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生》,每一個進入婚姻的女人,都是生命的二次投胎


《一生》,愛情的美好,卻最終是一場燈蛾撲火。

《一生》,每一個進入婚姻的女人,都是生命的二次投胎

每一個健全在家庭裡成長的女孩,在沒有進入婚姻之前,生活好像四處都充滿著陽光,女孩們都渴望著過上幸福的生活,準備體驗歡樂的滋味,夢想著去接受那些種種令人陶醉的偶然相遇。天下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幸福的人生,父母對孩子的疼愛常常會粉飾塵世的不美好,女孩在婚前可以自由的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同水裡的魚,空中的燕子。可當一旦進入婚姻,就與從前的生活徹底告別了,過得好與不好,便沒有父母來主導得份了。一次選擇,即是伴隨終生的因果。

《一生》是19世紀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第一篇長篇小說,他出生在法國諾曼底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童年有過一段風光秀美的山水田園生活,農民,漁夫,船伕,獵人都是他童年的朋友。母親有文學愛好,母親青梅竹馬的朋友是大作家福樓拜,也是家裡的常客。在他們的影響下,莫泊桑走上了文學之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以後的人生路途中能走的多遠,取決於父母曾經給孩子的視野,莫泊桑母親給他造了一個文學的夢,他就成就了這個夢。

《一生》,每一個進入婚姻的女人,都是生命的二次投胎


莫泊桑的小說《一生》,描寫了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出生的女孩雅娜,從愛情的破滅,丈夫的出軌,孩子身敗名裂對她的索取,最後變成一個生活窘迫的老人的人生故事。雅娜從一個擁有花樣年華的少女,一路走來,在婚姻的一地雞毛裡,人生願望的不斷被現實粉碎,如果她選擇嫁給另一個人,生活會怎樣?而生活沒有那麼多如果,如路遙在《人生》裡寫的高加林,錯失了巧珍,人生一旦選擇,往往就沒有回頭路。

美好愛情的破滅

少女時期的雅娜滿心向往的是像神話傳說一般純潔永恆的愛情,當她遇到和自己對伴侶想象吻合的德·拉馬爾子爵(朱連)時,男的不醜,女的漂亮,愛情建立的很快。一些極簡單的事情,也能給他們無窮的快樂,雅娜便以為找到了理想的完美愛人,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新婚之夜,當雅娜發現朱連對自己的身體遠比對自已的靈魂更感興趣時,她感到一種夢想被打破的絕望,她感到幸福化為了泡影,她一生的悲劇也就此拉開了序幕。


愛情在少女們的心裡,總是充滿無限的憧憬。在那最好的年華里,遇見那個最想遇見的人。

在愛情裡降低了智商,分不清虛幻與真實。戀愛中的男女彼此很多缺點都被隱藏,那些美好,有時候也只是虛幻。男人很多時候,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對於女性對身體的渴望,有時候其實超過了愛情本身,而那些天真的姑娘們呢,卻總認為愛情高於一切。


《一生》,每一個進入婚姻的女人,都是生命的二次投胎

家庭的冷暴力

蜜月歸來,朱連“彷彿變成另外一個人,就像一個演員扮演完一個角色,現在恢復他平時的面目了。”朱連接管了雅娜家的財產,壓縮開支,對待農民極其刻薄:雅娜家貴族田主的身份儼然被朱連資本家的氣焰淹沒,由此雅娜的物質生活失去了平衡,父母也因此氣得出走。朱連逐漸霸出自私、卑鄙、粗暴的真面目。換上土財主一般的裝束,以前打動雅娜的光彩和儀表再也不見。夫妻二人關係冷淡,形同陌路,“他很少關心到她,連說話也很難得;任何愛情的影子都突然不見了,夜裡到她臥室去已經成為稀有的事情”。這種家庭的冷暴力使雅娜心如止水,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完全瀕臨崩潰。



愛情是女人的全部,但不是男人的全部。當甜蜜的新婚變成日常的生活的現實,把無窮無盡的希望,因為未知而引人入勝的揣揣不安,都關在了門外,是的,等待美好的時代結束了。今天如此,明天如此,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後永遠如此。再驚心動魄,風花雪月的愛情。最終都要走向平淡的生活,男人總是在對女人新鮮感過後就有一定的厭倦,婚姻生活,男人不再是婚前的那個樣子,是多少女人的共識,彷彿是生活讓男人變得庸俗了,女人有時候百思不得其解。反過來男人看待婚後的女人也是一樣的。經過相遇相愛的兩個人,卻最終走向陌路,當在現實的婚姻生活裡回視從前生活的時候,愛情彷彿不過是一場幻夢而已。生活並不永遠都是快快樂樂的,是所有少女進入婚姻時候的第一堂課。沒有那個人的一生都是幸福的,幸福只是一個時間段的感覺罷了。

