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四鎮富精銳,摧鋒皆絕倫。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老馬夜知道,蒼鷹飢著人。臨危經久戰,用急始如神。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孤雲隨殺氣,飛鳥避轅門。竟日留歡樂,城池未覺喧。”那時的大唐依然籠罩在“安史之亂”的陰影之下,正在華州的“詩聖”杜甫卻見到了一支即將開赴戰場平叛的勁旅,這支軍隊軍容整齊,氣勢如虹。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這讓處於憂慮之中的杜甫眼前一亮,於是他一時間詩性大發,就留下了上面那段詩句,並起名為《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而這支隊伍的領軍將領,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時任鎮西北庭節度使的“大唐猛將”李嗣業。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在《新唐書》中,對於年少時的李嗣業並沒有過於詳盡的記載,開篇便寫到他“

身長七尺,膂(lǚ)力絕眾”,在唐代一尺約為現如今的30公分左右,根據這個記載推算李嗣業的身高有2.1米左右,同時他還有著非常大的力氣。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李嗣業參軍的第一站就來到了邊塞,正巧那時候的唐軍之中正在推廣一種名叫“陌刀”的兵器,而根據《唐六典》中的解釋“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劍。”

最初使用它就是為了對抗突厥的騎兵,雖然,陌刀鋒利無比,但是其重量也達到了10公斤左右,可以說只有人高馬大,力量強壯的人才能很好地使用。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不過這陌刀到了李嗣業這個壯漢的手裡那可真是得心應手呀。有了這把兵器的李嗣業可以說在戰場上是“大殺四方”,史書記載他“每戰必為先鋒,所向摧北”。憑著自己的勇猛無畏,李嗣業很快在就得到了提拔被任命為中郎將。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天寶六載,名將高仙芝率兵攻打小勃律國,他特地任命李嗣業和田珍兩人擔任左、右陌刀將。得知消息的吐蕃軍隊在娑勒城也就是今天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依仗地形阻擋唐軍的去路,面對這種情況,高仙芝下了死命令:“中午之前,如果不擊敗敵人,全部軍法從事”。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李嗣業登上高處,指揮士卒用落石猛擊敵軍,又一個人扛著軍旗帶頭衝鋒,手下的將士們也跟著一起向前,吐蕃軍隊沒有想到唐軍能夠如此拼命,一時間慌了手腳,有的跌落山崖,有的落水溺死。在取得這場勝利後,高仙芝命令軍隊一鼓作氣,直接攻破了小勃律國,還俘虜了他們的國王,這一戰後李嗣業名聲大振,被封為右威衛將軍,同時還得了一個雅號“神通大將”。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在此後李嗣業還隨高仙芝與大食(阿拉伯帝國)作戰,在戰場失利岌岌可危的情況下,他力勸高仙芝撤退,自己卻留下來堅守要道,結果卻沒想到敵人卻出現在了眼前,但是李嗣業沒有退卻,史書記載,“嗣業持大棒前驅擊之,人馬應手俱斃。胡等遁,路開,仙芝獲免。”可見在關鍵時刻李嗣業的勇猛無畏。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此後多年李嗣業一直鎮守邊關,直到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當時已經是金吾衛大將軍,唐肅宗李亨在靈武繼位,接到勤王詔書的李嗣業,立刻召集身邊的武將,要每一個人都割破自己的手臂起誓,此次出兵路過的每個地方都要做到秋毫無犯。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李嗣業和他手下的安西精銳在鳳翔見到了唐肅宗李亨,李亨看到大將到來十分激動,他對李嗣業說:“今日卿至,賢於數萬眾。事之濟否,固在卿輩。”

隨後李嗣業的安西軍一直作為平叛大軍的先鋒,每次作戰都衝鋒在前,殺得敵人片甲不留。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時間來到了唐肅宗至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57年,安祿山被他兒子安慶緒殺死,戰爭的走向開始出現變化,為了能夠儘早的收復長安,李嗣業作為前軍大將與廣平王李豫,名將郭子儀一起出徵。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唐軍十五萬來到了長安城西的香積寺駐紮,對面的十萬叛軍磨刀霍霍,一場決定唐王朝命運的大戰一觸即發。敵將李歸仁多次率兵前來挑釁都被唐軍擊退。可誰知在雙方騎兵交戰之時,唐軍竟然不敵,被敵軍突入大營,瞬間唐軍已成潰敗之勢。可就在這時李嗣業對郭子儀說:“今天必須要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如果不拼命,這場仗就敗了,為了國家犧牲,就從我李嗣業開始吧。”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說完李嗣業脫下自己的身上的鎧甲,手持陌刀,立於陣前大聲呼叫鼓舞氣勢,《舊唐書》中對李嗣業的這段經歷有著非常傳神的描寫“嗣業乃脫衣徒搏,執長刀立於陣前大呼,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而進。嗣業先登奮命,所向摧靡。”“人馬俱碎”可見那時的李嗣業猶如鬼神一般。在李嗣業的奮力拼殺下,唐軍漸漸佔據了上風,再加上郭子儀以及回紇兵的配合下,最終一戰擊潰叛軍主力,斬首六萬。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叛軍只得放棄長安向東逃竄,後來李嗣業又作為先鋒率領手下精銳的騎兵,在新店(今河南陝縣西)與十五萬叛軍激戰,結果安慶緒的軍隊大敗而走,只能退往河北一帶,就這樣長安與洛陽都被收復。李嗣業也因為在平亂中的英勇而被冊封為虢國公。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乾元二年,李嗣業與郭子儀前往相州繼續追擊叛軍,面對鄴城(河北臨漳縣西)裡堅守不出的敵人,唐軍決定採用引漳水灌城,可是時間過去了一月有餘,還是沒有攻下城池,此時唐軍的軍心有些渙散。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為了激勵士氣,李嗣業在每次與敵人交戰時都衝鋒在前,正所謂“獨嗣業被堅數奮,為諸軍冠”結果在一次作戰中被弓箭射中。正當李嗣業只能在軍帳之中養傷的時候,突然他聽見戰鼓與廝殺聲大作,他知道這又是在與敵人作戰,急忙起身要前去迎戰,可誰知這時他的傷口卻突然崩裂,流血不止,一代名將就這樣去世在了軍營之內。

作為一名身高兩米一的將軍,他究竟有多猛?

唐肅宗李亨得知消息後,十分悲傷,特賜諡號“忠勇”同時追封他為武威郡王。李嗣業的一生為國征戰為後世人所敬仰,除了他的英勇無畏,更多的是來自於他曾經說過的那句話“國家至此,危矣,請自嗣業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