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打敗楚國的吳國,為何不能消滅楚國呢?

孤單的飛11


我是日月千年依舊。時光流轉千年,依舊是那輪太陽和明月。以史為鑑,古今相通。

這個問題問的還不錯,可以結合多方面的原因來做分析。

楚國前中期一直可以左右中原局勢,說他是巨無霸也不為過,雖然後期爆發了楚共王的五子三王之亂,但是仍然強大,康王到靈王前期還是和晉國平分霸權,底蘊是吳國沒法比的。

吳國雖然在春秋後期崛起,任用伍子胥和孫武威風了一段時間,但是地緣劣勢限制了他,因為吳越都在楚國的下游,而且楚國土地面積是吳國幾倍,國都雖然被破,但還有廣大戰略縱深,背後還有越國隨時搗亂。且時楚王是楚昭王,國都被破後痛定思痛,一方面整合楚軍,一方面找外援,結果秦國害怕唇亡齒寒,救楚。

導致了秦師縱橫於方城內外,楚軍出沒於漢水南北,越國在背後捅刀子的局面。

另一方面來說:國際形勢也不允許,直到戰國後期,兼併戰爭白熱化的階段,齊國滅宋仍然引起各國聯合攻齊,秦國獨強之後滅七雄中最弱小的韓還花了一百多年。


歷史如明鏡


打敗一個國家之後,如果想要消滅它。無外乎是吞併這個國家。讓這個國家的國人失去對原有國家的認識,而重新接納新的國家。比如春秋後期大國對小國頻繁的吞併。


如果想要吞併一個國家,除了強大的軍事實力,還要有強大的民眾支持。所以那麼必須要讓百姓接受新的統治者,讓人民群眾信任統治者。

可是吳國在打敗楚國後做了什麼?

吳國國王不僅沒有約束自己的軍隊,重新推行更好的制度,減輕人民的負擔。

反而放肆自己的軍隊對百姓進行掠奪。甚至喊出了為所欲為的口號。那麼作為百姓,肯定是不願意支持一個比本地統治者還要殘暴的外來戶。所以結果就是在人民的支持下,楚國原有貴族重新打敗了遠道而來,入侵的吳國軍隊。奪回了統治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