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姚萇、慕容垂等人一直慫恿苻堅伐晉,他們怎麼就知道苻堅伐晉一定會失敗?難道能預知未來?

不為五斗米折腰9


對於姚萇、慕容垂慫恿苻堅伐晉,我並不認為他們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而是應該歸於一種計謀,在三十六計中被稱為上屋抽梯。

後漢末年,劉表單騎入荊州,為了鞏固政權而選擇與當地蒯蔡等豪族結盟,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迎娶蔡氏為自己的後妻,這雖然使劉表快速的掌控了荊州,但也使他的權利旁落到各豪族的手中。

劉表原配生有兩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後漢書·劉表傳》記載:

表初以琦貌類於己,甚愛之,後為琮娶其後妻蔡氏之侄,蔡氏遂愛琮而惡琦,譭譽之言日聞於表。表寵耽後妻,每信受焉。

劉表雖然更喜歡長的像自己的劉琦,但也禁受不住枕邊風每天的吹,於是對劉琦產生偏見,轉而更喜歡劉琮。

為此劉琦日日不安,深怕蔡氏等人有一天會加害自己,於是便向劉備的謀士諸葛亮問計。但蔡氏是諸葛亮妻子的姨母,所以他的身份並不方便為劉琦獻計。

後來劉琦想出一計,他先將諸葛亮騙上高樓,再命人撤掉下樓的梯子,然後對諸葛亮說: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如此諸葛亮才為劉琦出了一個自保的計策。

這就是《三十六計》中上屋抽梯之計的典故由來。要完成這個計策的關鍵在於,首先要有一個足夠大的誘餌把目標引到預定的位置,其次撤掉梯子,必須要確保對方沒有後路。

在誘餌方面:

公元370年,前秦滅前燕;

371年,,滅仇池氐楊氏;

376年,滅前涼張氏;同年滅代;

到382年,呂光平定西域,苻堅已經完成了整個北方的統一,天下只剩下一個東晉,苻堅就可以像秦始皇、劉邦一樣成為千古流放的開國皇帝。這個誘餌足夠讓苻堅不顧一切的南征,忽略一切危險。

但是在危險方面:

一、前秦得以統一北方,依靠的是重用王猛為首的漢人,推行儒學,使前秦得到北地漢人各大家族的支持。但是在當時,西晉滅亡還未到百年,東晉依然被認為是天下正統。攻晉,就相當於失去了這些漢人的支持,這是姚萇、慕容垂抽調的第一根梯子。

二、公元350年前秦立國,382年統一北方,次年就發生了淝水之戰。32年的時間,前秦的政治遠沒有穩定,很多地方的百姓不久前還是敵國的百姓,他們中有漢人、羌人、鮮卑人等等,並不服前秦的統治。這時候苻堅調動百萬大軍南征,這些軍隊中不光有控制佔領區的軍隊,更有大量原先的敵國士兵。這些人不會真心為苻堅賣命,只會找時間背後捅一刀,這是抽調的第二根梯子。

三、苻堅有個壞習慣,就是收集敵方的將領。姚萇、慕容垂都曾是被他打敗的敵人,苻堅不僅沒有除掉他們,更委以重任,他們就是慫恿苻堅北伐的主力。但是但淝水之戰發生後,慕容垂一直帶著他的軍隊躲在後方,所以當苻堅全軍覆沒時,慕容垂軍卻毫髮無傷。而姚萇則是按兵不動,未按原定計劃發一兵一卒。最有意思的是原東晉襄陽守將朱序,他戰敗被俘後反而被苻堅任命為度支尚書,後來還被派往東晉勸降。結果到了東晉他就把前秦的軍事機密洩露的一乾二淨,後來也是他帶人在後面大喊“苻堅敗了!”這是抽調的第三根梯子。

所以這個時候,苻堅雖然號稱百萬大軍,但是真正在前線與東晉作戰的卻是苻堅親信的十餘萬軍隊。其他更多的如姚萇、慕容垂、朱序等人,不是坐山觀虎鬥,就是忙著給苻堅拆梯子,前秦怎麼會不敗?

