中樞能夠繼續“且戰且守“的策略,與清軍打消耗,最終也能耗得清軍撤退,從而以最小的代價解除錦州之圍,避免了與清軍做戰略決戰。

2、洪承疇對戰局的判斷失誤,進退失據,最終造成了明軍徹底的失敗。洪承疇兵進松山後,面對多爾袞尚能一戰,似是打算與清軍決戰,但他沒有考慮到清軍援軍的問題,具體點來說,就是洪承疇對敵軍虛實把握得不夠,沒有意識到多爾袞之部並非清軍全部軍事實力,以至於皇太極主力趕來,最終把明軍給圍在松山。

松山之圍,是明軍徹底喪失決戰主動權的開始。倘若明軍不以松山之地與清軍對峙決戰,而是尋機繞道攻擊清軍圍城薄弱之處,師進錦州城,以錦州城之堅固,清軍也並無多少勝算。

3、松山被圍後,明知軍心不可用,還分兵突圍。早已打算逃脫的諸將根本不按照計劃走,致使明軍主力在逃命中被清軍從容消滅。明軍將帥之間的信任度,諸將對帝國的忠誠度,以及對清決戰的戰鬥意志都十分薄弱,這些因素夾雜在一起,使得這場決戰,成為了清軍單方面的決戰,

二、松錦之戰的影響

在戰爭爆發之前,明陝西道御史米壽圖曾說:“關外之存亡,神京之安危,決於一戰”。明清之興繫於關外諸城之得失,這確實是明朝無法迴避的決戰。

明廷始終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次戰略決戰,儘管它已經把所有能夠野戰的機動部隊都給派上去了,但從中樞到將官,大家都沒有抱著決戰的態度來打這一戰。

松錦決戰的失敗,至少造成了這麼兩個可怕後果:

1、關寧錦防線的徹底瓦解,明軍只能依託山海關苟延殘喘,關外之地盡失。山海關缺少戰略防禦的縱深,清軍可以隨時以傾國之力來攻山海關,以山海關之兵力,根本守不住。這對清軍後來入關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清軍入關,此刻,只欠缺一個機會,一個可以一口氣吃下明朝,而不會被噎死的機會。

2、明軍野戰機動部隊全軍覆沒。這意味著,短時間內,明軍再沒有能力組織起一支有經驗的野戰部隊,遼東防線不能再覆盤,而面對日益壯大的李自成也無能為力。可以這樣說,正是松錦之戰的失敗,使得李自成在短短几年時間裡無人可制,最終攻破北京城,滅亡大明朝。

總而言之,松錦之戰,關係明清之間國運,明朝贏了的話,清軍只能退回去再次蟄伏,同時也可以折回中原戰場收拾農民軍,贏得喘息的機會,至於還能活多久,這就不好說了;清軍贏了話,結果也正如歷史發展的那樣,成全了李自成,也成全了多爾袞,當然,也成全了松錦之戰中唯二損失不大而跑回山海關的吳三桂。


江畔初見月


不請不來,感謝!我來回答

背景

松錦之戰是崇禎時期遼東明軍與清軍一場決定性戰役。此戰歷經兩年明軍慘敗,明軍極力打造的遼東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從此明軍退守山海關。

明軍為什麼損失如此慘重呢

其一;明朝內部腐敗。

明朝末年,內部早已腐敗不堪,國家動亂,百姓苦不堪言,揭竿而起,國庫空虛軍事糧草難以為繼,致使明軍裝備不足,雖看上去人多勢眾但戰鬥力大大降低。

其二;指揮不協調,盲目催戰。

經過十幾年惡戰明軍畏懼清軍早已滲透全軍,野戰明軍弱而清軍強,在未了解實際情況的前提下,盲目催戰正中圈套,有些將領不戰而逃,致使十萬大軍被清軍包圍。

其三;內部不和。

薊遼總兵洪承疇與監軍張若麟意見不和導致明軍內部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是進攻還是守城始終搖擺不定最終延誤戰機,最後洪承疇甚至被剝奪指揮權。

其四;軍隊風氣不正,畏懼者貪生怕死

許多將士貪生怕死,未戰先怯,更有甚者敵軍剛到直接投降如總兵王樸,或者故意畏縮不前不敢救援如兵部侍郎範志完,等等一系列事件讓本就急需固守待援的洪承疇最終被俘。

其五;清軍的戰鬥力,戰術,戰法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皇太極親自率領清軍總結了前幾次攻打錦州失敗的教訓後,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步步為營,圍點打援,緩慢蠶食等等…使得遼東明軍被各自困於孤城彼此不能相互照應,最後被各個擊破十幾萬明軍損失殆盡。

