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接上期《唐德宗時期唐軍對叛軍漂亮反擊戰:蔡山之戰》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我們在前文說過,建中四年初,二月份到四月份,唐軍分別在河南汝州和湖北的黃岡地區取得了兩次對李希烈叛軍的勝利。對李希烈形成了不小的戰略壓力。這就意味著唐軍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很快就到了他的老巢蔡州的大門口了。

外部的壓力傳導到內部,就讓內部產生分裂了。不僅產生分裂,而且這個分裂的問題還顯得非常的複雜,絕非是簡單的背叛李希烈的問題。讓人頗為值得深思。這就是曹王李皋黃梅蔡山之戰後對蔡州李希烈的戰略影響。

那麼李希烈內部出現什麼問題了呢?

遠來是李希烈手下的淮寧都虞侯周曾、鎮遏兵馬使王玢、押牙姚憺、韋清秘密地和李勉結盟,也就是私下裡和李勉聯繫了,要歸順朝廷。之後,李希烈派遣周曾和康秀琳帶兵三萬,攻打哥舒曜。因為哥舒耀攻克了汝州。所以這就 是去搶汝州的。可是,周曾帶軍隊走到襄城這裡,就密謀回師攻打許州的李希烈,殺他一個出其不意的回馬槍。然後推顏真卿為節度使,使許州內的鎮遏兵馬使王玢、押牙姚憺、韋清作為內應。這就是密謀的安排。

這裡我們應該想想推舉顏真卿為節度使這個細節實在是值得耐人尋味的。他們為什麼樂意奉顏真卿為節度使呢?這說明,他們認可顏真卿。反過來說,顏真卿在外面就有振臂一呼,應著雲集的號召力,其實他一個老頭都七十多了。如果想想我之前說的顏真卿是一個老虎,唐王朝一直限制他外出擔任地方官,就可見我說的不虛。在這麼險惡的情況下,居然還有人想奉顏真卿為節度使,這其實就是奉他為主的意思,甚至我們可以設想,他們和顏真卿應該是有某種秘密的聯繫。要知道,這些人不是普通的唐軍,而是李希烈的軍隊,也就是具有胡人血統的軍隊,起碼他們的文化應該是有李希烈的軍隊的特徵。淮西地區胡化程度很深,說來似乎匪夷所思,其實其來有自。早在安史之亂爆發前,淮西地區已經有了大量的胡人移民。唐玄宗開元三年,突厥十姓部落及高勾麗莫離支高文簡等率其部眾數千帳,被唐政府安置在了淮西。開元十年,西北河曲六州胡人造反,被朔方軍平定,其殘部五萬餘人又被遷徙到淮西。可是這些人居然願意奉顏真卿為主,這說明顏真卿的政治態度和真實的行跡與我們心目中的顏真卿差別很大。而顏真卿本人的影響力非常大,遠不是我們心目中的一個書法家這麼簡單,也不是一個普通的學識淵博的大儒重臣這麼簡單。他當年山東十七郡盟主的餘威是還在的。

結果,洩密了。李希烈知道了他們的密謀。我想可能是康秀琳的原因。從姓氏看,康秀琳應該是胡人。這也是李希烈讓周曾和康秀琳一起帶兵的原因,互相制約。密謀沒有牽扯到康秀琳,說明他可能就是李希烈派來監視周曾的,從側面看,次此密謀洩密他的嫌疑也就最大。

李希烈知道後,立刻派別將李克誠率領騾軍三千人偷襲周曾等,殺之,並殺其內應鎮遏兵馬使王玢、押牙姚憺及其同黨。這就是說他們在李希烈的陣營中是又有一股小勢力的。這裡的騾軍三千對周曾三萬人馬還取得勝利,除了偷襲的因素外,也說明,騾軍是李希烈的精銳部隊。騾子沒有馬跑的快,可是比馬有力量,有耐力,而且騾子是無性的,不像戰馬,有公母,不好管理。此時是春天,動物發情,如果用一些母馬在河邊一叫喚,你的騎兵中的公馬就自然跑過去求偶了,根本沒有辦法打仗。之前安史之亂中李光弼就用過這招。而無性的騾子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另外,打仗的時候,如果母馬懷孕,是極容易墮胎,這對畜牧生產的影響也很大。《史記》《漢書》中記載漢武帝時期北伐匈奴,就對匈奴的畜牧生產造成了這方面的影響。而母馬墮胎就直接影響到畜牧生產和未來的經濟。可是這些對以農耕的漢人來說卻不是問題。所以,長期的戰爭,北方的匈奴也支持不起。這些都是用馬作戰的弊端。所以草原倒是很少見騾子。可以說用騾子作戰,真是資深遊牧部落的人的高招。另外,蔡州地區地域狹小,河流眾多,城鎮也多,所謂的如霍去病的那種千里奔襲的打法也用不上,因此,戰馬的快速奔襲的特長也用不上。

