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普通散戶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有多大?

軒瑞Love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什麼是財務自由,就是在生活上能使自己的家庭,過上富裕體面的生活。不用上班辛苦勞作,也不用看老闆的臉色,甚至於經濟形勢好壞都跟你沒啥關係,下半輩子吃喝不愁,能盡情的享受舒適人生。如此算來,要實現財務自由起碼要幾千萬吧。

現在問題是散戶能否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呢?坊間流傳的散戶暴富故事有很多,某某散戶通過幾年炒股實現在財務自由,但實際上這樣的股神級人物,多為炮製出來的。而我們認為,散戶要想在股市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都不太可能,更別提實現財務自由。而想通過股市來實現財務自由的通常是剛入市的新股民。

可能有人會問,像徐翔這類的股神在股市中也有很多呀,徐翔旗下的基金公司不是拿出了極為驚人的炒股業績麼。對此,我們認為,徐翔手裡拿著大資金、掌握內幕消息、技術上又有優勢,他根本不能算是散戶。而我們所說的散戶是手中資金量不大,但要實現財務自由,能夠通過炒股改變命運的人,這樣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那麼,散戶為什麼不能通過炒股來實現財務自由呢?首先,在二級市場上的股票,不管是藍籌股也好,白馬股也罷,都不具備價值投資,而是估值都偏高,都遠遠透支出未來成長性。你買這些股票後,早晚都要估值迴歸,最終散戶要為這樣的高估值買單。更何況,上市公司又很少有現金分紅的,即使現金分紅,股息率也很低。所以,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玩不傳。散戶要想賺錢只能在二級市場上投機。

再者,現在的散戶主要靠在二級市場上博弈來賺錢,那也只能做短線,只能是追漲殺跌。很多新股民會說,我就喜歡做短線,這樣更容易使自己實現財務自由。但事實上,你在股市中操作頻率越高,越有可能犯下致命錯誤,你虧錢的概率就越大。如果一位散戶天天在股中追漲殺跌,頻繁換股。就算前面贏了十次,只要做錯一次,所有浮盈都抹去,他最終的勝算幾乎為零。

再次,就算散戶想長期價值投資,勝算也不大。因為在熊市的底部非常殘酷,市場利空聲四起,天天有大量股票跌停。而這個時候恰恰是戰略建倉之時,但是散戶們往往都嚇傻了,遇到反彈就割肉出逃。而到了牛市,很多散戶也賺了不少錢,要麼出局太早,沒賺多少。要麼,就是在牛市的高位過於樂觀,還要再加大倉位。結果在牛市賺到的浮盈,又在接下去的熊市中被抹去。

最後,A股市場牛短熊長。剛進來的新散戶往往沒啥經驗,極容易在股市中虧錢,但是你一旦成了老股民了,知道炒股不易,知道要控制投資風險了,就開始縮手縮腳,也難以賺到大錢了。因為股市的二級市場上博弈漲跌是非理性的,你用理性的心態對待非理性的投機,雖然套牢風險明顯少了,但是賺大錢的機會也沒了。一些老股民就是過於保守和理性,才會滿倉踏空此輪反彈行情。

事實上,在二級市場上博弈,除非你有內幕消息或大資金控盤,否則實現財務自由幾乎為零,而且能夠達到控盤資金量的人,也不能稱之為散戶。此外,那些突擊入股的投資者,在新股上市之前搞PE,一旦新股上市,解禁期過後,他們就高價減持,在一級半市場的大小非本來多數已是財務自由者,再來一夜暴富,只是錦上添花。而散戶們要想在二級市場上獲得財務自由,這種勝算實在太渺茫。就算是巴菲特的長期價值投資,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資金量的。


不執著財經


散戶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還是很大的。幾個前提:

首先,要明確股市對自己的作用,就是定位問題,劍走偏鋒、一夜暴富這種想法對散戶來說都最好不要有,可能抓住了幾隻牛股賺了幾十倍,但是記住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只要有一次被套住虧損90%,那麼一切又歸零,甚至負債累累,所以炒股擺正了心態,再來炒,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承認自己能力有限,把預期收益降低,對散戶來說年化收益10%—15%應該來說還是比較合理的,也就是說如果想通過炒股賺大錢,需要利用複利效果,大致5到10年能實現翻倍效果

