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聊宅志食記

#我,無條件寫作#

掐指這麼一算,自臘月29居家隔離至今,我們家已經宅了34天了,就這樣一家三口24小時夜以繼日的貼心陪伴34天,在我家“歷史”上是第一次,創紀錄了

這34天,我們三口人都幹了些啥?我想你們宅家乾的我們都幹了,你們沒幹的我們也幹了,總之一句話,宅家就是各種沒“作”過的都來一遍,作也是一天,不作也是一天,何不開開心心的作起來呢?!

➡️餐廳論“劍”,形勢逼人,看主婦如何一招致勝力挽狂瀾。

要說作的最起勁最有趣味的那當然是美食了。從未像現在這樣,早飯剛下肚就緊鑼密鼓的召開午餐商討會,一家人圍桌而坐,心平氣和、團結一致的談食論味,老公笑眯眯滴說吃個麻辣魚不錯不錯,小女立即舉手反駁道:海鮮對我過敏,你們忍心嗎,吃雞米花最好!老公收緊笑容嚴肅的指出:小孩不能挑食,何況你並沒有和魚過敏的事實證據!

聊宅志食記


究竟要不要吃魚老公和小女爭得不分高下,作為主廚的我此時推座而起,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建議大家麻辣魚要吃,雞米花也要吃,有魚有雞成雙成對才完美。主廚此言一出贏得掌聲一片,老公和小女都像我投來仰慕的眼光,那一刻我覺得我就是“巾幗英雄”啊!

聊宅志食記


待到中午,我在廚房拼搏奮戰,麻辣魚以輕薄的身姿在紅油裡沸騰,忽上忽下如排山倒海之勢煞是壯觀;雞米花也不甘示弱,遇到熱油就歡蹦亂跳的,在油鍋裡和著滋滋啦啦的聲音演繹噴泉舞蹈,一會功夫它身穿金黃酥脆的外衣出現在廚房裡,特別美麗誘人。兩樣硬菜如期上桌,老公和小女蜂擁而至,赤膊上陣,頓時咀嚼聲、吃飯聲聲聲入耳,一時間碗盤裡美食漸漸消瘦直至不留痕跡,彷彿來過又似沒來過一般悽美,惹得小女抹乾嘴巴上的油漬問:媽媽,下午吃什麼?!

➡️宅食36計,巧用麵粉,看主婦如何玩轉麵食72變!

閉門不出宅家葛優躺的日子曾是我上班時可望不可及的遠大理想,誰曾想一不小心實現了呢?誰有曾想到宅到你心裡發毛發慌了,國家權威衛生專家鍾老先生還面帶和藹的規勸你:乖乖的繼續宅吧,宅到病毒被寂寞死時,你們再走出去看出暖花開!每每聽到他的話都感動的淚如雨下,下定決心繼續宅。宅的後果就是我家那一袋20斤的麵粉遭殃咯!

根本不用施展我的計謀,白花花胖嘟嘟的大饅頭、外修慧中的嬌媚花捲、纏綿悱惻的麵條兒、小巧可愛的餃子都在我的巧手裡誕生了,要知道做這個幾樣麵食才花了我半分的力道呀!

聊宅志食記


聊宅志食記


我的實力不言而喻,深不可測,我那裡甘心只做饅頭花捲這些不起眼得小食呢,於是我又大膽施計,改炸油條了,當一個個胖乎乎的小油條從鍋裡撈出時,一家人嘴裡吃著手裡還不忘豎拇指點贊,主廚我差點凌波微步飄了。

聊宅志食記


聊宅志食記


聊宅志食記


才小小几計就屢戰屢勝,按捺不住功力才華的我又打破常規做芝麻酥餅,真不是吹的,一次成功,酥掉渣渣呀。中式麵點已經展現不出我的真正實力,我又出一計:挑戰西餐麵包,沒有和麵機的確悲催,好在我的臂力驚人,麵糰自我手裡受盡千錘百煉之後終於拉扯出一層透亮透亮的膜,送進烤箱慾火焚身後,一個個想吹起的氣球般的麵包出爐了,鬆軟的一塌糊塗。就這樣,我家麵粉實現了它的72個大變身後見底了。

➡️深居淺出,精打細算,看主夫如何讓家人省下錢還能吃好!

宅家裡坐吃山空這是事實,但出不了門復不了工也是事實。既然現實讓我們坐吃山空,那我們就要面對現實精打細算起來,既要吃好也要做到不浪費。

聊宅志食記


聊宅志食記


精打細算之一是不花一分錢剩飯華麗變身。比如剩米飯,我家開發了好多吃法呢,蛋炒飯、醬油炒飯、蔬菜炒飯、蛋包飯等等,但我獨創的“爆漿的剩米飯”那可是我家烹飪界的一朵“奇葩”哦!剩米飯粒包裹流心火龍果,外面煎至酥脆掉渣,一口下去美的不像話呢,我真為自己的廚藝驕傲嘿嘿~

聊宅志食記


聊宅志食記


精打細算之二是一碗飯定乾坤。一家人一人一碗飯,除了這碗飯沒有其它食物,看似殘酷無情實則家人邊吃邊叫好呢!這就是我的絕唱——滷肉飯。滷肉飯那可是我廚藝的里程碑呀,我秘製的配方雖然只是小小的一碗飯,但是隻要一上桌,老公不少於2碗飯,小女也要一大碗啊,有肉有蛋有蔬菜湯汁的滷肉飯,吃的一點不剩,一家三口總共不到20塊錢,節省呀!

聊宅志食記


聊宅志食記


以上就是大徐一家宅家一日三餐的趣味小記,不一定入你法眼,但卻是大徐家的歡樂時刻。回想宅家一月有餘,未來還要宅家幾日大徐不知矣!宅家的浮光掠影、奇趣樂事、感懷感受都將成為我們未來時光裡的美好回憶,再過多年你回憶起宅家的這段日子,你或許會感慨萬千,也或許心生羨慕,因為這將有可能成為我們自己歷史上的一段宅記,它以後將很難再次重現!既然疫情依然如此,老少爺們們就定心靜氣等待戰疫勝利的時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