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慶餘年》範建:陪“傻兒子”推牌九,能給孩子服軟的父母最可愛

01

非主流古裝穿越劇《慶餘年》熱播很久了,輕鬆明快的氛圍,讓人隔著屏幕都想大笑。

生活和工作已經夠繁忙了,看劇自然要看個能讓人笑出聲來的,調節心情嘛。

莫說劇中的人物名字起得那可真叫一個可愛,“範閒”、“ 範建”“範思哲”“藤梓荊”,更可笑的還是一個大男人叫“陳萍萍”。

先說說這個範氏父子吧,父親範建是戶部侍郎,身居要職,做事老謀深算。那一臉的笑意裡滿是計謀。

而且還挺能端著的,尤其是在兒子範思哲面前,那絕對是一本正經,威嚴得很哦。

範閒和範思哲是異母兄弟(看劇情其實也是異父),分別養在別處,家族糾紛自私生子範閒入京後就有趣兒了。

恰在有爭議時,範閒遭到了算計,父親認為是範思哲在搗鬼,要為範閒主持公道,於是懲罰範思哲,不由分說就讓他跪地。

兄弟範閒卻是個明事理的,對事不對人,於是各種分析,他所遭受的算計都不是範思哲所謂,也不會是姨娘所為。

總之,範思哲被父親冤枉了。


《慶餘年》範建:陪“傻兒子”推牌九,能給孩子服軟的父母最可愛


父親架子端著,做錯了事自然不好當面給兒子道歉。於是允許兒子提一個要求,任何要求都可以答應。

沒想到這愛財的“傻兒子”真的說出了心裡話“讓父親陪他推牌九!玩錢的那種!”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樣的畫面:一家人圍坐一起,推牌九。

這傻兒子其實很精明,尤其是對數字和錢,那數學水平不比如今奧數高手差,最後竟然把“籌算行賭最是拿手”戶部侍郎的錢都贏過來了。

輸光錢財的父親居然一直都沒有發作,只是說了句“天色晚了,今兒就到此吧。”扔下最後一枚銅錢之後離開。

傻兒子居然不相信,父親真的陪他玩了這麼久而且忍著沒有發脾氣,而且還贏光了父親的錢。那麼正經威嚴的父親,從來沒有過的事兒。

不可思議的眼神中,滿滿的幸福感。


《慶餘年》範建:陪“傻兒子”推牌九,能給孩子服軟的父母最可愛

對於範建這樣的父親,已經是很服軟了,那一刻,突然覺得這個父親好可愛。能夠真的跟孩子服軟。

現實中,很多父親都是端著的!端著端著,父子之間就慢慢疏遠了。


02

同期熱播的另一部劇情《鶴唳華亭》,中的皇帝父親,就是一個端著的人。雖然第一集反轉太多,看得有些累,但是還是看到了為人父親的那一種心酸。

太子與他一直很疏遠,有什麼事兒寧可跟老師說,也不會主動去找他,多年來一直如此。

太子加冠,一直覬覦太子之外的齊王,欲在太子的加冕禮上,製造事端(寫了一篇對付太子的檄文,想讓宮人在冠冕禮上扔到太子面前),阻止太子加冕。

好在曾在太子生母宮中服侍的宮人張尚服無意中偷聽到了齊王的計謀,因為太子當年曾對其有恩,於是把這個事情提前告知了太子。

這時候,太子完全可以去把這件事情告訴父皇,讓父皇去處理這件事情。

但是他沒有,他自己想好了對策,讓事情發生,而且在曲折中為自己脫險。但是事後又故意放了大哥齊王一碼。

《慶餘年》範建:陪“傻兒子”推牌九,能給孩子服軟的父母最可愛

事情終結之後,太子看到父皇不高興,不知道哪裡錯了。

當太子問老師盧世瑜,他做錯了嗎。

盧世瑜看透了局面,告訴太子,沒錯,其實也有錯。其實皇帝對於太子來說,也是父親,為什麼不開頭就說呢。

可是那個太子,寧願去選擇告訴老師,也不願意去告訴父皇,甚至可以在雪地裡赤腳為舅舅求情,卻跟父皇那麼疏遠。

太子之所以這樣,跟皇帝的態度也是有很大關係的。曾經,太子也渴望跟父親親近,小時候父親教哥哥齊王點茶時,太子也是極其渴望得到父親的呵護的。

只是這個父親,面對太子時,總是太多的猜忌和端著。以至於父子之間日漸疏遠。


《慶餘年》範建:陪“傻兒子”推牌九,能給孩子服軟的父母最可愛

皇帝打心眼裡也是希望太子跟他親近的,尤其是看到他對著太子生母的畫像傾訴,這個太子眼裡,於舅舅、老師、身邊的每個人,都比這個父親重要。

既然渴望父子親情,為何要一直端著呢?一副永遠高高在上的樣子,後期還有那麼多的猜忌?

03

為人父母,難免會有做錯的時候,錯了有什麼抹不開情面跟孩子道歉呢?

說到底,不過是一個長著的面子而已!

昨晚為了一個作業,跟女兒發生了爭吵。越是讓她讓改她越不改,扔東西砸板凳摔門,哪一樣都是把火氣拱到最頂端的。

火氣越來越大,忍不住揪住她耳朵打了她屁股幾下。

打過之後越發後悔了。有什麼事兒不可以慢慢說。再說,一個題就這麼重要嗎?

歸根結底,就是維護自己的長輩權威,可是長輩就得用拳頭解決嗎?


《慶餘年》範建:陪“傻兒子”推牌九,能給孩子服軟的父母最可愛

於是後悔自己的決定,如此這般,跟那些家暴的人有啥區別呢?我越想越怕。把自己的心先平穩起來,然後過去給女兒道歉、

不管怎麼,打她總是不對的,並且承諾,以後不會再打她。也不會亂髮脾氣,

最後還商量好了預防措施。

發現道歉之後,自己的臉面也沒有啥,而且女兒的心結也沒有了。做錯了就應該跟孩子道歉。不能因為她是個孩子,就可以凌駕之上。

後來,心態慢慢的服軟,服軟不一定是不行,而是策略,把火氣壓倒最低的策略,與其發火,不如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會給孩子服軟,非則不會損失父母權威,反而會讓彼此心裡好受些。親人之間,就是要這樣,互相疼愛的嘛!

《小歡喜》中,季楊楊的父親打了他之後,當著同學們的面,親自給他道歉,後來父子之間關係才慢慢緩和。

千萬不要犯了錯還理直氣壯地說:“我生你養你,你命都是我給的,錯怪你了罵你兩句怎麼了?”


《慶餘年》範建:陪“傻兒子”推牌九,能給孩子服軟的父母最可愛

做個會服軟的長輩吧!

教會孩子用於承擔,也能互相尊重,更會增進親子關係。

道歉要直接、誠懇,或者用某種方式讓孩子真真感受到你的誠意!與孩子相處的光陰,加起來也沒幾年,好好珍惜吧,不要等到他真的走遠了,再後悔莫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