再則,投資對象要選對,這個也是很重要,個股分化嚴重,部分個股10年還在原地踏步,而優質藍籌股3—4年收入利潤就能實現翻倍,投資對象選錯了,開始就是個錯後面就更不要談了,不知道個股怎麼選可以參考漂亮50,或者滬深300裡面,自己再根據PE、PB、ROE、毛利率、收入利潤年增長等參考精選出優質個股。

另外,需要選對時機,就是說在大盤便宜的時候買入,由於大盤是眾多博弈者共同參與,不受個人影響,所以可以簡單參考大盤點PE、PB在歷史中水平,一般20%以下算低估,可以果斷介入

最後,很重要的一個步驟—捂股,優質的股票不會一蹴而就,平均要悟股24個月以上甚至更長,悟不住股前面的一切都是枉然,一般可以給自己定個年化後的收益進行收割,例如定投3年收益定為總資金60%(年化收益大概為15%)或低點,平時少看少動

如此基本能實現7年翻倍,30歲如果算入門了股市摸到門道,一生大概有6次機會(當然如果入門更早那就可以多增加1-2次),如果資金量不大(建議不要專業炒股,利用主業不斷增加原始資金),這樣大部分能應該可以在40多歲實現財務小富餘,越往後就基本能實現財富自由。

當然股市財富積累一定後,如果能再結合樓市週期,速度更快



大波段者


先回答你問題,答案是幾乎不可能,還是死心吧。如果那麼容易實現財務自由,誰都去炒股了。

股票市場制度不規範,上市主體發行股票動機不純,證監會監管不嚴,證券公司和一些機構相互勾結,暗箱操作氾濫(趙薇夫婦的例子),種種原因導致中國的股票市場在現階段是不健康的,這是中國股市的特色。現在習李政府嚴懲腐敗,易會滿掌管證監會,股票市場將會越來越規範,對股民是一個好消息,不過路阻且長,任重道遠。

有本書就叫《財務自由之路》,是由一個德國人寫的,很有權威性的一本關於理財的書籍。書中寫道要想實現財務自由,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驟。

大概步驟如下:

1,抓緊存款,按時存款,定期存款

每個月拿出收入的一部分存起來,雷打不動,不到迫不得已不要輕易動用。7年堅持每月存款,7年後是一筆不菲的儲蓄。

2,節省開支,避開消費債陷阱

書中建議剪掉你的信用卡,避免過度消費,提前消費,杜絕不必要的消費。

3,提高專業度和自身能力,從而達到讓老闆給自己加薪的目的,增加你的資金儲蓄。

4,在工作之餘,發揮自己的特長增加一份額外的收入。

書中提到了顧問式銷售,發揮自己特長給他人做顧問,這是增加收入的很實用的一個方法。

5,理財,股票+基金+其他投資(包括創業)

為什麼我上面回答說炒股很難讓人實現財務自由,因為炒股在《財富自由之路》只是實現財務自由的一小步而已,是所有理財方式裡一個很小的環節。

要想真正實現財務自由,需要錯落有致,組合投資才是科學的理財方式。

6,書中講如果前5點你做好了,那麼在7年後你就有了一筆數量不菲的存款,這個時候要分出一部分投資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理財產品——私募股權投資,也即PE。

私募股權投資的定義是,在一個企業沒有上市前投資他的原始股股權,等企業上市後,獲得本金的10倍20倍甚至更多倍的收益。

北京有個做北斗導航的公司叫合眾思壯,體育明星姚明在合眾沒有上市之前投資了37.8萬人民幣的股權。合眾上市後37.8萬的股權暴漲至6000萬,投資收益100多倍。這就是股權投資的神秘。

明星黃曉明,在華誼兄弟上市前以480萬購買華誼的股票,華誼上市後暴漲5個億。

百度上市,一夜間造就了8個億萬富翁,50個千萬富翁,200多個百萬富翁。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以下是重點:

《財富自由之路》書中說的步驟總結其實主要分3大塊:擴大資金池+常規理財+投資股權

一,上面1,2,3,4點都是講擴大資金池的。通過每月定期存款,加薪,杜絕消費債,尋求額外收入各種方式增加你的資金池。

二,第5點的股票,基金,期權,外匯,債券,是常規理財,書中講錢不能都存銀行,存銀行跑不贏通貨膨脹,取而代之的是常規理財。常規理財可以讓你的財富保值增值,如果理財投資得當,是可以做到財富每年增長10%-20%的

