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直有人去農村收購知了猴的殼,據說很貴,為什麼很少有人去尋找呢?

湘俚伢子


知了猴的外殼,也叫做蟬蛻,是一種傳統的中藥,作用還是蠻多的,價格也是居高不下,幾百塊一斤的價格比比皆是,就連很多的藥房門口,也都愛張貼著:長期高價收購蟬蛻,而且在農村經常看到有人起著摩托車,來收購蟬蛻的,按道理說這麼高的價格,而且不愁買家的知了猴殼,還真的少有人去專門尋找的,難道不賺錢嗎?

其實蟬蛻價格雖然不菲,但很少有人專門去尋找,其實這也是很多種原因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重量太輕:蟬蛻之所以價格很高,其實跟自身重量也有很大關係,蟬蛻薄薄的一層皮,重量是相當輕的,一個蟬蛻的重量差不多在0.25到0.3克,一斤價格雖然不便宜,但攢夠一斤500克的重量,難度其實是相當大的,即便是出去很久,也很難尋找到多少重量的蟬蛻,自身的付出和回報,是很難成為正比的,這也是很少有人專門去尋找蟬蛻的主要原因之一。

數量減少:隨著環境的改變,現在野外蟬蛻的數量,也是極具的減少,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知了猴數量的減少,環境的改變,樹木的變少,以及我們大量的捕捉知了猴,知了猴還沒有蛻化成蟬,就已經被我們捉到,變成了美味的菜餚,蟬蛻的數量變得愈來愈少,也是很正常的現象了,蟬蛻這種過去樹上隨處可見的物品,現在尋找起來,難道確實很高。

找不易:蟬蛻現在有的其實也不少,但大多數都是在高高的枝梢,很少有在低矮的地方,道理很簡單,在低矮的地方的知了猴,都已經被捉走了,而只有哪些爬的很高的知了猴,才能夠得以脫殼,蛻變成蟬,開始了夏季的嘶鳴,對於很高的蟬蛻,除了要有專用的工具之外,對於眼力、體力也是極大的考驗,這也造成尋找蟬蛻不易,知難而退的不少。

對於蟬蛻,這種價格一路看漲的中藥,雖然價格誘人,而且不愁銷路,但因為種種原因所致,很難有真正經濟價值的收入,除了一些農村老人,在閒來無事的時候,還會去農村野外尋找、收集一些知了猴殼,年輕人很少再有專門去尋找蟬蛻的,因為畢竟去打工或者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遠比這個收入要高。

我們鄰居就是收購中藥的,每年都懸掛著收購蟬蛻的牌子,但每年除了幾個固定的老人,會送來一些數量不多的蟬蛻,其一年收購的蟬蛻數量也是極少,而且是每年下降,這一現象在以後會更加明顯,對於蟬蛻,你回去收集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知了猴的殼,我們一般叫蟬脫。蟬脫不是一般的貴,日常收購價格每斤幾百元左右,緊缺的時候,每斤可達500元。雖然蟬脫很貴,但是撿的人卻越來越少。



為什麼撿蟬脫的人越來越少?

在我小的時候,我們幾個小夥伴經常去撿。因為有的知了猴脫殼的時候會爬很高,所以我們每人手裡都會帶上一根竹杆,遇到在樹上的蟬脫就直接用竹杆打下來。

運氣好的時候,一天能撿到上百個。但是自從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現在很難發現蟬脫,一天能撿到十幾二十個就很不錯。

假如讓你忙上一天,也不過幾元錢的收益,我想你也不會願意去撿吧!這個就是為什麼蟬脫很貴,可就是很少人去尋找的原因。

不過因為蟬脫有很好的中藥效果,所以還是有人會去尋找。



軒月小知識課堂:撿蟬脫最好是中午去,根據聲音去尋找。因為一般蟬脫殼後,都在附近活動。蟬的壽命很短,沒有大量的精力到處亂飛。

蟬脫有什麼作用?



蟬脫主要是在配置中藥的時候使用比較多,與其它中藥成分混合使用,能起到很好的醫療效果。

根據研究發現,蟬脫對風熱感冒、麻疹、破傷風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古文也對蟬脫有一定的記載:“予觀古人尚哲簡戇,因事蟬脫,如季扎、蘧瑗、晏嬰、樂毅之流,皆值禍難飄然,有以自立。”原至 明朝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

而且科學家還發現,蟬脫還具有鎮靜的作用。



總結:蟬脫屬於中藥材,價格昂貴。蟬脫是知了猴出土後的脫殼,因為現在吃知了猴的人越來越多,而且知了猴的價格也很貴,所以現在蟬脫越來越少,那麼就導致基本沒有人撿蟬脫了。

我是《田園軒月》,愛學習、愛探索。農業看似不起眼,其實農業也有很大的學問。我的目標:是每年看50本與農業相關的書籍。歡迎【關注】,和我一起探索農業種植與養殖的奧秘!

田園軒月


問:一直有人去農村收購知了猴的殼,據說很貴,為什麼很少有人去尋找呢?

