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一箇中國人葬在日本,後人前去掃墓,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在鴉片戰爭以前,古代的中國一直以天朝上國的地位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無論是政治、文化、還是其他方面在世界上都處於領先地位。許多中國文化和中國理念,都輸出到了其他的國家和地區。日本,就是古代中國文化的重要接收國。現在我們提起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大家首先想到的很肯定是盛唐時期的鑑真和尚東渡以及各國的遣唐使團。當時的中國,封建文化處於世界的前列,同時又非常的開明大氣,日本為了學習中國的文化,曾經多次派使團訪問唐朝。

一箇中國人葬在日本,後人前去掃墓,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不論是從規模、時間、還是內容的豐富程度上都堪稱盛舉,所借鑑的文化和制度,對日本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的封建文化和思想,也不斷地通過日本上層社會人士的宣傳,滲透到民間藝術、風俗習慣等多個方面。這些都是中日之間文化交流的成功事例,除了唐朝之外,在明末清初時期,也有一名中國的學者遠渡重洋到日本,在當地言傳說教,傳播中華文化,這個人是誰?

一箇中國人葬在日本,後人前去掃墓,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他就是在日本擁有很高聲望的“勝國賓師”,叫作朱舜水,原名朱之瑜,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在清軍攻佔北京後,參加過反清復明的活動,後來明朝滅亡,朱舜水東渡日本,並在日本定居,傳播儒家文化,還收了許多的弟子,被尊稱為“國師”。他的學術主張經過他的弟子的傳承和宣傳,對日本後來的社會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見他對日本社會的影響之大。朱舜水本來出生在明朝的官宦世家,是真正的貴族子弟,祖父曾經“三讓皇恩而不受”,

一箇中國人葬在日本,後人前去掃墓,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但是八歲那年,朱舜水的父親逝世,家道中落。即使如此自幼聰慧的朱舜水還是刻苦學習,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報效國家。但是真正的步入官場之後,他發現官場的黑暗和腐敗,不想同流合汙,毅然決然的辭掉了官,一心只專注於研究學問。即便如此,面對這種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第一”,朝廷還是多次徵召他為官,無奈之下,朱舜水只好歸隱山林,在老家餘姚潛心修學。後來還一年之內三次應徵不入,被人稱為“不徵君”。

一箇中國人葬在日本,後人前去掃墓,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入關,在國家面臨滅亡的時候,一向不問國事的朱舜水卻積極地參加到反清復明的鬥爭中,甚至還曾經東渡日本,希望藉助日本的援兵來抵抗清軍,但是後來都接連失敗。復國無望而又不願效忠清朝的他最後只得做了定居日本的打算。但是定居日本的計劃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當時的日本,和明清一樣,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朱舜水還未到日本就被困在了長崎的海面上,後來經過日本學者安東守約的努力,日本政府才允許朱舜水在長崎定居。

一箇中國人葬在日本,後人前去掃墓,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u000f剛開始時,朱舜水並沒有想要在異域宣傳儒學,只想在此安享餘生。但公元1665年,正當朱舜水準備購地在長崎躬耕的時候,日本國副將軍德川光國(初代將軍德川家康之孫)聽說長崎有這麼一位從中國來的大儒,於是前去拜見,並表示:“願意聘請朱舜水擔任日本國師,傳授中國儒學!”在此之後,朱舜水便廣收弟子,傳播中國儒學。後來德川光國想要為他修建新居,被他四次拒絕,即使是這樣,德川光國還是以弟子的禮儀來接待他,甚至拜入朱舜水的門下做起了學生。

一箇中國人葬在日本,後人前去掃墓,德川家族還得親自陪同

隨後朱舜水的儒家學說逐漸成為日本社會上的主要學說,他的弟子編撰的《大日本史》,甚至對兩百年後的明治維新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公元1682年,朱舜水因水土不服而致病,臥床不起,數月後便在日本大阪逝世,享年83歲。在他死後,德川光國親自參加了他的葬禮,還將他的墳墓修建成為明朝的形制,也算是歸途故國了。作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在建國之後,朱舜水後人去掃墓時,德川家族的後人也會全程的陪同,延續了祖先德川光國對朱舜水先生的尊重之情,可謂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