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宣傳員、守護者、知心人 信陽“鐵娘子”獻愛疫線

宣傳員、守護者、知心人 信陽“鐵娘子”獻愛疫線

映象網信陽記者 吳彥飛 實習生 周程新

她拿起喇叭,走遍千家萬戶,是防疫宣傳的“快遞員”;她穿上馬甲,挺立卡點路口,是忠於職守的“守衛者”;她噓寒問暖,舍小家為大家,是全村百姓的“知心人”...... 她就是信陽市溮河區十三里橋社區支部書記楊龍梅。從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那一刻起,她就投身“疫”線,至今從未停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抗“疫”之戰的巾幗風采。

今年48歲的楊龍梅已經在十三里橋社區工作九年了,大女兒已經結婚生子,小兒子只有11歲,還在上小學。兒女雙全的她為了轄區內的父老鄉親,捨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每天兢兢業業地工作著。在家中,她是孩子的榜樣。在社區,她是人人誇讚的好書記。在疫情面前,她是最美的“逆行者”。

“每天就像打仗一樣,早上七八點出門,晚上六七點回家,然後統計數據寫材料,經常11點多才能休息。不過現在稍微閒下來了,反而感覺不適應。”談及疫情期間的工作,楊龍梅半開玩笑的說道,但是她眼中的疲憊怎麼也藏不住。

宣传员、守护者、知心人 信阳“铁娘子”献爱疫线

疫情發生後,楊龍梅和社區工作人員立刻走上工作崗位,全面走訪排查相關人員。十三里橋社區由原十三里橋街道和15個居民小區組成,共有1100多戶、4000多人。人口多、時間緊,再加上這些居民小區都沒有物業管理,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所有住戶進行入戶排查,工作難度、強度可想而知。

面對這些問題,楊龍梅毫不畏懼,立即組織召開會議,傳達上級部門防疫工作相關精神,安排地毯式排查,進一步完善相關數據。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從湖北方向返鄉61人,武漢市返鄉31人。社區兩名確診患者及其家人及時得到隔離救治。

自疫情發生以來,作為社區第一責任人,楊龍梅一直“逆行”在各個小區防控點,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走街串巷張貼公告,在社區發放宣傳單、入戶摸排相關情況,並向居民宣傳戴口罩、勤洗手、不外出、不聚集、不信謠、不傳謠等。

宣传员、守护者、知心人 信阳“铁娘子”献爱疫线

“您好,打擾一下,我是十三里橋社區支部書記楊龍梅,上門來排查,您家有外出返鄉人員嗎?疫情嚴峻時期儘量減少外出,記得戴好口罩。”這是她在入戶時常說的話。在全民防控疫情居家隔離的時候,她卻在挨家挨戶地排查外來人員及有接觸史人員。

她不怕危險,只要哪個小區有從重點疫區返鄉的人,她都會重新核查一遍,並引導管控對象正確認識居家隔離觀察的目的,並且收集管控對象每日兩次的體溫監測信息,做好跟蹤。同時,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和管控對象溝通交流,確保人員不離家,併為管控對象提供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精神慰藉,做到了“有管有愛”,增強了居民抗擊疫情的信心。

十三里橋鄉的草莓在當地非常出名,也是社區居民們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因為疫情影響,草莓無法採摘,也沒辦法銷售,成為楊龍梅除了疫情防控工作外最操心的問題。不過,善於觀察和學習的楊龍梅很快就想到了辦法。“村民摘了草莓後通過電話或者微信和有意向購買者聯繫,然後送到各個卡點,既解決了銷售問題,又不會直接見面。”

除了自己想辦法,楊龍梅還號召村民們通過朋友圈、電商等渠道銷售草莓,並將相關情況上報給了上級部門,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很快就解決了村民們銷售困難的問題。

宣传员、守护者、知心人 信阳“铁娘子”献爱疫线

在大家眼中,她永遠是風風火火、無所不能的“鐵娘子”,但是在背後,她也有自己的艱難。

“前天出門前,我對兒子說媽媽要出去了,他捨不得我走,拉著我的手說‘早點回來,我想和你一塊吃飯’。聽到這話,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想到這段時間孩子沒人照顧,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聽網課、打卡作業、吃飯……感覺欠孩子的太多了。”

楊龍梅感慨道:“疫情結束後,我一定要好好陪陪孩子。”

在楊龍梅的帶領下,該社區基層幹部和黨員同志個個奮勇當先,人人廢寢忘食早出晚歸,群策群力。社區群眾紛紛響應號召,做好了日常防控和風險管控。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湧現出眾多傑出女性,她們以巾幗不讓鬚眉的勇氣,與新冠病毒短兵相接。她們都是一群在平凡崗位上工作的人,但她們所體現出來的頑強拼搏、樂於奉獻和勇於追求的精神,又讓她們成了一群最不平凡的人。

春天已經開啟它的芬芳時光,女性是春天暖陽下最美的畫卷,戰疫一線的女性用堅毅和勇氣,詮釋了女性另一種美,這是一種值得我們從內心點讚的美。在口罩下,我們看不清她們自信的面龐,但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她們都是讓我們驕傲的半邊天。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 15503760000,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