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為什麼有人感覺戴口罩就不自由了?


為什麼有人感覺戴口罩就不自由了?

在中國民眾上下一心,付出巨大努力後,新冠肺炎疫情終於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卻在全球範圍持續蔓延。

從2020年開年一聲令下武漢封城,舉國14億人民整整齊齊居家隔離,線上辦公網上上課,到現在捷報頻傳,社會逐步復工人民生活開始走向正軌。幾個月過山車般的經歷,相信每一位同胞都留下深刻記憶,也留下諸多反思。如今看到海外疫情蔓延,確診人數不斷攀升,國人不禁憂心忡忡,紛紛建議,快點戴口罩,做好防護,開卷考試中國已經做了答案給大家抄!

海外目前情形不容樂觀。意大利作為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被視為“歐洲的武漢”。但是意大利居民不僅拒絕戴口罩,還集會抗議,手拉橫幅要求“歸還自由”。在其他國家戴口罩會遭受異樣眼光,群眾集會照常進行,萬人馬拉松比賽也將如期舉辦,在西方民眾眼中,戴口罩和要自由,貌似只能二選一。為什麼有人感覺戴口罩就不自由了呢?

自由感的維護

全世界人類同宗同源,各方面差別並不大,心理上對自由的渴望,也是別無二致。西方國家民眾不戴口罩,一部分原因是國家倡導,口罩只有不健康的人才可以戴;一部分原因是執政者出於政治,經濟層面考慮;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民眾為了維護他們的自由感。所以才會在一些國家出現以下情形:政府號召取消聚眾集會,但是民眾並不認同,反而集體遊行以示抗議。這樣的舉動在一呼百應的中國人眼中,抗議的民眾顯得過於自由放飛。

人們維護自身的自由感是非常正常的。根據心理學上的對抗理論,當我們的自由感受到威脅時,我們會努力去恢復它。當說服宣傳過於明顯或者帶有強迫性,有可能被認為侵犯了一個人自由選擇的自由,會激起人們對信息的抵制。舉個例子,如果走進一家商店,售貨員過於積極的推銷,讓我一定購買某件商品,我會感到不舒服,因為我的自由感或者自主感受到了挑戰,我很有可能會離開這家商店以堅持我的獨立性。

為什麼有人感覺戴口罩就不自由了?

對抗在很多方面發揮作用。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實驗:你走在大街上,有人很禮貌的請你在一份請願書上簽名。你對這個問題了解不多。就在此人對你做出解釋的時候,有另外一個人走過來給你施加壓力,讓你不要簽名。根據對抗理論我們可以預測,為了抵制這種壓力堅持你的選擇自由,你更有可能簽名。這一方案經過心理學實驗測試,結果證實了預測的準確性。在大多數情況下,阻止被試者在請願書上簽名的企圖越強烈,被試者越有可能簽名。當然,有時候人們在感受到外部壓力時會選擇順從。但是當這些變得如此明顯以至於影響到人們的自由感時,人們不僅抵制它們,而且還往往按照相反的方向去行動。

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在面對與自己的重要信念截然相反的信息時,如果人們感受到自身的自由和自主受到影響,無論何時,只要有可能,人們總會立即想到相反的論據。所以在其他國家發生集會抗議,要求歸還自由不難理解。

為什麼有人感覺戴口罩就不自由了?

中國的自由

那麼中國為什麼沒有出現這種現象呢?中國人真的沒有自由的理念嗎?當然不是。在中國歷史上,為了獲得自由揭竿而起的現象比比皆是。秦王嬴政作為中國第一位皇帝,統一六國,不僅僅因為商鞅變法,但是中國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一系列變法,使得秦國一躍成為當時強國,奠定了後來嬴政統一六國的基礎。當時秦國的嚴刑峻法有多嚴厲呢?光死刑方式就有多種,亂丟垃圾會被剁手。如此強盛嚴厲的秦國,在第二世就被農民起義給滅了。起因是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過了規定的期限,按照法津規定是都該殺頭的。於是他們發動政變,各地紛紛響應。

為什麼有人感覺戴口罩就不自由了?

