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內向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

這世界是如此喧譁,讓沉默的人有點傻。——李宗盛

內向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

內向與外向

(一)

我們當前所處的環境似乎一直在強調外向性格的好處,不斷強調要積極主動。就像很多所謂成功學書籍裡說的那樣,人際交往能力十分重要,有人脈才是硬道理等等。

這個社會似乎更加偏愛有行動的人。好像只有你樂於與外界溝通交流,擅於與各種人打交道,敢於在公眾場合大膽的展示自己,才更有可能先人一步抓住機會,走向成功。

外向的人似乎很符合以上條件。他們往往熱情又積極,懂得如何活躍氣氛,知道應該怎樣“帶節奏”。因此無論是飯桌上還是在聚會中,他們總是最有表現力的那一個。生活中他們往往張揚又自信,能夠在一大群人面前毫不露怯的陳述自己的觀點。總之,外向的人讓你無法忽略他的存在,他能夠從容的展示自己,迅速與別人取得聯繫。

我從不否認外向性格所具備的這些優勢,甚至有時還會暗自羨慕。在我眼裡,外向的人似乎總是自帶光環,他們無論走到哪裡都可能成為人群中的焦點。

內向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

外向的人讓人無法忽略

(二)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說實話,在這種大環境下,我曾一度因為自己的性格偏內向感到自卑。我偏向於安靜的看書而不是參加各種聚會,因為在一大群人面前總是那麼缺乏存在感。我沒有因此討厭外向的人,正相反,我時常會暗自羨慕他們的聲色張揚,欣賞他們有勇氣站在聚光燈下表現自如。

我發自內心的喜歡外向的人。

正因為如此,有一段時間我極想改變自己的性格,我曾努力嘗試著讓自己表現得看起來像一個熱情開放的外向者。我也想結識很多的朋友,為了達成這些,我做過很多實際上自己並不願意做的事兒:比如說逼自己主動與陌生人交談,主動參加班委競選,硬著頭皮參加主持人比賽等等。

有了這麼多經驗,現在在別人眼中,我應該算是比較開朗的類型。但是隻有我自己知道其實我內心並不嚮往

那種熱鬧。我仍傾向於更多的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而我之前做出的那些努力也並沒有為我換來想象中的人脈。我的朋友還是那幾個,不多也不少。

內向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

內向≠不善溝通

(三)

這麼說來,交際方面,內向的人似乎沒有多大市場。許多人認為不善交際、不會溝通就等同於內向。事實卻並不是。這是大多數人對內向性格理解上的一個誤區。

首先一起了解一下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定義。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內向者的興趣所在是自己的內心世界,即自己的思想、行為、觀點和情感;而外向者則恰恰相反,他們更多的關注外部世界,即他們所處環境中的一切。

事實上,嚴格意義上的完全內向者或完全外向者是幾乎不可能或極小概率存在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同時具備這兩種性格。其中,有的人外向大於內向,有的人內向大於外向,更多的則是介於外向和內向之間。

內向並不等於溝通能力弱。因為一個內向者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不斷訓練來習得講話技巧。掌握一定溝通能力後內向者同樣也可以做到在一群人面前談笑風生。外向的人卻往往不需要通過這些訓練就能夠做到。這是外向者的先天優勢,而並不是說內向者就不善言辭,難以交到朋友。

很多人對內向性格持有偏見。他們覺得內向性格比外向差,認為內向就是沒用,就是害羞和膽小。那麼,內向就是一種劣勢嗎?

內向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

內向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

(四)

並不是。事實上,如果你能發現內向性格的閃光點,就有可能把別人眼中的“劣勢”變成自己獨特的優勢。

內向性格有哪些閃光點呢?

一是內向的人更懂得傾聽。每個人有表達自己的慾望,潛意識裡都希望別人傾聽自己。然而,好的傾聽者卻少之又少。這時候,內向性格的人天生優勢就凸現出來了——內向者不擅長表達,卻更懂得傾聽。

對內向者來說,做到自來熟也許是很困難的。但是在單獨交流的過程中,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帶給別人安全感,獲得別人的信任,而信任是建立一切關係的基礎。因為內向者天生就很敏感,很容易和別人共情(產生相同的情緒)。被傾聽者感到自己被理解,於是他們更有可能與內向者建立起更加深入的聯繫。舉例來說,業績最高的推銷員常常是話最少的,因為他們懂得傾聽顧客的需求。看似被動的傾聽行為,實則早已幫助你掌握了主動權。

在人際交往中,內向者看似被動。實際上,只要他們願意化被動為主動,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也許內向者周圍不會時刻圍繞著一大群朋友,甚至大多數時候他們看起來是孤獨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們不是冷漠,他們只是慢熱。內向者的友誼往往是一段深交,是真正的精神陪伴——可遇不可求。他們的朋友可能不多,但卻都是最能瞭解彼此、相互陪伴的。

內向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

傾聽的力量

二是內向的人更能享受孤獨。心理學家歐文亞隆說過:“人生的困擾大抵來自四個方面:不可避免的死亡,內心深處的孤獨感,我們追求的自由以及生活並無顯而易見的意義可言。”其中第二點是內心深處的孤獨感。上文中提到過,內向的人更傾向於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內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容易享受孤獨。

《孤獨》一書舉了很多藝術家、哲學家、科學家在孤獨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例子。就是普通人,很多工作特別是具有創造性地工作一樣需要不和他人發生關係、而獨立完成——比如寫作、繪畫。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書會告訴我們,能夠忍受獨處的人往往更具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村上春樹將自己描述為一個溫和內向的人,他“不擅長交際,不喜歡過多的與人交往。”留給自己的空間,他拿來創作了,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偉大的靈魂往往都是孤獨的。學會如何與自己相處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命題,無疑,內向者很願意去解答。

特別是在這個日益浮躁的時代,能夠享受孤獨的人少之又少。人們過多的關注外部世界帶給自己的結果,忽視了自己本該關注的內心世界。在關注自己的內心這方面,內向的人往往比外向的人做的更好。他們更有可能的堅持自己的初心、對待事物更加專注,不會輕易的被其他人左右。因而他們也更有可能堅持下去,最終取得成功。

內向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

內向的人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

(五)

最後我想說:有問題的並不是內向性格,而是我們自視內向性格為缺點。

如果一個內向者從小就總是被告知內向是不好的,要改正。他就只看到自己的性格劣勢,時間久了就會感到自卑。這種自卑會給他的內心造成很多衝突——他總是懷疑自己,努力想改變這種性格卻發現無濟於事時,他會十分失落,甚至會有社交恐懼症。

相反,如果他能認識到內向性格的優勢。他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優勢,投身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他會變得自信、樂觀,不再糾結於自己的性格。

其實,內向和外向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它們根本沒有好壞之分,重要的在於我們自己接受它與否。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自己的性格缺陷而不懂得利用自己的性格優點,我們就會陷入無限的焦慮。

我從不否認外向性格的優勢,但我再也不會逃避自己內向性格的劣勢了。我承認交際能力確實很重要,幸運的是它可以後天學習,不是每一個人生下來就懂得如何交際的。

於是成長路上我漸漸明白,性格不是問題,勇敢做自己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