松錦之戰對於雙方的影響

松錦之戰使得明軍元氣大傷,明朝舉全國之力打造的遼東鐵騎付之一空,同時也標誌著明朝在遼東的防禦體系徹底崩盤。

明朝的遼東防線被迫退守到山海關,清軍對於明朝壓力進一步增加。

反觀清軍松錦之戰後清軍實力大增,對明朝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強,並把軍事前線推到錦州前線,進退自如,而明軍內部早以是狼煙四起無力增兵遼東,遼東最後只剩下山海關的吳三桂不足四萬的殘兵敗將。


外太空的首富


松錦之戰是清軍“剪枝伐樹”的一次大勝利,是松山之戰、錦州之戰的統稱。松錦之戰是薩爾滸之戰後,又一次關鍵性的戰役,對明清雙方的存亡都有重要意義。

松錦之戰爆發的背景

皇太極在寧錦之戰失敗後,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吸取教訓,為下一次的勝利積極做準備。在此後的10餘年間,清軍先後征服朝鮮、蒙古,化不利為有利。原先對清軍形成弧形包圍的態勢,如今卻轉過頭來形成對明的弧形鉗制。

明朝的兩條臂膀,已經被清軍斬斷,戰略上極為不利。而清軍一直積極進取,統一了黑龍江流域,增強了自己經濟和軍事上的力量。更嚴重的是,清軍衝破了原先海上防勢,進而對明朝的京津、登州、萊州形成威脅。

鐵騎如雲,加以蒙古軍士,即取天下,亦有餘力。

在這種背景下,清軍對明朝的作戰時機趨於成熟。而皇太極也吸取了以前的教訓,認為以前突入明朝內部,卻不能佔有尺寸土地,都是因為山海關的阻隔。而要攻破山海關,則必須取得關外四城。為此,皇太極做了極為充分的準備。

皇太極首先把義州作為自己的補給基地,此處距錦州只有九十餘里,且土地肥沃。皇太極命令鄭親王濟爾哈朗,在此地邊築城邊耕種。而在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皇太極又從朝鮮運來大量糧食,從蒙古購買1萬匹良馬。此外,清軍還打造了六十餘枚大炮,招募了一批善於攻城的勇士。可以說,清軍對此一戰,勢在必得。

而明朝也清醒地認識到,要保住北京,必須先保住山海關。而要保住山海關,便要保住橋頭堡錦州。此戰對明清雙方的意義都非常重大。因此,大戰從崇禎十三年(1640年)一直持續到崇禎十五年(1642年)。

松錦之戰的過程

崇禎十三年四月,採納了大臣意見的皇太極,命令濟爾哈朗等人立即包圍錦州。月底,皇太極甚至親自趕往前線。清軍包圍錦州之後,把周圍的莊稼全部割掉,以此讓明軍的糧餉匱乏。此前打造的紅衣大炮,被用來摧毀明軍周圍的防禦措施,讓錦州成為孤城。

為了不使明軍得到喘息的機會,清軍輪流作戰、耕種,以三個月為一個期限。到了1641年,皇太極又帶來4萬大軍,實行更加嚴密的封鎖。此外,皇太極還派手下招降明軍中的蒙古士兵,藉此分化守禦力量。

面對清軍的步步緊逼,明朝派出督遼總督洪承疇前去救援。在1640年,洪承疇已經出關,他命令祖大壽、吳三桂防守杏山,並在不久後大敗清軍。到了十一月,洪承疇到達寧遠,調整策略,積蓄糧餉。

為了彌補兵力不足,洪承疇又向朝廷請調7萬士兵前來增援。然而皇太極前期的招降策略開始起作用,祖大壽手下的蒙古將士開始秘密投降濟爾哈朗。內、外夾擊之下,錦州城危在旦夕。崇禎眼看情勢危急,派吳三桂等人率領13萬大軍前去支援。

不過在對敵戰略上,崇禎和洪承疇發生分化。洪承疇認為應該步步為營,打持久戰。然而兵部尚書陳新甲卻認為應該速戰速決,且此建議得到崇禎首肯,派人催促洪承疇快速進兵。前線大將受後方皇帝遙控指揮,已經埋下了隱患。

好在明軍初期佔據了優勢,大敗清軍,洪承疇軍和錦州形成犄角之勢,清軍被迫轉攻為守。失利的清軍向皇太極求救,清軍援軍到達後,開始尋機和明軍作戰。

但洪承疇在此地的佈防,卻出現了巨大紕漏。洪承疇在乳峰山、松山城之間挖掘壕溝,其優勢兵力也擺到了前陣。但與此同時,明軍的後陣卻防禦虛弱。這個弱點被皇太極敏感捕捉到,於是清軍截斷明軍退路,挖掘壕溝把明軍包圍在松山。

