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為什麼交了公糧,農民卻不能有退休金?專家說出老農心聲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想要獲取更多三農信息歡迎點擊關注按鈕!

隨著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現在交過公糧的那一代農民朋友,大多也都進入了該養老的年紀。但對於一直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朋友來說,養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什麼交了公糧,農民卻不能有退休金?專家說出老農心聲


既沒有城市裡工作那般有固定的養老金拿,當初的糧食還大多上繳充公,現在說到養老,要麼就是靠著自己生養多年的兒女,要麼就是靠著國家給予的微博的補助金與自家地裡還種著的糧食。不少農民朋友對此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麼自己交了公糧,卻不能有退休金呢?對於這個問題,專家這一次也說出了老農的心聲。

為什麼交了公糧,農民卻不能有退休金?專家說出老農心聲


專家表示,在之前國家經濟並沒有這般發達的時期,不少農民都做出過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不管是繳納糧食、繳納金錢、自發成為義工,修路、架電線杆等等。可以說都為國家的基礎建設,為農村的未來發展出上了一份力。

為什麼交了公糧,農民卻不能有退休金?專家說出老農心聲


而現在當年的農民朋友都老了,大多都過了60歲,進入該養老放鬆的年紀,理應獲得更多的養老金,可實際上,現在農村老人每個月能到手的養老補貼,是根本不夠支撐其一個月的基本生活的。有些人認為老農沒交社保,為什麼能拿到更多的養老金?但實際上,現在農村的開銷即使比以前高了,可要滿足一位老人一個月的日常所需,500、600足以。

為什麼交了公糧,農民卻不能有退休金?專家說出老農心聲


對這些,你有什麼想說的?又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歡迎留言與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