此次襄城事變是在建中四年三月,周曾被殺,消息很快就傳到長安去了。甲午日,朝廷就降詔書奉贈周曾等官位。褒獎的信息就下來了。可見之快。可是,從今天河南襄城到長安遠的很,消息何以如此之快?這背後當然有不少諜戰的事情。換言之,周曾的謀反也絕非一日,只是在曹王皋蔡山之戰後才最終決定發動而已。周曾一死,朝廷立刻降詔書嘉獎,一點也不耽誤,說明,朝廷對這裡是非常非常的重視,與這裡的信息的聯繫在秘密戰線是時刻保持著的。如果我們把襄城事變的日子算在是蔡山之戰的三月,戊寅日,而甲午日就下詔褒獎周曾等人,那不過是七八天之後的事情。而從襄城到長安按照現在衛星顯示大約是550公里左右,即1100華里。如果是用六百里加急,那麼兩天是可以到長安的。而七八天後獎勵的消息下來,在情理之中。但是這裡絕對非常重要。朝廷的決定也很迅速。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從襄城到長安距離


從襄城到長安的距離大約是550公里上下。

我想李勉可能 最早得到消息的,畢竟周曾等是和李勉聯繫的。

周曾集團還差一個人,就是韋清。之所以沒有被殺害,是因為當初,約定彼此不牽連,所以其他人沒有將韋清供出來。另外,這個姓氏也很可懷疑。因為韋氏在當時是顯姓大族。但是這個人擔心遲早東窗事發,就獻計李希烈,面對此時四面楚歌,內部又發生紛亂,應該援引北方的朱滔作為外援,從河北對唐軍發動攻擊,從而緩解李希烈部的戰略壓力。李希烈不得不從,結果這個韋清到了襄邑就投降了劉洽了。

襄邑,東漢時期地名,原址位於現在河南省睢縣,屬於兗州陳留國轄內,是當時的紡織中心,在開封東南150裡,惠濟河從境內通過,有“中原水城”之稱,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周屬宋。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此建立霸業,死後葬於此地。“駱駝嶺”即是宋襄公的望母臺。秦統一實行郡縣制後,在此設襄邑縣。東漢末年曹操曾於此地徵兵討伐董卓。睢縣位於河南省東部,東與寧陵縣相接,西連杞縣,南接柘城縣、太康縣,北鄰民權縣。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邑,今天的河南睢縣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睢縣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睢縣衛星圖


李希烈聞周曾等有變,緊閉大營壁壘數日。李希烈那些攻打尉氏、鄭州的軍隊接到消息也趕快放棄近攻跑了回來。李希烈頗恐慌,只好暫時休戰,但是在輿論上卻倒打一耙,上表長安歸咎於周曾等犯上作亂,不守軍紀才被他殺掉,並非是自己派去攻打汝州。隨後,知道朝廷暫時拿他沒有什麼辦法便,引兵還蔡州,外示悔過從順,實待朱滔等援。

此時他是更加知道這個快死的老頭顏真卿的分量了,決心不能放他,要用他當擋箭牌跟朝廷談判做法碼,所以回到蔡州就把顏真卿軟緊在龍興寺。

此處哦我們不介紹之後的事情,先介紹下襄城。為什麼引起這麼大的動靜。讓李希烈本來是進攻的態勢忽而採取全面守勢了呢?

襄城縣,隸屬於許昌市,位於中原腹地,東倚伏牛山脈之首,西接黃淮平原東緣,位於河南省正中部,與平頂山市的郟縣、寶豐縣、市區,漯河市的舞陽縣、臨潁縣及本市的建安區、禹州市接壤。境內除漢族外,還有回、滿、蒙、瑤、壯等18個少數民族。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城縣轄區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歷史圖襄城位置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城地圖紙質版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城地形圖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城衛星圖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城縣城地形圖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城縣城


襄城縣春秋時期稱“汜邑”、“汜城”。公元前540年,楚靈王在汜之西北築新城,周襄王避難曾居汜,故名“襄城”。漢置襄城縣,屬潁川郡。晉泰始二年,置襄城郡。後魏永安中,以襄城郡屬廣州。武定中,徙廣州治襄城。周又改為汝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唐初,復置汝州。貞觀初,州廢,以縣屬許州。開元四年,改屬仙州,尋復舊。天寶七載,又改屬臨汝郡。乾元初,仍屬汝州。宋因之。金屬許州。