而且,皇太極派人先奪取了明軍在筆架山上的糧草,明軍有被一斷為二的風險,於是洪承疇把兵力收縮在松山城內。因為糧草的丟失,明軍對是戰是和也產生了分歧,許多人主張退回寧遠補充糧草,其實是膽怯畏戰。洪承疇對此也產生動搖,放棄保衛錦州而選擇突圍。

只是,尚未等到突圍時間,明軍已經爭相逃竄。在此過程中,明軍互相踐踏,潰不成軍。而皇太極顯然對此有所預料,派兵追擊逃跑的明軍。

明軍竄走,瀰山遍野,自杏山迤南,沿海至塔山一路,赴海死者,不可勝計。

明軍膽怯畏戰,撤退毫無章法。最終是吳三桂等人逃到杏山城,監軍張若麟由海上逃到寧遠城,只有洪承疇、曹變蛟、王廷臣退回松山,松山已成孤城。

而逃入杏山的明軍,卻又直接逃跑,往更安全的寧遠城退去。皇太極準確捕捉到了這個信息,派清軍預先埋伏。等到吳三桂等逃兵進入清軍伏擊圈後,軍士全部被殲,吳三桂等將領隻身逃脫。此次伏擊戰,清軍大勝,殲滅明軍五萬多人。

清軍趁此大捷,加緊了對松山、錦州的攻打。而洪承疇此刻,想要出擊卻力量不足,想要防守卻糧草不足。而且松山是四周高,中間低,對於防守更是不利。此時的明朝內部,則因為需要鎮壓農民軍起義,再也無力派兵前來救援。

被圍在城內的明軍,很快便糧草短缺,殺戰馬甚至人相食。洪承疇雖然組織幾次突圍,終以失敗告終。在這種背景下,守城副將夏成德密謀投降,裡應外合之下,松山城被攻破。王廷臣、曹變蛟不屈而死,洪承疇被俘後不久,便投降清軍。

清軍攻佔松山,錦州孤立無援。清軍在全力攻打的同時,又派出祖大壽的弟弟前去勸降。在被圍困兩年後,糧盡援絕的祖大壽獻城投降,錦州陷落。後來,清軍用紅衣大炮轟擊杏山,杏山將領不支,亦開城投降。至此,松山、錦州、塔山、杏山全部失陷,寧錦防線全線崩潰。

明軍失敗的原因及影響

松錦之戰的影響是深遠的,可以和明軍薩爾滸大敗相提並論。而明軍之所以在此戰中戰敗,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戰爭的態勢已經發生轉變。清軍吸取了以前的經驗教訓,先打下蒙古、朝鮮,明朝兩翼被剪除,戰場態勢已經發生反轉,勝利的天平已經朝著清軍傾斜。

第二,明軍怯戰普遍。從上面的戰爭經過我們知道,明朝的許多將士對清軍普遍有畏怯的情緒,往往未戰先怯。而反觀清軍,卻是士氣高昂,準備充分。清軍雖然屢有失敗,可很快就捲土重來。而明軍往往是在逃跑過程中被敵人殲滅,真是十分憋屈。

第三,將領的權威不夠。作為督遼總督的洪承疇,其本人的權威是不足的。後方受制於崇禎皇帝和兵部尚書,前方又受制於朝廷監軍和手下將領。權威不足,則使得洪承疇面對戰爭的時候往往猶豫。但戰場上瞬息萬變,一個猶豫的念頭便可能造成失敗的後果,而洪承疇臨戰猶豫的毛病是十分突出的。

第四,紅衣大炮極大地改變了戰場形勢。火器本來是明軍的優勢,現在卻受制於清軍的紅衣大炮。塔山、杏山之戰中,清軍的紅衣大炮都發揮了極大作用。而反觀明軍,坐擁火器而不知運用,失敗便在所難免了。

第五,戰爭的水平遠遜對方。在整個過程中,清軍最高統帥皇太極,對戰場的走勢可謂洞若觀火,好幾次能料敵先機。而反觀洪承疇,既因為本身能力,又受制於明朝領導體制,在戰爭水平上落後皇太極一個段位。對於敵人招降以及敵情的判斷上,洪承疇有些懵懂無知的感覺。

經此一役,清軍得到山海關以外的大片地區,為入主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對於明朝來說,寧錦防禦線的全線潰敗,大大加速了明朝滅亡的速度。清朝的乾隆皇帝,對此有深刻的認識。

