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奧斯卡·王爾德。


王爾德是誰呢?他是十九世紀一位傑出的愛爾蘭作家、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劇作家。關於王爾德有很多八卦與傳說,導致英國人對王爾德一直存在各種各樣的猜測與想象。至於為什麼說這是個傳奇人物呢?


王爾德是個文學上的天才,而且是個極其囂張的天才。據說有一次,王爾德從美國入關,海關問他:“你有沒有要申報的東西?”


王爾德高調地回答:“除了我的天才,我沒有什麼可申報的。”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說起來,這個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喜歡說俏皮話的作家,也是俏皮話說得最好的作家。坊間流傳著大量“王爾德式格言”,它們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乍聽起來好像有點聳人聽聞,但仔細一想又覺得很有道理,非常有趣。

“擺脫誘惑的唯一方式是臣服於誘惑……我能抗拒一切,除了誘惑。 ”


“世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那就是沒有人議論你。 ”


“什麼是離婚的主要原因?結婚。 ”


“女人是用來被愛的,不是用來被理解的。 ”


“生活中只有兩種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另外一個是得到我們想要的。 ”


好了,閒話少說。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王爾德最有名,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部作品,一本融合了犯罪、驚悚、哥特和同性戀元素的唯美主義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1. 如果永遠年輕的是我,而變老的是畫,那該多好啊


這本書叫《道林·格雷的畫像》,那麼誰是道林·格雷呢?


簡單點來說,道林·格雷是一個美少年。道林·格雷的故事,就是一個浮士德的美少年版。


大家可能都聽過浮士德的故事。浮士德是歐洲中世紀的一個傳說人物,有人說他是巫師,也有人說他是占星師。傳說中,他精通魔法,學識淵博,但是為了追求無限的知識和權力,不惜和魔鬼簽訂條約,出賣了自己的靈魂。這是個流傳很廣的故事,有很多文藝作品都以此作為藍本,比如德國大文豪歌德的長詩《浮士德》。現在西方人常說的“魔鬼交易”,來源之一也是浮士德的傳說。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在浮士德的傳說中,魔鬼可以滿足人類的各種慾望,比如獲得無限的青春、知識、財富、權力等等。但這同時很危險,因為魔鬼的條件往往是邪惡的,比如造成人的墮落、犯罪,甚至是永恆的詛咒,以此作為交易的代價。


那麼美少年道林·格雷和魔鬼做了什麼交易呢?老實說,這本書裡並沒有一個真正的魔鬼。作為“魔鬼”出現的,是一個叫做亨利勳爵的角色。亨利勳爵是倫敦的貴族,他性格傲慢,專橫,信奉自由放縱的極端享樂主義。亨利勳爵的唯美主義思想深深震撼了年少無知的道林·格雷,讓他漸漸產生了一種可怕的慾望。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的主人公道林·格雷,不止長得非常貌美,而且他對自己的美沒有什麼意識,這就讓他的美顯得更加純潔可貴了。畫家霍華德痴迷於道林·格雷身上這種天然的美,把他看作美的化身,最後以他為模特,畫了一幅無與倫比的肖像。至於亨利勳爵,他和霍華德一樣,為道林完美無瑕的美貌折服。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但是,這兩個人對美的態度是不同的。霍華德相信,青春和美都是自然賦予的,只有藝術可以保存道林永恆的美,亨利勳爵卻認為這遠遠不夠。他的想法非常瘋狂:既然年少青春的美麗如此短暫易逝,那就應該想辦法佔有它。


什麼意思?亨利勳爵宣稱,要是在一個自由的理想社會,每個人都應該解放自己的天性。解放天性的方式,就是肯定自己的慾望,哪怕是被認為不道德的慾望。何況在亨利勳爵看來,沒有什麼慾望是罪惡的、不道德的。於是,亨利勳爵一面讚美道林的美,一面渲染美的短暫;一面讓道林意識到美醜之分,從而迷戀上自己的美,一面讓道林對失去這種美產生恐懼和扭曲的佔有慾。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亨利勳爵的邏輯聽起來無懈可擊:因為美是神聖的,是天才的形式。一個人被神聖的美所誘惑,想要得到永恆的青春,這是很自然的慾望。怎麼辦呢?擺脫誘惑的辦法,就是屈服於誘惑——解放自己的慾望吧。於是,在亨利勳爵的蠱惑之下,道林開始渴望能夠獲得永遠的青春。漸漸地,他甚至嫉妒起自己的畫像來了——“如果永遠年輕的是我,而變老的是畫,那該多好啊!”


