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的高考志願專家說選城市第一,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與西南財經大學,你選哪所?

教育問題碰碰對


你都已經說城市第一了,那麼從城市角度比較,上海肯定是比成都優勢要大的多的,這個毫無疑問。

但一般人理解的城市第一,是指學校層次差不多的情況下,選大城市。我是西南財經大學畢業的,雖然這些年西財名聲不顯,但還沒有淪落到與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去比較吧。

先看西財,國家211,入選雙一流,原人民銀行直屬高校之首,國內四所一流財經類院校之一(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東北財經大學)。現屬於教育部直屬院校。學校有108個碩士學位培養專業(含18個碩士專業學位),57個博士學位培養專業;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

再看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學校由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和上海金融學院合併組建而成,是上海市屬院校,2003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16年合併成立。就一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所以,這個差距有點太大了吧!


鄭州小小


因為西南財經大學是211重點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是普通高校,所以,選西南財經大學。

讀重點大學的優勢:

一、學習氛圍濃厚

普通學校的氛圍是:整個學校都在玩,老師呼籲大家努力學習,學生就鬨堂大笑……什麼叫做無力感,不知道大家明不明白?怎一個“喪”字了得!

好的學校的氛圍是:所有人都在拼搏,你不學習難道不可恥嗎?班上如有學生不遵守紀律,不用老師說,全班的同學用眼光都能殺死他!

從前,有人問我,“一定要考進好的大學嗎?”,我都會說,只要努力,不管在哪裡都是一樣的,學習主要靠自己。

現在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一定會十分肯定的說,“要的,一定要努力考進重點大學,實在是太有必要了!”

這不是偏見,這也不是歧視,這是事實。重點大學的學術氛圍比普通大學好太多太多!一個好學生,放到全校皆玩的環境中,很快就會被同化;一個學習差的學生,進了重點大學,他也會漸漸的努力起來。

這世間所有的難事,都抵不過“努力”二字,高考也一樣!一個真正堅持不懈拼搏了三年的高中生,高考成績絕不會差!

沒有拼搏過的人,不會相信奇蹟;沒有拼搏過的人,永遠想象不到拼搏是一件多麼酣暢淋漓的事情。

古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你身邊都是優秀的人,他們門門考試都是A+,那麼你好意思做那唯一的一個C嗎?一對清華雙胞胎姐妹花馬冬晗和馬冬昕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馬冬晗姐妹倆都是保送至清華,曾經的高中時期,她們都是學校裡的學霸。可是進入清華後她發現,自己的優勢明顯被超越,以前年年第一的她竟然排在班級中下游。

面對來自全國優秀學子的激烈競爭,於是出現了網上盛傳的“清華學霸學習計劃表”。馬冬晗把自己的一天精細劃分到每分每秒去學習,也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激烈下,她在之後的三年中連續班級第一,從高中的學霸升級為“清華學霸”。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獲得的是正面積極的能量,而在另一個層面的專科學校裡,可能你的同學會分為三類,打遊戲、談戀愛和睡大覺,獨獨想要努力一把的你,卻很難在這種畸形的大環境裡找到方向。

普通的大學,一切都很普通,學習的標準是及格線、睡覺的睡覺、逃課的逃課、老師很少留作業……

當你第一次感受到逃課,只保證及格帶給你的快感時,你的墮落就已經開始了。

最讓人絕望的是,其實你已經很差了,但是與你周圍的圈子比起來你竟然還不是最差的一個,一群人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是清醒的。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句話,雖有些絕對,但不無道理:“渣大學意味著渣教學,渣教學意味著渣學歷,渣學歷意味著以後進入社會選擇一份渣工作,渣工作意味著渣起點,渣起點意味著渣人生”。

普通的大學,大家都懶懶散散的,有氣無力,老師在課堂上心不在焉,學生在課下打瞌睡是常有事情。

二、社會尊榮感。人家問你在哪個學校讀書,你的回答是某名校往往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印象尊敬。

三、政策優惠、資金充足。國家和地方政府給予好大學更大的優惠政策、更多的資金,這樣好大學的硬件、軟件設施都要好得多,辦學條件要好很多。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也多,承擔的國家級課題也會多,學生的各種獎學金也多。

四、生源好。優秀學子青睞好大學,好大學不愁好生源。這樣,好大學招收的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相對要好,處在這樣一個優秀的群體,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對學生本身的成長是很有利的。

五、社會關係的延續。名校生的社會影響半徑更大,得到其他校友提拔的與幫助的機會更多,因此名校往往有更強的社會圈子。

六、名人講堂多。經常有名人到好大學做報告、講演、活動,這給學生們近距離接觸名人、大師提供了機會,可以讓學生們開眼界、長知識,“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何況是聽名人、聽大師的演講呢!

七、來招聘的單位多、層次高。現在大學招生氾濫成災,全國每年大學畢業生七、八百萬,能夠找到滿意工作的有多少?用人單位挑肥揀瘦,因此到好大學招聘的單位多、好單位的層次也高,這無疑給好大學的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求職空間。

為什麼要上重點大學?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什麼?