太祖一戰(薩爾滸之戰)而王基開,太宗一戰(松錦之戰)而帝業定。

縱觀兩次大戰後,明清的運勢、實力消長,乾隆對這兩次大戰的影響評價是合適的。


飛熊說歷史


松錦大戰背景介紹

松錦之戰,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從公元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軍圍困錦州城起,到公元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松山城被清軍攻陷,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止,戰爭共經歷了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此役是明清雙方最後的關鍵戰役。在此戰役中反映尤為突出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不知兵事,盲目催戰

當時崇禎皇帝、尚書陳新甲等人,偏信“原屬刑曹,本不知兵”的監軍張若麒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戰。因此,洪承疇“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沒有統屬,督監不和

薊遼總督洪承疇根據關外兵力和守將祖大壽“逼以,毋輕戰”的意見,主張且戰且守,步步為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而監軍張若麒卻反對,“振臂奮袂,扶兵之勢,收督臣之權,縱心指揮”,於是明軍“但知有張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無可為矣”。總督和監軍兩者互相掣肘,明軍不知所從

指揮失誤

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權謀,由於考慮到個人的得失安危,所以屈從於陳新甲、張若麒等人的權勢。當“陳新甲趣之,未免輕進以頓師”時,他就孤軍深入;當“張若麒惑之,倏焉退師以就餉”時,他就率軍南逃。因此,洪承疇在指揮作戰上,表現出猶豫和動搖,這就必然導致明軍失敗。

將官棄戰怕死

明軍在松山與清軍對陣時,兵員和火器都勝於清軍,本應決一死戰以解錦州之圍,但是一些明軍將領畏死,卻棄戰南逃,如總兵王樸為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敗。又如明廷為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皆斂兵不敢出”。

此戰後的影響

空前慘烈的松錦大戰結束了,以明的慘敗告終。對於此戰的巨大影響,明末清初著名歷史學家談遷一語中的:“九塞之精銳,中國之糧芻,盡付一擲,竟莫能續御,而廟社以墟矣!”

   這次松錦大戰失敗,致使關外明軍精銳盡喪,松錦杏三城俱失,不僅讓明朝數十年的關寧錦防線盡毀,更給明軍主力以毀滅性的打擊。使大明帝國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從此,明王朝再也沒有力量對付自己的內外敵人了。

如果把一個王朝比作一棟房子,朝廷是房頂,百姓是地板,那軍隊,就是支撐起房子的牆面。而松錦之戰,則讓大明王朝這棟本就已經搖搖欲墜的房子,徹底失去了賴以支撐的承重牆。此戰過後,明朝的滅亡已經不可挽回,只剩時間問題了


左史右經


松錦之戰,又稱松錦大戰,是由皇太極發動,在明清之間歷時兩年多的大會戰,也是明清雙方的關鍵一戰。

明清雙方各投入十幾萬大軍,從清軍圍困錦州城開始,到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為止,以明軍慘敗告終,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

首先是當時崇禎的瞎指揮。

外行領導內行最要命,由於財政吃緊,崇禎又不通軍事,他命令洪承疇提前出關口,祖大壽卻龜縮回錦州,兩路明軍不能協同作戰,結果被清軍所趁。

其次就是上下級關係不明確。

現場的指揮只能有一種聲音,但當時參戰的兩個大將領祖大壽和洪承疇卻意見不和,導致政令不行,在戰鬥中部將和士兵不知所措。

再次是後勤保障工作的缺失。

在與清軍的作戰中,明軍屢屢因後勤補給的缺失而無心戀戰;而在大後方的朝堂上,結黨營私、貪汙腐化橫行,政府財政嚴重赤字。

最後是官兵的貪生怕死。

明朝軍隊之中,有很多貪生怕死之徒,在突圍過程中就出現過潰逃,喪失了戰鬥力的軍隊在清軍的鐵騎下任人宰割,而被俘後很多將領(包括洪承疇、祖大壽)都選擇了投降,主將尚且如此,更何況士兵,明軍的戰鬥力由此可見一斑。

另外,不可否認的是,滿清作為新興的政權,他們的士兵有著更強大的戰鬥力,他們的將領也更渴望著建功立業、馬踏中原,而滿清的君主則更是野心勃勃。

綜上所述,明軍的失敗已經是命中註定,再無轉機。

而在松錦之戰後,明朝的軍事力量被大大削弱,對外沒有能力組織起對清軍的有效反擊,對內無力鎮壓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

山海關外,明朝也僅剩下了寧遠一座孤城,關寧錦防線徹底被摧毀,國內時局混亂,東林黨忙著爭權斂財,儘管有天子守國門,卻也無法承受清軍南下的鐵蹄。


十八街亂麻花


我來回答,希望您滿意!

