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王母娘娘長得特醜?原配不是玉皇大帝?

上一次鴞胖看到有人留言,想了解一下王母娘娘的故事,今天,鴞胖就來聊聊這位知名度很高的神。

提起王母娘娘,咱們都很熟悉,經常和玉皇大帝成雙入對。小時候鴞胖看西遊記,一直以為這倆是兩口子。但其實啊,還真不是。

王母娘娘長得特醜?原配不是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顏值還是可以噠~

西王母,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王母娘娘,她是道教神。在道教神話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陰氣、修仙的女神,是生育萬物的創世女神,道教的眾多女仙皆隸屬於西王母。咱們現在看到的王母娘娘,是比較和藹可親的形象,但最開始的時候,可不是這份容貌。

《山海經》當中,這樣描述西王母的形象:

“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就是說,西王母的外貌與人一樣,卻長著豹子一樣的尾巴和老虎一樣的牙齒,而且喜好嘯叫。這聽著,是不是跟半獸人一樣?別看她是半獸人,但她的職責卻能驅兇辟邪。鴞胖斗膽猜測,可能跟長相有關。

王母娘娘長得特醜?原配不是玉皇大帝?

漢代磚石像上的西王母

西王母不僅長相嚇人,排場也不小。每天的飲食,有專人,額不對,是專門鳥送達。《山海經》中這樣寫道:“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這青鳥,神話傳說中多力善飛的猛禽。這簡直就是那會兒的外賣行業啊。

先秦時期,西王母主要是半獸人的形象。到了漢代,西王母進化了,成為了徹頭徹尾的人。比如《淮南子》當中,就有“西老折勝”的描述,這西老,指的就是西王母。咱們可以看出來,劉安在書中,已經將西王母描述成一個老人了。司馬相如在《大人賦》中,西王母的形象更加豐滿:“西王母,浩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一個鶴髮童顏的老者形象,展現在咱們眼前。不僅形象有變化,連職權也有所改變。還是《淮南子》一書中,記載了一個咱們都熟知的故事,叫嫦娥奔月。這其中,就有西王母的參與。西王母賜予后羿不死靈藥,讓嫦娥飛昇上天。其實在這裡,西王母的職責已經有所轉變了,從掌管刑罰,轉向到掌管不死靈藥。也是因為這個轉變,再後來,西王母就順理成章成為道教女仙的首領,進而演變為主宰“萬民”生死的尊神。而不死靈藥,也轉變為了蟠桃。

王母娘娘長得特醜?原配不是玉皇大帝?

蟠桃:孫悟空偷吃的蟠桃,已經演變成了長壽果

但咱們熟悉的西王母,是個青年女性,至少面相看著像青年女性。那從什麼時候開始,形象轉變的呢?大致從西漢末到東漢時期。我們從漢代的畫像石中,可以看見西王母的形象,基本上是頭戴華勝,身著冠服,面容端莊,服飾華貴。《漢武帝內傳》中,也有關於西王母的記載,說西王母“視之可年三十許,修短得中,天姿掩靄,容顏絕世,真靈人也”。

您看到了,這裡的西王母,描繪成了一個三十多歲的美女,與咱們印象中的王母娘娘的形象,也更加接近了。

咱們熟知的王母娘娘的形象,是在《西遊記》中,那裡的王母娘娘,是個道教神仙。那西王母,是什麼時候進入到道教仙班當中的呢?這個大致是東漢後期。《太上老子中經》記載著數十位神仙,其中西王母排在第四位。

在咱們的印象中,西王母是和玉皇大帝成雙配對的,這其實是民間文學的演繹。在宋代以前的宗教典籍中,並沒有出現玉帝與王母是夫妻的記載。真正讓他們成為夫妻的,是宋以後的事情,尤其是元明時期的民間文學。但其實,西王母的原配夫君,應該是東王公。漢代出土的銅鏡當中,東王公、西王母一起出現的頻率最高。在挖掘海昏侯墓的時候,鴞胖也曾在考古現場看到一個銅鏡的背面看到西王母和東王公的記載。您通過名號也可以看出來,東王公、西王母,一個住在東邊,一個住在西邊,夫妻可以說處於異地戀的狀態。他們一年才能相會一年,相會的地點,在崑崙山銅柱上一名名叫希有的大鳥背上。《神異經》中,記載了這個故事,說希有這隻鳥,“南向張左翼,覆東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里,西王母歲登翼上,會東王公也”。怎麼樣,這個故事是不是聽著比較耳熟,鴞胖只是猜測,牛郎織女星河相會,可能是從這來的。

王母娘娘長得特醜?原配不是玉皇大帝?

西王母和東王公:這才是正經兩口子

說了這麼多西王母的事情,鴞胖其實還有一個點沒有說,就是西王母最開始的時候,可能不是人。你們可能說不對了,她是半獸人,當然不是人了。其實最開始的時候,西王母連半獸人都不是。

在《爾雅》一書中,記載了西王母與觚竹、日下、北戶等並稱為四荒,可能是說它地理位置比較偏遠。這裡的西王母,就是一個部落的名字。除了部落之外,也有學者認為,西王母,其實是圖騰。朱芳圃先生就說,《山海經》所載之西王母,原為西方摸族所奉圖騰。

其實不管西王母是什麼,至少在咱們百姓心中,是一個神,是一個有許多故事的神。剛才咱們也澄清了,王母娘娘的原配不是玉皇大帝,而是東王公,所以下一期,咱們就來聊聊,東王公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