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你認為今日頭條能拼得過騰訊新聞嗎?

9003246394712


題主問“今日頭條能拼得過騰訊新聞嗎”?應該說今日頭條已經把騰訊新聞遠遠摔在了身後,完全沒有“拼得過拼不過”之說?為什麼這樣說呢?依據是身邊熟悉的人(包含各年齡層)的手機個個都安裝了今日頭條,卻幾乎沒有人在手機上安裝騰訊新聞,這足以說明今日頭條深受廣大公眾的喜愛。現在的《今日頭條》遠非《騰訊新聞》能比?譬如說頭條的新聞更新速度快、頭條強大且界面乾淨的搜索功能、西瓜視頻、小視頻、頭條問答等豐富的內容都是騰訊新聞所不能比的,尤其是頭條條友在評論區及頭條問答的互動是最受條友喜愛的和追捧的,是其他平臺替代不了的。衷心希望今日頭條越做越好!


品魏WZH


就憑這個就比騰訊強。



近看祖國大好河山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反過來問:騰訊新聞能拼得過今日頭條嗎?記得我接觸今日頭條的時候還是2015年,當時網易、騰訊雖然都有自己的新聞客戶端,但所採用的仍然是傳統的報道方式,很多新聞千篇一律,大多都是轉載的內容,沒有任何特色。而今日頭條則完全不一樣,它可以說是開創了自媒體的內容方式,並且利用雲數據和人工智能,來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推送他可能感興趣的新聞。這樣一來,今日頭條就對讀者產生了極大的粘性,同時也吸引了無數創作者投入到自媒體的行業當中。

可以說“自媒體”這一行業的興起完全是今日頭條帶動起來了,而且隨著智能手機和4G網絡的普及,也隨即產生抖音短視頻、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等視頻創作平臺。將創作內容由文字轉向視頻。

至於騰訊新聞雖然做的比較早,但一直都只能跟在今日頭條的後面,像是“企鵝號”這樣的自媒體平臺也是在頭條的啟發下才做的。抖音火了之後,騰訊又撿起了很多年前就放棄的“微視”,但是做了一兩年之後還是沒有做起來。現在騰訊又把小視頻功能整合到了微信當中,目的仍然是想要挑戰微信。

騰訊還有一點比不上今日頭條的就是包容性太差了。比如前不久36氪、IT之家等媒體報道了微信封殺飛書的新聞,騰訊當天就把36氪和IT之家的微信公眾號禁言了,到現在IT之家的公眾號都沒有恢復更新。騰訊的這一霸道做法就引起了很多媒體人的不滿。相比之下今日頭條對自媒體內容的管控就要寬鬆得多,只要合理是合法,且真實不虛假的內容,都可以在今日頭條的平臺上看到。

而在傳統的媒體報道上,今日頭條也引入了人民日報、環球時報等權威媒體入住,從而保證了時事新聞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最近我們還可以看到很多正規電視臺的主播們在抖音中播報新聞。可見今日頭條和抖音等頭條系APP,已經成為了全國大多數用戶獲取資訊內容的主要方式,也是官方發佈新聞是重要渠道。

另一方面,由於早年的自媒體行業魚龍混雜,各種標題黨、誇張甚至虛假新聞氾濫,今日頭條也是第一個站出來對標題黨、誇張內容進行嚴厲整治的平臺。經過幾輪的治理之後,今日頭條上的內容質量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也讓讀者能夠看到更多符合個人口味的優質內容。

通過華為應用商店的應用介紹也可以看到,今日頭條的安裝數量為48億次,綜合評分4.9分。騰訊新聞只有39億次,綜合評分3.8分。顯然今日頭條比騰訊視頻更受歡迎。有網友評價說:“頭條的廣告極少,基本上看不到,來到頭條第一個感覺就是乾淨。頭條基本上看不到標題黨,如果看到吸引自己的標題,點進去就會看到豐富的內容。”可見在新聞內容的質量方面,今日頭條也是更勝一籌的。

因此我認為,今日頭條已經遠遠地把騰訊新聞甩到後面了,現在不是今日頭條能否拼得過騰訊新聞問題,而是今日頭條已經把騰訊新聞越甩越遠了。


貓眼看數碼


我認為今日頭條超越騰訊新聞的概率很大,不過這個時間估計還需要2年左右,現在的今日頭條日活跟騰訊新聞的日活用戶不相上下,都在1-1.3億之間波動。特別在微信加入了騰訊看點後,騰訊資訊類的服務超過了1.8億日活。而頭條在2019年9月左右的時候,日活用戶還有點下降。