在明清交戰史上,有三次決定性的戰爭,均以明朝失敗而告終,滿清勢力佔據東北,劍指山海關。

第一次,薩爾滸之戰(楊鎬總指揮)。萬曆47年,努爾哈赤指揮以少勝多,從此明由戰略進攻變為防守。

第二次,沈遼之戰。薩爾滸之戰後,熊廷弼經略遼東,剛有起色,被饞言罷黜,天啟元年3月,努爾哈赤起兵攻瀋陽、遼陽,僅用九天便連下沈遼。這樣,後金完全控制遼東,不久遷都瀋陽。

第三次,松錦大戰。孫承宗、袁崇煥建的關寧錦防線崩潰,松山、錦州失守,明在遼西的防守只有寧遠孤城,後金直逼山海關。

簡要說一下松錦之戰:

皇太極欲打通關、寧、錦防線,統一關外,那麼佔錦州首當其衝,於是在1640年3月,皇太極在大淩河畔築義州城,開始對錦州包圍,經過一年,錦州完全被圍,1641年3月,守將祖大壽向北京求援。

於是崇禎帝命洪承疇領王樸、楊國柱、唐通、白廣恩、曹變蛟、馬科、王廷臣、吳三桂八總兵,步騎十三萬,立即出關,會兵於寧遠,解錦州之圍。

戰爭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洪承疇三月到寧遠一直到七月二十六,洪承疇以主力駐寧遠,小股部隊不斷襲擊包圍錦州的清軍,取得不錯的效果。

第二階段,七月二十六日到洪承疇寧遠舉大軍攻錦州到八月份皇太極馳援。在皇帝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的催促下,洪承疇不得不放棄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戰術,率十三萬大軍援錦,二十八日,乳峰山一線,清軍失利幾至潰敗。

第三階段,八月皇太極馳援到1642年2月洪承疇被俘。皇太極不顧流鼻血,狂奔500裡來到錦州,他登高觀察,也被洪承疇的軍容折服,但發現了明軍後路薄弱的缺限,挖濠溝斷了明軍後路。明軍在決戰中猶豫不決,以至大潰敗。

簡單的說了一下過程,我們重點談失利的原因:

首先,大明政治腐敗,早己註定了戰爭的走向,這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其次,經濟薄弱。打仗就是打錢,明朝對清軍和農民軍兩路做戰,加上天災鼠疫,大明國庫確實負擔不起長久的戰爭,所以兵部尚書陳新甲要求速戰速決,要節約銀子啊。可這和洪承疇戰術相左,洪承疇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對付擅長野戰的清軍,事實證明他的政策是對的,但不敢抗令,所以孤注一擲。

第三,大明的軍事機制。本來將在外,君命可以不受,但是遠離戰場的皇帝儼然是幕後指揮,可是,京城與戰場相隔千里,戰場瞬息萬變,所以干預戰場本身是很愚蠢的,並且明朝打仗弄個監軍,如張若麒,像個欽差大臣一樣,壓制主將,使洪承疇這麼優秀的在決策上猶豫不決。

第四,洪承疇作為一名優秀的將領,應該果斷做出決策,但卻聽陳新甲孤軍深入,聽監軍張若麒蠱惑而南逃,確實要承擔一定責任。

第五,軍心不整,人心渙散。皇太極馳援後,清軍士氣大振,挖了V字戰濠斷明軍後路,但明軍還是有機會,並且機會很大,因為明軍有13萬兵馬,還有火器,是有優勢的。但是,戰前的軍事會議不是決一死戰,而是突圍回寧遠。這時大同總兵王樸卻私自率先突圍逃跑,導致明軍大亂潰敗。洪承疇退守松山後,副將夏承德秘密降清,開城投降,松錦大戰畫上了句號。洪承疇敗於皇太極麼?更準確的說敗給了自己人。

松錦大戰的影響:

這是明清最後一次決戰,明軍陣亡五萬餘人,錦州、松山、杏山全失,清幾乎佔盡遼西,只剩一個孤獨的的寧遠城守在關外,大明僅憑一個山海關做最後掙扎。

但是,政治意義更大於軍事意義,對大明來說,再也無力對清進行軍事對抗,士氣衰落,對大清來說,鼓舞了士氣,助長了一統中原的野心。


金烏木木


松錦之戰是明崇禎十三年到十五年皇太極為打通明朝關寧錦防線發動的戰役。

松錦之戰經歷兩年,以明軍慘敗告終,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精銳邊軍損失殆盡,僅剩三萬遼東鐵騎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明朝在關外的城池除寧遠城外悉數陷落。

