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儘管知道古代三妻四妾,但真真從文字間看到後才覺得很難接受


儘管知道古代三妻四妾,但真真從文字間看到後才覺得很難接受

(沈復與妻子陳芸畫像)

在民國成立之前,我國的男人們大多都是生在花叢中的,也就是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這種制度持續了兩千多年,直到民國的成立。

民國成立後雖然頒佈了“一夫一妻制度”,但是一些有錢的人家,像地主、軍閥等階級的並沒有遵守,三妻四妾、美豔嬌娘依舊圍繞在他們身邊。

儘管知道古代三妻四妾,但真真從文字間看到後才覺得很難接受

比如杜月笙,杜月笙一生明媒正娶了五位太太。又如魯迅先生,雖然魯迅先生對其妻子朱安沒有感情,兩人過著掛名夫妻的生活,但是朱安在婚姻這方面的悲劇我們都是知曉的。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於1950年5月1日頒行了婚姻法,確定了一夫一妻制度

我們是生活在新中國的,因此對三妻四妾這個概念只能從史書、影視劇、小說等中獲得。

我們都知曉古時的三妻四妾是一種對女性的不尊重,而且延續了幾千年。

儘管知道古代三妻四妾,但真真從文字間看到後才覺得很難接受

(朱安像)

作為現代人,當我在影視劇中或者史書中見到一個男人有著不少於兩個的女人共同服侍時,我覺得這沒有什麼,這是幾千年來形成的一種不好的文化,但是也沒有對其產生反感,直到我讀了沈復的《浮生六記》之後,漸漸地對三妻四妾這種觀念產生牴觸,甚至想去古代一一地教訓那些男人。

《浮生六記》中《閨房記樂》一篇中說到:

芸曰:“今日得見美而韻者矣。頃已約憨園,明日過我,當為子圖之。”餘駭曰:“此非金屋不能貯,窮措大豈敢生此妄想哉?況我兩人伉儷正篤,何必外求?”芸笑曰:“我自愛之,子姑待之。”

意思是沈復的妻子陳芸見到了一個美麗又有韻味的女子,那女子叫憨園,陳芸十分喜愛憨園,於是替沈復張羅將憨園娶進門。

沈復對陳芸說他們兩人此時正是甜蜜之時,不需要再要一個妻子。

但是陳芸卻說自己很喜歡憨園。

後面陳芸就開始了為沈復張羅娶憨園,雖然最後並沒有成功,但是讀到此處時,我的心裡一陣難受,因為《閨房記樂》記載了沈復同其妻子陳芸之間的種種恩愛,而在這種恩愛下,作為沈復的妻子卻還要主動替他張羅娶妾,這在沈復看來是沒有必要的,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也是沒有必要的,在我看來更為難以接受。

儘管知道古代三妻四妾,但真真從文字間看到後才覺得很難接受

從這我看出來了古代的三妻四妾思想已經深深地刻印在了古代女子的腦海裡,似乎與他人共享夫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雖然經常會在影視劇中看待古代的宮廷或者小家中的女人中存在著爭風吃醋的情況,但是看了《閨房記樂》後再聯繫那些爭風吃醋,我不由得想到古時的那些爭風吃醋大都是因為孩子或者每個人的待遇所引起的,至於因夫君發自內心的愛而引起的爭風吃醋少之又少吧!

儘管知道古代三妻四妾,但真真從文字間看到後才覺得很難接受

(甄嬛傳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