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对于我们大多数看电影的观众来讲,能够花费时间和金钱去看一部电影,大多是抱着娱乐放松的心态去看。因此,一部电影尤其是犯罪类型的电影,最后的结局基本都是好人沉冤昭雪或者报仇雪恨,坏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终于得到惩罚,像美国电影惩罚者系列,黑社会分子最终都被丹泽尔·华盛顿所杀,为好人伸张正义,这类电影唯一不同的是中间的过程有多曲折,有多离奇,有多艺术,有多刺激而已。

然而,这部由韩国导演奉俊昊2003年导演的《杀人回忆》影片,却跳出这个逻辑,成为例外,影片直到最后,强奸杀害平民的犯罪分子依然没有被警方抓获,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怎样才能讲好,这部电影,奉俊昊给出了自己答题的方法。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谁有资格按下警察追击凶手的暂停键?

电影《杀人回忆》发生在韩国1986年期间,在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的稻田附近发现了一具女士。警察朴探员赶到现场,发现案件不是很复杂,死者为一名女性,被强奸过,并且现场留下了清晰的脚印,对于朴探员来讲,他自认为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他说他自己有一双读懂人心的眼睛,这样的案件对他来讲,不是什么大事。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然而,他没有意识到的是,一个像噩梦一样缠绕在他心头的第一个案件,才刚刚露出了冰山一角。

在朴探员信心十足的追查过程中,强奸案接二连三的发生,作案者都是同样的手法,死者被强奸,内裤套住头,嘴里塞着丝袜。朴探员先后锁定了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少年、一个性苦闷的工厂工人,以及一个拥有光滑双手的退伍军人,可是无论是从作案时间以及相关证据包括DNA鉴定表明,这些嫌疑犯都不是最终的凶手。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于是,无论是这个上了两年学校的朴探员,还是从汉城赶来上了四年大学的苏探员,面对一个个被害人的尸体,先后都失去了理智。

京畿道的雨时不时落下,每一次落下,都代表着有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死亡。这些死者的尸体,深深的刺痛着两位探员的内心。

而知道真相的,是京畿道华城郡连绵的雨,是纵横于旷野的风,是金黄的稻穗,是稻穗上的蚂蚱。

《杀人回忆》是一部犯罪悬疑片,这是一种对结果上瘾的类型片。影片行进的过程,是一场凶手与警察之间不死不休的肉搏,也是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

诡异的是,只有凶手才有资格按下暂停键,结束这场殊死的搏斗;否则,第二天太阳照旧会升起,依然会有下一位受害者死亡。

而《杀人回忆》这部电影,直到最后,也没有抓到凶手;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17年过去了,早已不做警察辞职从商的朴探员,再次路过当初案发现场时,忍不住下车察看,而路过的一个小女孩告诉他说:"前几天,一个男人也在这里往里面看,他说想起以前在这里做过的事情,所以回来看一下。"

影片结束于朴探员盯着荧幕镜头的眼睛。相信无数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都会被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所震撼到,心里有无数的惋惜、紧张和恐怖。这种紧张和恐怖是渗入骨髓的那种。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一种叙述选择还是一种社会表达?

《杀人回忆》取材于1986年到1991年间发生在韩国京畿道的一系列强奸杀人案。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0个受害者,年龄最大的已经70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受害者无一例外都遭到变态的蹂躏,阴道塞有切碎的桃子、圆珠笔等异物。

经过调查,韩国警方先后动用了205万警力,排查了21280多名嫌疑人,对照指纹40116人等,创下各种侦查记录。直到2019年9月18日,现实中的凶手通过科学DNA的对比,找到了,是一名正在监狱服刑的56岁男子李某。但电影中最后,《杀人回忆》没有机会揪出真正的凶手,可以说是对当时事件的一种强度还原。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但是,别忘了,生活真实并不意味着艺术真实。

