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將軍下了一道撤軍令,士兵們卻錯聽成進攻,稀裡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東晉末年,天下大亂中原四分五裂,被各諸侯割據一方獨自建立政權,很多人因此建立國家登基為敵。為了擴張勢力,經常發生戰爭。百姓流離苦不堪言。但是戰場永遠都是野心家的沃土。很多人都想通過戰亂功成名就。君王想壯大國家。將士想擴大勢力。每個人都心懷鬼胎,暗自籌謀。

將軍下了一道撤軍令,士兵們卻錯聽成進攻,稀裡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當時東晉有個非常厲害的將軍,雖然看著國家振興無望,但是還是心懷家國抱負,想在戰場上一展雄風。他見鄰國成漢是個落寞小國,經過評估屬於面瓜類型的國家。所以就有了攻打之心。當即招來自己的親信謀士進行商議。有人給出建議,可以率領精銳小隊進行暗攻。

將軍下了一道撤軍令,士兵們卻錯聽成進攻,稀裡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三國以後,司馬家奪取了屬於曹家的天下,由晉武帝司馬炎建國,史稱西晉。然而,他雖有治天下之心,也曾令百姓生活改善,國家呈現欣欣向榮之勢。但在滅絕吳國後,卻開始驕奢淫逸,分封諸王。他死後,賈南風的干政導致皇族爭相奪權,八王之亂就此爆發,整個中原大地都遭到血洗,五胡十六國開始崛起,氐族的“蜀國”成漢政權也正是在這個時期建立。

將軍下了一道撤軍令,士兵們卻錯聽成進攻,稀裡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西晉滅亡後,皇族司馬睿建立東晉,意在中興晉朝。隨後,晉朝歷經幾帝,經歷風風雨雨,並不安定。但同樣,蜀國則更加不堪,實力衰弱。時任東晉荊州刺史的桓溫,便想滅絕蜀國,以立下不世之功。不過,朝廷對於他欲攻打蜀國的提案,卻並不看好,一直沒有回覆。

將軍下了一道撤軍令,士兵們卻錯聽成進攻,稀裡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桓溫知道,蜀國此時正處於百年難遇的虛弱時期,如此時不攻,以後根本不知道再有沒有這樣的機會。為了立下不世之功,在沒有得到朝廷的答覆下,於是東晉便挑選了一萬精銳士兵裝備執行突襲任務。

正如他們所料,後漢國根本就沒有任何準備,國內一片散沙,駐守的士兵也很是懶散,行軍路上根本沒遇到有效的抵抗,終於快打到京城時,後漢皇帝終於慌了,急忙從國內各地調集士兵前來增援,後漢軍隊從各地紛紛前來增援,恆溫的一萬精銳就快被敵軍包圍了,雖然恆溫的部隊都是精銳,但是深入敵國,再加上週圍越來越多敵國軍隊前來增援,終於為了保存實力,他選擇了撤退,便想命人傳令撤軍。

將軍下了一道撤軍令,士兵們卻錯聽成進攻,稀裡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哪想,鼓吏卻聽錯了信號,誤將撤退聽成了前進,遂猛擊前進鼓。後方士兵一聽,鼓聲如此激昂,前方必定取得了大勝。此時,建功立業就在眼前,怎能讓先鋒軍搶了風頭?於是士兵人人振奮,反而令以碾壓態勢的蜀國軍隊懵了逼。這是咋回事?明明勝利方是自己啊?

將軍下了一道撤軍令,士兵們卻錯聽成進攻,稀裡糊塗把敵國給滅了


最終,反倒是一路取勝的蜀國軍隊,被晉軍嚇壞,兵敗如山倒。蜀國也因此被桓溫覆滅,這次的“失誤”成就了桓溫,更將戰場的瞬息萬變,展現的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