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疫情之下,如果被公司辭退,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最近這幾天,有不少企業已經陸續開工,但是還有許多企業面臨困境,無法正常開工。這也就意味著有很多人沒有收入,有些還面臨著被公司辭退的危險。那如果不幸被公司辭退,我們應該反思什麼?面對突發情況,我們是否做好了未雨綢繆和抗風險能力。

01 自己有多少抗風險能力

我們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被公司辭退,沒有任何副業和收入,該怎麼辦?其實每一個上班族,都有這個風險,萬一被辭退,你是否問過自己,到底有多少抗風險能力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是月光族,每個月就等著那一點薪資過活。對於單身的人尚且還湊活,那如果你已經成家了呢,是否面臨以下場景:年邁的父母生了重病,無法支付高昂的醫藥費,孩子上學、房貸等生存壓力。日子總是緊巴巴,生怕出現任何狀況。

疫情之下,如果被公司辭退,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不論你處於什麼情況,應該計劃擁有自己的存款,哪怕很少,起碼在風險來臨的時候不至於讓自己很狼狽。

如果沒有,上面任何一種狀況都很有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當我們有餘糧,就有了抵抗風險的能力,不至於在危機出現的時候,自己很無助。


02 你的能力是否有不可替代性

前兩天,公司的小李被辭退了。

HR走到我跟前說道:你知道前幾天公司為什麼辭退小李嗎?

“小李,他不是工作很勤奮嗎?怎麼......”我驚訝道。

HR把我拉到一旁,悄悄的說:“老闆說,小李幹了這麼多年,工作太重複,可替代性很強”。

疫情之下,如果被公司辭退,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是啊,老闆說的沒錯,小李雖然看似工作穩定,幹活也很賣力,只不過工作過於簡單,重複性太多,所以被替代。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穩定,其實暗藏洶湧。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你做的工作對公司來說是否有不可替代性,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當你準備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就要培養一個讓你迅速提高能力的行為習慣。每天要進步一點點,堅持不懈。在每天的堅持中,你就會有意外的驚喜。

當你看到身邊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那麼即便你不想成為不可替代的人,你也要意識到危機感,如果原地踏步隨時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03 拒絕學習和改變

孔子在《論語》裡面把人分成四類,第一種人是生而知之,是聖人;第二種是學而知之,是君子;第三種是困而知之,遇到困難後才學習怎麼解決困難;第四種是困而不學,遇到難題了還是不願意學習。

疫情之下,如果被公司辭退,我們應該反思什麼?

我們多數應該算是這裡面的第三種人。而第二種人和第三種人才更能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終身持續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他們永遠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拒絕學習和改變,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

04 對人生的規劃能力

所謂人生規劃就是一個人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個人發展的志向,對自身有限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對自己的未來的發展道路做出一種預先的策劃和設計。

在這個社會上,很多人都是普通人,雖然我們可能比別人起點低,並不意味著人生沒有發力的時候,而這個發力點,取決於我們必須有對人生的規劃能力。你可以嘗試給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哪怕這個目標很小,思考目前的狀態和目標之間的差距,尋找切入點進行規劃。並且盡全力去實現它,一步步去登上更高的平臺。

奮鬥改變命運,素心聽書祝福每一個奮鬥的人!


文章 | 素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