奉俊昊没有在《杀人回忆》中指出凶手,是一种叙事上的选择。这样宣告了这部电影宏大的叙事野心:相对于那个具体实施犯罪的人,奉俊昊更想知道,是什么让一个人成为罪犯,又是什么令他可以不断实施犯罪。也就是说,奉俊昊早就在影片中指出了凶手,只不过这个凶手不是具体手持刀子杀人的那个,而是提供给他刀子的那一个。

《杀人回忆》的做法既是一种电影观,也是一种社会观,两条线索缠绕、交织,既分裂为两个明暗分别的世界,又聚合成为一个牢不可皮的整体;

奉俊昊用镜头告诉人们答案?

具体到《杀人回忆》电影场景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转场镜头的不同处理:一个较为规矩,另一个显然有些越轨。

规矩的镜头是:送伞女工被迫害后,接着下一个镜头是受害者家里的电话响起,但接听电话的是警察,此时,受害人家里的电话和警察局的电话构成了一种简洁叙事,也就是说,受害者家人打家里电话打不通,继而电话报警,警察接听报警电话。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而越轨的转场镜头是:先是出现警方验尸时的解剖画面,紧接着下一个镜头就是小饭店烤肉的肉块被放进烤盘中,几个警察开始吃饭。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这种处理上既有剧情上的连续性,又暗示了社会或者说导演对当时警方的看法。一群盘踞在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吃的就是血淋淋的这碗饭。所以,电影中才会出现,朴探员拎着智力有问题的少年的运动鞋,到现场按下一个脚印,人造了一个证据的场景;也才会出现,排除少年的嫌疑后,又送给他一双新鞋的画面。

如果你愿意,你就可以更早一点知道,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莫测的黑森林,大家都仗着一种无法明确言说的本能去行走。

影片里,朴探员听从了神婆的建议,买了几道神符,在某一个黑夜烧掉,祈求可以找到凶手;但在电影中,用来保护人民的警局却始终无法抓到警局之外游荡的犯罪分子,这是怎样的讽刺和悲凉。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就像影片在开头和结尾处,出现的金黄的稻田、湛蓝的天空、蹦跳的蚂蚱、欢乐的孩子,而在不远处,就是那个藏匿尸体的水沟,是稻田里随时可能出现的阴影。稻田中央的小路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尽头,那是这部《杀人回忆》物理空间上的闭塞和辽阔,也是奉俊昊最终要指向的那个世界的冰冷与闷热。

谁才是真正的罪犯?

在几乎所有的犯罪电影中,警察都占据了影片的绝大多数镜头,但这些占据绝大多数镜头的警察,最终都只是塑造罪犯的道具,或者可以说大多数犯罪电影都是通过警察去塑造罪犯的,而电影《杀人回忆》是通过罪犯来塑造警察的,在电影中,罪犯始终没有落网,所以这个罪犯可以是任何一个人;也正因为罪犯始终都没有落网,所有警察就成为了罪犯。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这也就意味着,相对于将犯罪定义为一种个体际遇的偶然,奉俊昊看到了一种必然:它更庞大、幽深,也更空洞无力;

这种情绪的附着物首先是人。

最先出场的乡下探员朴斗满,虽然只上了两年警察学校,也没有受过什么正规的培训,但他有着一股无法解释的自信心:"别人说我有一双巫师的眼睛,只要我盯着看,就会看出什么"。