清朝在皇太極的統治下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努爾哈赤統治的後金政權僅僅想佔據遼東,到皇太極時候已經放眼關內,欲統治中華大地,關寧錦防線如鯁在喉,是必須要打破的。

薩爾滸戰役奠定了後金獨霸遼東鎮的基礎,松錦之戰奠定了清軍入關的基礎,此戰將明軍精銳邊軍一掃而空,從此明朝再也沒有能力遏制清朝了。

敗因:1,沒有統一的號令。八位總兵,居然大部分,擅自率領本部盲目突圍!明軍的戰場紀律有嗎?不敗才怪!2,崇禎一再催戰。老想速戰速決勝利了,省的再籌集軍餉、軍糧。為什麼不想想,大敗了,明軍九邊就沒有守軍了。3,滿清八旗統帥和大將,身經百戰,戰鬥意志堅定、多謀善斷。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八旗軍,吃苦不當回事、能征慣戰。號令統一。4,尤其不為人注意的致命一點,滿清及其善於收攏降將!尤其可怕的是,大量與八旗軍征戰多年的敵方大將,誠心誠意的投降。最為可笑的是,左良玉死後,其部隊八十萬人,投降了一萬人的阿濟格所部!還有毛部,耿精忠尚可喜投降,把重型火炮技術送給清軍。後來在攻克大城市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松錦之戰的明軍統帥洪承疇,投降清軍,在統治中借鑑成功經驗!洪承疇帶路黨的巨大作用!後面張獻忠犧牲後,孫可望李定國擊斃清軍尼堪親王!但孫可望的投降,瓦解了李定國!5,滿清徹底征服了蒙古黃金家族,黃金家族獻出了信物,滿清戰鬥力確實強大!



當代曹植


太祖一戰,王基開;太宗一戰,帝業定”(注:太祖努爾哈赤薩爾滸之戰,太宗皇太極松錦之戰)

這是乾隆皇帝對先祖親歷的兩次戰役的評價。

我們今天只淺談被清延譽為“帝業定”的松錦之戰,及明軍慘敗的原因。

背景

1640年(崇禎十三年, 清崇德五年),皇太極派濟爾哈朗,多鐸等率軍修築義州城(遼寧義縣),駐軍屯田,將錦州城團團圍困,錦州守將祖大壽急向朝廷求援。崇禎此時正忙著鎮壓張獻忠,李自成領導的農民義軍,怎奈內憂未平,外患又擾,只得抽調薊遼總督洪承疇,還有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玉田總兵曹交蛟,寧遠總兵吳蘭桂等八大總兵,步騎兵13萬,火炮3000餘門緊急馳援。

圍城打援

這一舉措正中皇太極下懷。自寧錦之戰失利後,他一直想報一箭之仇,他深知明軍不擅野戰,而八旗勁旅機動性強,只有打一場大的殲滅戰,才能消滅明廷的有生力量,進而入主中原。不得不說,皇太極極具戰略眼光,為了全力以赴對付明廷,防止後院起火,出征前,他又吊打了一次明朝的小弟——朝鮮,警告其不得出兵幫助明朝,臨走還裡挾了3000多朝鮮火繩槍兵助戰。對蒙古各部則利誘拉攏,勸其出兵逐鹿遼東。可見,皇太極視松錦之戰為後金生死存亡之戰,故傾舉國之力,志在必得。反觀明朝,就在大軍出征前,眾文武還在爭論,是戰?是和?舉棋不定歷來為兵家大忌,直至錦州方面又泣血求援,崇禎才橫下心,戰!

其實,以當時的形勢,明軍還是有勝算的。因為老成持重的洪承疇深知明軍守強攻弱,一改薩爾滸之戰分兵冒進的戰略失誤,步步為營“逼車營,毌輕戰”,軍士躲在車營後面,用火炮改之,取得了杏山,塔山戰鬥的小勝。皇太極急得“鼻衄不止”,流著鼻血親自督戰。按照他的戰略意圖,“城”圍了,“援”卻打不了,八旗鐵騎再驍勇,若想衝鋒速勝,也絕非易事。

