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我時常在想:什麼是善良?什麼是惡?

直到看見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寫過這樣一句話:

“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

​​​​ 然後,我明白了,很多人把自己活成了活該被人欺負的熊樣,然後以為這就叫善良

所以,那些自認為善良的人,活該被嘲笑,這完全是自作自受。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01

(以下是閨蜜的親身經歷,為了便於敘述,用第一人稱代替)

“以後你別回來了,我還嫌丟人,你都嫁出去10年了,這個家裡早沒你的地方了,你該去那裡去那吧”

這是我離婚後,母親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母親陌生而冷漠的臉,讓我寒心。

我強忍著淚水,用手護著6歲的女兒,看向站在旁邊的哥嫂。

本以為,我的親哥哥和親嫂子,看到我們孤兒寡母,會有惻隱之心,可是哥嫂卻忘了自己也是父母,指著我破口大罵:

“你男人不要你,跟你離婚了,你跑回孃家來禍害,是何具心,我們不歡迎你,你也休想進這個家門”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離婚,真得這麼可怕嗎?我一個女人離婚,難道招惹誰了嗎?為什麼就連自己最親的人都跟我過不去?

眼簾再也擋不住決堤的淚水,我撕心裂肺的問道:

“結婚10年,我貼補孃家10年,你們怎麼能這樣對我?”

“你活該”,

母親和哥嫂撂下這樣一句話,就把我擋在了門外,只有6歲的女兒,膽怯的拉我著的衣角。

女兒把我拉回現實,我突然看清了:“最親的人跟我反目,是我離婚後不能給他們更多利益了”。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02

2020年春節,是我第一次帶女兒回老家過年,估計要不是因為離婚,恐怕一輩子都沒有這種機會。

我媽是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人,她疼她的孫子,對她的外孫女從來不過問

這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她把最好的都給哥哥,而我只能用最差的,那怕上了高中,她還讓我穿哥哥淘汰下來的前開口的男式褲子。

可憐”、“不被人喜歡”,成了村裡人對我評價的關鍵詞。

為了“翻盤”,也為了證明,我用學習來改變命運,我上了名牌大學,找到了穩定工作,還嫁給一個疼我的丈夫。

我準備迎接我的幸福生活,可母親就像一隻控制的手,對我說:“做人不要忘本,要懂得感恩,最重要的是要善良”。

以後,我犯了很多農村鳳凰女的毛病,活成了孃家人眼中最善良的人:

聽話、知恩圖報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我越“善良”,母親越喜歡我,慢慢的讓我在孃家抬起了頭,周邊四鄰也開始盛讚,一時我成為村裡最被人喜歡的孝順女兒。

哥哥結婚時,母親讓我準備了20萬彩禮錢和房子首付,我覺得這是給我家傳宗接代,我應該拿錢支援。

沒跟丈夫商量,我就自作主張,給哥哥辦了一個風光的婚禮。

母親逢人就誇女兒有本事,我覺得是我的善舉得到了認可。

哥嫂生了小侄子後,從奶粉到玩具,再到課外書,都讓我墊付,母親總說哥嫂不會鳳網絡支付。

這10年間,我陸續給孃家添置了高檔電器、傢俱和日常生活用品,還每月給母親2000元生活費,無一例外,每次媽媽都是打著給自己買的旗號,給了哥哥和嫂子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雖然,我和丈夫生活在城市裡,可總這樣貼補孃家,我們兩人的工資也吃不銷,我曾提醒母親。

可母親理所當然的說:

你就一個女兒,將來她出嫁了,還是不別家的人,以後你的家產還不是你大侄子的,現在只是透支一點”。

每次,為了母親歡心,我總被自己的“善良”打敗,讓我一次又一次的討好孃家。

對於這些,我的丈夫不是沒有抱怨過,只是他也沒有完全阻止而已。

大前年,哥嫂要買車,在四線以外的城市,他們非要買30萬的車,媽媽又向我要錢,美其名曰是借,可是車買完之後,兩三年過去了,哥嫂沒提過一句要還。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03

去年年底,母親又傳哥嫂的話,他們想買一個底商做生意,讓我投50萬

但這些年,我的工資都基本貼補了孃家,而且還把丈夫讓我保管的錢花掉不少,現在我真得無能為力。

哥嫂又讓母親拿親情壓我,母親說:“你那麼善良的人,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你哥嫂掙不到錢吧,那樣就真太可惡了”。