影片开场是他盯着藏匿尸体的水沟在看,影片最后也是他盯着曾今藏匿尸体的水沟在看,17年过去了,他那双"巫师的眼睛"失去了魔法,本应该早就看到的东西,在17年的时间中,也一直折磨着他。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灿烂的阳光、金黄的稻穗,一切看起来好像都没有改变,但一切好像都又改变了。他始终没能从事发当时的那些雨夜中走出来。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那个强奸杀人的罪犯,不仅强奸了当事人,也强奸杀害了朴探员这些警察人员的信念,继而强奸了一整套安之若素的社会秩序,让一些人曾经坚信不疑的东西变得摇摇欲坠。所以,影片最后,朴斗满辞职回家,进而从商,他选择的是逃离。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导演给朴斗满的助手勇石安排的下场是,被智力有问题的少年抡了一棍子,棍子上的铁钉导致勇石得了破伤风,只能截去他用来踹人的脚。接着影片中有这样一幕,朴探员看着勇石的靴子,孤零零的矗立在桌子脚下,随着主人的截肢,它嚣张的过去成为过往,成为人们用来佐证历史荒谬的证据。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所以,在《杀人回忆》中,一方面是以朴探员为代表的警方,去抓捕那一个强奸杀人犯;另一方面是奉俊昊,站在事发的17年后,去揪出那群强奸杀人犯。

强奸杀人者,是那个失禁的体制

这种情绪的附着物,终究还是那个浩荡苍凉冰冷的社会环境。

影片最后一个受害者,也就是那个14岁的女学生,她被凶手反绑了本可以用来反抗的双手,塞住了本可以用来呼救的嘴的时候,正是当时政府宵禁的警笛响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关上大门,熄灭灯光。本来是用作保护人民的一种军事手段,最终却为犯罪者提供了便利,保护了那个在雨夜蠢蠢欲动的背影。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强奸杀人者,是那个失禁的体制。

在小饭馆的电视新闻中,弥漫着军方和示威者对峙的画面。

在警察局长求助军方的电话里,国家机器正忙于和他的人民作战,它无可能再提供多余的力量来保护它的人民。

所以,奉俊昊说:"1986年到1991年,对韩国社会和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个仍然没有完成的作业。已经发生了若干次案件,韩国社会和警察解决不了,最后导致14岁的女学生也被害死,可以说是80年代的无能,是整个社会的缺陷,这是我这部电影要极力说明的。人们对这件事的愤慨和伤心,全部都凝聚在这部影片中。"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凶手专挑穿红衣服的人下手,因为在一片灰暗中,红色是一种不驯服,它刺激欲望膨胀,也刺激消灭欲望的欲望横生为暴力

"暴力不仅仅限于政治,压抑的环境也会孵化暴力,它就在你我身边。"

当大环境提供了施暴的可能,暴力——这个潜伏于人心深处的恶魔,就睁开了眼睛,张开了爪牙。因之,强奸杀人者不仅仅是那个雨夜里的真实凶手,也是不问缘由就抬脚踹人的警察,也是开着拖拉机飞快碾过办案证据的村民,也是在难道DNA结果的一刹那,差点开枪杀死嫌疑人的韩城苏警察。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影片最后,17年过去了,仍笼罩在嫌疑犯阴影里的,不仅仅是朴斗满。他盯着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暴力的受害者,也可能是暴力的施加者。

在《杀人回忆》中,没有预设的凶手,唯一一个稍微露出脸的嫌疑人是执行导演扮演的。奉俊昊说:"我不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但这部电影有540万人次观看,我相信,凶手就是其中一个。"那些麻木、愚蠢的大多数就是其中之一。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我什么都没有做,怎么可能是凶手?"

"正是因为你什么都没有做,你才成为凶手。"

1986年,《杀人回忆》的镜头里,连绵的稻田是有生机的,但稻田不远处的小村庄破败萧条,在小饭馆里烤五花肉、喝烧酒的人们,人人自危,人心惶惶,人人不知今夕何夕,未来何来。

200年,《杀人回忆》的镜头里,仍然是连绵的稻田,是朴斗满早餐时的面包和牛奶。在这个1986年的未来里,人们忘记了过去,就好像实现了愿望;忘记了恐惧,就好像获得了安稳;消灭了贫穷,就好像理所应当的觉得收获了富足。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但是,千万不要忘了,那个人还是会时不时回到事发地,向当年藏匿尸体的水沟张望,一直张望。

每一部犯罪电影必须要有一个凶手吗?《杀人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