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

提到漢武帝,總讓人不由而然的肅然起敬,漢武帝在位時期,政治上加強集權,思想上獨尊儒術,經濟上進行幣制改革和開通絲綢之路,外交上北擊匈奴,開疆拓土,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武帝一朝可以說是將西漢王朝推向了頂峰,更讓大漢王朝的威名,傳揚四海。

漢武帝一生在位五十多年,其雄才大略被後人景仰,其中漢武帝實行的推恩令,這一政策,更是讓眾人拍手叫絕。漢武帝的一紙推恩令,讓原本王室諸侯統統變成了平民。漢武帝的推恩令到底有多厲害,竟然可以讓諸侯變成平民?歷史上的削藩政策相比推恩令二者之間又有什麼區別?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漢武帝畫像

一推恩令實行的時代背景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王朝的第七位帝王,雄才大略,豐功偉績不計其數。其中在政治改革方面,最為突出。推恩令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在中學階段學習的中國歷史,主要分為兩條線,也可以稱為兩個矛盾。一君權與相權之間的矛盾,二地方與中央之間的矛盾。其次就是分析背景,分析背景主要可以劃分為六個方面,分別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外交這幾個方面分析。
而推恩令則屬於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漢武帝即位時,西漢王朝歷經了幾代帝王的辛勤付出,一改漢朝初期時的貧窮和落後。再加上文景之治的快速發展,大漢帝國的實力已經十分強大啦。而推恩令實行的背景,我們可以從政治、經濟、外交、這三個方面來分析,政治上,漢武帝在中央設置中外朝和刺史制度,加強中央集權。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推恩令示意圖

然而地方上的諸侯王國依然保存在著政治和軍事上的勢力,並且十分不穩定,加之對漢文帝一朝,發生的七國之亂,讓中央不得不對這下諸侯王加強戒備。對於中央政權來說諸侯王只要存在就是對中央最大的威脅。諸侯問題已成當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經濟方面,雖然生產力大大發展並且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大片土地的兼併,嚴重的土地兼併導致漢武帝初期社會動盪不安,階級矛盾不斷上升。外交方面,北方匈奴不斷入侵邊境地區,使得邊境地區人民苦不堪言。同時還有南邊的南越王朝,不斷在邊境地區製造事端,使得西漢邊境地區不得安寧。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漢武帝劉徹

在這三方面因素的促使下,使得年輕的漢武帝劉徹下定決心要處置諸侯問題,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為了避免外敵還未入侵,國家內部統治瓦解的事故發生。元朔二年(前127),漢武帝接受朝臣主父偃的建議,同年春正月,漢武帝頒佈了推恩令,自此推恩令在全國開始推行。

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主父偃說上(武帝——引者)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

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漢文帝劉恆

二推恩令政策的獨到之處

帝者王道也,馭人之術,擅權之能。一個優秀的帝王,不僅自身擁有雄才偉略,同樣更善於發現其他人的雄才大略。對於朝臣父偃的建議,漢武帝果斷決定並開始實施,因為推恩令這一政策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推恩令獨到之處就在於,推恩令猶如笑容中的尖刀,棉花中的鋼針,表面親善溫和實則暗藏殺機。推恩令政策的主要辦法是,讓各大諸侯王將王國分為若干個小國,改變了一直以來嫡長子繼承王位和封國的傳統,畢竟要雨露均霑,這樣一來,各諸侯王的子孫無論嫡庶都可以得到封賞。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人口對比圖

依次排開,建立新國,土地分完為止。對於封土廣大而子孫少的人,便虛建國號,待其子孫生後再進行分封。表面上是為了諸侯子孫後代謀福利,實則諸侯王國的實力被不斷地分解。

雖然諸侯國的諸侯非常清楚,但是他們沒有辦法,他們的實力無法對抗當時強大的中央政府。推恩令唯一的弊端就是需要時間的過渡,那麼推恩令到底有多厲害呢?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漢景帝與漢武帝

舉個例,我們最熟悉的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也被稱為“牛背山的皇帝”,劉秀本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

他之所以會騎上牛,就是因為推恩令的實施。從列侯依次遞降,推恩令實行到劉秀父親這一代時,就成了小小的濟陽縣的縣令,再到劉秀這一代時,劉秀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平民老百姓。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劉秀劇照

還有就是三國時期的劉皇叔,劉備更慘了,本是皇親國戚卻淪落街頭賣草鞋,這都要歸功於推恩令的功勞,可想而知推恩令的威力有多大。推恩令的實施,一直都是以漢朝郡縣制度為基礎改進而來的,不管如何分封都不會與郡縣衝突,最終只會融入郡縣之中,歸中央管轄。

《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中說得更清楚: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三推恩令與削藩政策的區別

有人問漢武帝為什麼不實行削藩政策,而實行推恩令,削藩政策與推恩令到底有什麼區別呢?話說回來,無論是實行推恩令還是削藩,都是為了一個相同的目的,那就是加強中央集權,從藩王的手中把分出去的土地再要回來。推恩令和削藩政策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推恩令要比削藩明智、有效很多。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諸侯分佈圖

推恩令將土地進行二次分封,給諸侯王的感覺就是土地依然在自己的手中,只不過是分給子孫,雖然推恩令比較委婉,但確實非常有效,而且這樣一來,對皇帝自己的名聲也很有利。

而削藩政策就顯得比較簡單粗暴了一下,就是直接告訴你,馬上把土地還回來,不還回來,就打你。

漢文帝時期就是因為削藩政策太過激進,以至於導致後來的七國之亂。

漢武帝的帝王之術,笑裡藏刀,綿里加針,一紙推恩令,諸侯變平民

黃曉明版漢武帝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這樣悄然拉開序幕,又在無聲之中消失滅亡。推恩令的背後不僅僅是一條政策法令,其中還有帝王之術的存在,留心處處皆學問,沒有平白無故對,也沒有毫無理由的錯。之所以會發生,因為有人在背後操作。

明天就是2020年了,祝所有的朋友,新年快樂,萬事大吉,在次感謝您一直以來對青年講歷史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