我只能拿出了家裡的死期存摺贊助哥嫂,可這50萬,我真沒敢跟丈夫說,就一直隱瞞著。

事不湊巧,婆婆心臟病突發,要做手術,丈夫託人求關係,想把婆婆安排到特需護理病房,前後費用算起來差不多要50多萬,可準備交錢錢時,丈夫才發現50萬被我挪用了。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當時,丈夫恨不得要揍我,他幾次抬起手又落下,最後他傷心的說:

“你走吧,我們離婚,以前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你是我的妻子,我不想讓你為難,可是你從來沒有底線,你難道沒算過,這些年你為孃家花了多少嗎?你有給我媽花過一分嗎?我爸媽倒貼給你,你拿回家裡,現在我媽病了,作為兒子,我只想讓她少受點罪,安排好一點的病房,可現在呢?你把救命錢倒貼給孃家,我媽只能去普通醫院,住普通病房”。

說著這些,老公像是一下子蒼老了許我,眼中滿是淚水,他傷心接著說道:

“如果僅僅是花錢,我能容忍你,可是你從來不跟我商量,拿我當什麼?我難道娶你,就有跟你一塊扶貧的義務嗎?你不要以為這是孝順,沒人會領你的情,因為你所認為的善良,在他們眼裡根本一文不值”。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是嗎?當時,我一點也不信,我覺得善待父母、兄弟姐妹沒錯,反倒是丈夫不能同甘共苦,滿腹報怨讓我失望。

辦完離婚手續,前夫沒有挽留,我也沒有留戀,更沒有去看住在普通病房的婆婆。

我準備帶著孩子回孃家,好好過個年,明年收拾心情再開始下一段戀愛。

我覺得,我剛35歲,工作好,掙錢不少,顏值也不差,再找肯定比前夫強,帶著這種美好願望,我帶著孩子登上了回老家的火車。

只可惜,現實給了我響亮的耳光,我最親的母親、哥哥嫂子,竟像躲“瘟疫”一樣把我擋在門外。

離婚帶著孩子的女人,真的這麼可怕?

說實話,現在我才明白,像我這種坑婆家貼補孃家的女人確實挺可怕,不光害了自己也害了前夫,而最後一句“活該”,真是咎由自取。

所以,我想用我的經歷懺悔,告訴結婚後的女人,

做人要有分寸,即便想回饋孃家,也要懂得適可而止。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04

從閨蜜的經歷不難看出,她不是壞人,心地善良,但正是她所謂的善良,恰恰成就了可惡,把善良的丈夫搞得傾家蕩產,讓貪婪的親人更加貪婪

善良的人活該被欺負嗎?不是,是因為:

“善良的人總被欺負,不是不願意反咬別人,而是自己欺負別人的感覺比別人欺負自己的感覺還要痛苦。

閨蜜前夫甘願受欺負,是因為他愛妻子和孩子,所以才一直容忍,只是到了最後,他看到滿是絕望,才“含淚斬馬謖”。

而閨蜜長期受婆家索取,是她舍不下親情,所以一直滿足孃家的無理要求,去損害婆家利益。

但我們應認清:善良只對善良的人善良,如果對惡人善良,是對其他人的不公,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行惡?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孃家窮,並不是出嫁女兒的錯,我一直提倡女人在結婚後,應該貼補孃家,但前提是要在能力範圍之內,要懂得適可而止。

就像閨蜜一樣,結婚10年,貼補孃家10年,最後把自己家裡的救命錢都貼進去了,還要再割肉給孃家,這種善良不是愛,而是害,更是一種大惡。

女人,請記住,跟男人結婚,不是因為男人出了彩禮,就應該娶你全家。

真正的婚姻模式是兩個家庭共同幫助建立一個新的家庭,而不是一個家庭對另一個家族的扶貧。

婚後,女人對孃家沒有界限,只會被無盡的壓榨,習慣了不勞而獲的親人,一旦在利益得不到滿足時,就什麼惡事都做的出來。

如此以往,一旦女人無法滿足原生家庭,結局不是忘恩負義,而是對人生的不知好歹。

所以,女人不應該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而應該為自己而活,真正的善良是能明事理,分辨是非。

離婚後,這個35歲女人幡然醒悟:婚後幫助孃家,要懂得適可而止

特羅耶波爾斯基說:

生活在前進。它之所以前進,是因為有希望在;沒有了希望,絕望就會把生命毀掉。

閨蜜已經認識到卑微的“善良”是一種錯誤,我想只要她心存希望,誠心改過,一定會在未來的道路越活越好。

也許,曾經那個愛她的丈夫會重新再接受她。

今日話題:你支持女人回到前夫家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