這句話就像對魔鬼許的願一樣,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實現了。道林發現畫像上的自己正在一點點變老,而他本人的容貌卻沒有任何改變。


沒錯,這就是道林·格雷同“魔鬼”的交易:他將獲得不老的青春,代價就是他的畫像會漸漸老去、毀壞,這就好像是,他和畫像中的自己互換了位置。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大家可能會有點不解,和永不老去相比,區區一張畫像有什麼了不起的?


別忘了,這本書的標題是“道林·格雷的畫像”,可見故事中的畫像別有深意。簡單來說,這本書是一個寓言故事,而畫像就是寓言的關鍵。


2. 他是一個餓瘋了的人,喂得越多,就越餓


我們說《道林·格雷的畫像》這本小說是一個魔鬼交易的故事,“魔鬼”——也就是亨利勳爵——試圖誘惑道林,而道林接受了他的誘惑。這種誘惑不僅體現在對美的看法上,也體現在對女性、愛情和婚姻的看法上。


道林和未婚妻西比爾,原本是一對完美的戀人,一個是外號“迷人王子”的貴公子、美少年,一個是單純、美麗、頗有天賦的女演員。這原本是一段狂熱的戀情:道林不顧朋友的勸阻,深深地迷戀西比爾的才華和美好,而西比爾為了能嫁給道林,也不惜同家人決裂。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但是,亨利勳爵偏偏討厭女人。他宣稱,女人本質上一種思想空洞的庸俗生物,她們只有表面的魅力,兩性之間的愛情是脆弱的,婚姻是膚淺的。於是,道林再次被亨利的話迷惑了。看到西比爾在一次演出當中發揮失常,道林竟然當即決定同她分手,結果西比爾在當晚就服毒自殺了。


道林顯露了他殘忍的一面。他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冷酷,越來越墮落。有趣的是,道林對自己的變化非常清楚,因為所有變化的痕跡,都在那幅神奇的畫像上顯現出來了。藏在屏風後面的畫像在慢慢變老,這讓道林感到不可置信的恐懼。


那麼,故事中的畫像,到底象徵著什麼呢?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我們仔細回想一下道林·格雷對自己提出的這個問題:在畫中的道林·格雷和道林·格雷的靈魂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微妙的密切聯繫”呢?


答案是肯定的。道林·格雷的畫像,其實就是道林·格雷的靈魂。畫中人的腐壞,代表的就是道林·格雷靈魂的墮落。


道林對此感到“厭惡”和“恐懼”,他悄悄地將畫像從屏風後的牆上撤下來,鎖進了黑暗的閣樓裡。他要永遠藏起這幅畫,不讓任何人發現他靈魂腐化的秘密。


但是,這一藏,其實也代表他的墮落正在逐步加深。罪惡的閥門一打開,道林便一步更進一步地毀滅自己。他成了一個和亨利勳爵一樣放縱無度的享樂主義者,他研究香水,沉迷音樂,收集各式各樣珍奇的珠寶、名貴的刺繡品以及宗教儀式中那些罕見而漂亮的祭衣。他勾引純潔的少男少女,讓品行端正的爵士聲名狼藉,他在下流賊窩裡與外國水手鬥毆,與竊賊和造假幣的人廝混。


美少年愛上自畫像,不惜與魔鬼做交易,畫中的自己開始變老


與此同時,他的精神也變得越來越病態。一方面,他憎恨自己的畫像,憎恨自己美麗外表之下那罪惡的靈魂;另一方面,他又對這種罪惡懷著一種欣賞態度,通過觀賞自己的墮落獲得變態的快感。


回到家以後,他總是先悄悄溜到閣樓上,用從不離身的鑰匙打開上鎖的房門,手拿鏡子,站在那幅畫像前,一會兒看向畫布上那張醜惡的臉,一會兒再看向鋥亮的鏡子,對著自己十年如一日的漂亮臉蛋露出一個恐怖的笑容。如此鮮明的對比常常增加他的快感,一種畸形而可怕的愉悅。


王爾德寫道:道林·格雷是一個“餓瘋了的人,喂得越多,就越餓”。


“喂得越多,就越餓”,這句話指出了慾望的特點,那就是永不滿足,慾望的空缺,總是需要更多的慾望來填補。無論是道林·格雷的故事,還是浮士德的故事,其實都是一個關於慾望的寓言。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