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薛兆豐在《經濟學通識》中提出“解決交通擁擠的方法是提高道路收費”,這合理嗎?

千帆2019


茅臺如果10元一瓶,是否銷量更好?造稀缺性養活了大批的產業,諸如ZARA,諸如小米,諸如很多很多玩稀缺性的奢侈品。利用了人的心理偏差。如果將一個卡地亞的鑽戒賣5萬,他的銷量是多少?如果將一個卡地亞的鑽戒提價到10萬然後打對摺,他的銷量又是多少?(行為偏差,錨定效應。)

經濟學家說經濟學,當然更加習慣用理性人假設,然後去考慮供給情況,比如甲地到乙地是否只有一條路?長度是否相同?消費者是否有選擇的權利?然後再去否定一些行為偏差,諸如“走這條路轉運”之類的營銷噱頭。理性人當然理性決策,他們會去考慮利益相關的問題,最終的決策當然根據價格來定。但是我們知道,現實是價格並不一定會和價值正相關,價格是引導決策的重要因素,但並不是唯一因素。有時候價格會長期性的凌駕於價值之上,而通過其他曲折的方式,讓人們更多的接受並不存在的價值。

比如有人賣了你一塊玉,當他開口說這塊玉2萬,然後各種美好的說辭,透啊,翠啊,還給你看證書,你似乎聽說過誰說過玉料快絕跡了,緬甸不進口了,新聞也這麼說,你自然對他刮目相看,快要掏錢包了!等等,也許這個人就是2塊錢街邊買來的。這也是一種偏差,叫做先入為主,也許你可以叫他代表性偏差和錨定心理的聯合作用。

人類如此多的偏差,使得經濟學早已進入行為經濟學的時代。“解決交通擁擠的方法是提高道路收費”對於經濟學的學生一定是對的,但是更加深入的思考會很少。決策影響因素非常的多。打個比方,當年有個幼兒園為了懲罰接孩子遲到的家長,規定接孩子遲到罰款3元,這麼一來結果遲到的家長更多。因為大家覺得孩子多待一會反而更加划算。你看,價格並不是和需求一上一下的關係,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曲線,或者正偏態分佈。

所以,如果你覺得對理性人假設不夠滿意,這說明你已經進入了經濟學學習的另一個形態,你開始研究群體偏差,那麼對實際社會現象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解決交通擁擠的方法是提高道路收費”沒有錯,但是請在理想情況下思考問題。


凱恩斯


首先,大家都明白屁股決定腦袋的邏輯!

那麼,薛兆豐是一個經濟學家,當然要用經濟學的邏輯來解決問題!

在他眼裡,這就是一個供求關係的問題,他從需求側關係來解決,而不從供給側關注來解決!因為需求側調節簡單粗暴,直接明瞭!一個紅頭文件就可以解決了!

但是我們細想,如果提高了高速收費,那結果是什麼呢?

一是物流成本上升,這會影響到經濟活動,國家GDP,這個槓桿效應大家不能小看,會給本已處於低迷的經濟雪上加霜!

二是既然高速路收費高了,現在有車的就更側重不走高速,就走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超載,超速,加之車流量上升,帶來很多安全隱患,這會給社會無形壓力!

三是不利於刺激汽車消費。汽車產業是龐大的產業,消費下降,是整個產業的噩夢!

那麼,要解決高速公路擁堵的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我覺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比如土木工程師會說,多修路,修寬,少彎道提高出行效率。

互聯網公司說,來ETC支付,支付寶、微信支付,減少高速路口的擁堵!

特斯拉等高科技公司,說搞自動駕駛,提高通勤效率!

等等,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愛財精靈


回答之前先要了解一下經濟學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個條件發生變化,結果會隨之發生變化。

所以,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收費,需求減少,即在高速上行駛的車輛減少,堵車的概率會減少,擁堵程度自然減少。

當然,你可能會說,難道不能減少收費站嗎,收費站難道不是產生擁堵最主要的原因嗎,我也是這麼想的。

不要忘了一個前提,薛兆豐是一個經濟學家,當然要用經濟學的邏輯來解決問題。

你要問一個交通工程的專家,他會建議你把收費站拆了;你要問一個電子工程師,他會建議你增加電子收費通道,增加電子收費效率;你要問一個汽車工程師,他可能會建議你開一輛有翅膀的車....

希望能理解。


銀行觀察啊


好的經濟學不對人作任何假設,尤其是假設人是理性的。好的經濟學只研究人如何存活下去。

薛兆豐認為治理擁堵得提高道路通行費。這個提法對不對,我覺得大家可以慢慢思考,慢慢研究。但是我可以給你梳理一下他這個提法的原因。

當道路通行費提高以後,供需失衡,有一部分對開車沒有那麼大需求的人就會選擇走路、乘用公共交通或是騎自行車等等。這樣預留出來的道路資源就會留給那些對開車需求更高的人!

他的基本原理就是這樣。但是本問題的核心在於下面的諸多討論。我看了一下,有人說這不利於汽車行業發展;人們選擇走國道,省道會帶來物流成本上升;還有經濟學不能解決人的行為偏差等等。

作為題主你應該看到,這些討論都是有意義的,但是我們也要明白,所謂實驗(這也是一個思維實驗),即是在嚴格控制相關變量的前提下進行的。真實的世界是所有的參數都一起變化,而實驗則是控制其他,然後把變量一個一個地放開進行測試。

另外,大家談到的這些東西,並不是經濟學的反例,恰恰是說明了光是提一個價格不是解決辦法的最優途徑。經濟學尋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如果有上述那些問題出現恰恰證明了它這個安排不夠恰當,而不是經濟學本身的失敗!

也許你會覺得我是強詞奪理,但我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亞當斯密和凱恩斯等人提出了許多卓越的經濟學原理之後,經濟學並沒有就此停止,後世仍然有許多同等的甚至是超越他們的經濟學洞見!也就是說,經濟學也是處於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過程之中。

經濟學是一種調整社會關係的安排,它的基石是有限的資源和有限的生命。經濟學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如何運用經濟學的原理去協調和安排各種關係卻是在不斷髮展和完善的。所以,薛兆豐他要告訴你的是一種經濟學的思維,而不是具體的這個事實。他只是用這個簡單的事情告訴你經濟學是怎樣去看待問題的,而不是讓你去糾結這個例子正不正確!至於怎樣才是正確的,等你熟諳了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以後,你自己慢慢去研究如何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如何才最符合經濟效用的原則。

好的經濟學家並不是只盯著錢。這也是薛兆豐說的。


酸辣財經


路是用來走的,不是用來收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