從歷史看,金代改為許州其實是一個重大變化。襄城本來在金代開始也是歸在汝州的,後來到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在之前,襄城的歸屬其目的都是以維護東都洛陽為目標的,所以或者是歸潁川郡,或者是歸汝州,其實都是作為東都洛陽的外圍防衛安排的。宋代,這裡當然是北宋,洛陽是作為西京起作用的,所以依然將襄城的管轄歸到汝州方面。而到金代,洛陽就沒有這麼高 政治待遇了,相反開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襄城的歸屬就轉到了許州方面了。而李希烈對襄城的戰事其實就已經表明襄城和開封方向的聯繫更為重要了。不過這是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的事情。李希烈開啟襄城東歸的開端。當然,曹操才是始作俑者。

結合顧祖禹介紹的本地戰史,我們看下當地的著名戰役:

二世二年,項梁使項羽別攻襄城。硃雞石、餘樊君與戰。餘樊君死。硃雞石軍敗,逃亡走胡陵。即秦、漢湖陵縣。在今山東魚臺縣東南。項梁乃引兵入薛——就是孟嘗君的老家——誅殺硃雞石。同時,項梁前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攻克之後,項羽皆坑之。而後還報項梁。此時項梁聞陳王確切死信,召諸別將到薛城議事,商量以後怎麼辦。此時沛公劉邦也在沛起兵,前來會合,這樣,項家的勢力就起來了。項羽初出茅廬,就坑殺襄城降卒,估計肯定得有老百姓,大有殺雞駭猴,為項家立威的意思。否則各地諸侯何以就去聽項梁指揮調動?

南北朝,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武定五年,高歡去世,高澄承襲父職,繼續把持著東魏朝政。梟雄侯景以河南州郡歸西魏,西魏荊州刺史王思政引兵屯襄城,欲以長社為行臺。長社在今河南省長葛市東。本春秋鄭長葛邑,相傳後因社廟樹木猛長,改名長社。長葛市隸屬於河南省許昌市,是許昌下轄的縣級市;南鄰許昌市區--建安區,北接鄭州航空港區,臨近新鄭國際機場。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長葛市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城和長社相對位置圖

崔猷曰:襄城控帶京洛,實當今要地,如有動靜,易相應接。潁川既臨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賊若潛來,徑至城下。莫若頓兵襄城,為行臺之所;潁川置州,遣良將鎮守,則表裡膠固,人心易安。思政不從,卒致覆敗。

從此人看來,襄城的特點就是有險可守。這點我們在前面的地圖中其實已經看到了襄城的位置就是緊貼著紫金山,與平頂山市幾乎挨著,互為表裡,其西邊不遠就是郟縣。相反新鄭附近當然是平原一片了。此時的戰事,也是在是與李希烈戰事大體相同範圍內。此人所談襄城的價值也是對於防衛洛陽。

對於唐代李希烈這次與官軍相持在襄城的戰事,顧祖禹評論說:

唐建中四年,淮西叛帥李希烈作亂,進據許州。官軍進討,相持於襄城,尋以糧盡引還,襄城陷而賊勢益熾。蓋縣為控扼要地也。

很明顯,相比郟城,襄城依靠紫金山,一方面有險可守,一方面,則是控守著南下方城縣的大道。而郟縣方向則是走魯陽關方向。此外郟縣遠離許州,分明更是汝州的東大門。而襄城則直接可以影響禹州的穎水流域和許州方向,及東南的蔡州方向。可以說是禹州的東南大門,許州的南大門,蔡州的北大門。對於此時控制著許州和蔡州的李希烈來說這裡是絕不能丟的,如果丟失,那麼自己門戶洞開,危在旦夕了。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城與周邊關係圖

此外,如果唐軍切斷襄城,那麼,李希烈在南陽的守軍就得撤出,其控制商洛通道的目的就得失敗。因此,救襄城其實就是在解決商洛通道,解決從襄陽和南陽方向輸送物資到長安的戰略通道。因此襄城絕非只是守洛陽而已。在某種意義上,商洛通道是否打通對於長安的唐王朝中央來說比洛陽安危還重要。


中唐國運的轉折之地——河南襄城縣

襄城對於商洛通道的影響示意圖


就這樣,襄城成為了唐軍和李希烈的生死關鍵點。在這裡誰也不能讓步,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