不過我仍然看好今日頭條的發展,這並不是盲目自信,也不是因為我在今日頭條長期耕耘。其實在用今日頭條之前,我是好幾年騰訊新聞的用戶。

一、騰訊新聞是追隨者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騰訊的現象,就是優秀的產品,騰訊都喜歡抄襲模仿。但是基本都是一直採用跟隨模式,並不會主動創新,然後通過自己的產品進行導流。現在騰訊新聞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流量,基本上有一半以上都是通過QQ、微信、QQ瀏覽器導流的。這種導流方式雖然可以確定可觀的用戶數,但是也會掩蓋很多問題,可能會形成虛假的繁榮。

那麼騰訊自己不知道嗎?他們當然知道,只不過一個公司的精力總歸有限,騰訊一個部門對抗別人一個公司的核心,有心無力啊。他們跟隨抄襲,更多是為了阻擊對手的發展,而不是為了徹底戰勝。

今日頭條的發家是依靠著智能推送,騰訊新聞最早的模式只是根據時間和分類。後來有了今日頭條以後,騰訊新聞也開始做智能推送。頭條做創作平臺,騰訊新聞也做。頭條一直在前面做模式創新,包括現在推出微頭條,對創作者扶持,而這些創新會逐漸佔領用戶的心智,騰訊新聞一直落後半個身位,實際上會很吃虧。

二、頭條的產品線在豐富

其實玩頭條的都會發現,頭條一直在給自己的抖音、西瓜、悟空問答導流。但是反過來,這些平臺並沒有給頭條導流。但是未來會不會進行反向導流呢,我覺得很有這個可能。西瓜視頻現在發展的也很快,西瓜和頭條的相互聯繫也非常緊了。

隨著西瓜等產品的獨立發展,一部分流量肯定會流到今日頭條,只是抖音這個最大的流量池還沒有對頭條進行流量輸送。

為什麼說騰訊新聞跟微信有衝突呢,因為目前兩者的信息流廣告是重疊的,在微信朋友圈打廣告了,就不需要在騰訊新聞上面打廣告。騰訊新聞只能作為一個抵禦今日頭條的工具,完全沒有盈利的目標,沒有盈利也就沒有動力去做過多的投入。

但是反觀頭條和抖音的關係就健康多了,抖音覆蓋更多的年輕人,頭條覆蓋更多中年人。兩者的廣告,大家也會發現有很大的差別。兩者用戶重疊度沒有微信和騰訊新聞那麼高,而且兩者的盈利都不衝突。


小漁的創業信條


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是兩種風格不同的新聞資訊類平臺。關於這兩個平臺的優劣也一直是網友們爭論的焦點。那麼到底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哪個更厲害呢?

騰訊新聞的內容更偏向官方

在PC時期,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是網友獲取新聞資訊最主要的途徑。後來隨著騰訊的業務不斷壯大,在QQ的導流之下,從功能機時代,騰訊新聞也一度成了為網友們獲取資訊的主要平臺之一。

由於歷史的原因,騰訊新聞還是以各大新聞媒體及騰訊官方發佈的新聞類消息為主。所以它的內容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嚴謹、比較官方化,而內容的種類也相對較少。

今日頭條的內容更加親民

今日頭條於2012年8月發佈第一個版本,與騰訊新聞相比,還是比較晚的。但是它一推出就採用了“內容推薦機制”,可以根據用戶的關注點和興趣精準地推送用戶最想看到的內容。

所以,今日頭條一經推出就很快受到了網友們的喜愛。

除此之外,今日頭條對於開啟當前自媒體時代功不可沒。今日頭條不像騰訊新聞那樣官方化,平臺中大量的內容都是以個人自媒體性質推出的,諮訊內容的表達方式也非常口語化,所以這樣的內容更加親民。

從今日頭條問世之初,張一鳴就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以吸引各行各業的作者為平臺創造內容。今日頭條的這種模式註定會是類目眾多、百花齊放的。

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的用戶入口不一樣

儘管騰訊新聞的用戶量很大,資訊消息的閱讀量也很大,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些用戶和閱讀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於微信、QQ和騰訊手機瀏覽器的導流。而騰訊新聞APP無論是在用戶上的安裝量還是打開率都是無法和今日頭條相比的。所以,如果沒有QQ和微信等騰訊系產品互相導流的話,騰訊新聞的用戶量會很低。