答:因為少,因為不好找,因為環境因素不好發現,收益和努力不成正比。

我是鄉下小三哥,土生土長的農村小夥。我小時候和幾個要好的朋友,因為沒錢在父母的勸說下,幾個朋友們拿起棍子就去地裡尋找價格昂貴的知了猴殼,賣了錢是自己的。在地裡尋找知了猴殼是特別難找的,首先我們這邊都是在水果樹上,水果樹上葉子比較密集,知了猴殼不太容易發現,而且我們要時刻仰著頭,因為需要一直仰著頭,一下午下來脖子疼的要命。

在我們農村,一般尋找知了猴殼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平時沒有什麼事情可做,在這個季節幾個老人結伴,拿著一根棍子,就去地裡尋找知了猴殼去了。這樣既補貼了家用,又鍛鍊了身體,所以我們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有的是時間和精力來尋找知了猴的殼,只是掙一個零花錢。



最近些年由於我們進行大量的捕捉,知了猴殼已經特別少了。現在我們農村家庭很少有人專門尋找知了猴殼的,都是下地幹農活的時候,看到了就順手裝到袋子裡,等有收購的來了就賣掉。現在知了猴殼的價格都是100多一斤,藥用價值特別大,但是知了猴殼確實是太難尋找了。



我是鄉下小三哥,以上是我的見解,現在的人們都習慣了養尊處優,很少有人大夏天頂著烈日專門找知了猴殼了。中年人白天需要工作幹活沒有時間,不可能專門尋找知了猴殼,現在的小孩子們更不可以這麼熱的天去地裡了。所以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尋找知了猴殼。


鄉下小三哥


知了猴,我們這兒的方言叫爬杈,它是蟬的幼蟲,知了猴羽化後留下來的殼叫蟬蛻,是一種藥材。

記得小的時候,夏天是知了猴很多的季節,每天都會約上幾個小夥伴們,白天扛著竹竿去樹林裡找知了猴蛻的殼。農村也會有人收購知了猴的殼,為什麼現在知了猴的殼為什麼沒人去尋找了呢?其實有很多個方面,且聽我慢慢道來。

在農村,蟬蛻一般都是老人和小孩去尋找,現在經濟發展的比以前好得多,很多老人和小孩已經不需要尋找蟬蛻來賣掙得那一點錢,所以就懶得再去尋找蟬蛻來賣錢。
蟬蛻很輕,不壓稱,很多時候尋找一個暑假也不會找到很多,市場收購的價錢是幾百一公斤,夏天那麼熱,累死累活尋找一個暑假就賣幾百塊錢,所勞非所得。


現在知了猴在餐桌上越來越多,農村的知了猴越來越少,現在的知了猴蛻的殼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容易尋找,比以前更難尋找到,而且費時費力掙不到錢,相對於蟬,小孩子還是會選擇尋找蟬來賣錢賺的多。


作為農村人我覺得知了猴要適量吃,不然會有一天知了猴被吃成罕見物種。感興趣的朋友們還知不知道其他沒人尋找知了猴的原因?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三農小李V


記得在小學讀書的時候,學校讓學生勤工儉學,其中有一項就是撿知了猴的外殼,交到學校,由學校統一賣到藥店。藥店裡有專門收購知了猴殼的,在中藥上,知了猴殼叫蟬蛻,用途很廣呢。藥店收購知了猴殼價格不菲,那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專門去撿拾知了猴殼呢?

記得小時候撿拾知了猴殼是在白天,一般來說知了猴都是夜間出來,從泥土中鑽出來的知了猴,會就近爬到樹上,在樹幹或者是樹枝上完成脫殼的過程。脫了殼的知了猴一開始身體發白,過一會兒時間,身體顏色逐漸變深,翅膀變硬,就能隨便飛了。而脫下來的知了猴殼卻還是抓住樹皮或是樹葉,留在原地。

有的時候,一些知了猴在低處就完成脫殼過程,而一些知了猴則是爬到高處,這就給撿拾知了猴殼帶來了困難。記得那時候,如果是你到小樹林裡去撿拾知了猴殼,不一會兒的工夫,就能夠撿拾很多。而現如今如果去尋找知了猴殼的話,就難以找尋了,難道是都知道知了猴殼值錢,被別人撿走了麼?答案是否定的!