明之亡,在廟堂

朋友們有沒有發現,明朝是歷史上最搞笑的一個政權,比如皇帝不上朝做木工活、打仗讓太監當監軍……等等,松錦之戰也不例外,皇太極想速戰速絕,沒想到崇禎也是這麼想的,不謀而合了。崇禎想速戰是心疼銀子,他的節儉在歷史上排第一,兵部尚書陳新甲也看出崇禎的心思了,就奏請兵部郎中張若麒督戰,讓洪承疇速解錦州之圍,並帶去援軍三萬。洪承疇再這麼僵持著打持久戰肯定不行了,只好硬著頭皮誓師,與皇太極決戰,大戰開始了……一籌莫展的皇太極機會來了,他命人掘壕溝,斷糧道,將明軍與外隔絕。洪承疇慌忙組織突圍,八大總兵本來就很難協調,這時更亂了,大同總兵王樸不到約定時辰就擅自撤離,大軍頓時亂了軍心,馬,步兵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大軍突圍變成了潰逃,皇太極又命人在途中設伏,殺得明軍血流成河……

結語

此役,洪承疇被俘,明軍被斬首五萬餘眾,自此明朝自熊廷弼起精心修築的遼東工事功歸一潰,明廷斥巨資打造的關錦寧防線徹底崩塌,山海關外只剩寧遠一座孤城,明亡清興,由此而定。


定陽酒徒


導語:


松錦之戰是清帝皇太極發動的意在消滅明朝關外駐軍、打通寧錦防線的戰役,是一場決定明清國運的戰略大決戰。戰爭始自明崇禎十二年(清崇德四年,1639年),到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1642年)結束,歷時三年多,最終明軍主帥洪承疇被俘,明軍的關外鐵騎被殲滅,關外只剩孤城寧遠。此戰過後,明朝已完全失去了對關外的控制,再也無力發起對清朝的反擊,而清朝則從此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攻守自如。


松錦之戰爆發的背景、過程和結果


努爾哈赤在薩爾滸決戰擊敗明軍後,明朝與後金的戰略地位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後金由被動防守變為主動進攻,而明朝則由主動進攻變為被動防守。於是,躊躇滿志的努爾哈赤不斷向大明進攻,將其勢力向山海關挺進。


然而,明天啟五年(1625年),已經將勢力推進到遼西地區的努爾哈赤,卻在袁崇煥防守的寧遠城(今興城)碰了個頭破血流,遭遇了出兵以來的第一場慘敗,最後鬱憤而死。

(清太宗皇太極畫像)

皇太極繼承汗位後,懷著為父報仇雪恨的決心繼續向大明進攻。由於皇太極自己也在堅固的寧錦防線下吃了大虧,再加上後金內部的不穩固,皇太極於是調整戰略,決定繞過正面的山海關、寧錦防線,轉而從北京以北的長城口突入內地,想以迂迴戰略打垮明朝。


然而,清軍先後五次突入內地,除了燒殺搶掠之外,寸土難佔,而這都是因為有山海關的阻隔,“終有山海關控遏其間,則內外聲勢不接”。突入內地的清軍既怕被山海關的守軍切斷後路,又怕其乘虛而入由遼西攻打清朝大本營瀋陽。


事實證明,要徹底打垮明朝、入主中原,必要先得山海關,而要得山海關就一定要先取關外四城(松山、杏山、錦州、寧遠)不可。於是,不可避免的,為了打通關寧錦防線,為清兵入關掃清障礙,皇太極親率大軍圍困首當其衝的錦州城,掀起了松錦決戰的大幕。

松錦之戰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 1639年正月-1641年8月18日,清軍屯田義州(義縣),圍困錦州城,實行圍城打援;
  • 1641年8月19日-8月29日,明朝以洪承疇為主帥,率13萬明軍援救錦州,明清雙方在松山決戰;
  • 1641年9月-1642年4月,清軍攻佔錦州、松山、杏山、塔山四城,戰役結束。


松錦之戰以清軍全勝、明朝關外主力盡喪而告終,大明朝經此一役,元氣大傷。據《清太宗實錄》記載:“是役也,計斬殺敵眾五萬三千七百八十三,獲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冑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眾,所棄馬匹、甲冑以數萬計。海中浮屍漂盪,多如雁鶩。”松錦大戰後,明朝在關外的勢力基本被掃蕩殆盡,精銳的關外鐵騎大部被殲滅,只有吳三桂帶領3萬殘兵退守山海關,明朝以舉國之力在遼東構建的防禦體系完全崩潰。


明軍戰敗原因分析


松錦決戰,明清雙方都非常重視,也知道這場戰役的重要性,為此雙方各自投入了大約十幾萬的重兵(明軍約13萬,清軍約11萬),然而戰爭的結果卻以明軍的慘敗、寧錦防線的崩潰而告終,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幾點:


1、戰略決策的盲目


崇禎皇帝和朝中大臣如兵部尚書陳新甲等人,不瞭解前方狀況,在取得一場小勝之後就偏信“原屬刑曹,本不知兵”的遼東監軍張若麒輕敵冒進之言,一味催促主帥洪承疇與敵決戰,放棄了洪承疇且戰且守,步步為營,逐步向前推進以解錦州之圍的正確主張,最終“輕進頓師,進不能突圍,退不能善後,形見勢絀,……遂使重臣宿將選率驍騎,十萬之眾,覆沒殆盡”。

(奔赴錦州解圍的明朝軍隊)

2、主帥臨敵指揮的失誤


作為13萬大軍的主帥,洪承疇雖然精通兵家謀略,卻過分考慮個人得失,尤其是臨敵指揮時猶豫不決,反覆不定,犯了兵家大忌。先是屈從於兵部尚書陳新甲、監軍張若麒等人的權勢,當“陳新甲趣之,未免輕進以頓師”時,他就孤軍深入,當監軍“張若麒惑之,倏焉退師以就餉”時,他就率軍南逃。如此沒有主見、立場不堅定的一個主帥不打敗仗才怪了。


3、將官怕死、軍無戰心


從心理上看,自薩爾滸之戰明軍慘敗後,整個大明朝上下都對後金以及後來建立的清國畏之如虎,在20多年的被動防守中,明朝將士早就有了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這從松山被圍,洪承疇召集諸將商議攻守之策,而大多數將領主張撤回寧遠就食,就能看出來軍無鬥志。


在松山決戰時,明軍在軍隊人數和火器上明顯都優於清軍,如果全軍抱著必死之心與敵決戰,加上錦州城祖大壽的四萬守軍,裡應外合之下未嘗不能解圍。然而一些明軍將領貪生怕死,稍有挫折就棄戰南逃,如總兵王樸為了自己活命,不顧全軍安危,違約先遁,造成明軍松山大敗。又如明朝為了解救洪承疇,命順天巡撫楊繩武、兵部侍郎範志完率軍赴松山解圍,可是“皆斂兵不敢出”。


4、國勢、給養、單兵素質等方面


從國勢來看,清國經過清太宗皇太極十幾年的經營,已經是蒸蒸日上;而大明在內部農民起義、旱災、瘟疫、外部侵略的數重打擊下已是風雨飄搖、朝不保夕。

給養方面,清軍在皇太極的指揮下屯田義州,使軍需供應既便捷又充足,為長期圍困錦州城、建立前進基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明朝財政入不敷出,“兵多餉艱”,且在關外無處籌措。


從單兵素質上看,清軍多是能征慣戰的虎狼之師;而明軍多是混飯吃的遊手好閒之徒。


松錦之戰的影響


對於明朝而言,松錦之戰明軍慘敗後,松山、錦州、塔山、杏山等四城失陷,主帥洪承疇被俘降清,錦州守將祖大壽舉城投降,明軍關外的精銳軍隊喪失殆盡,只剩下了寧遠一座孤城和吳三桂把守的山海關。明朝在遼東苦心搭建的防禦體系徹底崩潰。


而對於清國而言,松錦取得大捷後,清軍控制了遼東與關內之間的重要戰略走廊,打開了通向中原的門戶,為以後清軍入關、進而統一天下打下了關鍵的基礎。


本人專注歷史相關問題,解答歷史疑惑,+關注瞭解更多內容。
歡迎點贊、留言,記得關注我。


柚子愛歷史


敗因:1,沒有統一的號令。八位總兵,居然大部分,擅自率領本部盲目突圍!明軍的戰場紀律有嗎?不敗才怪!2,崇禎一再催戰。老想速戰速決勝利了,省的再籌集軍餉、軍糧。為什麼不想想,大敗了,明軍九邊就沒有守軍了。3,滿清八旗統帥和大將,身經百戰,戰鬥意志堅定、多謀善斷。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八旗軍,吃苦不當回事、能征慣戰。號令統一。4,尤其不為人注意的致命一點,滿清及其善於收攏降將!尤其可怕的是,大量與八旗軍征戰多年的敵方大將,誠心誠意的投降。最為可笑的是,左良玉死後,其部隊八十萬人,投降了一萬人的阿濟格所部!還有毛部,耿精忠尚可喜投降,把重型火炮技術送給清軍。後來在攻克大城市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松錦之戰的明軍統帥洪承疇,投降清軍,在統治中借鑑成功經驗!洪承疇帶路黨的巨大作用!後面張獻忠犧牲後,孫可望李定國擊斃清軍尼堪親王!但孫可望的投降,瓦解了李定國!5,滿清徹底征服了蒙古黃金家族,黃金家族獻出了信物,滿清戰鬥力確實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