因此,我覺得今日頭條與騰訊新聞相比,已經佔有了很大的優勢。與微信、QQ一樣,今日頭條已經成為了用戶的裝機必備軟件了。


電腦手機那些事兒


在我心目中,今日頭條已經超過騰訊新聞了,還有手機裡的鳳凰新聞、新浪新聞APP,我也很久沒有點開了。今日頭條推送精準、內容正能量,用戶群體廣泛而理智、三觀正。你是什麼樣的媒體,你就吸引什麼樣的用戶。相信今日頭條繼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承擔媒體責任,會越來越好!


檸檬與番茄


騰訊新聞拼不過今日頭條,未來也很難超越今日頭條。


一、今日頭條有最多最優質的創作者

得內容者得天下,雖然騰訊新聞和今日頭條在早期都開啟了補貼大戰,爭奪優秀的創作者,但是經過這麼幾年的競爭,今日頭條作用,1800萬創作者,活躍的創作者達到100多萬,而企鵝號的註冊創作者僅為300萬,差距十分明顯。

如果你去問,做自媒體選擇哪一個平臺比較好?相信絕大部分過來者都會說首選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不僅有最多的優質創作者,還有最多的用戶,最大的流量,對新人創作者的扶持力度也是最大的。


二、今日頭條的生態比騰訊新聞完善

今日頭條的生態產品十分豐富,今日頭條,悟空問答,西瓜小視頻,抖音火山版,抖音,頭條搜索……。在內容生態的建設上,騰訊始終慢了半拍,一直在扮演追隨者的角色,比如至今騰訊沒有一個像樣的能打的,短視頻直播APP,只能通過戰略投資,收購等手段來補齊短板,但是這無異於飲鴆止渴,很難與今日頭條多箭齊發的戰略抗衡。

今日頭條的內容不僅來自於今日頭條本身,也來自於悟空問答,西瓜小視頻,抖音火山版,抖音等等兄弟APP,這樣精細化運作的好處在於,可以把每一個細分人群都服務得很到位。比如說抖音就是服務於一二線城市的中青年;而抖音火山版是服務於中老年;西瓜小視頻是服務於三四十歲的男性;每一個產品都有很明確的定位,而騰訊新聞,目前是頭髮鬍子一把抓。

騰訊的優勢在於擁有微信QQ這種具有壟斷地位的巨型APP,可以給騰訊新聞進行導流,也可以承擔騰訊新聞的內容分發。


三、今日頭條的智能化推薦比騰訊新聞要先進

我們應該有一個體會,剛開始下載使用今日頭條APP的時候,感覺裡面的內容都很垃圾,但是用著用著越用越好玩,越用越發現,推送的內容都是自己愛看的。

今日頭條首創了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算法,重新定義了傳統的媒體平臺運營方式,只要用戶一直使用今日頭條APP,頭條平臺就可以分析更多的用戶行為數據,對用戶的畫像就可以分析得更加的精準,推薦的內容也會讓用戶更加感興趣。

這個技術難不難?難也不難,但是對於騰訊這樣的巨頭來說,一定不難,那為什麼騰訊沒有做得這麼出色呢?因為騰訊沒有這麼豐富的生態,沒有掌握用戶更加完善的行為數據,而今日頭條在這方面是做的最出色的。


今日頭條的崛起是理念的崛起,一切基於算法的理念顛覆了傳統。當用戶使用今日頭條的時間越來越長,就會越來越依賴今日頭條,術業有專攻,騰訊也不可能在每一個領域都成為no1,而今日頭條正好可以專注如此,騰訊新聞要反超今日頭條,任重而道遠。


葉老師自媒體


互聯網的各個領域的競爭是蠻激烈的,此消彼長,此長彼消是個變化的過程!目前,我參考了多部手機,都清一色的裝了《今日頭條》,我本人也裝了,在日常生活中,也在使用,因為覺得夠用了。瞭解資訊的軟件一個就夠了。就沒有裝騰訊新聞。

1,《今日頭條》的產品線比較豐富,內容很多,智能化推薦節省了我們找相應材料的時間,視頻畫面流暢,不卡頓,操作界面比較友好,西瓜,抖音等軟件跳轉順暢。

2,《今日頭條》的內容生態比較積極,對創業者來說,如果有才華或者有想法的,可以在這個平臺操作下,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對產生內容的創業者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

人才濟濟的《今日頭條》,一直輸出優質的自媒體內容,對廣大用戶來說,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3,《今日頭條》對產品的營銷不錯,有人情味,線下搞活動,節日送禮物。用戶基礎大,且粘性強。使用頻率高,重複吸收了小碎時間。

4《今日頭條》財力比較比較好,有很多類型的投資看好這個公司。前途光明。

我相信《今日頭條》以後的發展會超過騰訊新聞的!!!!!!!