《一生》,每一個進入婚姻的女人,都是生命的二次投胎


孩子有時候成為生活的希望

蘿莎麗是雅娜的侍女,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情同姐妹。蘿莎麗未婚生下了一個男孩,卻死活不肯說出孩子的生父是誰。一天晚上,雅娜無意中發現自己的丈夫和籮莎麗並排睡在一起,痛苦和絕望充滿她的內心,大病一場之後,她的精神徹底崩潰,理想中的忠貞婚姻就此支離破碎。在得知自己懷有身孕後,新的生命讓她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對人生充滿了新的希望,兒子的出生讓雅娜感到不可抗拒的巨大喜悅,她沉沒在狂熱的母愛所帶來的無比幸福之中。


婚姻失敗的男女,往往會把注意力轉向孩子。母愛是偉大的,一個孩子的到來,彷彿是絕望生活裡對付一切痛苦的保障,是愛的依託,生的希望。一個女人對孩子的愛,有時候是走火入魔的,一個孩子彷彿是取之不竭的幸福的源泉。孩子哪裡只是我們生命的延續。

丈夫的再出軌

朱連又與福爾維勒伯爵夫人的偷情,雅娜冷眼旁觀,不聞不問。他們在一次幽會中,朱連被憤怒的伯爵推下山崖,與情婦雙雙斃命。看到朱連的屍體時,深受刺激的雅娜當場暈倒,早產生下的女孩也不幸夭折,雅娜為妻的生活宣告終結。


走上所謂歧途的人,是很難回頭的,嚐到甜頭的愛好是很難戒掉的。男女都一樣,比如出軌。女人,男人那個不是為七情六慾心猿意馬的人,實際上,人類的祖先就已經有七情六慾的震撼,世上的男男女女們的心絃,又有幾個不為之所動,在婚姻生活裡的男女,亦不過如此,只是有的人意志堅定,有的人軟弱罷了。

時間始終不斷地前進,後來的歲月給已逝的歲月塗上了忘卻的粉脂,彷彿在模糊的回憶和痛苦上積聚起厚厚的灰塵。人是感情動物,在朝夕相處中,愛與恨也已經說不清楚。失敗的婚姻,有的人絕決,有的人麻木,後者成為大多數。

《一生》,每一個進入婚姻的女人,都是生命的二次投胎


雅娜把自己的一生完全寄託在兒子保爾身上。由於雅娜的溺愛,保爾驕縱任性,不學無術。他沉迷於賭博和投機生意,拋下自己的母親,和一個妓女私奔。不停的向母親要錢,為了償還兒子所欠的鉅額債務,雅娜四處抵押產業,失去了父親和姨母,失去了白楊樹山莊那個有她半生回憶的地方。


孩子的人格問題

我們總認為孩子是我們的全部,其實我們只是參與了孩子一段的成長,所有的寵愛都是理所當然,我們注重給他們物質,讓他們學習知識,卻總是忽略對他們人格的塑造,健全的人格,是獲取幸福的基石。對孩子的個性,我們總是試圖用家庭的溫馨去軟化,其實有的時候孩子根本無動於衷,父母都期望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有的父母,在農村住著破舊的房子,也要擠出錢來給孩子在城裡買房買車,為了孩子生活的苦一點,根本不算什麼。彷彿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即使為孩子變賣所有的家產又如何,父母越是付出的多,孩子越覺的理所當然,前幾年那個從日本回到上海的女孩,在機場當眾毆打母親,只是因為母親沒給她想要的零花錢。《一生》裡雅娜的兒子保爾,一味的索取,讓雅娜生活窘迫,雅娜卻甘心情願為他付出。是誰的錯呢?

《一生》,每一個進入婚姻的女人,都是生命的二次投胎


生活總有希望存在

雅娜後來在走投無路時遇到了那個和她一起長大,曾經因和他丈夫偷情生了一個兒子的侍女蘿莎麗,這丫頭已是一個很能幹的農婦。她的兒子——也就是朱連的兒子,保爾的哥哥,也是個勤儉耐勞的小夥子。在他們的幫助下,雅娜賣掉了祖傳的老屋,買了一套小的新居,就這樣開始了新的生活。


書在結尾寫道;“生活,您瞧,它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美好,也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那麼糟糕”。

像我們曾經學過的課文,《小馬過河》,生活的河水啊,既不像“小牛”說的那麼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麼深。

人性總有善良的一面,不是所有的人都只顧自己的利益。生活總是在山重水複間,讓我們有一個新的開始。春天不死,生命就不死。就像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裡最後說的,“人類的一切美好願望,都包含在希望和等待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人生不只是一個個希望破滅的過程,還是一個個希望重生的過程。

《一生》,每一個進入婚姻的女人,都是生命的二次投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