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自律,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上學時還好,放假時就是早上不起、晚上不睡,這令很多家長都愁壞了,其實孩子不能夠自我約束,主要是家長沒在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做好教育工作,所以家長們需要注意了!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對於3~6歲孩子的培養是決定其日後是否成才的一個關鍵期,如果孩子有這3個毛病,一定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孩子將來會感謝你的。

一、違背自己的約定

小明和爸爸說好週末一起去幫助老爺爺除草,結果爸爸到了忙活了一天,也沒看到小明的到來,回到家中爸爸問小明為什麼沒去,小明說今天太熱了,不想出門。爸爸很生氣,告訴小明你這樣做別人以後不會再相信你說的話。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犯這樣的問題,不過大部分家長都是和小明爸爸一樣,就是簡單的教育小明一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這樣做也沒什麼,所以下次很有可能還不履行約定,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和自律有著很大的關係,連答應別人的事情都無法做到,談何自律。

如何讓孩子遵守約定?

守約和守時一樣重要!

孩子第一次犯是因為不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但是在孩子第一次不遵守約定的時候,就沒有做好管教,那麼就算孩子知道這樣做不對,也會再犯,因為孩子們覺得這樣的小事,做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所以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給孩子講清楚其中的道理,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讓孩子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雖然孩子不懂換位思考,但是家長可以問孩子“如果爸爸答應週末帶你出去玩,結果週末沒去,你會怎麼想?”這樣的孩子明白道理之後,就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二、沒有時間觀念

時間觀念對孩子來說十分抽象,所以孩子對於時間觀念並沒有明確的概念,有的時候孩子說在朋友家玩十分鐘就回來了,結果半小時過去了也看不到人影,這是培養孩子自律性的大忌,如果孩子有這種情況,家長千萬不能慣著。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由於孩子對於時間並沒有準確的概念,所以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智能的兒童手錶,並且設定好時間提醒孩子到點了,該做什麼,前期需要這樣進行提醒,但是時間一長,孩子養成了習慣,就會自己遵守時間去做這些事情。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三、懶惰

懶惰是影響自律的關鍵因素,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難發現給孩子定好規矩,讓孩子幾點做什麼,孩子經常會少做幾件事,懶惰是進步的天敵,所以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如果糾正懶惰?

其實孩子懶惰有一半原因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家長一到家就躺在沙發上休息,做什麼事都是,媽媽推給爸爸,爸爸推給媽媽的,這樣孩子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家長們需要自我檢討一下了。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除了家長要以身作則之外,還可以讓孩子通過繪本進行學習,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通過圖案較多的故事繪本進行學習,像五六歲這樣的大孩子可以選擇文字加圖案的行為養成書籍來培養。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故事繪本主要是圖多字少,主要以充滿童趣的故事內容向孩子表述,全套書籍共30冊,每一冊都有一個主題,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拒絕懶惰。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五六歲孩子所看的書籍文字較多一些,其中的道理也更多,每個文字都帶有拼音標註,讓孩子自己無障礙閱讀,書中內容主要以養成良好品格、培養孩子自控、自我管理能力,教會孩子做人、做事,這樣優秀的孩子沒有家長不想要。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3~6歲是培養孩子自律的關鍵期,這3個毛病不能慣著,該打就得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