三,第6點講適當並大膽的配置高風險高回報的股權投資。輸只輸一小部分,贏就贏N倍

財富配置按風險大小和收益高低有四種配置方式。

低風險低迴報,銀行儲蓄屬於低風險低迴報

低風險高回報,現實中輪不到老百姓

風險回報相當,常規理財,包含股票,基金等

高風險高回報,股權投資

從以上四種配置方式可以看到,儲蓄和常規理財是不足以實現財務自由的。在把書中前5點做好了,有一定資金積累的前提下,拿出個人資產的30%做高風險高收益的股權投資是快速實現財務自由的必由之路和科學方法。



收入四象限分別是,僱員,自由職業者,企業主,投資人。這四個象限也充分說明了,要想實現財務自由,需要靠投資,用錢買他人的時間,用錢生錢。打工解決溫飽,創業可以致富,投資可以最大化實現財務自由和人生價值。


andy421422


實現財務自由投資必不可少:

所謂財務自由就是當你在不用工作或者不用出賣勞動力得到報酬的情況下,你的收入能夠滿足自己正常生活的支出,即非工作性質的收入—生活支出≥0。所以想實現財務自由投資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因為在沒有工作收入的前提下,投資收入是你唯一的收入來源或者現金流來源,根據近期的一個社會調查,普遍的結論就是相對富有或者相對財務自由的人,其現金流來源70%以上來自投資,30%來自工資收入。是否達到財務自由的標準和資產總量沒有關係,有些人可能只需要百萬就可財務自由,有些人需要千萬甚至億才能財務自由,這完全取決於你所需要支出的資金總量。

炒股只是投資很小的一部分:

我們經常提到的投資其實是一個很大範圍的概念,比如炒股、基金、期貨、房地產等都屬於投資,即金融投資;上學、參加培訓、出國深造等也屬於投資,即人生投資;開辦公司、購買期權、成為大股東等也是投資,即事業投資。所以如果想要擺脫拿固定工資生活的困境,想要最快速度的實現財務自由,然後去實現人生的夢想,那麼在進行投資前請先審視一下自己,明白自己要進入那個領域投資或者在那個領域投資將會更加得心應手。

提高炒股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項投資是絕對安全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擁抱風險,並儘可能的控制它。當你走進股市的時候有兩種情緒是非常可怕的,請先把它們找出來然後關進小黑屋,這兩種情緒一個名叫恐懼,一個名叫貪婪。股票投資和所有投資一樣遵循一個最基本的原理,即低買高賣,賺取市場波動的差異,這就很考驗個人對股票交易的規則,股票的盈利能力、股票的風險預估以及市場環境對股票漲跌的影響的掌握和判斷能力以及個人情緒管理能力。一個人合格的股票交易高手一定是一位優秀的、勤奮的三好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股票知識,肯花時間充實自己的大腦,這都來自個人的內驅動力(即想得到好成績或者想要賺錢的慾望),同時他也是一位專業的經濟學家,對市場經濟的變化或者興衰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而且他也是一位資深的心理學大師,能夠冷靜分析,掌控大腦,當大多數人恐懼時他貪婪,當大多數人貪婪是他恐懼。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的人不是沒有,而且有不少,所以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是一條可行的路線,只要你具備以下3點將會提高成功的概率:1.堅實的財務知識,能夠清楚的計算出投資收入和投資風險的變化規則;2、敏銳的感知力,市場經濟的每一個大的變動,能夠準確抓住變動的本質,並預判將會產生的影響,3.克服恐懼和貪婪的心理,三思而後行,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切不可急功近利,貿然出手。


資產配置,降低風險: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一句俗語,但也是一句真理。市場是有周期變換和風格輪動的,所以默守一種投資領域是有很大的風險的,只有跟著市場的變化從而調整和佈局自己的投資方案才是一個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做的事情。


財可多得


本金多少?多少算財務自由?1000萬?一個億?

這個市場長期來看,有10%的人盈利就不錯了,一億開戶的人,1000萬在盈利,聽起來基數挺大的。

但是長遠了看,如果你本金1萬塊,想做到一個億,也就是10000倍,這個幾率又能有多少?我們看見的都是神話,某個人一輪牛市財務自由,之後呢?