一、就業的優勢

企業和單位招聘的秘密(不公開)

(一)、關於用人單位對學校的劃分

在企業眼裡沒有一本二本之分,很多院校的不同專業在一批和二批都有招生,你說這所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所以,企業只把高校分為重點(985、211)和非重點(非985、211)高校。

(二)、企業和單位在招聘新員工時,三看:

一看畢業院校:985、211畢業的學生還是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

二看所學專業:是否適應工作要求;

三看畢業生所在城市:這一點主要考慮面試是否方便。

(三)、企業和單位在招聘新員工時,有以下四個優於策略:

1、985優先,其次211,再次普通學校畢業的學生;

2、學習成績優異、取得過獎學金的學生優於學習成績平平的學生;

3、有學校社團經驗的學生優於沒有社團經驗的學生;

4、有相關實習經歷的學生優於沒有相關實習經歷的學生(此處的「相關」,並非與本專業相關,而是與應聘工作相關。)

下面看看這個真實事例:

三線城市的企業,招到"985""211"院校的學生,政府會給企業和學生一些補助,甚至有政策方面的傾斜。

2018年去年,在江蘇省太倉市就業的"985""211"院校學生,從簽訂正式勞動合同起,3年內,可享受由政府支付的租房補貼,標準為本科985每月800元,211每月500元;碩士985每月1110元,211每月800元;博士985每月1500元,211每月1200元。企業也會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接見、媒體的宣傳,進而有政策的傾斜。"招聘的時候只要‘985’‘211’院校學生,也會顯得我們公司‘高端、大氣、上檔次’。而且我們對員工做過調查,入職3年後,‘985’‘211’院校學生升職率很高,對公司的貢獻更大,也更穩定。"在國企從事招聘工作5年的劉先生說。

二、考研的優勢

(一)、同一層次的大學。重點院校在考研、保研都願意接收同一層次的學生。

(二)、985院校讀研比例高達48%,211院校讀研比例高達30%,其他院校平均8%。

受經濟、就業和競爭形勢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會選擇本科畢業後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但無論如何最終的目標還是走上職業的道路,就業不可避免。相信眾多考生都遇到過,院校排名和區域之間的兩難抉擇,是否讀研可以說直接決定院校與區域的選擇,在中國,985院校讀研比例高達48%,211院校讀研比例高達30%,而其他院校則平均只有8%的比例,同時985高校之間也更傾向於錄取同級別的院校畢業生,所以如果有繼續讀研的計劃,不妨優先考慮院校排名,而暫時放棄對地域的要求,本科畢業後再次報考心儀的區域和院校。

(三)、名校推免生總體比例大

一是985名校推免生總體比例接近或超過教育部規定紅線50%

如中國人民大學,2015年推免生比例為34.50%,2016年為38.35%,2017年佔比47.6%,2018年則為50%,呈逐年上漲趨勢。

西安交通大學,2015-2018推免生佔比分別為43.64%,48.08%,48.08%和52.50%。

而推免生比例最大211高校中央財經大學,2015-2018推免生佔比分別為30.54%,33.34%,38.12%和40.27%。

二是985名校推免生佔比,不同專業佔比不同,部分專業,非推免生無任何機會。

比如北京大學,工學院、體育教研部、分子醫學研究所、燕京學堂2018年推免生佔比100%,非推免生無任何指標計劃。

再有南京大學,計算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兩個專業2018年推免生佔比100%,非推免生無任何指標計劃。

(四)、重點院校在考研複試和調劑中優勢大

在參加全國統考中,進入到考研複試的環節,老師們更願意錄取來自重點院校的考生。就算是考研不是很理想,沒有進入到自己所報考的院校的複試中,只要他們分數過了國家線,依然是可以調劑到不錯的學校,因為調劑中,他們也是最受歡迎的。

毫無疑問,對著重點的考生,導師和學校都是比較認可的,在這一點上比一般的高校有巨大的優勢。

三、出國的優勢

國內的有數的重點院校生是國外著名高校留學的主力,他們更容易被接收,也更容易有選擇不同的留學學校的機會。

四、畢業考公(選調生)的優勢

目前選調生考試只招985、211重點大學的考生。

五、重點院校畢業生薪資高

從最現實的角度出發,重點院校的畢業生往往在薪酬上面佔據優勢,有時候一樣的專業,做一樣的工作內容,但是因為別人是重點院校所以薪酬就比一般的高,這也是社會普遍認為名校的學生能力強,這也是不少人在高考時拼了命複習就為了上一個好大學的動力所在。

六、重點大學越來越有人情味了,流行零調劑

這些年,大學招生口徑一直在調整,基本模式是按大類招生,適度緩解了考生入學後對專業不適應的問題。按大類招生成為主流招生方式,這是一種過渡,大學志願填報將實行專業優先的原則。

從2017年開始,零調劑和百分百滿足專業志願成為大學專業志願填報改革的一個方向性話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續實行專業零調劑,也就是說,如果報滿志願,可以百分之百地滿足考生的專業志願。從往年統計看,能夠基本滿足大多數考生的前三志願。如果不重複報滿6個專業志願,不存在調劑的問題。

北京理工大學2019年繼續實行“你的高考專業志願你做主”,即被學校提檔的全國各省份普通一批理科考生,如果填滿專業志願且不重複,體檢符合國家要求,提檔後均不退檔、不調劑,滿足其所填報的專業志願之一。

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重點大學針對考生專業志願填報,給出了零調劑的優惠政策。尤其是北京科技大學,從2016年就開始實施零調劑,步子邁得比較大,考生被錄取後,轉專業零門檻。記得2017年我在北科大時,問過零門檻轉專業的問題,說基礎學科類的專業並沒有受到冷遇。

毋庸置疑,零調劑和百分百滿足專業志願背後是新高考制度,促使大學專業志願填報發生深層次的變革,不管是浙江模式還是上海模式,專業類主導的志願填報模式是大勢所趨。可以說,零調劑的詠歎調的確有人情味。廣東省並設置一個不願調劑的專業,保證考生不會被調劑到不願去的專業。

這就是為什麼說,高考是人生中最值得的一次拼搏的原因。對於能考上重點大學的同學,你的手裡即將拿到一副威力無比的“王炸”,不管它將來能給你贏得多少人生價值,至少你已具備了叫分的勇氣和資格。


LaoHuang188


當然西南財經,這還用問嗎?(我來自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