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01

如果說,別人家的路是因為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那新疆人家的路一定是因為毛驢車走的多了才成的路。

新疆人對毛驢有著特殊的情感和特別的緣分。新疆人對毛驢的喜愛程度完全可以用一句俗語來形容:新疆人有兩個家,一個在屋裡,一個在驢車上。

在新疆的鄉村小路上你隨時可以碰見肩頭扛著坎土曼,手上牽著驢繩趕著驢車的維吾爾大叔;也偶爾能碰見抱著孩子坐在驢車上,悠閒地晃著腿去趕集的年輕婦女。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在農村,毛驢車的普遍程度會超乎你的想象。不管是談婚論嫁還是拜年趕集,毛驢車總會派上用場。

爺爺家的毛驢車,是我童年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生動的。我清晰的記得驢車上好看的毯子,記得驢頸上清脆的鈴聲,記得驢蹄在小路上留下的印記。

還記得小時候鄰居家哥哥結婚,借用了爺爺家的毛驢車。被披上彩布的小毛驢看起來可愛極了,鋪上新褥子後的毛驢車更是顯得格外喜慶。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大人們談論著娶親時的風俗禮儀,而我們只用顧慮自己能否搶先佔領“副駕駛”的最佳位置。

就這樣滿滿幾輛車人出發去新娘家參加婚禮,那場面簡直熱鬧極了,甚至驢蹄都在歡快的音樂下踏出了節奏感。

如今,想想哥哥當年娶親時一輛汽車領著近十輛坐滿了人的毛驢車“兜風”的場景,依然覺得無敵拉風。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02

說到毛驢,必有巴扎。

維吾爾人對毛驢的喜愛體現在酷愛坐毛驢車逛巴紮上。坐毛驢車去趕集的年代已久遠,這樣的方式從最初的交通需要轉變到了後來的儀式感,以至於父母輩的人當說到坐驢車趕集時,臉上都會掛著滿足的笑容。

就以庫車為例,庫車的驢子總是沉醉在龜茲深厚的文化歷史之中,這是它們驕傲的資本,就連它們粗野的叫聲,也蘊含著龜茲國厚重的歷史。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在庫車,毛驢數量之多是大家沒法想象的。在沒有拖拉機和摩托車的年代,趕過南疆巴扎的人一定記得,每到巴扎天,城鄉路上奔跑的驢車和騎驢的人,一輛接著一輛,一頭接著一頭,堪稱川流不息、浩浩湯湯。

如今的庫車已是全疆有名的毛驢大縣。每逢巴扎日,千萬輛驢車擁街擠巷,前不見首後不見尾,沒有哪種牲畜在人世間活出這般壯景。

新疆的毛驢吸引的不只是當地人,我國著名的國畫藝術大師黃胄在新疆下鄉時畫了大量的毛驢速寫,其中《三驢圖》最為出名。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03

有人說,在新疆哈薩克人選擇了馬,漢族人選擇了牛,而維吾爾人選擇了驢。一個民族的個性與命運,也許跟他們選擇的動物有直接關係。

選擇了馬的哈薩克人天性自由,馬不停蹄地馳騁在遼闊的草原;選擇了牛的漢族人踏踏實實,穩重前行;而選擇了驢的維吾爾人生性樂觀的同時憑藉自身的“驢脾氣”成就了自己。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其實毛驢車的歷史,在新疆遠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農耕時代。早在那時,毛驢車就已經成為了塔里木盆地廣袤大地上的重要交通工具。

新疆艱苦的沙漠環境練就了南疆毛驢一身過硬的本領。它們相比起外地的品種,上可忍耐沙漠地區45°以上的高溫,下可適應高寒牧區-40°的嚴寒。(我想這也是當年庫爾班江爺爺會選擇騎毛驢去見毛主席的原因之一吧。)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更有趣的是有人發現在庫車數千年曆史中,曾有好幾種動物與驢爭寵。像馬、牛、駱駝等,這些動物都曾被人重用。

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最終在南疆站穩了腳跟的是毛驢。其他動物幾乎只剩下名字,連蹄印都難以找到了。不知這是維吾爾人的選擇,還是毛驢的智謀。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新疆的毛驢見證了新疆千年的變化,它們背上馱運的不僅僅是貨物,更多的是這裡璀璨的文明。

作為千禧一代的我們也與它們一同見證了歷史變遷,見證了它們逐漸被現代交通工具代替,見證了生活逐漸走向繁華,也許這就是它們最後的使命吧。


-END-


驢車上的新疆丨給我一輛毛驢車,我可以征服整個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