可以說苻堅淝水之戰的失敗,不是來自於東晉,而是自己人的毒手。這種情況在現實中其實也是非常常見的,比如同事推薦你主持一個項目,但當需要配合的時候他們各種拖後腿,要人力沒空,要資金拖著,要材料壞的,最後的結果,項目自然是黃掉了,這也不是他們未卜先知,其實就是故意使壞而已。


潘不安講究史


姚萇、慕容垂當然不能預知未來,他們也不會知道苻堅伐晉一定會戰敗,畢竟苻堅之前打的勝仗創造的奇蹟多去了,否則姚萇、慕容垂這種人也不會服服帖帖在苻堅手下幹活,誰知道苻堅是不是天命所歸真的能一統江山呢。

但姚萇、慕容垂都是梟雄,梟雄的特點就是絕不會把賭注全壓在一頭的,一定是兩頭押注,也就是無論苻堅贏了還是輸了,他們都有好處可撈。

簡單的說,如果苻堅戰敗,他們作為部族首領自然可以起兵自立,封邦建國,歷史上他們就是這麼幹的。

如果苻堅戰勝,他們作為南征的支持者和統兵大將,自然也是可以領到大大的功勞,雖然以後全國統一他們可能沒機會獨立建國了,但封王拜爵也是很不錯的事情。至於符堅一統天下後會不會卸磨殺驢,那是後邊的事,再說了,如果符堅不南征,卸磨殺驢的時間不是來的更早麼。

如果苻堅不勝不敗,雙方進入僵持狀態,苻堅也勢必要依靠他們這些統兵大將,給他們更多好處,讓他們更賣力。

總之,南征是勝是敗,對他們來說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為什麼不去支持苻堅南征呢。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付堅上位殺了自己的堂兄。族人不待見他。被他屠殺了一遍,調到了邊界。

付堅在王猛的輔助下,吞併了很多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首領統領。通俗來說,這種模式相當於一個草原聯盟。

很多首領跟付堅有殺父殺兄之仇。之前偶爾有反叛,被付堅平掉了。付堅愛才,也想做明君,沒殺也沒罰。各個部落也沒有認同自己是前秦的人。付堅能打勝仗,大家都跟著他幹。一旦打敗了,身邊人絕得有機會可趁,就會反叛。

所以說,王猛臨死之前告訴付堅:不能南下,好好治理國家,十幾年整治,把整個國家捏合起來了,才是最好的時機。也就是“攘外必先安內”!

付堅手下的將領也看到了問題所在。十幾年之後,部落的人都適應了自己的身份,都沒自己什麼事情了。於是紛紛慫恿付堅南下。

龐大的陣容,後勤供應跟不上。還沒開打,就潰敗了。大將紛紛自立,付堅沒有能力平叛下來。兵力越打越少,最後被圍殺了。

跟隨付堅戰到最後的,依舊是他原來不部族。


天天爆開心


劉邦,出身農家,秦末天下大亂時起兵,入關中推翻暴秦,後與楚霸王項羽爭雄天下,最終一統華夏,建立漢朝天下。

劉備,一介布衣,從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起家,後參與討伐董卓,在亂局中屢敗屢戰,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方力量,最終,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成就一代大業。

曹操,鎮壓黃巾起義起家,後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也算一代英雄。

(劉備 昭烈帝)

劉邦、劉備、曹操,都是依靠亂局才能有機會做出一番事業。假如沒有天下大亂的機會,他們很難做出一番事業青史留名。

因此:

