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傳言中華民族是外部遷徙而來,連黃帝都是外國人,這是真的嗎?

有一種觀點,論述中華文明與古埃及文明有很多共同點,甚至表示說我們夏朝文明的核心有可能不在中華大地,表示夏朝僅僅是外部文明的一部分人遷徙過來了,隨後把他們的文明給帶進了中華大地。

那麼我們的文明到底是本土 產生的還是外來的? “西來說”的這種論調值得推敲嗎?

本人觀點是簡直是胡扯。中華民族就是中華民族,偉大的中華民族完全不可能是外來的。下面就聽我給大家分析

傳言中華民族是外部遷徙而來,連黃帝都是外國人,這是真的嗎?


“西來說”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會有這麼一種說法,這主要還是因為在1894年一個法國人寫了一本叫《中國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的書。書中他首先講述了一個關於中國文明起源的故事:“公元前2282年,兩河流域的國王尼克黃特(Nakhunte)率領巴克族(Bak)從迦勒底亞出發,翻越崑崙山,歷經艱險,來到了中國西北部的黃河上游。此後,巴克族四處征伐,傳播文明,最終奠定了中國歷史的基礎。”其中尼克黃特(Nakhunte)又作乃黃帝(NaiHwangti),即黃帝之謂,巴克族則為“百姓”(Bak Sing)轉音。在拉克伯裡筆下,中華文明的始祖黃帝被說成來自古巴比倫,而中華民族也成了“外來戶”。這便是曾在近代中國風行一時的“中國人種西來說”。為了論證“西來說“觀點,書中列舉出中國早期文明與古巴比倫文明間近百種類同之處。其中主要包括:

(1)天文曆法方面,古代兩河流域居民與中國人皆採用太陽曆紀年法,置閏月,一年分四季、12月、24節氣,並以12年為一循環、60年為一紀(甲子)。此外,關於“天”的形狀描述、對慧星的稱呼、以金木水火土為五日累積法和天干地支的用法等也相同。

(2)科技發明方面,古代兩河流域居民與中國人都能摩擦取火、開溝造運河、種植小麥、鍛造金屬、利用粘土造瓦、製造獸皮舟、油皮舟以及使用戰車等。

(3)語言文字方面,拉克伯裡認為《易經》中的八卦就是古巴比倫楔形文字的變形。他認為所謂“卦”者,就是中國的一種古文字,因為字簡而事繁,故於一字中包含多種意義, 後人遂以為“八卦”寓含天地萬物之理。而《易經》實質是古文字字典。

(4)政治制度方面,古代兩河流域居民與中國人都實行帝王獨裁政治,置天官,以右為尊。此外,兩個文明在“四表”、“四海”、“四嶽”、“十二牧”、“黔首”、“中國”、“上帝”等概念的使用方面也有相同之處。

(5)歷史傳說方面,中國古代關於大洪水氾濫的傳說、神農氏的傳說、倉頡造字的傳說以及半魚半人形巨人的傳說等,這些傳說在古巴比倫也都能找到類似的記載。

傳言中華民族是外部遷徙而來,連黃帝都是外國人,這是真的嗎?

當時發行關於中國人種的書籍


“西來說”被當時的知識份子推崇

1895年,宋恕在《六字課齋津談》寫到:“西人謂世有文字始於亞洲之非尼西人,又謂巴比倫字最類中國字,《易》之‘乾’,‘坤’,乃巴比倫呼‘天’、‘地’之轉音。

1900年6月,日本學者白河次郎、國府種德合著的《支那文明史》出版。該書用專章介紹《中國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一書,對拉氏所主張的黃帝來自巴比倫、中國文字來自楔形文字、中國文明與巴比倫文明的諸種相似之處等內容進行推介。

還有晚清的劉師培、于謙也是民國期間推行中國人種是西來說的主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梁啟超也曾是“中國人種西來說”的贊同者。

傳言中華民族是外部遷徙而來,連黃帝都是外國人,這是真的嗎?

梁啟超


“西來說”現代科學研究結果

那麼中國人種到底是不是西來的呢?

科學家經過研究,從人種世界基因圖譜上看不到西來說的任何可能性,無論是y染色體還是線粒體DNA,中國人的成分均和非洲相距很遠,這代表了遺傳上的距離很遠。這就說明了在人種的進化上,分離的時間已經很早了,基因證據證明埃及人和夏朝之間,根本不存在直接的基因交流。

所以所謂的中華民族種族起源於埃及或者兩河流域的各種西來說,從人類分子學上看是不可能的。中華民族就是中華民族,是中華大地這片充滿靈性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民族這個充滿智慧、堅毅、勇敢的偉大民族。

傳言中華民族是外部遷徙而來,連黃帝都是外國人,這是真的嗎?

世界人種基因分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