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探祕寧陵”地名:寧陵古村為何建寨築堡?

目前,寧陵一些村名多含“寨”、“堡(bǎo)”,如魏寨、於莊寨、華堡。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稱“寨”稱“堡”呢?這要從清末時期的戰亂說起。當時,農民起義烽火四起,社會動盪混亂。官府為抵禦匪患兵災,保村護民,就組織民眾挖壕築牆建寨,宛如城堡,作為團練據點,夜間巡警,以防被搶,附近的小村日落前也牽牛拉糧住在寨裡。以後這些村就以“x寨”、“x堡”為名。

寧陵建寨築堡的原因主要為防止捻軍和土匪對民眾的侵擾。清宣統三年《寧陵縣誌·寨堡》載:“(寧陵)舊無寨堡,承平志也。自咸豐三年,粵匪煽亂,捻匪蜂起,鄉紳起義,遵諭團練。八年秋,創建華堡寨,兵糧儲富,可持無恐。嗣是各團仿築,保障居民,裨益非鮮,是宜志。”寧陵地方鄉紳倡議辦團練,築寨堡,練武屯糧,以抵禦捻軍。對於寨堡的作用,清代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策略》載:“自寨堡之議行,民盡倚險結寨,平原之中亦挖濠作堡,牲畜糧米盡皆收藏其中。探有賊信,民歸寨堡,憑險拒守。”

咸豐八年(1858年),全縣共修築寨堡47處,官道北28處,官道南19處,分別為:許莊寨、翟樓寨、趙村集寨、大孔集寨、桃堌集寨、徐黑寨、石橋集寨、孫遷寨、二堡寨、萬集寨、後趙莊寨、柳河集寨、桃園關寨、楊樓寨、劉華橋寨、吳良吉寨、萬莊寨、小孔集寨、於莊寨、坡裡村寨、金廂寺寨、邏崗集寨、鄭樓寨、胡大莊寨、趙爾莊寨、後呂河寨、張坡樓寨、陽驛鋪寨、張瑞寒寨、平樂寨、謝集寨、郭屯寨、劉八樓寨、張弓集寨、毛樓寨、己吾城寨、黃崗集寨、大呂集寨、瓦屋劉寨、華堡寨、馬橋寨、夏寨、史家集寨、溝廂集寨、魏寨、八里曹寨、吳祖師廟寨。這些寨堡是鄉民防匪自衛的真實依據,也是目前許多村莊稱“寨”稱“堡”的原因。

我們擇要簡述一下一些古村寨名的由來:

柳河鎮楊樓寨:明洪武年間,楊氏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取名楊莊。清咸豐八年,為防捻軍,築牆打寨,並建所看家樓,逐漸更村名為楊樓寨。

邏崗鎮大周莊寨:清康熙年間,該村原名周莊。因位於大河岸,常遭水災,為此居民在村周築個土圍子,故取名大周莊寨。

石橋鎮於莊寨:明末清初,有戶于姓從河北逃難來此建村,取名於莊。咸豐八年,為防粵、捻二軍,築一土寨,更村名為於莊寨。

孫遷寨:明洪武年間,孫姓從永城縣遷此建村,名為孫遷。清咸豐八年,為防粵、捻二軍而築寨牆,更名孫遷寨。

喬樓鄉魏寨:清道光二十九年,該村名為南服集。咸豐八年,為防粵、捻二軍,再村周圍打個土寨,因主事人姓魏,故更名為魏寨。

趙村鄉徐黑寨:該村原名常洛寨。清咸豐八年,為防粵、捻二軍,有個叫徐黑的人主持築牆打寨,故更名為徐黑寨。

築寨後守衛古寨的是團練。清咸豐年間(1851~1861),寧陵各鄉和較大集鎮舉辦團練,如華堡團、毛樓團、黃崗團、張弓團、桃園關團、吳良吉團、趙村團等,駐於寨內,旨在防範農民軍的侵擾。清宣統三年《寧陵縣誌》卷八“選舉志”專列“團練保舉”一節,對於守城守寨有功的團練,皆推薦文職武銜,併入志以彰其績。咸豐九年(1859年)九月十一日,捻軍孫葵心部在攻破寧陵城殺害知縣龍德照後,於十四日攻佔瓦屋劉寨,繼而攻破平樂寨、郭屯寨等。十七日,在即將攻破張弓集寨時,突遭南陽鎮總兵邱聯恩襲擊,捻軍有200餘人被俘。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寨堡對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曾經起到十分重大的作用,到了和平年代,因失去原有的防禦兵患土匪功能而逐漸被平毀。如今距華堡寨不遠的馬橋寨仍保留有寨牆遺蹟。在馬橋村支書李世騰的帶領下,筆者察看過成段的高崗子寨牆後,見到了該村83歲的老地下交通員李仁祥。據李仁祥介紹,1947年國民黨張嵐峰部曾在馬橋寨住倆月,重修寨牆,建防禦工事,寨牆上垛的有夾道,雙面都能打槍。當時三道寨牆,東西寨門。寨牆外的“海子”有五米深、兩丈寬。解放後,寨牆被拆毀。(寧陵史志辦 馬學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