姚萇、慕容垂他們並不能預知未來,也不知道苻堅一定失敗,他們只是在努力為自己創造機會而已,這個機會就是創造一個“亂局”。

他們的策略可稱為渾水摸魚,以期望能亂中取勝。

渾水摸魚,就是在混亂中趁機撈一把。

如果一切都秩序井然,君臣父子各安其位,有想法有野心的人也始終被固定在其位置上,無法施展手腳。只有局勢變得混亂了,隱藏的矛盾才會顯現出來,原先的平衡也會被打破,相應的資源也才能從靜止轉為流動狀態,有想法的人才有機會趁機運作。

如果局面已經混亂了,則可以立即尋找機會採取行動。如果還沒有混亂,則應該創造或者促成混亂局面的形成。

姚萇、慕容垂作為當時的豪傑,一定對當時的局面有比較深入的瞭解。如果讓苻堅這麼一直穩定地治理前秦,他們根本沒有成事的機會。而如果鼓動苻堅發動統一中國的戰爭,那麼說不定就有機會。

因為當時前秦的社會基礎還有諸多隱患。

首先是社會被戰爭摧殘的厲害。從西晉統一,到苻堅時期,北方社會人口已經從2500萬左右,減少到了1300萬左右,幾近減半。其次是苻堅新徵服的地區人心不穩,還沒有形成對前秦政權的認同。

第三,苻堅為了顯示胡漢一體,不偏袒他的本族氐族,他在朝廷中抑制氐族的力量,在社會上把本來人就很少的氐族分散到各地。這讓他在朝野的根基都不牢靠。

如果苻堅想要發動大規模戰爭,則一定需要高強度的人口和資源動員。在北方目前基礎上做這些,那麼出問題一定是大概率的事情。

(前秦崩潰以後,北方局勢)

姚萇、慕容垂一定是看清了這些,所以才支持並鼓動苻堅發動對東晉的戰爭

因此,姚萇、慕容垂他們並不能未卜先知,只是在為自己創造渾水摸魚、亂中取勝的機會。

(完)

以上就是凌煙閣邊看歷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導讀:前秦統一北方後,苻堅野心勃勃想繼續南下伐晉。但是由於國內初定,在加上丞相王猛的勸阻暫時忙於國內的治理。公元375年王猛去世時還念念不忘的囑託不要南下攻晉。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苻堅愈發驕傲自大。南下攻晉的念頭愈發強烈。至於姚萇、慕容垂等人的慫恿的目的很簡單,如果苻堅沉穩有度沉澱下去消除前秦內部的隱患那麼他們再也沒有造反的機會。如果迅速伐晉,內部沒有平定萬一前秦戰敗了群雄並起,那麼他們又可以趁亂起事。退一萬步說前秦伐晉勝利了,最壞也不過是和沒有攻晉前一樣罷了。賭一賭還要成功的可能。


苻堅統一北方


公元357年,苻堅發動政變殺死苻生自立為大秦天王,繼皇帝位。他整頓吏治,懲處不法豪強,平息內亂,實行與民休養生息的政策。同時廣納賢才充實官員系統。王猛就是在這個時間階段加入了苻堅集團。經過治理,前秦國力大增。這位苻堅平定北方,消滅諸侯奠定了基礎。到公元376年,僅僅用了10年時間先後平定前燕、仇池、代國、東晉的巴蜀以及前涼,一統北方。

主意看北方從紛亂割據,到北國一統僅僅用了10年時間。短短的十年,各路梟雄都被消滅了嗎?沒有,都被苻堅收降了。可能這既是前秦迅速平定北方的獨特方式,也給前秦的崩潰埋下了隱患。姚萇、拓跋珪和以慕容垂代表的鮮卑慕容氏都沒有收到損失,並且都手握兵權。也不知道是苻堅自信呢還是應該說他心大。也許是當時苻堅的運氣爆棚把,總之穩定強大的國力加上前秦的運氣短短十年就統一了北方。


慫恿南征


如果苻堅此時可以安下心來徹底穩定國內,對佔領區域進行消化和吸收。先穩定住朝局,然後用幾十年的時間來徹底消除內部反對勢力。把一切威脅都扼殺的話,也許前秦就可以取代北魏成為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個國家。國祚也會綿延百餘年。

