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乾淨”與“邋遢”的媽媽,帶出來的娃大不同,顛覆你的認知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

在生活當中,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每個家庭環境也不同。在不同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在思維創造力上也有不同的體現。

不過對於小孩的玩耍能力,可是不能忽視的,把小孩放到遊樂場,玩一天下來感覺不到疲憊。

在家裡也是一樣,只要是有玩具的地方就是“天堂”,經常有寶媽感嘆,“我前腳剛收拾完的屋子,也就一分鐘又恢復原樣了”,真是拿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

“乾淨”與“邋遢”的媽媽,帶出來的娃大不同,顛覆你的認知

媽媽愛乾淨,娃是這樣的

小菲媽媽從小就愛乾淨,甚至是有一些潔癖,家裡的東西收拾得像五星級酒店一樣,孩子的玩具也跑不掉。

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孩子也與別人家的孩子有差異。媽媽抱怨的點並不是孩子亂,而是抱怨孩子浪費。

是因為孩子基本上不玩玩具,整整齊齊地放在箱子裡,不給孩子買就鬧,買了還不玩,導致媽媽每半年清理一次玩具,要不拿去送人,要不就扔掉

“乾淨”與“邋遢”的媽媽,帶出來的娃大不同,顛覆你的認知

媽媽習慣性糟蹋,娃是這樣的

這位媽媽名叫方林,生活習慣沒有小菲那麼幹淨,一家子人生活都比較隨性。整理屋子也是定期去整理。

在房間裡面,有孩子專屬玩玩具的一片天地,從來不為他整理,任由孩子盡情玩耍,玩具基本上被孩子拆卸又組裝。

不僅是玩具,家裡的物件也經常慘遭孩子的“毒手”,方林對於孩子也沒有過多的限制,時不時的就調侃,自己的兒子是“破壞王、搗蛋鬼”

“乾淨”與“邋遢”的媽媽,帶出來的娃大不同,顛覆你的認知

以心理學角度,分析屋子亂與孩子的創造力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做“破窗理論”,孩子生長在整整齊齊的環境中,遠遠不如有自己隨意天地的孩子熱情。

因為在孩子心中,有了不願去破壞,這份乾淨整潔的意識。其次,在整潔乾淨的環境下,孩子再去破壞一定會被家長訓斥。

所以孩子寧願不去捅破,心理慢慢產生抗拒的情緒,這是所謂的破窗理論。

“乾淨”與“邋遢”的媽媽,帶出來的娃大不同,顛覆你的認知

相反家裡比較凌亂的情況下,孩子玩玩具的頻率會更高。家裡像一個樂園一樣,孩子也會肆無忌憚的去玩,隨意丟玩具也不會遭到父母的訓斥。

孩子都會天性使然,盡情的玩耍。另外對於孩子拆卸玩具保持更多的理解與寬容,不是一味的指責,對於孩子的探索能力,與創造力有更多的提高。

在《混亂》一書中,有說到一個人桌面整整齊齊,擺放的物品規規矩矩,一般創造力都沒有那麼強

對比歷史上比較傑出科學家,哪一個不是有著混亂的創造環境,對於他們來說,整齊或者意味著空白。心理學家也曾表示:“孩子從小的環境雜亂,出創造性人才的幾率較大。”

那麼家長應如何做,給孩子樹立榜樣,又能培養創造力?

1)給孩子提供自己的空間

孩子的童年是至關重要的,別讓孩子長大以後的時光,去填補他的童年所缺少的,所以給孩子一個充實的童年,是父母最應該做的。

孩子的成長需要自己的空間,在陪伴之餘儘可能給孩子發揮的天地,太多的規矩反到是會制約孩子的成長。

比如在家裡,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必然會顯得雜亂,這個時候不能為了自己的“潔癖”,限制了孩子玩耍的時間,童年需要無拘無束,簡單又自由的生活。

“乾淨”與“邋遢”的媽媽,帶出來的娃大不同,顛覆你的認知

2)面對孩子的“凌亂”不排斥

孩子小的時候,沒有整理東西的意識。當然把東西弄亂的本領,寶寶們絕對是第一名。

家長基本上的第一反應,往往都是斥責,而這樣的舉動限制孩子的天性不說,久而久之孩子對於玩耍也會失去熱情,這對於孩子性格、與創造力養成,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儘量給孩子一些理解與溝通,更有利於孩子創造力思維養成。

3)鼓勵式溝通、激發孩子想象

很多時候由於年紀小,孩子會犯錯誤。比如你剛剛拖完的地,孩子會把他心愛的玩具全都攤開在地,甚至讓你無從下腳。

這種情況,試著與孩子溝通,不要一味的指責,“你怎麼這麼搗亂,”或者更加嚴厲的孔叫,效果適得其反不說,孩子對待也會失去主動性。

鼓勵式與孩子溝通,多讚美與誇獎,寶寶也會更順著家長的腳步。

媽媽力育兒寄語:雜亂的環境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不過也要講究適度。這個尺度寶媽在過程中自己把控,過度放任的孩子也會養成壞習慣。

最重要的目的是,給孩子一個自由生長的童年,沒有必要說為了培養創造力,特意把房間搞的特別亂,只是說給孩子提供屬於自己的空間,發揮自己的天性

我是媽媽力育兒,如果您在帶娃中遇到有趣的、難忘的、感動的事情都可以分享給我。

我會用最真實的經歷給大家帶來幫助~育兒任務重,我們一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