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江蘇高郵地名史話之“ 焦家巷”

焦家巷在老城后街,橫向高臥於高郵市今天中山南路與東后街之間,距西后街只一箭之遙。

巷子兩旁的民居,多是江淮一帶建築風格,明清有錢人家崇尚的樣式:青磚小瓦,簷牆不高,顯得沉穩殷實;蝙蝠瓦當,龍鳳掛件,追慕福運翩翩。也有高大的門樓、氣派的開間,那是大財主們的體面。難不成家財萬貫,富甲一方,妻妾成群,丫環環侍,還鬧得個灰頭土臉嗎? 據講,解放前焦家巷首富王鴻藻就擁地3000畝,其他人少則也佔地數百畝,當時城外地產、田莊盡為豪紳們囊括。所謂求名得名,求利得利,富庶的背後是交易。其時的縣太爺新到任,官轎馬弁,鳴鑼開道,首先到焦家巷拜會富紳名流,彷彿是個不成文的規定。由此可見焦家巷其時的繁華富庶、富豪們的勢焰熏天了。後來的財主們,有的被鋤奸了,有的外逃星散各地,自是可想而知的了。

只有王引昌例外。他的家宅在如今焦家巷104號,原有顯赫氣派門樓,進入宅門,是個花廳,雙僕侍立,引來客吃茶,並通報主人;進入第二道門,方是正廳,賓主交流,頗有“王家小衙門’’的意味。王是個大學生,西裝革履,思想新潮,謙和待人,1938年被日寇槍殺,至今巷裡人仍稱其為“王三老爺”,他的遺孀仍健在,97歲了,識文斷字,頭腦清晰,筆者與她交談,話裡話外,分明感到,焦家巷是一面“歷史的鏡子”的況味。

國民黨統治盂城時,焦家巷設有銀行、錢莊,也有駐軍機關,校尉軍官的宿地都在巷內,據說當時巷子裡常有特務出沒,各懷鬼胎。西巷頭有老虎灶,巷口對面有一家麵館,就叫“焦家巷麵館”,生意火得不得了。有一家茶館,名曰“天樂園”,在士紳卜居、仕女如雲的焦家巷,毫不意外吧。東巷頭還有個尼姑庵,於熱鬧喧闐中,青燈古卷底下,木魚聲聲,直敲得繁華零落成空,富貴流雲散去。

江蘇高郵地名史話之“ 焦家巷”


解放後的焦家巷,人民政權在此設立電信局、稅務局和蘇北血防站等機構,大多是公益性機關單位。血吸蟲防治站縣處級建制,編制內有800多人,實在是個大單位,以“送瘟神”為己任,當時新民灘到運河西堤,瘟疫流行過一時。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是筆者站在焦家巷29號“秦家大院”門首的感慨。這所筆者心儀已久的大院,是少遊公後裔的住宅、高郵市文保單位。輕叩門扉,悄聲入內,主人熱情奉茶,引導筆者在古色古香的室內說古道今。西廂外有一座花壇,所植天竹,二十多年前已高出屋簷。竹下菊花腦,是一種草本植物,可以食用,就像豌豆苗。主人還說,菊花腦,不開花,夏天吃它,清火。這種狀況跟豪奢擺闊的土財主們自有天壤之別。

曾經金玉滿堂的焦家巷裡,還有這麼一處書香門第,秦氏後人生活得這麼恬淡寧靜,彷彿就是鏡子的另一部分,一擦就讓人心眼一亮焦家巷不窄,轎車可以穿巷而過,在小城,筆者覺得這巷子該叫“街”才是,難怪過去有“金焦家,銀百歲”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