還記得15年,有個人傾其所有買了同花順,翻了很多倍,最後2000萬賣出後銷戶,發誓此生再不入股市。這種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徹底套死在市場裡。

我們都知道傑西從5美元做到一個億,可是美國有槓桿,他是幸運兒。A股和期貨市場裡也常年流傳著一年幾十倍,上百倍,甚至八年一萬倍的神話。這種人,一億人中,就算每年出現兩個,也不到100人。

如果是200萬到1000萬,一輪牛市就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如果是1萬到一個億,那還是先實現每天賺點買蔥的錢吧。別做這種不切實際的夢,先說你有沒有能力在市場裡賺錢,再說你有沒有能力去成為那金字塔尖的100人!


瞌睡蟲的窩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一定要分清什麼是財務自由和財富自由,如果只是簡單的實現財務自由,那還是很容易實現的。難的是如何實現財富自由。



什麼是財務自由?每月收入多少才能達到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簡單點來說就是:能夠保證自己基本的生活質量。在不考慮房貸和車貸,不在外租房的情況下,在一個三四線城市,月收入有2000元即可以實現財務自由。




需要用多少錢炒股才能每月收入2000元?

每月收入2000元,一年收入24000元。按照炒股一年10%收益來算,只需要24萬元。如果你能夠將年收益達到15%,只需要16萬元就即實現財務自由。

除了股票,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投資實現財務自由?

基金,貴金屬,外匯,期貨,都可以投資,重要的是能給自己帶來持久而穩定的收益。



筆者不太建議炒股來實現財務自由,一來:股市裡的不確定因素太大;二來:若是像2018年一樣碰到個長熊,那年收益肯定達不到預期。

假設我們可以去問世界上任何一位著名的投資大師:投資什麼最容易實現財務自由?



我想得到的答案肯定會出乎一致:基金。

基金風險選小於股市,而且收益並不會比炒股低多少。若碰到一個厲害的基金經理,別說年化15%,就是年化50%都是有可能實現。



從風險和收益率比來看,購買基金更容易實現財務自由。


財經攻城獅


炒股是一個大眾都可以去做的事情,但壁壘卻非常的高,所以炒股非常難,難到進入這個行業的人長期來看是80%人的虧損。

炒股為什麼很難?因為這個行業的專業性非常高,影響市場和股價的因素非常多,而大多數投資者幾乎都是進入證券市場之後才開始在交易中不斷學習專業知識,而專業知識並非一兩年能夠學會,勢必會用巨大的虧損成本來獲得經驗的增長。

二八法則在證券市場體現的淋漓盡致,這種比例甚至呈現為一九狀態,既然是一九的比例,即說明成功的概率不高,更說明仍有10%人可能通過證券市場獲得成功甚至財務自由。

那麼如何做到這10%的人呢?看看巴菲特吧,我們認為巴菲特能夠從無數投資者中脫穎而出並持續獲得穩健的收益,本質在於巴菲特的學習能力超越了同時代的競爭者。

那麼現在再來回答這個問題,普通散戶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取決於你的學習力有多大!



喜歡嗎?記得關注點贊,留下腳印,常聊!


天檀


股市有一句名言七虧二平一盈利,盈利只有10%,其中能夠賺大錢又有多少呢?沒有準確統計數據,但應該是很少很少的。

A股是有一些成功人士,在股市獲得巨大財富,但那時在過去,在一個混亂的年代,可以通過市場操縱獲得超額收益,現在已經很難了。

股市超級遊資大佬我們耳熟能詳的有寧波敢死隊尤其是總舵主在股市投資收益方面是成功的,可惜成為階下囚,深陷囹圄失去自由,另外還有一些主要在江浙上海廣東深圳一帶。知名的私募大佬反正都可以查閱到,數一數也沒有幾多個,可見要成為財富自由一族並非異事。

主要是股市定位問題偏重於融資,股市融資功能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是投資功能較為匱乏,市場經常是牛短熊長,牛市來的快去得也快,跑不及時就會虧損套牢遲遲無法解套出局。

另外上市公司財務數據也經常出現問題,不是造假上市,就是虛增業績,讓投資者防不勝防,另外業績增長差強人意也缺少內生性股價上漲動力,只能做價差投機不是你虧就是我虧,高溢價併購帶來的商譽減值也是股價下跌的黑天鵝,股東利用各種手段逢高減持高位套現走人,買單者就是二級市場,多少個股股東減持套現幾億元、十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留下一地雞毛,股東拿走的錢就是投資者虧損的錢。