陳勝吳廣起義

到了中國近代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更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中華民族的自由而戰。正是中華民族對自由的嚮往,才避免了國家淪為殖民地的命運,贏得了自主發展的機會。“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經歷了屈辱的近代戰爭洗禮,中國人對自由的理解更為深刻,也更加珍視。為什麼中國民眾對於戴口罩,自我隔離積極響應,沒有激起限制自由的反抗呢?除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懂得在自我約束與自由之間達到很好的平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不容忽視——預防接種效應。

預防接種效應

類似疫苗的作用原理。我們已經知道,在人體內注入少量經過處理的病毒可以幫助人體對這種病毒產生抗體,對病毒的大規模進攻產生免疫。現在外國的策略,也是主要寄希望於疫苗早日研發成功。人們的心理也是一樣。信息的兩方面(加以反駁)呈現方式比單方面呈現方式,在促進大多數接受者信服方面更具效力。具體來說,讓人們先接觸某一簡短的宣傳,而且接著他們能夠對其進行反駁,人們就會對後期大規模出現的同樣觀點產生“免疫”。因為他們已經進行了防止自身看法改變的接種,而且具有了相對的免疫力。

為什麼有人感覺戴口罩就不自由了?

十七年前的SARS病毒事件,至今人們記憶猶新。當時的防治措施,包括了戴口罩,自我隔離等,這都是突發性流行病和傳染病的有效手段。經歷過非典疫情,此次面對新冠病毒,中國人民的高度配合也就不意外了。所以此次事件國家和人民起初有些慌亂,但是很快抗疫救援工作就井然有序展開,並且很快有效遏制住了疫情發展,給世界爭取了寶貴時間和抗疫經驗。現在,戴口罩的相對自由,換來了中國民眾健康、經濟逐步恢復的絕對自由。不斷有國外機構和中國連線,請教抗疫經驗和請求物質支援。

全球抗疫,命運共同體

西方對自身醫療體系十分自信,也給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現在大家除了揪心於國外民眾不戴口罩自由放飛,也有一部分人開始動搖,是否我國封城停工防治過度,國外的防治措施代價更小更科學。西方的自愈理念不能說沒有道理,我國抗生素的濫用,也引發了過度醫療的問題。但是國情不同,國外的舉措有借鑑意義,卻不能完全照搬。經過近代史的屈辱經歷,落後就要捱打的理念深刻國人心中,以至於近代我們竭力學習西方,全盤西化,國外的月亮似乎更圓。我們可以學習西方,學習科學,同時也要警惕,不能淪為科學教的信徒。


為什麼有人感覺戴口罩就不自由了?

中國古代神醫扁鵲關於治未病的故事可以解釋目前中西方防疫措施之爭。扁鵲曾經評價,他們兄弟三人的醫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自己最差。因為大哥治病,從人的神態上就能預先看到疾病將要發生,在疾病還沒形成之前就把它祛除了。但是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祛除疾病,所以他的名聲無法外傳,只有家人知道。二哥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時,疾病剛顯露苗頭就被他治好,人們認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也不大。扁鵲治病,都是在病情嚴重之時,人們看到他在經脈上扎針放血,給病人灌湯服藥,做大手術等,以為他的醫術高明,名聲響遍全國。因此,做力挽狂瀾救死扶傷的英雄固然好,但是從勤洗手、戴口罩這些小事做起防微杜漸,才能爭取到最大的自由。

為什麼有人感覺戴口罩就不自由了?

中國人講究家國天下,向來愛好和平友好,所以對於國外民眾不戴口罩,自由放飛的態度不免著急。從公佈的國內新增確診數據也可以看出,最近我國境外輸入病例壓力明顯。可見,世界早已形成命運共同體,抗擊疫情,隔岸觀火的結果就是全球蔓延,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戴口罩還是要自由,本不該成為一個二選一的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