齊心文化


感謝您的閱讀!

騰訊新聞也有過一段時間的高光時刻,在今日頭條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或者說在功能機時代,騰訊新聞確實陪伴了我們很長時間。當時,除了新浪新聞,就是騰訊新聞,兩種內容確實是當時很受用戶歡迎的。


然而,今日頭條的出現,卻讓新聞資訊類的格局發生了大的變化,覺得是極好。騰訊類的新聞發展確實被今日頭條影響頗大,其實不僅僅今日頭條,也包括新浪微博了,因為用戶的不斷髮展,讓今日頭條能夠分潤很多用戶。

目前來看,今日頭條在新聞方面,已經超過了騰訊新聞,原因是:

  • 新聞種類更多,不管是熱點,還是體育,娛樂等等,今日頭條新聞更有種類。
  • 用戶也成了創作者,創作者為成了用戶,兩者的相互交替,讓今日頭條的發展更迅速。
  • 今日頭條的用戶量也因為和字節跳動其他App的用戶相互結合,聚合發展,用戶共享。


騰訊新聞在目前來看,雖然還有優勢,但是從更多資訊類的App共同發展情況下,騰訊新聞的發展確實頗受影響。


LeoGo科技


No 22,這是點點回答的第二十二個問題,只做高質量深度回答,歡迎關注我。如有疑問可私信討論~


大概從以下幾點討論:


用戶數據:

易觀一月份數據顯示,今日頭條月活達32682.2萬,騰訊新聞月活為29183.8萬,是屬於國內前二信息流資訊應用,基本達到了國內資訊行業的頂峰,增長空間也比較少。

樓主沒有說具體比較哪一塊,其實單比用戶量級,今日頭條量級已經超過了騰訊新聞。

拋開兩方都有的用戶來源渠道,騰訊新聞的一部分用戶來自微信倒流,而頭條用戶部分特色是手機預裝和抖音倒流等。具體的用戶年齡分佈和用戶喜好等,沒有相關數據也就暫時不聊了。


產品定位:

騰訊新聞和當年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和鳳凰一樣,都是從PC門戶網站轉做客戶端,本質還是一款新聞資訊產品,用戶使用騰訊新聞的本質就為獲取新聞資訊。

雖然今日頭條主打個性化也屬於資訊應用,但今日頭條內有長文章、微頭條、長視頻、短視頻、問答等等內容類型,產品定位更加全面。今日頭條想做的並不是簡單的資訊,而是一個綜合內容入口,用戶使用頭條可以獲取各種各樣的內容。

平臺內容:


自產內容:騰訊新聞出身門戶網站,是有一套相對完善的內容創作流程和內容生產團隊。相對來說頭條自產內容較少,立場偏重也較小,頻道運營也以引導用戶產出內容為主。

媒體資源:其實頭部資訊平臺擁有的專業媒體資源都大同小異,例如人民日報、新華社、環球等等,所以媒體資源完全可以忽略。

自媒體:今日頭條和騰訊新聞都有自媒體平臺頭條號和企鵝號,但是頭條號的內容生態、扶持力度等等幾乎是業內第一,企鵝號的量級和內容氛圍還是要稍差一些。

UGC:今日頭條的UGC生態其實也優於騰訊新聞,微頭條也有名人入駐,平時的活動、分享引導也都比較豐富。


騰訊也不需要騰訊新聞去其它內容領域拼殺,畢竟企鵝旗下版圖相對來說很完善了;所以騰訊新聞更專注資訊,擁有巨大的流量,幾乎達到了資訊行業的天花板,用戶量極高,但並不能說最好的;


流量昂貴的年代,資訊行業增長空間著實有限,用戶黏性也比較差,資訊帶來的價值也有限;所以今日頭條在主攻資訊的同時更重視內容,並逐步開拓版圖。相對來說今日頭條更有“野心”


其實,今日頭條的對手不是騰訊新聞,起碼戰略對手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