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為什麼房地產出富豪,賣牛雜出不了富豪?

街邊小吃的利潤率是300%至500%,甚至更高。即一元成本可以賣到幾倍價格。而房地產的利潤率有個20%到30%己經很不錯了。

但在中國財富排行榜中房地產老闆佔了大多數。而從未曾出現過一位賣牛雜的老闆能登上福布斯,為什麼?


為什麼房地產出富豪,賣牛雜出不了富豪?

巴菲特說:企業的價值是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

他只說現金流,沒有說到利潤,這句話的表達精準。

如果無接觸過財務會計的普通人,對於做生意的理解上,就只會停留在工業類企業的基礎上。生意模式是努力生產產品,然後賣出產品。

企業的營業額即是現金流總量,增大現金流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利潤,所以我們自然十分關注利潤的增長。

上市企業也對操控報告利潤有十足的興趣,因為利潤關係到企業股價的漲跌。

巴菲特用保險公司的“浮存金”概念告訴我們一個真理。

企業真正概念是在於現金流量的大小,而不一定是利潤的大小。

舉個例子,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近來己經升上全球財富排行榜第三位。亞馬遜長長虧損了幾十年,為什麼股票還是漲個不停呢?

為什麼房地產出富豪,賣牛雜出不了富豪?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也讚美亞馬遜是偉大的生意。

再舉個生活上的例子。

在中國財富排行榜中房地產老闆佔了大多數,而從未曾出現過一位賣牛雜的老闆能登上福布斯。街邊小吃的利潤率是300%至500%,甚至更高,即一元成本可以賣到幾倍價格,而房地產的利潤率有個20%到30%己經很不錯了,由此可見,利潤率不是重點。

重點是生意的規模要大,專業點講就是現金流量要大。

利潤要高是普通人的理解,我只看過巴菲特說過關注現金流,未看過他說要關注報表利潤,甚至於他叫人不要關注別人告訴你的利潤。

為什麼會不關注利潤呢?因為兩點:

第一點,三張財務報表中,現金流量表為最可靠,利潤表為最不可靠。

第二點,企業的終極目標為取得現金,而不一定是利潤。銀兩才是目的,花起來就是爽,無論花自己的,花別人的一樣爽。

第一點,現金流量表最可靠。

從會計師對企業審計的過程中可知,會計師會向銀行或金融機構發出通函,查證企業的現金流水帳。

正常情況下,銀行不大可能被收買,幫企業造假帳的,應該也造不出來,因為銀行的數也會跟著亂。

說一個慌言,要更多的慌言來掩蓋,特別是大型企業,現金流量辣麼大,更加不可能造出來。

所以說,三大報表中,只有現金流量表是在企業外部審計出來的。不是你想寫多少就多少。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基本上是在企業內部審計,你想寫多少就多少,會計師拿誰的錢,誰就是老闆。一般不太過分就不抬槓,籤無保留意見。

利潤表最不可靠,就算不造假,會計準則也會使利潤與實際偏離,有時還會偏離非常大。

又舉個例子,巴菲特一天不賣可口可樂股票,一天利潤也不會入帳,儘管這堆股票已經價值天文數字了。持有可口可樂的那部分增長是實實在在的增長。日積月累,差距就不算少了。

還有,財務常識告訴我們。企業報告有多少利潤,不等於有多少現金入帳。產品賣了出去,錢能不能收到是問題,產品會不會退貨也是問題。支票會跳票,老闆會走佬,客戶會賴帳,等等都是問題。

所以財務老師會提醒我們關注應收帳款,現金一天未到,報告利潤只是浮雲。

所以,現金比利潤更真實。這點在人壽保險業中由為明顯,因為理賠的產生有時可能是幾十年後,報告利潤是幾十年前。這保單是虧損還是賺錢,真的只是毛估估,經驗概率而已。

所以巴菲特關注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因為現金流更可靠。

巴菲特告訴我們千萬不要過於關注稅後利潤,因為稅後利潤經常被管理層故意操縱。他在1990年致股東的信中說:“‘利潤’(earnings)這個名詞總是有一個精確的數值。當利潤數據伴隨著會計師的無保留意見時,那些天真的投資人可能就會以為利潤數據像圓周率一樣精確無誤,可以精確到好幾十個小數點。”

“可是,事實上,如果是一個騙子領導一家公司出具財務報告時,利潤可以像油灰一樣地想要什麼樣子就可以是什麼樣子。儘管最後真相一定會大白,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大筆財富已經轉手。”

已經舉了個例子,為什麼房地產出富豪,賣牛雜出不了富豪?

儘管街邊小吃的利潤率如此之高,而現金流動是如此之快。簡直是貨如輪轉。

而房地產有個20%至30%利潤率算高了,而且現金流量很慢。發展個樓盤,沒有三五年,十年八載根本不成事。

但房地產的現金流大啊!從投地開始,建設房子,賣房子就是一系列的銀行貸款。做十元生意,八元是借來的。這些錢不是利潤吧!肯定不是!

重點是發展個樓盤,例如營業額100個億,只微不足道地賺了10%,就有10億利潤了,賺個1%,就有1億利潤了。

所以賣牛雜可以比較嗎?

房地產企業的產品就是土地和房子,是抵押貸款的絕佳品。銀行十分認可這種抵押品。如果你用十萬雙襪子存貨想向銀行抵押,貸個款就十分困難。所以不奇怪為什麼房地產容易出大亨了!

因為房地產容易取得大量現金,現金流巨大。賣牛雜的現金量增大隻能靠利潤。

所以凡是可以取得巨大現金流的企業皆為好企業。

以巴菲特的保險業為例。浮存金的概念大家都懂吧!利用保單與理賠的時間差!

為什麼房地產出富豪,賣牛雜出不了富豪?

凡是先給錢後服務的生意都是好生意!凡是先給產品後結帳的生意都有風險性!

所以格雷厄姆對工業類的股票更謹慎,安全邊際定得更高。

保險業並沒有壟斷性,產品無任何特點具有排它性。你有的產品服務,別人也可以做。唯一好處是浮存金可以用作收購和投資。

如果承保有虧損,那麼這種虧損就當作為獲得現金流的利息了,如同銀行貸款利息意思一個樣。當然,承保有利潤,那麼浮存金就是無息貸款。

可以取得浮存金的生意還有超市類和JD,沃爾瑪,好事多,阿里巴巴,亞馬遜等等,它們都是扣壓住供貨商的貨款錢,利用時間差形成浮存金資金池。

因為超市是先進貨,然後年終結帳或季度結帳的。別人的錢先借用。沃爾瑪不斷開分店,極速擴張,JD不斷快速擴張,就算亞馬遜是虧損的,也是值得的,得到巨大現金流。虧損就視作利息吧!

諸位看出來沒有?凡是自帶浮存金模式的企業無不成長成參天大樹。

再回頭看看A股的股王茅臺和格力,茅臺銷售過程是先打錢後發貨的,第一安全,第二有巨大預收款。

格力是供貨商先供貨,後年結帳;銷售商先打錢後提貨的。格力是供貨商和銷售商兩頭吃,扣壓住資金,形成浮存金資金池。

所以無論中外都一樣。能得到現金者稱王也。

企業的終極目標是得到現金,而不是報告利潤

錢這東西,花自己的,花別人的一樣爽,能借別人錢強壯自己才是王道。

總結一句,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