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天軍公佈衛星通信戰略願景

美天軍公佈衛星通信戰略願景

“2020年2月19日,美天軍太空作戰部長兼太空司令部司令雷蒙德批准了《美國天軍衛星通信願景》。該願景共包括前言、背景、願景、理想目標、體系環境及關鍵屬性、關鍵概念、關鍵因素和結論八個部分,明確了美軍未來衛星通信體系建設方向。現摘譯如下。”

一前言


文件描繪了美國天軍追求的未來衛星通信狀態願景。未來的衛星通信狀態將具有帶寬靈活性、終端與網絡敏捷性、網絡與鏈路安全性,以及與聯合指揮控制系統的互操作性等。衛星通信體系將包括空間段、終端、網絡、體系管理與控制、指揮與控制以及管理。

二背景


2015年,多軍種、多機構特別小組——“用於作戰的衛星通信”工作組確定了衛星通信體系中需改進的具體領域:

·整個衛星通信體系的作戰同步;

·整個衛星通信體系的態勢感知;

·確保作戰人員可以在任何環境中通信的全譜防禦性太空控制(DSC);

·管理和指導供國防部用戶使用的商業衛星通信資源的能力。

美天軍公佈衛星通信戰略願景

目前的衛星通信方法


三願景


美國天軍將提供適合作戰、經濟可負擔、具有彈性且安全的衛星通信體系架構,支持全球重點任務,且能適應瞬息萬變的需求、技術及威脅。


四理想目標


太空作戰部長向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提供衛星通信體系能力,目的是在全譜作戰中,在對抗、降級和軍事行動受限(CDO)環境中和戰術相關的時間軸內,為聯合作戰人員提供支持。


五體系環境及關鍵屬性


衛星通信體系必須至少具備以下關鍵屬性:

·快速、彈性、穩定的全球衛星通信接入能力;

·終端與調制解調器的敏捷性;

·網絡的敏捷性;

·網絡、鏈接和運行安全;

·與聯合指揮與控制(C2)系統的數據互操作性。

美天軍公佈衛星通信戰略願景

衛星通信體系組成


六關鍵概念


“適合作戰”的衛星通信體系是單一作戰指揮官領導的一體化體系。將所有的衛星通信(包括軍事衛星通信和商業衛星通信)需求收集、計劃、分配和運營管理過程整合到美國太空司令部的統一命令下。

動態優化不同環境的用戶接入。用戶通過統一的入口接入網絡。美國太空司令部將為用戶提供綜合的任務管理,包括彈性的、穩定的衛星通信和快速計劃、分配、監測、檢測、定位、評估和解決衛星通信問題等。

在對抗、降級和軍事行動受限(CDO)環境中提高彈性和作戰敏捷性。在所有運行條件(特別是CDO環境)下,利用國防部和商業系統、能力和產品為用戶提供連接;根據戰術相關時間表,迅速將用戶及其網絡重新分配到其他衛星通信資源中,並能動態適應不可預測的CDO環境。

快速部署衛星通信能力,向用戶提供由靈活、彈性的衛星通信體系支持的敏捷作戰能力。這需要部署多個系統、網絡和產品;綜合軍事與非軍事、美國的國家與國際能力,並利用商業和國防工業基礎對技術、產品、工具、服務和流程進行創新。

美天軍公佈衛星通信戰略願景

衛星通信體系組成細節


七關鍵因素


全球態勢感知(SA)和通用作戰圖(COP):美太空司令部司令需要整體的自動化態勢感知/通用作戰圖。

指揮控制/管理系統:提供全面的任務管理能力,為用戶快速計劃、分配、監視、檢測、定位、評估和解決衛星通信問題。

衛星通信終端:支持多頻帶和多波形操作,以實現敏捷的“跨路徑”連接,從而降低干預和干擾的影響。

管理:領導和支持所有策略、標準、接口、產品和能力的研發和交付。

採辦:為所有衛星通信需求創建一個統一的入口,有計劃、高效地獲取衛星通信體系的需求。


八結論


未來的衛星通信體系必須:

·在信號中斷和丟失的情況下仍保持有效性

·使用新工具優化使用方法,從而能夠主動管理衛星通信資源,應對不斷變化的作戰環境和敵對行動

·具備將資源快速重分配到最高優先級任務的能力

·支持跨多個系統的用戶的靈活漫遊服務

·提供並整合實時信息以支持決策者

·通過管理運行風險、保持任務平臺正常運行來提供網絡彈性

·從體系角度進行培訓、練習和操作

·依靠能夠吸收商業和軍事創新能力的敏捷採辦流程,為作戰人員提供更具靈活性、敏捷性和抗毀性的衛星通信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