如今知了猴走上人們的餐桌,捉知了猴的人比知了猴還密集,一些知了猴未等脫殼就被送上了餐桌,導致知了猴殼數量銳減。

過去人們捉知了猴是為了自己吃,而如今人們捉知了猴是為了賣錢。所以,每到傍晚,樹林裡捉知了猴的人群可以說是人來人往,比起剛出土的知了猴有過之而無不及。知了猴在一些餐館被當成初夏必不可缺的野味,所以收購價也是不低,惹得不少人瞅準這個商機,專門捉了賣給餐館。如此一來,知了猴根本就沒了脫殼的機會,所以只有那些漏網的知了猴才能留幾個空殼,也是掛在高處。


知了猴殼分量輕,攢夠一斤需要很多知了猴殼

再說了,捉知了猴賣給餐館,基本上是論只收購,點點個數,直接付款,簡單省事。而知了猴殼是論斤稱的,聽上去每斤知了猴殼好幾百元,可要想攢夠一斤,恐怕一個夏季的工夫都未必能夠達到。因為這知了猴殼是一種很輕的知了猴的外皮,根本不壓稱。為了一斤知了猴殼而耽誤一夏季的時間,算算也不划算。還不如釣知了來的痛快,而且釣知了尋聲找去,還是很好發現目標的。而且,知了的價格雖說比起知了猴低了一些,畢竟可以以量取勝。

綜上所述,雖然知了猴殼比較貴,由於如今數量少,難以收集,人們也大多不願去撿拾知了猴殼了。


建行漸遠


知了猴殼在中醫裡被叫做蟬蛻,理所當然是一味中藥,只是這一味中藥不太被農民們上心,很少有人願意四處收集蟬蛻來賣錢的。

前幾年蟬蛻特別多的時候,偶爾有人撿,但撿來都是曬乾了留著自己用,一般情況下沒有人到藥店賣蟬蛻。

也曾經有人到農村收購蟬蛻,一斤價格挺貴,只是依舊沒看到有人願意滿山撿蟬蛻換錢用,這是為什麼呢?其中自是有原因的。

蟬蛻聽著價格很貴,但它需要曬乾了,曬乾了的蟬蛻份量特別輕,如果特意每天出去撿蟬蛻的話,忙活一天估計撿不了幾個,大概能撿十幾塊錢的算是不錯了。

蟬蛻沒有想象中那麼好撿,有不少知了猴在蛻殼前會爬到樹幹上,這一爬就有可能爬到人伸手夠不到的地方,畢竟動物也有很強的安全意識。

撿蟬蛻哪怕是轉變了村子四周所有小樹林,估計撿一夏天最多能賣個三百二百塊錢,還被累的夠嗆,太不划算了,但如果是把撿蟬蛻的時間用在抓知了上面,那就來錢又快又多。

現在一個知了好幾毛錢,有時候能到一塊,農民們白天到小樹林裡用長杆子粘知了,有的高手一天能粘三四百個,一天掙三四百塊錢,這可是比撿蟬蛻來錢多且快。


哪怕是上山刨藥材,一天刨十幾斤藥材都比撿蟬蛻賣錢多,所以沒有人願意撿這玩意,不划算啊。

小時候我曾經撿過蟬蛻,那是奶奶眼睛模糊看不清東西時,她讓我到菜園裡撿蟬蛻,記得那個假期,我得空就去撿,最多時一天撿了有三十個,三十個連一兩都沒有。

撿了一個暑假也沒撿到很多,雖然平時看著這一個那一個,到撿時其實真撿不了多少個。

農民們不是懶惰的不願意去撿蟬蛻,大家也都喜歡閒暇時掙個零花錢,但我們會算計著合適不合適,不划算的營生誰願意去幹啊。


看農村說農事


不是沒有去尋找,而是現在吃的人太多,知了殼還沒有蛻就到了餐桌上了,還怎麼找?

知了殼俗稱蟬蛻,是我國一味傳統的中藥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目前市場價格幾百塊錢一斤,而且因為市場資源數量的減少,價格近幾年也是大幅上漲,這麼好的價格幹嘛沒有人來去找,其主要原因就是知了猴變得太少了,這都七月中旬了,我們這個豫北小縣城還聽不到蟬鳴的聲音,沒有了知了猴,哪裡還會有蟬蛻,所以現在村裡找蟬蛻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記得小時候知了猴遍地都是,那個時候吃知了猴的人不多,村裡種的樹也特別多,楊樹,桐樹,榆樹下面最喜歡生知了猴了。每到夏季的時候,就會有人專門來村裡收蟬蛻,那個時候蟬蛻價格不高,而且因為重量太輕,忙活一個夏天也不過能賺個幾百塊錢。

而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知了猴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不光是城裡人吃,就連農村人也吃,油炸煎烤做法多樣,到了夏天傍晚,樹林裡抓知了猴的人比知了猴還多。


另一方面,現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已經硬化了路面。樹木也沒有以前多了,為了美觀,路邊也都種上了矮小的綠化樹種。知了猴沒有了生存空間,數量就會越來越少,而這兩年知了猴的需求量大增,所以野生知了猴只會越來越少。

蟬蛻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知了猴蛻變成蟬留下來的那個軀殼。想要找到蟬蛻就需要知了猴蛻變成蟬以後。而如今知了猴都來不及蛻變成蟬,就進入了人們的肚子裡,你說還去哪裡找蟬蛻啊。所以即使蟬蛻價格一直在漲,但是找蟬蛻的人卻是越來越少。


還好目前知了猴已經有了人工養殖,不然的話,就目前的狀況來看,不出幾年,估計知了猴就被吃絕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