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清代詩人李調元有首名為《土溪》的詩寫道:“石如蹲獸鑿為屋,泉向智佗環作淵。聞道清涼無暑氣,可能借我避炎天。”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土溪即指土溪河。土溪河上游河段名為陡溪河,其源流在彭州市的磁峰鎮及都江堰市的向峨鎮的分水嶺一帶,源出都江堰市的向峨鎮土地嶺,經七間房、石甕子入彭州境內,過磁峰鎮、桂花鎮於麗春鎮的塔子山匯入蒲陽河。全長30餘公里。流經桂花鎮境內的河段稱為土溪河。因其源流和上游在磁峰鎮的皇城山一帶,那裡是傳說中古蜀文化的中心之一,所以,民間又叫這條河為杜宇河。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河流是人類文明源流和傳承的載體,它潤育著文化並使文化得以衍生和發展。世界文明的每一步發展幾乎都是與河流的流動頻率相一致的。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沒有自然的江河就沒有人類的文化或文明。因此,我們不得不向河流投以讚頌的言詞,來表達對它由衷的崇敬!河流,它是人類文明的母親。土溪河是古蜀文化的血脈。它蜿蜒曲折的身影現在仍然還在向我們講述著古蜀歷史的更替滄桑,它清澈的流波和飄蕩的音韻時時不在為我們倒影出歲月滄桑的迷人夢境。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彭州是古蜀文化的發祥地。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都曾在這裡蠶獵農耕,奠基立國,繁衍發展,歷史文化十分悠久。這也是一個戰略要地,魚鳧和杜宇要在這裡修建城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裡一定還隱藏著許多歷史秘密,我們無力破解

四川盆地水洩之後,魚鳧王經小魚洞北往白水河,南往海窩子(今新興鎮)發展,杜宇則順土溪河往桂花、蒲陽、崇州、郫縣、廣漢等地發展,最後在盆地平原建立了杜宇王朝,創造出了無比神奇燦爛的三星堆文明,美麗的土溪河,就是古蜀文化的血脈源流。是的,土溪河,我們已在你的細波碧浪裡懷舊了一生,夢想了三千多年!你的執著是我們堅守的信念,你的過去是我們心中的輝煌,你的今天是我們的驕傲,你的明天是我們的希望和夢想!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受我之邀,著名詩人楊光和偕同蔓琳、周渝霞、張鳳霞、墨香等幾位成都女詩人來到這裡,她們被這裡的翠色所感動。面對青山綠水,光和大姐說,為了心靈的那一方淨土,我們應該去尋覓這世界上最安靜的地方,這土溪河畔的“古蜀竹海”或許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地方。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春暖花開的早上,從彭州城隨彭白公路車行至隆豐鎮北,左拐沿“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再行5華里即到達桂花鎮的高峰村山口。沿著清澈見底,跌宕起伏的土溪河蛇折而上。春天的土溪河魅力彰顯,青山秀水次第撲面,畫卷般一一展開。土溪河河谷貫穿了高峰村全境,清澈晶亮的河水繞村而過,河裡怪石嶙峋,形態各異,清泉潺潺,婉延迭宕,時而柔歌漫步,時而飛流起伏,無數低首滑行於水面的白鷺也驚歎如此靜寂的山村,將情和愛執著地定格在了這裡,它們也在這裡安下了家園。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攝影/張勇

沿河兩岸那沁滿春陽的野花,奇香異彩,散發著山野真摯溢人的原始氣息。一到村口,我們就被那一排排、一幢幢精巧美觀的別墅所吸引。這裡在地震前還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經濟落後的小山村,現在已經煥然重生得如此秀美,豐瑞迷人。它自然純粹的地理優勢和原始淳樸的民風民俗更是讓我們歎為觀止。我們不由得認定這裡就是我們心靈要尋找,要歸宿的那一方淨土,它的安然靜謐照亮了我們的心空。修建一新的山間公路,宛延平坦,曲折而上,在山峰與河谷之間,我們穿行在油菜花金黃色的波浪和青青翠竹所編織的夢境之中。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攝影/張勇

土溪河畔是以盛產竹子而聞名的,現在是春天,那綿綿密密、無邊無際的竹海剛剛經歷過嚴寒霜雪的考驗,像從戰場上打完勝仗的軍隊,還帶著一身的疲勞和喜悅。如果是到了夏天,這裡的竹子會煥發出無比蓬勃的生機。那時,50華里的蒼翠竹海一片濃郁,起伏迭宕。即使是現在,紫氣氤氳,竹香溫潤的土溪河,已經讓我們心曠神怡,飄飄若仙的了。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攝影/張勇

在春天明媚的陽光中,瀰漫升騰的霧靄在清清的水波下,是那樣出奇的安詳,鳥兒互答,潛魚追波,喜氣祥和,乾淨清透。我們在竹海中深深地呼吸著這難得的潔淨的空氣,呼吸著我們苦苦為之尋覓的安然靜寧,我們陶醉在這墨綠如畫、綿綿纏纏的古蜀竹海里,掩映於群山環抱的空靈之中,腳踏在親切溫溼、鋪滿植被,充溢著柔情愜意的河畔小道,春風縷縷送爽,竹香絲絲襲鼻。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攝影/張勇

我們穿越濤濤竹海,沿著河谷向西行進。迴音巖下的處處奇景:龜蛇堵水、懸巖石鎖、將軍馬鞍、鍋崖絕壁、千載石門、滿天石星,美不勝收,讓我們沉浸在有光有色、碧綠靜謐的山水之中,時光的節拍彷彿重新返回到了遙遠的古蜀遺風裡,回到了我們昔日親切的家園中。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攝影/張勇

從低峰走向高峰,打造“五十里古蜀竹海”。這是地處土溪河畔的桂花鎮高峰村的雄心壯志和宏偉藍圖。高峰村地處彭州市西北部,集山丘、河谷、林地、平壩為一體,以高山林地為主,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一條飛銀湍玉的土溪河由北向南,穿村而過。茫茫的竹海里蘊藏著豐富的古蜀文化,翠擁青山,直仰藍天。天然及人工種植的慈竹分佈面積50華里、5000餘畝,成竹的年產量達1000餘噸。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攝影/張勇

清澈的土溪河水流淌不息,河裡怪石嶙峋,形態各異。高峰村的李家溝、中槽溝一帶更是清泉潺潺,鳥語花香,青霧瀰漫,曲徑通幽。步入其間,置身山間河谷,享受天然氧吧,吸大自然靈氣,頓覺精神逸爽,心曠神怡。以生態旅遊、農家樂怡養、登山騎遊健身、觀賞體驗為一體的“兩溝一河谷”旅遊綠帶區。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高峰村“兩溝一河谷”旅遊環線的幽美化、特色化和品牌化,使“五十里古蜀竹海”的迷人魅力更加煥發出了無限的青春。“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我們正好可以借用唐代詩人孟浩然的這句詩來描繪今天的開始變得更加美麗而富饒的土溪河畔那清新秀麗的風光。

川西旅遊環線彭灌段,土溪河清澈晶亮,五十里古蜀竹海安然靜謐

詩意土溪,美在高峰。遠方的遊子,快快回家吧,來到你祖先漁獵農耕的沃土,來到你曾經生息的家園。在這裡,方圓50華里的“古蜀竹海”,一定會為你解消鄉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