A股不是沒有成功者,只是成功概率很小,尤其是散戶成功概率更小,要成為財富自由一族,需要做好虧損的心理準備,


杜坤維


財務自由最通常的說法是你被動的收入超過正常支出時,這時就可以說你的財富自由了。簡單來說,如果你一個月要消費5000元,而你無需勞心主動付出獲得的被動收入超過5000元時,那你就達到了人們羨慕的財富自由。

普通散戶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有多大?很小很小,我們來分析一下:

1.財務自由需要有被動收入

所謂被動收入指的是通過股息、出租、基金分紅等獲得的收入,而且這部分收入大於你的日常開支。換言之,只要不發生意外情況,你完全可以不幹活就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用為生活擔憂。這一點普通散戶能做到嗎?我們算筆賬,靠股息、基金分紅能生活,按A股銀行股的股息來計算,在A股中算是最穩定的高股息行業了,差不多4%多點吧,100萬的話,一年分紅才4萬多塊錢,不怎麼夠花啊,普通家庭也需要200百萬的本金,股息才夠開銷。但是試問,普通的散戶能多少投入股市這麼多錢。

2.世界上能實現財富自由的人比例很少

財富自由需要被動收入,但擁有被動收入的人很少,被動收入包括以下幾類,出租的租金、股息或基金分紅、銀行存款利息、借錢給別人的利息和每月收入計劃、圖書等的版稅、技術專利費等收入、自媒體的廣告收入、退休養老金等。每一樣被動收入都需要前期的紮實的基礎才行,租金需要有出租的東西才行、股息,存款需要有數據巨大的本金、版權,技術專利,自媒體需要本身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才行,總之,想實現財富自由不努力是沒用的,除非你有一個好的家庭。因此,世界上能實現財富自由的人很少。

3.想通過炒股實現財富自由很難

實現財富自由需要足夠大的本金,對散戶來說能保本就不錯了,更不說去盈利了,股市不是慈善機構,誰來了都能賺的本滿缽滿。沒有幾年的歷練,沒有紮實的利潤基礎加上知行合一的執行力,散戶在股市中就是韭菜的命運,那裡談的上實現財富自由。

我是禪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的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普通散戶通過炒股實現財務自由的概率幾乎為零。

財務自由這種提法其實害了很多炒股的散戶。很多散戶進入股市的目標很明確:要掙很多錢,實現財務自由。目標又不明確:到底是掙10萬,100萬,1000萬,一個億?

炒股進入的門檻很低,開戶沒有障礙,資金也沒有要求,可以1萬,100萬,1000萬都行。

說說2015年牛市為什麼很多人虧損的原因吧。多數人把虧損的原因歸結於下半年股市的大跌。是呀,如果2015年股市衝到10000點是不是多數人就能盈利出局了?不可能的,如果股市衝擊到10000點,所有的人預期可能會是20000點,到了20000萬,就預期50000點,人心不足蛇吞象。

因為多數人進入股市就是想實現財務自由的。大家都在想我要掙多少多少錢,卻從不想我可能虧損多少錢?我的目標是100萬,但行情就是衝擊不到100萬又該如何退出呢?

財務自由這些憧憬太美好,以至於人們忘記風險。

看看股市的現實吧?只有20%的人是盈利的。但不管你的水平實際上又多麼菜,你都覺得自己應該屬於那百分之20%的少數,或者即將成為百分之20的少數。我想說跟你一樣菜的所有的百分之80虧損的人都是這樣想的。

在頭條寫文章,有很多人私信我,問我關於交易的問題。我從來都是盡我所能去回答,也會給出我的建議。我告訴所有人,有時間一定去覆盤,幾十個人裡,只有一個人真的去這麼做了。其他人問了問題,我也給了建議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連嘗試都不願意嘗試。卻希望在交易中盈利。絕大多數人希望的是別人能夠把飯端到他面前,跟他說:來吃吧。

不客氣的說:又懶,又饞。不虧錢沒天理。

昨天晚上有位頭條的朋友諮詢我關於程序化交易的問題。他的理想化的思路不可能實現。今天早上我給他建議,從使用程序化的策略入手去解決。

我給他寫了三段話有100個字,他用一個👌回答了我。也沒有再問問題,我就知道他沒有把我的話聽進去,還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

總結:通過炒股獲得財務自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 外匯期貨全職交易員,資管團隊創始人。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