但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苻堅不想這樣。也許是勝利來得太容易,苻堅不知道珍惜。同樣暫時被苻堅壓制的對手姚萇、慕容垂等人也同樣不想這麼蹉跎下去。尤其是在王猛去世後,這些人就鼓動苻堅南征。在苻堅徵詢朝臣們的對伐晉的意見的時候,大部分大臣包括宗室都反對的情況下,只有慕容垂等人極力贊同苻堅伐晉的觀點。因為他們抱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巴不得苻堅伐晉失敗。他們好渾水摸魚,趁亂而起。

可笑的苻堅居然把慕容垂等人引為知己,更是乾坤獨斷的定下了舉全國之力南下攻晉的國策。


淝水戰敗,姚萇、慕容垂等人陰謀得逞

當苻堅興高采烈的率領數十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的時候。慕容垂正在囑咐他的親信如何可以最順利的逃跑。淝水戰敗後,慕容垂接口鎮壓叛亂,迅速打起復興燕國的大旗。姚萇也在稱萬世秦王、大單于開國建府。當他曾經的恩人苻堅投奔他的時候,姚萇居然索要傳國玉璽並勒死苻堅。這就是苻堅所謂的“知己”。曾經龐大的前秦只能在一角苟延殘喘。如下圖紅圈所示。


那些野心家姚萇建立的後秦、慕容垂建立的後燕、拓跋珪建立的北魏都趁亂而起壯大了自己。可悲的的是苻堅為了自己的錯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氐人的祖運也耗盡了,幾年後前秦滅亡。氐人第一次輝煌後就迅速落下了帷幕。這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可惜了前秦這麼好的機會。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姚萇、慕容垂作為當世之雄,自然對當時的國內外形勢有著自己清醒的判斷,對於龐大的前秦帝國來說,在剛剛完成北方統一,朝野還存在著大量異己政治勢力的情況下,冒然發動一場對還沒有出現內亂跡象、得到南方漢人士族全力支持的東晉王朝的戰爭,無疑戰敗的風險是相當高的。這一點,無論姚萇,還是慕容垂,相信都是瞭然於胸的。除此之外,他們之所以一再慫恿苻堅南征,還有以下兩個原因:

1.對苻堅表露忠心,鞏固自身的政治地位。姚萇和慕容垂雖然被迫降秦的原因不同,但都因為同族、故舊眾多,且潛在的號召力巨大,而受到了包括王猛、苻融等前秦重臣們的猜忌,慕容垂還曾被王猛設計,害死了自己的長子慕容令。因此,對於慕容垂、姚萇來說,要在前秦王朝站穩腳跟,唯一的辦法就是取得作為最高領袖的苻堅的信任。故此,當苻堅伐晉的計劃,遭到太子、群臣、甚至后妃們一致反對,幾乎陷入孤家寡人的一意孤行時,慕容垂、姚萇表現出的支持,就輕易得到了苻堅的賞識和感激。

2.由於當時慕容鮮卑和姚氏羌族的眾多舊部,被分割安置於各地方,只有出現前秦國內混亂的情況,他們才有可能重整旗鼓、趁亂復國。而親征東晉一旦失敗,則是搞亂國家、混水摸魚的最佳時機,因此對於姚萇、慕容垂來說,任何一次機會都不應輕易放棄,相反要積極推動,以增加出現政治危機的可能性。


史海悠遊閭春暉


我是六菠蘿,閩南小生一枚。

太高看姚萇和慕容垂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他們兩個也都是為了利益,而心高氣傲的苻堅,正好是實現利益的平臺。

什麼利益呢?其實很容易猜出來。第一個目的,就是使得自己有兵權(白話叫有事幹),提高自己在他們族的威望。

另一個目的,是防止苻堅猜忌。只有不停地為苻堅“賣命”,才能減少苻堅的猜疑。

兩個目的,最終都是為了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