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當岷江、大渡河與青衣江在此相遇,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

江河匯流處,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因位於市區中部而得名,這裡因“郡土嘉美”而古稱嘉州,有“海棠香國”的美譽。明萬曆39年(1611)編成《嘉定州志》:州治枕海棠山,接高標之脈;知州鍾振題海棠香國於此甘棠樓。

當岷江、大渡河與青衣江在此相遇,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


當岷江、大渡河與青衣江在此相遇,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

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匯之處。這裡因“郡土嘉美”而古稱嘉州,有“海棠香國”的美譽。明萬曆39年(1611)編成《嘉定州志》:州治枕海棠山,接高標之脈;知州鍾振題海棠香國於此甘棠樓。



當岷江、大渡河與青衣江在此相遇,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

市中區地處四川省西南部樂山市北部,是中國特色魅力城市樂山市的中心城區及市人民政府駐地,因位於市區中部而得名;這裡東鄰井研縣,北連青神縣、夾江縣,西接峨眉山市、沙灣區,南界五通橋區。境內有樂山師範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等院校。

下轄5個街道、12個鎮:海棠街道、綠心街道、通江街道、全福街道、大佛街道,牟子鎮、蘇稽鎮、土主鎮、白馬鎮、青平鎮、茅橋鎮、安谷鎮、平興鎮、悅來鎮、劍峰鎮、棉竹鎮、水口鎮,總面積8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7萬,區人民政府駐地海棠街道縣街116號。



當岷江、大渡河與青衣江在此相遇,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

區境在秦朝以前屬古蜀國,秦朝屬蜀郡。西漢武帝置南安縣,屬犍為郡。兩晉沿襲舊制。南北朝時期,因戰亂不斷,南安縣先後隸屬於犍為郡、青州、眉州。北周置嘉州,取郡土嘉美之意得名;置平羌郡平羌縣,分屬南安縣、平羌縣。隋開皇初年嘉州改為眉州,大業初改眉山郡;南安縣更名龍游縣,區境分屬平羌縣、龍游縣。

唐朝屬龍游縣、平羌縣;五代前後蜀沿之。北宋宣和元年(1119)龍游縣改為嘉祥縣。南宋紹興元年(1131)嘉祥縣更名龍游縣。明洪武八年(1375)龍游縣併入嘉定州為州治。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樂山縣,因境內至樂山而得名。1912年裁樂山縣併入嘉定府;次年1月裁嘉定府,2月置樂山縣。

當岷江、大渡河與青衣江在此相遇,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

1949年12月成立樂山縣人民政府。1978年樂山縣改置樂山市(縣級)。1985年2月,樂山地區改為地級樂山市,同年6月撤銷樂山市(縣級),建立樂山市市中區、沙灣區、五通橋區。2009年11月,通江鎮、篦子街街道改設通江街道、柏楊街道、肖壩街道、大佛街道。

2019年12月,市中區行政區劃調整,張公橋街街道、泊水街街道和上河街街道,設立海棠街道;肖壩街道和通江街道長征社區、道座廟社區及水口鎮羅李壩村、張徐壩村合併為綠心街道;柏楊街道併入通江街道;全福鎮改設全福街道;九峰鎮和凌雲鄉併入大佛街道,駐原九峰鎮駐地;車子鎮併入安谷鎮;平興鄉和臨江鎮合設平興鎮,鎮政府駐原平興鄉駐地;羅漢鎮劃入水口鎮;楊灣鄉和水口鎮石鼓寺村、雷壩村劃入蘇稽鎮;悅來鄉改設悅來鎮;關廟鄉併入牟子鎮;石龍鄉併入土主鎮;劍峰鄉改設劍峰鎮;童家鎮和原石龍鄉樂加村、流村村、松柏村、努力村劃入白馬鎮;普仁鄉併入青平鎮;九龍鄉和迎陽鄉劃入茅橋鎮。



當岷江、大渡河與青衣江在此相遇,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

境域位於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過渡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最高513.7米,境內以平壩為主。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馬邊河、沐川河、峨眉河、茫溪河等河流。區內屬中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1386毫米,降雨集中於夏秋二季,年平均氣溫17.4℃。

境內資源豐富,有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籽等農產,併產柑橘、蠶繭,淡水魚類以長吻鮠(江團)著名;特產脆紅李是國內可與美國黑李布郎李媲美的李系,嘉州荔枝明代被列為朝廷貢品;礦產尤以非金屬礦產種類多,是全國滷(井)鹽的主產地之一。



當岷江、大渡河與青衣江在此相遇,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

這裡區位優勢明顯,水陸交通便捷,兩小時可通達重慶市和周邊市州,4小時通達西南其他省會城市。境內擁有樂山港,可直達長江沿岸各大港口;有成樂高速、樂漢高速(樂峨高速)、樂雅高速、樂自高速、樂宜高速在此交匯;距成昆鐵路樂山北站約40公里的距離;成綿樂城際鐵路已建成通車,連樂鐵路過境,連接著成都港和成昆鐵路,臨近建設中的航空樂山機場。德陽至五通橋大件公路經此。為五新、新樂、內峨公路交會處,305、306、104等省道過境。



當岷江、大渡河與青衣江在此相遇,郡土嘉美,樂山市市中區

樂山市市中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山水風光無限,旅遊資源豐富;有樂山烏木博物館、樂山市天工開物水晶博物館、金鷹山莊、平羌小三峽、嘉州綠心公園等景點;有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樂山大佛、麻浩崖墓、離堆、靈寶塔、柿子灣崖墓、樂山文廟、老霄頂、凌雲寺、烏尤山等名勝古蹟。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她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區岷江東岸凌雲寺;是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大佛開鑿於唐開元元年(713),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歷時約九十年。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國家5A級樂山大佛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