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孫寶田——為旅順做了兩件大好事的人

孫寶田是大連金州人,生於1903年。他是一位愛國的大連地方史專家和詩人。從1910年起,他師從遼南名儒鄭有仁10年。國學大師羅振玉1928年定居旅順,1929年春天,孫寶田與同鄉才子畢維藩一起,被羅振玉收為弟子。每個星期,兩個人都從金州乘上火車,前往旅順登門求教。羅振玉愛才惜才,對兩個弟子分文不取,藏書30萬冊的大雲書庫,兩個弟子可以自由出入。在旅順拜師過程中,孫寶田逐漸對日軍公佈的旅順大屠殺數字產生了質疑。

孫寶田——為旅順做了兩件大好事的人

孫寶田(1903——1991)(源自網絡)

第一個冒險調查旅順大屠殺遇難人數的中國人

日軍對外公佈了旅順大屠殺“真相”:死亡10800人,倖存36人。1935年5月,孫寶田出於民族義憤,開始著手實地調查41年前大屠殺罹難人數。他前往旅順輾轉找到了知情人。經過調查,孫寶田得知:“當時除有家人領屍安葬者千餘外,被焚屍體實為一萬八千三百餘。”孫寶田查實,旅順大屠殺的死難人數為兩萬人,是日軍公佈數字的一倍!在日本高壓統治下的30年代,他不顧個人安危,深入旅順民間調查被掩蓋真相的大屠殺,那是冒著生命危險和牢獄之災。

這些年來,日本人一直不承認在旅順屠殺了近兩萬人,還提出把清末旅順戶籍拿出來看看。我們有的人也在懷疑當時旅順有那麼多人嗎?後來我發現日本人杉木豐吉《旅順通訊》記載的人口數字,還不包括駐旅順清軍的數字,回答了旅順當時有沒有那麼多人的疑問,同時證明了孫寶田的的調查的數據是真實可信的。

據1894年12月20日《萬朝報》特派員杉山豐吉《旅順通訊》記載:“當時旅順的戶數約有4000餘戶,(我在實地調查所得),人口號稱20000,由於從各地聚集而來,因而無法知道確切數字(據城市官員說)。但據我觀察,應有25000人。其理由是,甚至貧民之家一戶也有兩三個鍋灶,在此居住的夫婦肯定有一個孩子,發現如犬如豕般生活過的痕跡。”

甲午戰爭40年的時候,孫寶田作詩一首,揭露日軍大屠殺的罪行:無端倭奴侵邊疆,屠殺吾民慘且狂。疾首痛心四十載,萬忠古墓薦馨香。

孫寶田——為旅順做了兩件大好事的人

旅順大屠殺埋屍現場(日本隨軍記者龜井茲明拍照)

堅決抵制把旅順百姓全部改成日本姓名的金州人

1944年,為強化殖民統治,長期霸佔關東州,日本殖民統治當局策劃了一個“改名”的陰謀,妄圖把旅順百姓的姓名全部改換成日本姓名,讓人們徹底忘記自己的祖宗,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不知何種原因,這項任務落實給金州民政署。日金州民政署署長河也佔男專門叫來了金州會會長曹世科進行部署。

隨後,曹世科召集旅順各界代表開會,商討對策。20位代表中,絕大多數人認為,更換姓名對不起祖宗,不能執行。曹世科、孫寶田等15人聯名上書,堅決反對。民政署長河也佔男雖然很不滿意,但也不敢強行推進。“改名”陰謀遂不了了之。如果當年沒有那些有血性的中國人的堅決抵制,旅順的老輩人都會有一個恥辱的日本的名字。

孫寶田——為旅順做了兩件大好事的人

孫寶田編著的旅大文獻徵存(源自網絡)

由於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孫寶田擔任過金州女子高等公學講師、教導主任和“關東州”中學歷史教科書編輯等職。解放後的境況是可想而知的,在極端艱難的情況下,他矢志不移進行地方誌研究。2008年1月,25萬字、九卷本的《旅大文獻徵存》由大連出版社出版,為後人研究當地的人文歷史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孫寶田——為旅順做了兩件大好事的人

本文作者同羅振玉的曾孫女羅允新女士手持拓片在鴻臚井遺蹟前(劉勇拍照)

這裡順便寫上一筆,孫寶田的兒子孫玉子承父業,繼續從事地方史研究。他把羅振玉當年送給其父非常珍貴的鴻臚井刻石拓片無償地送還羅家後人,讓很多人從中瞭解了鴻臚井刻石的來龍去脈。這是孫寶田的後人為研究鴻臚井,追討國寶,又做了一件大好事。

孫寶田——為旅順做了兩件大好事的人

本文作者與孫玉老先生在一起(孫國田拍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